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更新时间:2010-10-21 在寒冷的秋冬天里,泡脚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泡脚对秋季养生保健有很多好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秋冬季泡脚药方。下面给大家一一来介绍。 秋冬季泡脚的好处 现在很多朋友常坐办公室,又懒于运动,在秋季普遍会循环不良,造成四肢冰冷、容易疲劳以及失眠等症状。 同时也容易患上感冒、咳嗽、便秘等疾病。秋季如何养生保健,成为每个秋天人们讨论的焦点。 有专家表示,秋季养生其实并不需要吃太多补药或保健品,只要能够坚持天天临睡前泡脚,便可达到润肺蠕肠,远离秋寒的困扰。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能够调整脑部神经传导、提高睡眠品质,同时加速体内废物排出,具有代谢效果。 对于中老年人常有的疲乏无力、腿肌僵硬等症状,经泡脚后也可使紧张的小腿肚放松,改善肌纤维运动状况。另外,还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速度,对心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栓塞、心肌梗塞有防治作用。 而中年妇女更年期里的失眠、心悸、腰腿疼痛等不适,也可得到缓解,另外,糖尿病患者泡脚不宜超过15分钟。 至于那些不爱运动的上班族们,秋季临睡前,不妨也泡个脚来放松心情以及活络身体,改善血液循环。 泡脚药方推荐 泡脚药方之家庭保健泡脚法 处方: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桂枝各10克。 疗效:这家庭保健泡脚方具有加快血液循环,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达到养生保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泡脚药方之预防脚气泡脚法 处方:用热盐水泡脚法,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半匙盐即可,水温可高一些。 疗效:可预防感冒、脚气、助眠抗衰等。最好还配合按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 泡脚药方之少女痛经泡脚法 处方: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汽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 疗效: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可以减轻那些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少女的疼痛,一般用药两个月经周期后即可。 泡脚药方之感冒头疼疗法 处方: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叶适量。 疗效: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可以减轻感冒、头疼等症状 泡脚药方之减肥泡脚法 处方: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水煮去渣后,入蒸汽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5分钟,至出汗。每日1次,20-30天为1个疗程。 疗效:对那些因为脂肪堆积过多而造成肥胖病的病患者有效。 泡脚药方之降血压泡脚法 处方: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用以上的药材加水煎热,去渣后兑水泡脚。 疗效:此药材便宜,坚持每日一次泡脚,会使得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因此,慢慢地血压就降了下来。 泡脚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开始泡脚控制在37℃为佳 Q:泡脚时,是否水越烫越能好,越能加速血液循环? A:泡脚开始温度,最好是在37摄氏度左右,因为刚开始泡的时候,脚的表皮温度较低,大约在30-32摄氏度之间,温差大会感到承受不了。 所以最好先在37摄氏度时把脚放进去,让水满过踝部,并慢慢搓动。等脚适应后,再慢慢地往里面加热水,直到42摄氏度左右就一直保持这个温度。 第二、老年人泡脚不必追求高温 Q:泡脚时,是否水越烫越能好,越能加速血液循环? A:错,老年人秋季养生泡脚,尽量避免水温过热。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用超过40摄氏度的水来泡脚。 因为过热水温会使身体及四肢血管大幅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周围血管,易引起短暂性脑缺血,易产生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并需防止烫伤。 为此泡脚的水温必须要控制好,不能太低,以免引不起温热效应影响效果,但也不能太高,不要超过45摄氏度。 第三、空腹餐后酒后不宜泡脚 Q:为什么泡完脚起来有时会头晕口渴? A:泡脚时,避免空腹,也尽量不要在餐后及酒后进行,千万不要猛然起身,这样容易头晕。而且因为秋天皮肤干燥,泡完脚后腿部皮肤更是水造成油脂丢失,所以泡脚后涂上凡士林软膏或者一些润肤露,能够帮助锁住皮肤的水分。 泡脚后的半个小时内,要及时饮用一大杯温开水,300-500毫升左右,这样能解决口渴,而且有利于帮助体内代谢物排出。 第四、泡脚时间40分钟效果好 Q:泡脚多长时间为宜? A:泡脚的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若泡脚的时间合理,会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例如普通的健康市民,泡脚一般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最佳。若是糖尿病患者,泡热水的时间则不宜超过15分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泡脚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一些。 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想要知道自己适合泡多长时间,有一个自测的方法,那就是在泡脚时感觉自己出汗的情况。如果全身出透汗,时间应为正好。 但体虚者要注意及时补水,并不易出太多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