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台大心理系 教授 林以正老师 听演讲的目的,我有时候在想,一个好的演讲者应该怎样呢?就和一个好的谘商员,该没离过婚吗?那如果他没离过婚,他要怎么懂离过婚的人的心情呢?反过来说,如果他离过很多次婚,好像也不恰当,案主会说离过那么多次婚,还敢来教我,所以大家都希望演讲者是个英俊潇洒,走进来迷死人,生活一帆风顺的,可惜并不是。 听演讲,比较像是做一个头脑的体操,花一点时间思考几个问题,然后和一般演讲不一样的是,我会去展现一个问题是怎么被打开的,而你思考了这些问题后,你的生命就会像个花朵一样,渐渐绽放。 而我们的演讲和外面的人演讲,差别就是一个反省和思考吧,而大学生最可贵的也是这种能力,就算没有也有这个环境可以来酝酿反省和思考。 我在大一的时候,好不容易交了个女朋友,可是不久就收到了个dear John letter,我去他们宿舍站岗,想问她为什么,但她始终没有出现。站岗很辛苦的勒,又不能有凉椅,喝饮料,你以为是在渡假阿,还好有门禁,让我不用24小时站。但我始终没问到这个答案,于是我就问我自己为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问这个为什么? 很多市面上的书告诉你要怎么有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但都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到这个关系? 不论是爱情,甚至连友情,都是冒信任的风险去交往的,那进入的害怕,如何评量? 信任是未来式,他的保证只能保证Now & Here,但所谓的信任就是有一天未来的某一个不确定的时点,你和我的利害产生冲突时,你的优先级将谁摆前面,所以信任始终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定上。 而我带着这个困惑去图书馆翻书,读到大学唯一会的技能就是翻书,大学生就是可以做无聊的事做很久,像是算数学算很久才能上大学,所以最大的才能就是找答案,找书除此一无所长,至少我是这样啦。 我翻了很多实验,讲说相似性会让人成为好朋友。但还是没解答阿,如果是这样每人印一件衣服,写你的兴趣和政党倾向,两个人在路上看到一样的拥抱就好啦。后来看到一个是自我揭露,也就是你会不会和别人讲内心的事情。如果你和一个人聊一小时,只能聊天气,聊王建民这种事不关己的事情,那么你们的关系无法前进一步,如果在一个没有星星的晚上,只有你和他,你们一起烤青蛙,聊聊童年的创伤,你们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有个理论叫社会渗透藉由一点一点揭露去进入生活(注:这部份没听清楚)只是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在于它是犹豫,害怕不确定。自我揭露后就是将自己的弱点摊在对方手上,万一他拿这个戳你,怎么办?如果被其它人知道不会痛,那不会是秘密。 那你为什么敢把自己交出去,还有你为什么只愿意和他说? 后来这个论文始终没有做,直到我出国念书,仍保有这个疑问,到了我博三的时间我祖母去世了,我是我祖母带大的,我非常的depression,悲伤到无法写论文。我的指导教授给了我两条路,一条是回国,另一条是接受心理治疗。我选了后者。不过学心理学的人有趣的地方是,他们的招数你都知道,齁…你现在这招是同理心喔…是心理治疗喔(全场大笑),但你们不觉得辅导是很奇怪的东西吗?所有的关系都是为了持续,只有辅导是为了结束而开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两张沙发,一张椅子,一张画,对你说,说阿!你怎么说的出来?而且还要钱,和他要个手机和msn也不给。打电话去张老师说,你好我是316号。你问,可以给我你的名字吗?他又不肯,你怎么讲的出来? 你当然讲的出来!要不然我们这些学心理的还混个什么?记住心理学家不会创造法则,只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生活中“归纳演译”、“控制预测”来的。 这些人有个钥匙,一用你的心事就会跑出来。然后你不知不觉讲了那么多秘密,你会想为什么我会说那么多?不是朋友我不会说那多,阿!你一定是和我是朋友。这是认知失调理论。 其实道理说穿了,大家都知道。如果讲出来你不知道的话…… 就是同理心。很烂吧。 ======插曲时间====== 插曲一 怎么知道对方是真笑?看对方的眼睛,如果他的眼睛没有纹出来他就是假笑,你可以看你男朋友和你照相时是真笑假笑来判断你们的未来。 插曲二 带你去浪漫的餐厅,为什么是我变浪漫了呢?因为错误连结,餐厅消失了,但感觉在你身上,你眼中看到的却是我,你会误以为是我带给你的。我那时和另外一个男的在追一个女的,而那女的在我们之间摇摆不定,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但后来他们有一天回来成为couple了! 我问为什么,她说,他们一起去搭火车,差点赶不上,他们追火车,后来那男的上去,也把她拉上去,她说那一刻她心跳加速,背后的阳光好大,他的笑容很棒,她感觉好爱他阿。 你难道都没有看社心课本吗?那是错误归因阿!!!(全场大笑) 插曲三 你怎么知道该不该表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概三公尺,1.5公尺是朋友的距离;你如果向他站近一步,他后退的话,不要告白。反之,你站近一步,他也站近了呢?那也不用告白啦!很明显了,你要take action ======言归正传====== 市面上的书会给你一些原则,为了要让你马上可以用,给了一些简便的步骤,但那很危险。你如果真的按照那样去做,就僵化了。 