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 “伤寒论” 开始有三个处方,就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就是桂枝汤了,太阳伤寒就是我们所谓的麻黄汤。还有第三个就是太阳温病,张仲景有开处方,叫作葛根汤。温病是在一种温热的条件之下得到的病,比如在热的流汗的状态之下,得到了感冒,我们叫作温病,而不一定是说环境造成的。 所以冬天呢,我们会开温病的方子,开葛根汤。那如果夏天的时候,他得到这种感冒,可能是伤于寒,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他太热了,小孩子呢,受不了热就跳到水里面去,那在河水里面游,冰凉啊,很凉快呀,结果出来得了是寒症,这是伤寒,我们开的是麻黄汤。所以说,并不是说因为北方,产了寒冷的天气才造成,伤于寒,才会用到什么麻黄、桂枝之类的。南方温病的,湿热的地方照样也会有。好,这个麻黄汤、桂枝汤,这一样的情景。并不是说因为北方寒冷才会有伤害,南方温……温热、湿热才会有温病,这是不对的想法。 梁冬:中医后来分两派一个叫伤寒派,一个叫温病派。从清、民国以后呢,温病派都变成一个主流了,就是中医都是那种好像很温和的,用温……当然这个话也不能……不能说因为温病派就温和。但总体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慢吞吞的、治不了急症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这个,中医的这种效果的一个原因吗?是有这样的原因吗?你觉得? 倪海厦:你要善用桂枝,善用大黄,善用芒硝,善用麻黄。你要会善用它的话,这个不是强攻的药,当病人需要这个药物的时候,你开对症,病人会恢复的非常快。所以这个药就是对那个病人来说它就是补药。那你如果开的不对症,病人病情没有改善,你一直用温病派的药,没有把这个邪排出体外,而用一种滋阴的方式,或者是用凉药,嚎,寒凉的药,来去一些湿热的病,实际上病根并没有去掉。好,那病人吃吃吃,感觉有效,感觉又没效,有的时候好一点,有的时候又没好一点。而是,有的时候的好坏呢,实际上是根据当时的节气的改变。嚎,比如说,我们《易经》里面有五的……五的数字极限,啊,《易经》,比如说我们有六个爻。什么叫五个数字极限?比如说寒冷,现在下雪,再寒一定超不过五天,到第六天一定会回春,嚎;再热也不会超……超不过五天,第六天一定会……到第五天以后,第六天一定会凉下来。好,所以数都不超过六。 梁冬:那《易经》里面就这样嘛,六爻嘛,对不对? 倪海厦:对,就六爻,就这个意思,嚎。所以它是一个……五是一个极数。那当他的身体的第二个阶段,他会,症状会缓解,缓解的时候,可能会……进入病情,进入到比在……进入别的脏腑之前呢,会有一段缓解的时间。那时候他吃着温病的药,诶,他觉得不错啊。好,等到又……又缓解,那个病情又移转到别的经络的时候,或者别的脏腑的时候,那病就出来了。病就出来了以后,诶,我身体又不好了,又是另外一个病,所以看不到真正的效果,那病人也不知道。这个是病情在持续在变症,在改变,一直在往身体里面去侵犯。那医师呢,认为:诶,你看,吃了我的药,第五天、第六天以后,病人好很多了,好,代表这个药有效。然后,后来这样病人便秘了,或者是什么,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造成的。并没有深入地去追寻它,也没有依据,我们所谓的辩证……经方的辨证法。如果我们的辨证法,就是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按照病人陈述的症状,而知道病在哪个地方。那比如说病人来初诊的时候,我们知道病人一出汗,你的病是在表,在皮肤表面上。症状都是在表,那我们用发表的药。那如果病人来的时候,已经这个是一个礼拜以后,怎么样呢?那时候问病人的症状,好,那当时的症状是这几种症状,那可能一个礼拜以前,它还是表症,到现在才来的话,他的症状出来,已经到里症。那里症可能走到内脏去了,或者还在这个“三焦”系统里面,或者在脏腑之间游走。