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绿色降糖:比打胰岛素还快,效果100%
2010年1月3日,黑龙江某单位领导黄书记因血糖高降不下来,来京305医院就医。黄书记来京就医前,每天要打八十多个胰岛素,经305医院治疗三天后,医院给他降至每天打四十多个单位的胰岛素。
10年1月6日,黄书记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我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给你试一试。当日下午,我们用整脊术给黄书记做了诊断,发现:胸椎1号后突,2、3、4、5号脊椎出现一个S形,糖尿病反应点6、7号脊椎压疼感,有歪、突现象,9、10号向歪斜,腰椎3、4号压迫腿部神经,使腿常有涨、麻感。诊断后做了一个脊椎调衡,做完后,黄书记告诉我,感觉身体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很舒服,由于当时没带血糖测试仪,也不知道到底降了多少。
1月10日下午,黄书记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再次给他调衡脊椎。做脊椎调衡前,黄书记特测了一下,血糖值是15.9,我们用“养生整脊术”给他做了两个项目,先做生命脊椎调衡,接下来再做腿部护理,时间大约在120分钟左右。做完流程后,黄书记再测血糖,还没等我问他多少,他就兴奋的拍着大腿对我说:神了,卢教授!血糖已经是3.6个了,一下子就低了12.3个。好家伙,这个技术比吃药还灵啊!!!
1月11日下午2点,黄书记为了再次验证技术的有效性,又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再次用“养生整脊术”对他调理,因为当晚8点黄书记要回东北,所以时间只能允许100分钟。下午3点半开始做,做前测试血糖是11.1个单位,整脊术做完后时间是下午5点10分,测试血糖是7个多点,降低了4个单位的血糖。
黄书记是买了晚上8点多的班机回东北,于是就匆匆的与我告别。临行前,黄书记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说:卢教授我一定要请你到我们东北作客,并把你的技术在我们当地传播开来,不知你是否愿意到我们那里去教学,让你的技术在我们当地生根开花?
我说,很高兴得到你的邀请,到时一定到贵处拜访,我也愿意让更多的人学会我们的技术,为更多人服务,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用这种绿色的降糖法得到康复。
这是临床验证的经验,你们可以当验方,不过有几个部位必须做,比如腿部经络的疏通很重要,将脊柱矫正,然后把腿部经络疏通肯定会出现效果。
“整脊绿色降糖法”的操作流程
一、上身背手法
1、疏通颈椎;
2、横竖放松背部肌肉;
3、用经络刷刷背部(主要疏通督脉或膀胱经,及背部於堵);
4、背部横坚排毒;
5、脊柱整体复位(特殊技法,这个过程很重要,可以将S型或C型的脊柱全部复位)。
6、调整骨盘和高低肩;
7、将各个俞穴点通;
8、再将背部用柔和手法做安抚性的放松。
二、下身腿部手法
1、点穴:
后线:承扶-殷门-委中-委阳-承筋-承山-飞扬-昆仑-太溪-涌泉;
前线:风市-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其中地机-漏谷中间的一个反射区叫胰腺穴很重要);
2、推六经;
3、六经横竖放松;
4、六经横竖排毒;
5、用柔和手法做安抚性的放松。
三、说明
1、本套手法需要80-90分钟,适合养生馆,做完后顾客很舒服,有些顾客做着做着就睡着了。
2、整套手法的的各个动作必须到位。由其是脊柱复位,让31对脊神经恢复正常运行很重要。
3、点穴是为了刺激身体的生物电,有助于打通气血的运行和恢复血液里的糖输送到各个器官。
4、整个流程每天一次,大概20-60次左右可以康复。
5、如果前期血糖比较高的患者,前期可少服药或打胰岛素,等身体的机能恢复后停药,全部用手法做就可以了。康复后不用再服用降糖药。
6、实践证明,整套流程做完后,患者的身体没劲的感觉就会消失。有些上不了楼梯的患者就能上楼梯了。
7、公开以上方法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掌握这套方法,以帮助糖尿患者恢复健康。因为本人前些年曾在中科院工作,近些年归依了佛陀,众所周知,伟大的佛陀教育我等弟子法布施、不妄语,并尽力而为。
作者:卢锋
QQ:382972554
北京电话13366099168
推拿整脊干预2型糖尿病的效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 目的 探讨推拿、整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除服用常规药物外配合推拿、整脊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对治疗前后的血糖、糖耐量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8.0%,总有效率为
94.7%,对照组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
66.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8.85,p<0.01)。结论
推拿、整脊干预2型糖尿病病人胰腺自主神经功能,可使血糖降低,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2型;推拿;血糖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患病率为7.25%,
其中90%
以上为2型糖尿病。其发病原因较多,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与背痛、胸椎退行性变、小关节紊乱征等有关。经推拿、整脊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有明显改善[1]。本研究采用传统推拿、整脊手法对5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空腹血糖8.2~21.0 mmol/l),男57
例,女43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4年,平均
2.5年。接诊时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00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
