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背囊】“瓦伦达心态”

 虎啸苍穹 2011-01-21

 
 
智 慧 背 囊
 
 感动心灵    开启智慧 
 

“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极为隆重的表演中,原本走钢丝如履平地的他却意外地从70米高空坠落身亡。瓦伦达的妻子在丈夫遇难后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我早已感到他可能要出事。他在上场前,曾经不停地对我说,这次表演实在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有一丁点儿失误,更不能失败。而在这之前的任何一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一心想着走钢丝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从不在意高空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结果,这种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心态”。一个例子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一位心理学家和一位体操教练在1976年美国举行奥运会体操选拔赛期间所做的研究,足以给人们一些启示。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职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马荷尼和体操教练马歇尔·阿文纳合作,研究焦虑对体操运动的影响。 研究发现,那些表现较差的运动员只懂得无谓地担心,他们在比赛时,总在想像自己表现如何恶劣,因而陷入近乎恐慌的状态。而后来赢得胜利的运动员则只集中精神在他们必须做的每一个动作上,他们把自己要做的动作分成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来认真完成,从而克服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后来的试验表明,不论你完成什么工作,这套方法几乎永远生效。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重要的经历,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升学考试、就业面试,以及在后来工作中执行的每一项重大的任务。在这些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往往也是人们最容易偏离“瓦伦达心态”的节骨眼。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每当自己遇到可能改变一生的大事前,离那一刻越迫近,心里也就越感到紧张,越担心会不会出现最坏的可能。譬如,中考、高考的前夜,很多考生都会出现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现象,而第二天考完试,却能踏踏实实地睡个安稳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大脑如果反复思考某一问题,这个问题的图像就会像实际情况一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譬如,当一个高尔夫球选手在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击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会反复出现“高尔夫球掉进水里”的场景,而击球的结果,很可能是将球击入水中。要从事某些特殊的行业,或去做一些重大的事情,对当事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会相应地提高。前苏联在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礼炮1号”时,火箭即将点火的那一刻,很多在场工作人员的心都不由得“砰砰”跳动,而宇航员加加林的心率却还保持在60~70次/分,令许多在场的医生都惊呼这是个奇迹。我国的航天员杨利伟,在整个航天过程中,心率始终没有超过80次/分,体现了优异的个人心理素质。
 
 
虎啸苍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