那我们可以,中医呢,就是从这些身体上发生出来的一些症状,我们来判定你现在的疾病在哪个地方。 梁冬:OK。 倪海厦:所以我们可以推理回去,认为你一个礼拜以前你是怎么样子。 梁冬:就是现在这个甲流嘛,对不对?这个甲流你用什么方子来治? 倪海厦:我用大青龙汤。绝大多数是大青龙。伤寒论里有两个方剂,一个叫小青龙,一个叫大青龙,这是中医用寒热来看这个病,即表寒,里寒。 所谓表寒、里寒的意思就是:全身皮肤毛孔是塞住了,病人恶寒怕冷,肌肉关节会痛,没有汗,这就是表寒。这是毛孔塞住了,没有办法排汗。 里寒呢,就是肺里面的问题。问是否口渴和喜热饮还是冷饮?如不渴,想喝热水。就知道里面是寒的,甚至于吐出来的痰是比较清白的,我们知道里寒。当出现表寒、里寒的时候,用小青龙汤。 现在甲流H1N1,表面是寒的,好,没有流汗呢,肌肉关节痛啊,病人又发……不能说高烧,中温的烧。然后呢,里面是很热的,所以咳出来是很黄稠的痰,同时呢病人口渴,喜欢喝冰水。那病人没有胃口。在这种状况之下,这是标准的大青龙汤。 大青龙是中国传了几千年,用于瘟疫的第一线处方,就是大青龙汤,治疗瘟疫,时疫啊,就是张仲景那时候也是在用来治疗瘟疫,就是会传染性的瘟疫,都是用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呢,一共七味药。就是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然后桂枝,生姜,红枣,这七味药。那七味药的组成呢,非常的妙,为什么大青龙可以治疗甲流,各种的流行性感冒?这个处方目的并不是要把病毒杀掉,它是要把病毒排出体外。所以中医的“汗吐下”,中医药治……中药治病就是汗法,取汗,当时病人流汗;一种是用吐法,吃了药以后,病人吐痰出来,吐出来;还有攻下,从大便小便排出来——用“汗、吐、下”这种方法。那西药呢,发热用抗病毒的药,去杀这种病毒。你不去杀它,它不会去变异,你杀它以后,它下一代就改变。是在无伤害的状态之下,同时把病毒请出身体之外,这就是大青龙汤的方意。 梁冬:策略不一样,一个是消灭它,一个呢,是请它出去! 梁冬:OK!那大青龙汤它怎么煮?它怎么会有这样这中效果咧? 倪海厦:对,大青龙汤里有麻黄,麻黄,它是宣肺,所谓青龙,我们讲的青龙讲的就是麻黄,麻黄颜色是青的。吃麻黄下去以后,它会肺泡打开来,中医认为说,肺主全身的皮肤毛孔,所以肺主皮毛,所以麻黄一下去之后,毛孔就会打开,可是光靠麻黄打开来皮肤毛孔,汗不会出来,所以一定要有桂枝来辅助。在桂枝,中医的观念里面是解肌,肌肉上面的问题哈,认为这个要用桂枝,所以病如果在肌肉上面,我们用桂枝下去,肌肉的汗液——津液呢,有了桂枝以后就会被桂枝推到皮肤下面,顺着毛孔出来。那我们用桂枝的时候,所以桂枝麻黄用在一个方子里面的时候,如果你不加其它的药,病人感冒好了,可是呢一定会脱水。病人会脱水。 梁冬:哦,因为他把它排出来了。 倪海厦:对,排出来了。所以它会加了生姜和红枣,生姜呢,它本身颜色是黄的,哈,它入胃,在胃里面。 梁冬:对,因为它颜色是黄色的。 倪海厦:所以过去我们恶心啊,那个孕妇怀孕的时候,妊娠期间的恶心很重,我们讲,要用干姜啊,生姜,嚎,黄色它能够温胃,能够补胃的津液。红枣呢,它是大枣,也是色黄的,嚎。它也是能够补胃里的津液。因为病人胃口没有了,胃口没有我们要让他胃气恢复,胃的蠕动恢复,所以我们用生姜,红枣用在一起。那我们用麻黄的话,在经方里面,大家如果有兴趣,听众里面,朋友里面,如果有兴趣研究经方的,你会发现到很奇妙,只要用麻黄的时候,就一定配合了杏仁在里面。为什么?因为杏仁颜色是白的,中医认为色白入肺,所以把肺的津液补足,所以你麻黄一下去的时候,如果没有杏仁的时候,肺里面干枯掉了,肺好像天上的云一样,那肺一干枯掉,万里无云,那热都热死了,辐射线,紫外线什么都进来,那肺里面一定要有津液。好,所以我们在用麻黄的时候,配合了杏仁在用的时候,比如说,麻黄跟杏仁一定是等量,比如说我们麻黄有两钱,杏仁就用两钱,麻黄用三钱,杏仁就用三钱。在麻黄、杏仁比例剂量上控制得很好的话,你麻黄用得多,也不会伤到肺的津液,因为和杏仁,一攻一守。那石膏呢,这个药很重要,这就是温病和伤寒家最大的差异在这里。