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发育

 feifei37 2011-01-20
孩子的大脑,从还是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发育,零~三岁期间高速发育,之后会放慢速度一直都持续变化发展着。即,大脑并不是一出生就固定下来或者已经是完成品,而是还是一个有很多可能性的未完成品。也就是说给孩子提供什么环境,为了孩子的大脑发育提供什么刺激,这是很重要的。虽然“智力是天生的,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长大”的旁观放任态度是有问题的,但是也不能够跟着毫无根据的所谓学习法,将自己的孩子制造成天才的做法更加有问题。

    那么0~4周岁的孩子从脑科学,和大脑发育的角度出发的育儿法有什么要点呢?

   

    一: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充分的反应

    因为脑发育初期孩子还无法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非语言性交流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注意将视线和孩子对应一致的对话方式是非常有益的。当孩子看着一个自己关心的事物,来表达“哇,这个东西好神奇啊”的意思时,父母最好将视线也和孩子一致看着那个事物,说“是呀,好漂亮”来表达自己和孩子的共感。孩子经过这样的转达和反应来学习相互作用的方法。特别是孩子的视觉能力比较发达,通过视线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对于以后的语言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刺激均匀,但是要按照孩子的意思来做

    在讲0~3岁大脑发育时,最常常出现的一个词就是“五觉刺激或者五感刺激”(详细请看我博客里关于游戏的文章),即不是单单只一种特定的感觉器官,而是五觉均匀地刺激。不是光给孩子听音乐,或者光做动手的游戏,而是为了让各种感官一起发展,给予孩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体验机会。另外,并没有必要像是做时间计划一样,将孩子的各种活动安排的紧紧地。给予孩子一个能够自由探索,轻松活动的环境,可以发出任何声音,也可以做任何动作的环境。但是一般家庭当孩子出生时,虽然会个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空间,但是却容易忽略从整体上将整个家庭环境从孩子的角度整理起来。例如三周岁前的孩子率性而为,他们不懂得玻璃杯是要轻拿轻放的,会认为玻璃杯也会像球一样跳来跳去,这虽然在大人眼里是很荒唐的,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孩子摔碎了杯子时,大人或许会发怒,或许会为了孩子乱拿东西而生气,或者会因为太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惊叫起来,这在孩子眼里反而是相当荒唐的事情,让她们迷惑不解。所以0~3岁儿童的环境,应该是从孩子角度安全的,孩子可以触摸任何他够得着的东西,可以自由的探索的环境。

    关于一个适合0~3岁的孩子活动的家庭环境这一点,我倒是还有些想说的。在以前交流时,经常碰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探索精神”很头疼的情况。例如孩子把厨房里的东西翻的乱七八糟,将盐巴当沙子,把玻璃瓶摔碎,随便把玩电源开关……数不清的各种状况,一般来说,越是家长紧张的东西,孩子越喜欢去摸摸,去摔摔,为什么呢?第一:禁止会导致孩子好奇心加倍,第二禁止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第三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不得不对这个自己碰不得的东西加以行动。其实这些状况,统统都不是孩子的问题。问题在于家长,是家长没有将自己不想让孩子碰的东西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这是多么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呀。可还是很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老闯祸,老碰到这个,摸到那个===对于这样的行为很受不了。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不想让孩子碰的东西都束之高阁,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一般来说,3周岁前的孩子,他们大部分时候活动都听从于自己的本能,所以对于家长一遍又一遍的嘱咐都如耳旁风,很难要求孩子去根据你的想法来做。如果你真这么要求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太可怜了。在他们这个年龄,本能,模仿,这些都是会扩散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件难事。我举一下我家的例子吧。虽然也不是做得多么好。在小鱼君2.5周岁前,那时我们住在韩国光州一所类似研究所的学校里,基本上从他开始会爬之前,我就把家里重新收拾整理了一遍,让家里变成一个孩子可以自由活动的场所。该放高的放高,该关起来的关起来。床也撤掉,改成睡在地上。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虽然这样大人会有些不便,但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幸福的环境。他正处于一个四处摸索的阶段,再也不会因为碰到不合适的东西而遭到爸妈的责备,也不会因为闯了不合适的祸而遭到批评,更不会碰上很多本不该出现的安全事故。

    说真的,这个时期的自由探索,对孩子的重要性,比你估计的程度要高得多。好多时候,我真想一一告诉我认识的新手妈妈们,一定要从孩子的立场来布置整个家庭环境啊。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十几二十年持续的过程。一点一滴。

    

