分享

戴裕光治疗慢性胃炎(胃脘痛)经验

 爱在世间 2011-01-18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归于中医之"胃脘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医科教授、国医名师戴裕光对治疗慢性胃炎胃脘痛颇有心得,总结其经验如下。

    病因病机

    胃脘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寒邪客胃

    寒属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入,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饮食伤胃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

    肝气犯胃

    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的"土得木而达"即是这个意思。所以病理上就会出现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之变。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

    脾胃虚弱

    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若是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晶,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也可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全赖肾阳之温煦;脾胃之阴,全赖肾阴之滋养。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阳虚,而成脾肾阳虚,胃失温养之胃痛;若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胃阴,可致胃阴虚,而成胃肾阴虚。胃失濡养之胃痛。

    临床经验

    重升降,利枢机

    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升降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脾喜燥,胃喜润,二者性质和功用相反相承。二者只有协调一致,才能通上达下,使"清阳出上窍,浊阴归六腑"。由于脾胃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戴裕光在治疗胃脘痛等脾胃病时特别强调脾胃之升降功能,认为脾胃升降有序则气行有序,气行有序则血滞、痰阻、湿郁自行消散。其自创的升降汤即是在此理论基础上拟定的,方中用柴胡、升麻以升清,枇杷叶、枳壳、川朴以降浊,苍术以燥湿运脾,干姜以温运脾阳。

    调五脏、益脾胃

    戴裕光治疗胃脘痛等脾胃病时,非常重视调理与之相关的脏器。脾主运化属土,肝主疏泄属木,"土得木而达"。一旦情志抑郁,木亢克土可致脾胃病或致原有脾胃病加重。因此,戴裕光在原有理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总结出"见脾(胃)之病,知肝侮脾,当佐疏肝",临床治疗脾胃病时,每于基本方上加用1~2味疏肝利胆之品,如金钱草、茵陈、栀子等。治疗脾胃病时,戴裕光也非常重视肺及大肠对脾胃升降功能的影响。认为宣肃肺气及通导大便有助于脾胃升降功能的正常,多在其基本方中加用杏仁、枇杷叶、蚕砂等,以达子(肺、大肠)健母(脾、胃)安。戴裕光认为脾胃与肾关系密切,肾阳之温煦有助于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若肾失温煦,摄纳无权,胃失和降,脾失温运,则受纳不能,运化不及,而致胃气上逆、清气下陷;同时认为,胃阴与肾阴的关系也很密切,胃喜润而恶燥,脾胃之功能除需阳气之温煦外,尚需阴液的滋润,正如叶天士所言"阳明燥土,得阴则安"。况且胃润又是胃通降的前提,不润则不降,唯使肾阴足则胃阴启,胃阴上济则能饮食,下达则二便通调。基于上述认识,戴裕光在治疗脾胃病时多略兼补肾,若偏于阳虚则加用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甚则附子、肉桂等;若偏于阴虚则加用何首乌、制女贞子等。

    寒湿并用,通补兼施

    脾主运化升清,喜燥恶湿;胃主受纳降浊,喜润恶燥;在病理上,脾多虚寒,胃多实热。因此,临床上胃脘痛等脾胃病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基于以上观点,戴裕光对脾胃病的治疗多寒热并用,通补兼施,并认为由于各药归经的侧重点不同,即使药性相反的药物配伍,也不会彼此削弱对方的治疗作用。如既有脾阳虚又有胃火盛的患者,就可用温脾阳的干姜、良姜、肉桂,又可同时用石膏、黄连、公英以清胃火;既有脾虚又有胃滞的患者,就可既用健脾益气的黄芪、人参,又用消食化积的谷麦芽、鸡内金。

    临床验案

    陈×× 女 60岁 初诊日期:97年7月18日

    主诉:胃脘胀痛2年。

    病史:胃脘胀痛2年余,常服"三九胃泰"、"胃苏冲剂"等药,病情时轻时重。刻诊症见:胃脘隐痛、食后作胀、嘈杂灼热、嗳气频作、口干舌燥、口臭鼻干、纳差、二便尚可。

    舌脉:舌质干红,苔腻,脉沉。

    检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

    辨证:郁热伤阴,胃失和降。

    治法:清热养阴,和胃降逆。

    方药:沙参12g,生地12g,杞子12g,寸冬12g,蒲公英30g,甘草6g,陈皮4g,生谷芽12g,山药15g,当归6g,白芍12g,大枣12g,柴胡4g,女贞子12g。

    治疗经过:上方随证加减治疗3月余,脘痛、口干等症消失,仅感胃脘稍胀,继以"养胃舒"治疗2月,诸症消失,纳谷较馨,体重亦增,而获痊愈。

    按语:本案患者:胃脘隐痛、嘈杂灼热,口干舌燥、口臭鼻干,多胃阴不足,胃火内盛,胃失和降所致,故治当养阴清热和胃降逆,方中柴胡、女贞子的运用尤有深意:柴胡量轻以升清,清升则浊降,此所谓重升降、利枢机。患者为年老之人,多有肾亏,用女贞子即可养阴又顾及于肾,此所谓调五脏、益脾胃。(整理:张荣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