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54.6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67岁,平均53.1
岁。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并发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年龄>70岁或体质弱不适合推拿疗法治疗者。入选病人中,口服降糖药物者72例,未经任何治疗者2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接受推拿治疗前未用药物治疗者单纯给予推拿治疗,对在接受推拿治疗前已经用药物治疗者一面给予推拿治疗,一面继续配合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根
据糖代谢的变化逐渐减少用药量,直至完全停药,只给予推拿治疗。推拿法:自颈肩、背部、腰臀、腿至足根滚法反复10次,顺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肺俞、心俞
直至膀胱俞进行推按,顺双下肢膀胱经和少阳经自臀部至足部推、按。一指禅推阳谷、太溪、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胃俞、梁门、天枢、足三里、血海等穴
3~5遍,以上手法治疗均10
min。整脊推拿法如下。①小杠杆整脊法:在胸椎6~11椎间关节推按治疗,令病人俯卧或侧卧,术者双手拇指按压两棘突间做前后推按60次;②椎间小关节
按法:令病人俯卧位,术者双手拇指放置于棘突旁1.5
cm处分别按压左、右侧,推按60次;③左、右斜动按脊法:术者双手拇指置于棘突侧面进行推按,推按的方向力向对侧倾斜45°,推按60次;④
整脊法:
包括三维立体斜扳法、顶整脊法。三维立体斜扳法:病人侧卧位,髋、膝关节屈曲,下肢伸直,术者立于病人侧面,肘关节置于病人的肩部,中指置于偏歪的棘突,
另一前臂肘关节置于髋关节及臀部,两前臂肘关节相对用力,使上身和臀部作相反方向旋转(肩部旋后臀部旋前,同时令病人尽量放松),用力作稳妥推扳动作,此
刻往往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顶法:病人取坐位,双手抱住颈部,术者立于病人后方,用膝关节顶住胸椎棘突间,双手分别握住病人双侧肩部,前顶、后拉同时用
力,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手法结束。每天治疗1次,治疗30
d。对照组维持原来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消渴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停用药物,其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24
h尿糖定量<10.0 g,或血糖、24 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均下降30%以上;有效: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药物剂量减半或停用,空腹血糖7.2~8.3 mmol/l,餐后2 h血糖为8.3~10.0 mmol/l,24
h尿糖定量为10.0~25.0 g,或血糖、24
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29%以上;无效:2个疗程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有效的标准,或症状有改善,血糖、尿糖下降达有效的标准,但仍需药物来控制,若药物剂量较小或停用,症状即反复。
3 讨
论
推拿刺激脾俞、肝俞穴,通过经络传导于脏器可以直接发挥推拿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的良性调整作用[1]。而脾经、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滋养肌肉、骨
骼,选取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可以调整脾胃功能,益补中气,使气血旺盛,滋养肌肉、骨骼,从而达到对靶器官的良性刺激,发挥调整胰岛素水平
的作用[2~4]。推拿整脊治疗糖尿病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相似。通过跟踪调查显示,推拿整脊手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针刺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5]。推拿、整脊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有良性调整作用,为糖尿病的
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结果显示,对纳入的5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推拿整脊治疗后,病人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空腹血糖数值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部分背痛性2型糖尿病可发现脊柱退变、椎间关节紊乱、软组织炎症粘连,间接影响胰腺自主神经,胰腺功能下降,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糖代谢降低,使血糖升高[6~8]。 推
拿整脊疗法治疗背痛,其作用为滑利椎间关节,松解僵挛的软组织,减少脊神经前根的间接刺激,影响内脏神经胰腺功能,表现为血糖降低,临床症状的改善。中医
学认为,血糖高归属“消渴”范畴,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上中下三焦虚损,本虚标实,阴阳俱虚,以阴为主[9]。通过拿揉四肢肌肉及循经点按腧穴,可以
疏经通络,健脾益胃,助中焦运化;通过掌颤气海,补虚扶正,益肾摄水,调下焦气化,两相配合,强先天以壮后天,补后天以养先天,从而达到调和阴阳、补虚祛