    三,减少看电视和视频的时间

    对于幼儿看电视的坏处,很容易在网络上搜到很多资料,大家可以搜索了看看。我在这里从大脑发育角度简单讲一下为什么电视和视频会不利于大脑发育。

    一般家庭中,3岁前后的孩子集中专注力发挥的最好的时刻,便是看电视或者视频的时候。再大一些,就会对电脑产生兴趣。看过一次的视频,缠着家长反复看,当然,这虽然也会给家长一个印象:通过反复看视频来做反复学习活动,但是,如果收看过度的话,仅仅是给孩子被动性刺激罢了。为了在大脑中,给一个单词赋予意义,必须通过和人在实际中的相互交流,但是在看电视或者视频期间,被动地跟着快速变化的画面,大脑的视觉体系得不到完全的刺激,还会导致未来的阅读障碍。最重要的还是快速一闪而过的画面并不能给予负责高级思维活动的额叶部位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影像,所以这种视听行为反而是在积极地阻碍大脑活动。长期下来,会导致孩子的前额叶部位发展水平趋低,导致未来的很多问题。

    小鱼君很少看视频。并不是我们不想给孩子看,是因为我们没有电视,而且我和他爸爸也不看电视。另外一个原因是家里动手的游戏很多,也没有时间看。我一般会在做家务时打开音频,小鱼君会一边随便听着些什么,一边自己动手做些东西。我家的玩具非常少,要玩就必须自己做出来。

    

    四,睡好觉,才会变更聪明。

    孩子们通过睡觉不仅仅是长身体,还发育大脑。在醒着的时候,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啥,摸着啥,活动身体,这是孩子学习这个陌生世界的方法。这样一天下来一直都在学习,但由于孩子大脑内部的神经元突触的链接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大脑很容易累。让疲劳的大脑轻松的途径就是睡觉。在睡觉期间通过慢波睡眠和REM睡眠(快动眼睡眠)的交替引起生理特点的变化。在慢波睡眠期间大脑活动减少,增加免疫机能。相反,在做梦的REM睡眠期间使孩子记忆起白天活动时学习到的内容。这是因为REM睡眠期间海马会复习白天学习到体验到的内容。万一睡眠不足的话,首先省略的是REM睡眠阶段,这会引起的问题自然不言而喻了。孩子睡充足的觉,睡眠韵律正常的情况下,会非常促进大脑发育。

    

    五,Serotonin(血清素)平衡的生活

    血清素主要在早晨分泌,是一种大脑神经传导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元突触间隙的神经信息传导,并于情绪调节有关。血清素在认知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脑记忆和学习等。神经递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转移到人体其他细胞。血清素也被称为情绪神经传递素,因为它对人类不同情绪负有责任。实际上,它是睡眠、性欲和体温等特定身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身体重要元素之一,大脑中血清素水平的起伏会诱发各种健康反应。

    很多健康问题与大脑血清素水平低有关。造成血清素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压力、缺乏睡眠、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等。在降低到需要数量以下时,人们就会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等问题,会间接影响个人计划和组织能力。这种情况还经常伴随压力和厌倦感,如果血清素水平进一步下降,还会引起抑郁。

    其他一些与大脑血清素水平降低有关的问题还包括易怒、焦虑、疲劳、慢性疼痛和焦躁不安等。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这些问题会随时间推移而恶化,并最终引起强迫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关节炎、纤维肌痛和轻躁狂抑郁症等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侵略行为和情绪波动。

    血清素缺乏确实可以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血清素过量有好处。体内血清素太多会引起危及生命大的羟色胺综合征,其特征是失眠、颤抖、焦虑和过度出汗等。因此,血清素过量或太少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保持平衡才是确保健康的关键。

    能增加血清素分泌的方法:清晨的阳光,快步走,吃饭时细嚼慢咽,深呼吸,积极心态等。

    

    六,心态平和,大脑也会变得更强。

    多抱孩子,和孩子缔结安定的依恋关系。心理上平安,情绪调节稳定的孩子大脑发育也很好。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会给孩子最大强度的压力。因为这个,大脑会过度分泌肾上腺皮质醇,让担当记忆的海马受到伤害。刚出生没多久时大脑边缘系limbic system尤其活跃发育。大脑边缘系同早期的依恋关系建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让孩子充分体验依恋关系,会刺激大脑边缘系的发育。在试验中,在妈妈老鼠的爱下成长的小老鼠,和自己跟妈妈老鼠分开孤独成长的小老鼠,进行了海马比较,研究结果是在小老鼠长大以后,当有压力的时候,小时候跟妈妈老鼠分开孤独成长的那只老鼠大脑的海马部位新产生的神经元更少。也就是说,出生后初期受到的压力,会一直影响到成熟以后,有引起海马缩小的可能性。孩子在不安定的环境,或者压力大的情况中成长的话,心理上不利于大脑发育。

    

    七,忍耐也是大脑力

     忍耐是“情绪的大脑”==大脑边缘系中产生的“喜欢,讨厌”等原始感情或欲望在“智慧大脑”==大脑皮质的额叶中同其他信息一起处理并产生最终“忍耐”这个决定的过程。也就是说忍耐心同大脑能力有关系。所以说,脑科学家们也在研究暴力性儿童是否在额叶发育部位出现问题。大脑有这样的特点:不用的话相应机能就不会发展发育,因此应该引导孩子积累忍耐这种经验,发展大脑回路。虽然不能够胡乱强迫孩子忍耐,但孩子想要的东西,稍微忍耐一下再给,然后分享的习惯,会活化额叶机能。这种练习也可以适当做一做。

