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桌上听来的故事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华英雄华崽 2011-01-20
 

   

   几日前参加了几位朋友的聚会,一位老兄讲了一个关于官员升迁的故事,发人深思。

   为了当上一官半职,人可以全部出卖自己吗?人们常说某人会来事,应该就是会看眼色做些讨人喜欢的事情。一位半大不小的官员,为了升迁,每日观察领导的生活习惯,那日缺什么了生活用品,早就悄悄给领导送来了,好烟好酒不在话下,身旁的同事,只有撇嘴的份。其实这位老兄的官其实已经不小了,还是不满足,只这个还好,每到过年过节,老领导家在京城,这位仁兄竟撇下家人,只身赴京陪领导过年,去当领导家的保姆厨师,在厨房挥汗如雨忙活,恰恰被前去拜年的同事看到,年三十年夜饭,他正在那忙活厨房,有点尴尬。同事因为要回老家过年,提前和老领导打个招呼,拜个早年而已。传到单位,大家心里实在憋气。巴结领导也不能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吧?婚丧嫁娶勤快些是名正言顺,大过年丢下家人,跑到领导那里当孙子,实在过分。

  在如此的坚持不懈中,再后来的任命中,唯一的名额砸中了他,单位一片哗然,为什么?论能力他是所有提拔官员中最差的,软件绝对不符合,是最无法让人服气的,只凭投机钻营,对领导的贴心服务?不管如何,官职是升了,最后的结果也很惨,无能力做事,一味受贿行贿,东窗事发,死于非命。

   东汉时候,朝政昏暗,实行公开标价卖官,皇帝公开卖官,“官阶二千石的卖二千万,四百石的卖四百万,”买官者先要走门子,走门子要花一笔钱,有位“冀州名士”崔烈,通过汉灵帝的奶妈“入钱五百万”买到一个司徒职位,“朝廷三公之一”,汉灵帝亲自主持仪式,后来又后悔了答应快了,不然可以多买点,遭到程夫人的讥笑,“人家是名士,怎么会花钱买官呢?这个钱还是我说了话人家才拿出来的,你还不满足”,这句话传出去,人们都知道崔烈走门子买官的路径,声望大跌。

   自古至今,花钱买官,或者单纯依靠逢迎巴结上级而得到的升迁是很让人不齿的。正人君子很不屑为之,出卖尊严人格,为别人当孙子,只为了升迁,还是省省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有时候,还是要有些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好,名利之心清醒些为好,痴迷无所不用之极,只恐贻笑众人。

   一味钻营的人,其实大多腹内空空半个草包而已,真要做事情,这种人还真的做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