邪之功[10,11]。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系统管理着消化、生殖、泌尿等系统的活动,调节新陈代谢,主要支配内脏和血管中平滑肌及腺体,以保证机体内外
环境的平衡。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各脏器都受二者的双重支配。当机体受到轻柔而有节律的慢性刺激,例如掌推振颤法时,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使
血管舒张,消化道蠕动增强,括约肌弛缓,腺体分泌增加,加快糖的利用与代谢,降低血糖的含量[12~14]。副交感神经兴奋,还能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使血糖下降[15]。
综上所述,推拿、整脊可调整脊柱平衡、改善脊柱关节的活动度,作用于椎间关节、关节囊,缓解关节周围粘连软组织的晨僵[8],松解粘连从而改善椎间关节紊
乱,可减少胰腺自主神经的刺激,提高胰腺的功能,对糖代谢有一定的干预作用[10]。临床上对伴背痛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于兆华,于尉杰,李铁山,等. 推拿按脊治疗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39):30-32.
[2]刘焰刚,霍国敏. 推拿对血糖的影响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8(5):74-74.
[5]张业辉,袁尚荣.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3(3):35-36.
[6]杨福申,杨大东,杨大力. 实用整脊医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06-208.
[7]丛德毓,黄铁银,李振华,等. 推拿手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04,20(16):35-36.
[8]周昭. 推拿治疗糖尿病72例临床分析[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9(6):86-87.
[9]林兰.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进展[m]. 北京:海军出版社,2000: 84-88.
[10]章家福. 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1):123.
[11]潘云华,耿涛. 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1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12(23):2562.
[12]王金涛. 松振法为主推拿治疗糖尿病18例[j]. 山东中医杂志, 1999,18(11):502.
[13]邵敏,温凌洁,孙蓉. 穴位敷贴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00(6):5-6.
脊柱相关疾病——Ⅱ型糖尿病与脊椎的关系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局部解剖】
胰腺的交感神经发自T6~10脊髓侧角,经腹腔丛,在脾旁分为胃十二指肠支和胰十二指肠支,支配胰腺血管。兴奋时,引起血管收缩及抑制腺体分泌。其副交
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背核,经腹腔丛分为脾及胃十二指肠支,在内脏附近为终末节,支配腺体。兴奋时,使分泌增加,使血管舒张。
【病因病理】
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多食、过度肥胖及精神刺激有关。这可能是因为过食、肥胖、血脂过高、血液粘度大、血管硬化,
加上精神因素引起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胰腺血流缓慢,微循环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此外,这部分病人身体偏重,年龄偏大,运动量相对减少,也是其血
糖利用率相对下降,血糖升高的原因。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饮食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增加活动量及服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为**。其
疗效是肯定的。保持精神愉快,也是治疗该病不能忽视的因素。糖尿病的病因学说很多,其病理比较复杂,国内外学者已作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已较明确;但
是,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经各种降糖药甚至较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其疗效仍不尽人意,血糖、尿糖化验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这部分患者为Ⅱ型糖尿病,该
型糖尿病的病因大多与胸椎5~10损害后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其致病机理:一是由于脊椎的损害(这里主要是脊椎椎间关节错位、偏歪、仰旋、侧弯以及
椎旁软组织损害或变性),造成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以及节前纤维受到牵拉刺激,使其兴奋性增高,使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兴
奋性相对降低,胰腺分泌功能下降;三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交感——肾上腺功能亦增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肝糖元分解而血糖升高。以上机
理说明:脊椎损害引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是该型糖尿病发病和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致胰岛素分泌紊乱。