     我家的情况是,孩子喜欢吃的KIDSBALL,一种甜甜的水果糖球,每天可以吃两个。一般来说甜的东西吃多了对于牙齿不好,但完全禁止孩子吃也是不好的,反而会引起欲求不满。所以我们家的情况是不阻止孩子吃,但是每天只吃两个。吃完了以后,就必须等到第二天。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吃的不是KIDSBALL,而是天然维生素。也是一天两颗。现在如果将kidsball的瓶子给小鱼君,让他自由吃的话,他自己会多吃几个,但还是会把瓶子给我们,告诉我们,妈妈,明天再吃两个,好吗?那种眼睛大大的盯着我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爱了。

     其他的事情也有很多。简单的例子如小鱼君爱读书,但很多时候,读书前我都会让他给我讲个故事,我会说,如果不讲故事,那我也不读书啦。虽然他讲的故事都还非常简单,但这也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一种忍耐和等待吧。

     生活中这种可以让孩子稍微忍耐一下的机会多得是。但父母一定要记住,不要强迫孩子忍耐,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去忍耐。

     这种忍耐的能力,对于大脑发育很重要,对于人生也很重要。我在一本叫做《少有人走的路》中看到过类似的内容,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八,有错要当场指出

     大脑更容易对于时间更近的刺激起反应。处于大脑发育初期的孩子“做错事”---》“惩罚,被批评”这种对应如果在时间上不是连接在一起的话,很容易会让孩子误会做错事引起的后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无意中打了妈妈一下,如果妈妈反而觉得孩子这样很可爱,扑哧一下笑了的话,就会给孩子这样一种感觉,就是打人---》笑--->有趣的事情。很多家庭中,尤其是祖父母带孩子的情况下,对于孩子打人这种行为并不觉得是多大的问题,在开始反而会鼓励孩子打人,仿佛孩子长大了多心眼了。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当的养育方法。如果要从脑科学角度育儿的话,跟孩子在一起时对于这种行为一定不要以玩笑置之。孩子还没有到会开玩笑的年龄。在和孩子玩闹时也不要故意做出打孩子,或者被打反而高兴的行为。

     另外这一点最重要的启示是,当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以后,要立即指出来,该批评批评,该指出来指出来,不要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再翻出来讲,这样根本不会引起孩子的关注,因为孩子可能已经将那件事情忘记了。而仅仅记住了他做完那件事情以后,别人的反应,以及当时事情处理的结果带来的启示。例如如果父母当时没注意,一晃而过的话,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做了很严重的错事,以后也不会禁止自己再做。

     另外一点的启示是,家长在教育上的一致性也非常重要。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对于孩子的行为的态度要一致,这样才不会引起孩子的混淆,反而不懂得如何做。

     

     九,任天堂和游戏也能帮助大脑发育吗?

     这个问题对于家有大孩子的家长估计会有用处。一般来说,有趣的头脑游戏,有利于大脑发育。但是只是在游戏能够确实刺激到额叶部位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大脑力,就必须要有综合思考的过程。刺激时间过快,或者灌输式填鸭式教育的话,刺激会错过额叶部位。玩游戏时,在眼睛捕捉画面的同时,视觉信息必须经过大脑的顶叶部位和前额叶部位再下判断,如果打游戏过久以后,由于过度熟练了,从视觉皮质到顶叶认知的视觉信息便不再通过前额叶部位,而是直接传达到运动皮质,即不用思考,手比大脑反应还快的可能性也很大。在学习方面虽然打游戏某种程度上会有些帮助,但是如果过度游戏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被动,对于思考失去了主动性。

     其实这个问题在看电视和视频上也有表现出来的可能性。

     

     十:天才(英才)的大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般孩子相比,天才儿童的额叶部位的容量更大,左脑和右脑的相互作用交流更加卓越。据某个试验表明,研究三组:数学英才青少年,一般青少年,一般大学生的结果表明,数学英才青少年同其他两组相比,只是左右脑之间的交流程度更高更优秀。即一般和英才的差异就在于头脑的相互作用的活用程度。并且由于英才的额叶部位的工作记忆(work memory)容量更大,所以在解决问题时集中力更卓越,即使有妨碍因素存在也会选择无视继续履行课题。

     这实际上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某些人过度吹嘘神话右脑教育,实际上单纯右脑教育只能培养出来自闭儿,为啥?因为自闭儿大部分左脑有问题,而右脑极度发达。这也是为什么有一部分智力没有问题的(很多自闭儿同时有智力障碍)自闭儿有高智商倾向。右脑不是神话,单纯右脑发达是有问题的,必须左右两个脑互相配合好才是正途。

     一般来说,英才青少年在集中力,大脑思维力,和创造力三方面都非常卓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