现在温病派没有犀角可以用,所以他们去热解毒很难。我们发高烧的时候,去热解毒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石膏——所谓的白虎汤。为什么叫白老虎?就是告诉我们后学者,你要用石膏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够大,叫做白老虎。可以继续加到2两3两地用没关系。一般这种外感风寒,这种H1N1,甲流这种表症呢,大概1两就够了。所以石膏,在这是退热用的,这样使它的热被退掉了。还有中间的炙甘草,这个炙甘草用得非常的妙。一般来说,我们中医看甘草,一般有生用甘草,还有炙过,炙过就是用蜂蜜给它炒过。生甘草一般来说……甘草的味就是甘味的,甘味入脾脏,嚎,入脾脏。除了能够把脾脏的津液补回来,脾胃的津液补回来,同时呢,可以开……因为它入脾脏啦,所以开胃。可是我们这个处方里面,我们要用炙甘草,要用蜂蜜炒过,因为蜂蜜它炒过以后,甘草变成熟的不讲,炒过以后,蜂蜜那个味道就不是甜味了,就是变得有点苦味,因为你烧焦了嘛哈,炒过了,变成苦味,苦味的药入心脏。所以,甘草炙过以后,它配合在麻黄、桂枝里面,不但不会引起动悸——很多中医呢,不敢用麻黄桂枝就是,一吃下去之后,心脏动悸的很,心跳很快。他不晓得,用加了炙甘草下去就可以,炙甘草的目的就是要止它的动悸,怕……预防病人有心悸的现象。所以,如果这个处方我们用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正常人,心脏没有问题的人,我们用这个处方,炙甘草就可以开,跟桂枝麻黄等量。比如说,桂枝3钱,麻黄你开……炙甘草可以开出3钱。但是如果用在是有心脏病的人身上的话,我们炙甘草就要重用了。同样的桂枝……啊,大青龙汤,但是我们炙甘草可能用了8钱到1两。大剂量下去,病人就不会有产生,不会产生动悸的现象。 梁冬:哦。 倪海厦:那这个药下去以后,从肠胃里面的津液,正常的津液里面,正常的津液,肺里面的津液全部因为桂枝、麻黄,把这个有病的津液通通提到皮肤表面上,流汗流出来,在把病毒赶出去的同时,杏仁、石膏、生姜、大枣把这个丧失的津液同一时间补回来,这个动作是同时完成的。所以当时你有甲流的时候,你一喝大青龙汤下去以后,你的病毒往外跑,在皮肤毛孔,流了汗出来,而我相信流汗你把汗刮下来看,甲流的病毒通通在里面,它活着。好,那同时呢,身体里面,肠胃、肺里面都没有丧失津液,好,所以这就是胃口会开,胃口会回来,同时可以治疗,真正可以治病的一种药,嚎,那这种药呢?中医治疗感冒,你说中医这个……这个,我们怎么知道感冒好了,如果病人是个哑巴——不会讲话怎么办?不会写字怎么办? 梁冬:诶,刚才呢,倪老师跟我们讲到一个话题,就是说其实呢,现在肆虐全球的这个甲流呢,这样的一个事情在中国古代人里面很简单就解决了,用个大青龙汤就解决了,所以刚才呢,倪老师你用了很简单的话——连我都能听懂的话呢,来解释这个大青龙汤,刚才就提到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倪海厦:这个大青龙汤呢,它祛邪而不伤正。 梁冬:对。 倪海厦:那,按照我刚才讲了分析这个药理啊病理,那个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病毒进入肺里面的话,这个大青龙汤是对我来说是唯一有效的方子,而且瞬间就可以恢复。那我现在一个问题就是,温病派认为说,任何的外感的病进来首先犯肺,第一个就是犯到肺,那你开一些银翘散啊,这个银花连翘之类的东西,不像用麻黄啊这种东西来能够发表啊能够扶正。那我们如何能知道病人恢复健康?非常简单。中医分两个,一个是治疗内科的病,一个是外感的病。如果我们今天治疗肝癌、胰脏癌、肺癌什么,你只要病人吃你的药,突然半夜,深更半夜醒过来饿的要死,找东西吃,代表这个病人救回来了。 梁冬:哦,这样子。 倪海厦:那治疗感冒呢?外感的风寒的病呢?吃完以后第二天的中午,胃口大开,就好了。病就完全好了。 梁冬:嗯哼,为什么咧? 倪海厦:这个是,中医讲阴阳的观念哈,因为正午的时候,阳到极限,阴要开始升了,人体恢复健康的时候就阳气会回头,体力从头会回来,这是中午的时候。