【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症,出现全身乏力、消瘦、易感染等现象;重症糖尿病可并发多系统脏器的损害,引起心、脑、肾、神经、肝胆、胃肠、生殖器官、皮肤、骨骼及肌肉等发生病变;晚期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昏迷或非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诊断】
1.多尿、多饮、多食、全身乏力、消瘦。
2.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3.根据症状和化验结果确定为Ⅱ型糖尿病。
4.在T5~10段可发现软组织有异常改变及压痛,或椎间关节移位等。
空腹血糖(FPG):
正常值:<6.0mmol/L(110mg/dl);
空腹血糖过高:≥6.0~<7.0mmol/L;
空腹血糖(FPG)≥126mg/dl(7.0mmol/l)
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2HPG):
正常值:<7.8mmol/L(140mg/dl)
糖耐量减低(IGT):≥7.8~<11.1mmol/L(≥140~<200mg/dl﹚
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200mg/dl(11.1mmol/l)
随机血糖≥200mg/dl(11.1mmol/l)
刺激背腧穴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章瑛,董福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 100700)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据估计,2010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增加至2.2亿左右。近年普查表明,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2倍,我国
糖尿病总人数可能超过4000万。近年来,人们发现对脊柱两侧背俞穴的剌激,不但可以缓解Ⅱ型糖尿病的某些单项症状,同时也可降低部分患者的血糖值,故
此,我们采用温热理疗床(CGM-35001)与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治疗仪的治疗进行比较,观察剌激背俞穴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1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男60例,女120例,按随机分配方法将93例分到治疗组用喜来健温热理疗床治疗,87例用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治疗仪进行8周的治疗。
治疗方法
将喜来健温热理疗床的理疗头温度控制在500C-700C的范围,特殊发热体温度设定在4-6档之间。受试者平躺于理疗床上,全身放松,使理疗头与受试者
脊柱两侧骶棘肌在同一直线上。先采用理疗床的自动模式治疗40
分钟后,在理疗床的手动模式下,将内部理疗头分别遥控至脊椎两侧平肩胛下角(T7)、1号位置上四横指处(T12L1)和1号位置(L3)分别进行2分钟
的按压理疗。接着遥控内部理疗头沿脊椎(T6)至骶尾部两侧骶棘肌进行连续的上下滚动按摩14分钟。后令受试者翻身俯卧,遥控内部理疗头至上腹及下腹部,
分别进行5
分钟按压治疗。再将遥控内部理疗头在腹部进行连续的上下滚动按摩10分钟即可。
对照组:选用天水市飞鸿医疗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03-Ⅱ型)伏羲场效应治疗仪,配合由北京海粒三特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出的(VT91A型)三特牌针灸
按摩治疗仪。具体方法:调整场效应治疗仪效应带的温度约500C-600C。根据受试者自我感觉调整治疗强度。使效应带置于受试者脊椎胸腰段、肺俞、胰
俞、脾俞、肾俞位置各10
分钟。依次将三特治疗仪极片置于受试者中脘,胰腺部位(左侧腋前线,平肋下缘);双侧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位上。每个穴位治疗各5分钟。
结果
1.喜来健温热理疗床对Ⅱ型糖尿病受试者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夜尿频多症状的效果优于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治疗仪的治疗;2.经喜来健温热理疗床治疗
2月后,Ⅱ型糖尿病受试者餐后血糖明显降低。3.远期疗效: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共随访了106例受试者,治疗组56例,症状有轻度复发者3例,对
照组50例,症状有轻度复发者7例,未见重度复发者。4.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腰痛及血压不稳);对照组3例(脚肿、腰痛及周身骨痛)。均未做任何处理
缓解,可继续治疗。
讨论
Ⅱ型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近年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脾气亏虚、肾阴不足、痰湿内蕴、瘀血阻络。其病程缠绵、久病成瘀,其全程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滞。
近年来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升高并不平衡,两者均升高者仅占Ⅱ型糖尿病患者的1/3左右,特别是在中老年患者中2h血糖升高者更为常见,另外有人研究认为,单纯2h血糖异常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1倍。
随着脊柱相关疾病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部分Ⅱ型糖尿病与胸5到胸有10椎体不同程度的移位而引发所支配脏器功能紊乱有关。
本次临床试验采用了具有剌激背俞穴作用的温热理疗床及场效应治疗仪配合无针针灸治疗仪治疗,通过两种方法自身所具有温热、按压、热穴等作用刺
