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教学的学习体会_扩阔视野_教研室_安达高中

 dengym 2011-01-21

有效教学的学习体会

政史组 霍继凤

目前在广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畸形现象,然而广大学生却没有接受到良好教育得到应有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就应该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下面我就有效教学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有效教学的背景及内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

      夸美纽斯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的发展。每位教师都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更不要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当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

2、注重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花最少的时间教了最多的内容”,也不是取决于教师事先计划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而是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3、注重目标的落实与测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地明确与具体,应当科学地将目标、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生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今天的教学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在何处,失败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等等。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谈不上是有效教学。

 5注重学生参与实施有效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是成正比例的相关影响,而且二者对高层次思维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学生的广泛参与,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6、有效教学也有一套策略与技术。它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策略和选择,以至于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它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不过教师还应当按照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尽可能的去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教育教学技能,譬如:课程开发的基本功、教学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功、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帮助与指导学生积极进行“意义构建”的基本功等等。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无效性的表现

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总体上是有效的,比以往更强调了以学生为本。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还是发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刻意追求形式,忽略教学的实质。现在的教学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可是在有些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太流于形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投入进去。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意见交融滴出的源头活水,合作学习也就没有意义。另外,有些政治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过多,学生一方面缺少思考和静心体验的时间,另一方面易产生兴奋疲倦,从而大大降低活动的有效性。

    2.创设与学习无关的课堂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喧宾夺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有些课堂太注重教学情境,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做得整堂课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而学生只是表面的兴奋,没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

    3.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目前有些课堂过多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较讲授法十分排斥,不切合实际情况。

    4.教学目标不明确,存在重复的现象。例如,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我看了一位老师高一《经济生活》中的《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他用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假设你的家庭现有10万元闲钱,作为家庭成员的你会建议如何使用这笔钱,使得它增值?”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从而引出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内容,而在课堂内容快结束的时候,这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一位高中教师,2006年刚参加工作,月工资2000元,年收入4万,请你为他设计一份投资方案。”学生接下来又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事实上,后面这个环节跟前面基本雷同,有些多余。

    5.课堂评价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些高中政治老师整堂课对所有发言的学生的评价语言都是“恩,回答得很好!”、“恩、很不错!”,没有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作非常贴切的评价,课堂评价语言单调、乏味,缺乏灵活性。

    6.课堂提问随意性大以及缺乏艺术性。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提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提问,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有些教师提问过于呆板、机械,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四、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三方面来着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性与否。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新课程背景下,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教育目标,是有效课堂、生命课堂的具体体现。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目标缺失,二是目标含糊,三是目标错位,四是目标虚化。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达到的要求至少要有两点:一是要全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要注意不能把三个目标混淆。二是要适合学生实际,即是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2、科学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它并非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打通教材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生活等热点、焦点问题的联系,教学内容从教材扩展到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如我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课时,我用一个小故事导入:从前,有两个外地商人,他们来到一个小镇上,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开了两家卖服装的商店。两个商店卖的是同样的衣服,甚至连样式、牌子都是一样的,而且这两家商店门对门。两个商店的竞争很激烈,两个老板也各不相让,一个今天说降价,另一个明天说打折。而每当一家店降价或者打折时,顾客就会蜂拥而至,而对门的老板则显得很失落的样子。他们就这样你打折我降价地经营这两个商店。许多年过去了,两个服装店还是这样吵来吵去,但生意却都越做越大。两家服装店的店面都扩大了一倍,服装的样式也比以前多了,而且,店里边都装得很漂亮。

其实有一个秘密人们一直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两家店下面有条地道两个老板竟是一对亲兄弟。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能够得出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从而得出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的一般规律。接着我把这个故事中的服装店换成是粮油店或是金店,让学生探讨效果还是一样的吗?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课堂效果是不错的。

(二)课堂教学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卓尔不凡。只是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之后,教师讲授的时间会有所变化而已。
   
有效讲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等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关键”部份。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份,以免学生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采用易于学生喜欢的语言,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讲授方法。

另外要考虑的是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时评价。“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听上去似乎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要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

2、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误区。

误区一:控制不良行为 有的教师见个别同学在课堂上睡觉、做小动作或偷看其他书籍,不是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来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而是借提问来进行惩治。

误区二:恩赐“弱势”学生 一些教师喜欢把一些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的问题恩赐给“弱势”学生。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会让“弱势”学生觉得教师甚至班上其他同学认为自已差,看不起自己。

误区三:贬低、羞辱学生 一些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来为难那些“棘手”的学生。这种让学生当众出丑的教训手段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与教师发生心理对抗,导致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造成恶性循环。

误区四:控制问题的答案 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课进程,经常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自由的解释。这样会贬低学生的价值,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课堂提问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讨论的工具。

误区五:提供 “是…,但是…” 的教师反应 有的教师经常处于“既不同意学生的答案,但又不愿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两难冲突之中,他们对学生的答案作出“是…,但是…”的教师反应。这种反应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猜疑,感到教师不信任自己,

误区六: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 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常常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很容易答出的,或者是一些容易让学生高兴、激动的问题。这种提问很可能沦为一种课堂“做秀”,尽管表面上很热闹,但往往会偏离提问的目的。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呢?

(1)    所提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以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为例,其重点是信用工具种类用其优点难点是“外汇、汇率和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热点是“这一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我本节课就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多重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逻辑严密。

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次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记得在我前年出的公开课时,我给学生做的都是高考题。李校长就提出了题过难,而且没有梯度的问题。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很注意提问的梯度问题。仍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为例,在讲到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汽油的价格变动时,汽油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会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些问题逻辑严密、层次深入,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了整堂课所有的内容。

3)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如像“对不对”这样学生不加思考能随声附和的问题。

4)使用等候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信息先是经过感受器而进入感受寄存器,一般需要0.25——2秒,然后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教师让这个思考的间隔时间过于短暂,会让学生刚刚形成的有意注意得不到必要的强化而消退,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当教师学会把等候时间(教师提出问题以后的时间和学生作出回答之后的时间)1秒钟增加到3-5秒钟,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学生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在学生的评论中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3、有效倾听

     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一种倾听。教师的倾听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热爱。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也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我们教师常犯这样的错误码。比如在我刚讲完的公司的法定形式时,我提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叫起了两名学生对区别回答得不够准确和全面,这时,我就没等他说完就让他先坐下,然后说:“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不够清晰到位,抓紧时间,还是我来说吧。”现在想想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可以说是侵犯了学生的话语权,影响学生的心理,是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不和谐的音符。

4有效交流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呢?有效交流的前提是有效引导,有效引导能引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课堂会生成很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有效交流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关,不同教育观念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一个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就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是否会熟练应用方法,在对学生是如何掌握方法的过程是不关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言的,“你把法则说一遍!”“你再来说一遍,”“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你的计算结果与他的一样吗?”这样的问话?教师的教学语言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更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这种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如果是一个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师,就会关注学生是怎样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用“你是怎样想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懂他讲的意思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懂他讲的意思了?你能解释一下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与他方法不一样的还有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异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优化的意识,用“没有听懂的同学有吗?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再次提出问题,把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反馈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这样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的交流过程就是有效交流的过程。

(三)课后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职业知识,而不是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位老师都有必要增强反思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如不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我该怎样做?”。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我们新教师出课后教研室栾主任都会让我们写一篇教学反思。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促进教师自身获得更好地发展。

最后借用一首词来总结一下有效教学:

菩萨蛮●谈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似秋风,

风吹满地瓜果红。

上阵先备战,阵阵能擒兵。

课上重新颖,课后察学情。

若能再反思,生生样样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