半夜呢?到了晚上的时候,是阴开始慢……很盛,但阳开始从十二点钟以后,阳气开始慢慢出头,阳气慢慢出头的时候,那你身体上如果有这个阴实,所谓阴实就是我们治疗内科病的重症,象一般的癌症,我们用阴实来定义——比如肝癌,我们叫肝家的阴实证,这个胃癌,胃家的阴实证,好,肾脏癌,肾家的阴实,我们用阴实——中医用阴实这两个字来代表。 梁冬:阴实,哪个实?实在的实? 倪海厦:实在的实,实就是里面,我们有八纲辨证嘛,就是所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用八个字来代表。那虚实,虚就是里面没有东西,身体比较弱。实就是里面长东西了嘛,你比如说肾结石,我们也称为一种实证。那如果是阴实代表这个东西长在阴——长在脏里面。那这个肿瘤长起来的时候是一个实证,是实体的东西,当你这个有阴实的现象的时候,阳气是没有办法进去的,没有办法进去结果反逆出来,所以反逆出来的话,没有地方跑的话,就跑到皮肤毛孔。所以得到癌症的人,几乎所有的癌症的人,不管你的阴实是在肺上面、在胰脏上面、还是在肝脏上面、或者肾脏上面,有肿瘤癌症的时候,病人都会盗汗,晚上都会盗汗,为什么盗汗?就是这个汗本来是阳气,要进入阴脏,进入阴,结果阳气进入阴的时候,阴在这个时候身体里面,好,那结果阴里面长东西了,嚎,阳气没有办法百分之百进去,最后回逆,回逆出来的话,结果晚上就会盗汗很严重。那当…… 梁冬:其实晚上盗汗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喽? 倪海厦:很不好的现象。那这个我所说的盗汗是每天盗汗,你偶尔盗一次汗,比如说你做个噩梦啊,盗一次汗,那个没有什么关系。偶尔平常盗一次,而不是每天盗汗。有这种盗汗现象的要注意了,当你吃我们药,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中药好不好,很简单,探听的方式就是,有没有效,对治疗癌症有没有效果,就可以从晚上半夜醒过来,半夜醒过来因为是阳气初升的。刚开始发升,发升的时候,本来是阴实在里面,阳气是进不去的。现在吃了你的药以后,阴实现象减轻了,那么肿瘤开始消,开始萎缩,开始变小,阳气能够进去了,这时瞬间阳就会扩张得很历害,因为阳原来是不够,进不去就跑……进不去就逆出去了。那现在阳突然可以进去了,进去以后人体也会……会自己会恢复,结果半夜就会醒过来,肚子就会很饿,赶快去吃东西,因为很多癌症的病人基本上都有贫血,贫血他就会产生一些概念,啊,我要去吃一些肉类啊,吃一些牛肉啊,吃一些什么东西。好,自然而然会想去吃一些东西。这是一种人体自已要救自己的现象。所以这个骗不了人。我常常跟病人说,我们只要看这个药可不可以治疗什么病,很简单,比如说现在治疗甲流。 倪海厦:哦,甲流。吃下去第二天中午胃口有没有就知道药有没有效。你吃了三四天,五六天胃口还没有,这个药没有用了。所以我说大家要知道有没有效很简单,吃我的大青龙,你吃完第二天中午你看胃口来了没有,有的时候甚至于不用第二天中午,当时吃完两三个小时以后胃口就来了。那你如果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怎么会有人死在甲流呢?为什么,因为你如果今天吃了“克流感”下去,第二天中午胃口没有恢复,代表“克流感”没有用嘛,你如果吃了连翘散什么银花,玉屏风散什么都没有关系,吃了第二天中午胃口没有回复,代表你这药没有效。这个是最好的检验方式,那吃了大青龙如果说你第二天中午胃口没有回复,代表大青龙没有用。这是我们人体的一种正常的表现,这个人中午的胃气回复跟半夜胃气回复在《伤害》、《金匮》里面,在《黄帝内经》里面都有介绍到,都讲得很清楚。我们真正的这种经方中医呢,我们的生理病理解剖学,按照《黄帝内经》来看,《黄帝内经》里面分为《灵枢》跟《素问》,嚎,那我们用这个来看,我们采用的药典的药性我们是按照《神农本草经》来看。那他们现在温病的都是以《本草纲目》来看的。那他们的生理解剖学病理学完全是西医的那一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