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例
2009-5-3 10:43:00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作者:
我们用禁食疗法治愈变应性鼻炎1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2年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多年,否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鼻咽部肿瘤、2型糖尿病、卒中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鼻部手术、外伤史,有吸烟、饮酒史30余年,无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以清晨起床后明显,不能自行缓解,可伴有咽部多痰、头晕、乏力,不伴发热、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鼻内镜检查支持变应性鼻炎的诊断,经过多方治疗未见缓解。 治疗方法 入院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腹部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给予共7天的禁食,第1天作为缓冲日,第2天至第6天作为禁食日,第7天作为恢复日。7天期间不进食一般食物(如米饭、鱼肉、青菜),每日三餐给予适量的低糖、无脂和无蛋白营养液,足量饮水。住院期间进行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出院时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 治疗结果 通过7天的禁食,患者禁食结束时体重共下降5.Okg,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症状消失。禁食后患者血常规、生化、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体液免疫七项、游离钾功组合、出凝血+D一二聚体基本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亦称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因变态反应所致的鼻黏膜炎症。变应性鼻炎为全球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发作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大类。前者由季节性致敏物所引起,绝大多数由花粉致敏物引起,后者由常年性致敏物引起。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打喷嚏、大量鼻涕,其他如嗅觉减退或消失,多表现为暂时性,鼻镜检查发作时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以下鼻甲尤甚。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医患宣传教育四部分。首要步骤是避免接触变应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症状持久的患者可采用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同时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①避免接触变应原:对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可能脱离接触。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期应减少户外活动,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环境。另外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鱼虾等荤腥之物。②西药治疗:可选择抗组织胺药、色甘酸钠、酮替芬、肾上腺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抗胆碱类药物。③特异性免疫疗法:根据变应原检查结果,用皮试阳性的变应原物质的浸液,从低浓度开始注射,逐次增加剂量和在一定时间后再增加浓度,以达到特异性减敏目的。④抗IgE治疗:是重组人类单克隆抗IgE抗体,是第一个针对IgE的因子,与IgE结合,从而阻止 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并减少循环中的IgE水平。⑤外科疗法:手术包括翼管神经切断术、筛前神经切断术和岩浅大神经切断术,有显著的近期疗效。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⑥中医疗法: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多因肺、脾、肾虚、气虚血瘀,中医药辨证施治,当分别以温肺散寒,益气解表;益气健脾,升阳通窍;温补肾阳,固肾纳气,另外还可采用内治、外用药、针灸、物理疗法等。 本例患者治疗前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症状每天均有发作,故属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既往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史,故可排除此类疾病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有冠心病病史2年,平时一直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过敏反应是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特异体质者服用此药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20%,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因此该患者变应性鼻炎可能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有研究发现禁食对免疫功能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副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某些功能有增强作用。患者禁食后IgG、IgA、球蛋白较前略有升高,说明禁食疗法可以调动患者免疫功能,佐证了过敏是禁食疗法的一个适应证,该病人禁食7天后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症状消失的原因也可能跟禁食改善患者过敏反应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