激脊柱两侧的背俞穴,不但改善了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夜尿频多等单项症状的积分,同时又明显的降低了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值。
大家都清楚一点:糖尿病的病人是血液里的糖高,并非是身体器官中糖高,而事实上身体器官中是缺糖这种燃料,所以会全身都没劲,我们所采用的手法是打通了经
络以后,血液中的糖份迅速输送到人体的器官,当人体器官长久缺糖时,它的糖需求非常大,这就象开闸放水一样,久旱遇水,一下子吸收了。
我们发现,通过手法治疗糖病,首次降得低反而没有出现异常情况,而是让患者感到全身有劲,很多年前的精力回来的感觉。
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
一、京城名医施今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很高造诣,在其医案中记录了很多验方:
1、元参、玉竹、枸杞子各90克、苍术、五味子、葛根、丹皮、冬青子各30克,麦冬、杜仲、茯苓、山萸肉、人参、二仙胶、熟地各60克,生黄芪、怀山药各
120克,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克煎成浓汁去渣与上药末共为小丸。服法:每日三次,每次6克。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2、葛根、天冬、麦冬、莲须、人参、五味子、西洋参各30克,石斛、桑螵蛸、银杏、菟丝子、破故纸、山萸肉、女贞子、何首乌各60克,玄参、生地、花粉、
怀山药各90克,生黄芪120克。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克合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三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3、莲子肉、芡实米、党参、熟地、红参、杭白芍、天竺子、桑椹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克、西洋参、黄柏各30克,生黄芪90克。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合为小丸,每服6克,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二、赵锡武验方
赵锡武教授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他治疗晚期糖尿病的经验方如下:
生熟地各30克,天麦冬各12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30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一服。阳明热盛
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火;阳虚加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克;腹胀家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
兼有冠心病这加瓜蒌、薤白、半夏。
三、岳美中经验方
生地120克,天冬、红参各120克,首乌180克,胎盘一具或河车粉6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两次,每次一丸。适用于老年糖尿病热证不明显,气阳两虚的病人。
四、祝谌予经验方
祝谌予教授认为糖尿病在疗程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阳两虚等型,但疗程以气阳两虚多见。常用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为基本方治疗。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为:木香、当归、益母草、赤白芍、川芎。若燥热烘热
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30渴;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家鸡血藤、桑寄生;足跟
痛加青黛、木瓜;眼目昏花加川芎、白芷、谷精草、菊花;兼有冠心病加生脉散;胸痛加川朴配郁金;大便干加、郁李仁,必要时家川军;胸腹胀满加枳壳、桔梗、
杏仁、薤白;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小蓟、三七粉,血压高加夏枯草、紫石英或三石汤(生石膏、石决明、代赭石);胆固醇增高加决
明子、首乌;少数病人血糖不降者,可重用黄芩50克,生熟地各30克。
中医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
(1)阴阳失调
【主症】上半身多汗,下半身少汗或无汗,怕冷又怕热,失眠多梦,每遇情绪波动时常易自汗,甚则汗出淋漓,舌暗苔白,脉沉细。
【治则】调和阴阳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6g,白芍15g,五味子10g,龙骨 30g,牡蛎30g,浮小麦30g,炙甘草6g。
(2)肺脾气虚
【主症】心胸头面汗出,进食尤甚,面色白,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呆便溏,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治则】补益脾肺 固表止汗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黄芪30g,白术12g,防风10g,党参12g,黄精30g
,炙甘草6g,龙骨、牡蛎各30g。
(3)心肾阴虚
【主治】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多梦遗精,骨蒸潮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象细弱。
【治则】补益心肾
敛阴止汗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萸肉15g,熟地12g,山药15g,茯苓12g,丹皮
10g,泽泻10g,五味子10g,银柴胡10g,地骨皮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