心理学讲求的不是技巧而是历程,每个步骤都有他的用意。 同理心是技巧吗?至少karl Rogers就不这么认为,他说同理心不是个技巧而是态度。 那什么是态度?就是表现在你的行为上。 书上说要看着对方,但看别的地方不行吗? 前倾四十五度,难道三十度不行吗? 记住原则,找到自己的风格; 有人和我说:老师我被当了; 这是我的风格,对我有用,但对你不见得有用; Care 之所以眼睛要看着对方,之所以你身体会像前倾,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你听不清楚别人的话,你会怎样?向前靠近,说:你说什么嘛!还是会,后退三步,你说什么? 你们知道第三者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吗? 那为什么我们比较容易和女生讲心事?其一男生打断别人的话,比女生多四倍咧:好好好,我知道了,你是这个意思对不对!其二男生的语助词没有像女生那么多,恩…说阿…..而不会像女生,喔,蛤….真的喔…怎么会这样~~~~(请想象有点夸张的语调,和肢体动作) 语助词对于说话者的鼓励是很重要的,好比如果你今天讲手机,你不“恩”、“哼”给个回应的话;沉默超过三十秒的话,对方会说有人在吗?如果….你不会这么做(口气有点停顿)….那么…… 现在年轻人有很多口头禅阿,比方说讲话中会有很多”对” “对”;讲一讲,就 “对”,自我肯定一下。 还有你们知不知道老师上课最喜欢看怎样的同学?不知道? 那你们行为学派学假的喔(对着第一排心谘中心的人说)而这些都表示的是我care你说的,我care你做的,我在听。 Understanding 我常常开玩笑,说谘商是哼哈治疗法,给予点头和响应,说I know、摘要对方的话,都做的是确认,让对方知晓,我懂他要说的是什么。我了解他的感受。 Evaluate 肯定。 我刚结婚的时候,我和我妈妈同住,你们猜对了,我遇到了婆媳问题,一开始,我太太都会和我抱怨,妈怎么样….我都第一时间打断说, “你不要乱讲,妈不会这样说” “你神经质阿” “你想太多” “器量怎么那么小” 于是我们不断的吵架,吵到快离婚了,好险我太太是个理性的人; 我一时之间愣住了,我没想过为什么? 她说,这个时候你只要抱住我,和我说一声, 「谢谢你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谢谢。」 我做死也愿意了。 (注:当下听到这段话,我被感动到身体中有股暖流从背跑上来,起鸡皮疙瘩) 这就是Rogers说的无条件的正面关怀,肯定。 肯定什么?肯定他的情绪是真的, 而人际关系中,你常常就是在试探,当你说你今天怎么怎么了,高跟鞋断了; 最后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信赖,信赖是一点一滴建立的, 我觉得整个论述很漂亮,但我的指导教授和我说你还是没有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进入这个关系? 为什么我们要进入这样的关系?交朋友很麻烦的,一个人有两三个好朋友,就不得了了,如果有十个朋友,每个都失恋我要每个都陪他喝酒,难过耶。而且研究指出不会因为你有三个好友我只有一个,你会比我快乐,不会。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 朋友的用处是给予我们社会支持,是做一个安全气囊,缓冲我们的伤害,平常用不太到,但一遇到重大灾害,也就够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路顺遂,我们会失恋,失业,报告被教授丢垃圾桶,亲人过世,辛辛苦苦生个小孩结果是自闭症…..好多好多痛苦的事。 可是我们没回答,为什么朋友可以帮这个忙? 做过谘商的应该知道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治疗你,只有你自己能治疗你自己,那怎么会自己能治疗自己呢? 谘商在做的不过就是支撑一个述说的空间,做一个意义的重构。在这个空间中,你可以去摸索,你可以去碰撞,你会很安全,因为有我们在做缓冲。佛洛伊德提供的是权威,我知道你想的东西代表的是什么,所以让你放心的说;karl Rogers 是无条件的正面关怀 I know I know,都只是提供一个述说的空间而已。摸索都是痛苦的。扒开内心深处,一定有你不想看但会看到的东西,而我们能做的只是降低这个过程的副作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谈了那么久,没谈到幸福,来谈一下幸福吧。 感情中不会天天吃大餐,过情人节,那是商人炒作的啦。电影speed中,男的要亲女生时,女生对他说,你要知道患难中的感情不会持久。有人对一起去打战的美国大兵做研究,他们一起烤青蛙,一起上山下海,很麻吉,但久了没连络,就淡掉了。你有没有过参加同学会,两人互相交代彼此的人生,聊聊以前,之后不知道要聊什么 “呃….这杯拿铁不错耶..” “哈哈..是喔”后来没话聊了,因为他有一段的生命是你没参与的。 情侣刚开始的爱是passion 到后来是companssinon 友伴式的爱,但Passinon 能爽多久?狂喜不是真的情绪,你买豪宅,你能爽多久?你买更大的豪宅你能爽多久?你不可能每天进到大房子中都兴奋的睡不着,第一天爽到睡不着,第二天也是,第三天,一个月……这样要怎么过日子?这种人在演化的过程中会被淘汰掉,有人做过研究,其中乐透的也不过爽六个月,之后就回归平淡了。我们回到家,会说好舒服喔,可是不会一直说好爽喔好爽喔。 注:我觉得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追求的是comfortable而不是high。而我们要追求的是满足而不是快乐,最近有本书叫做”好满足”大家可以去翻翻,以及还有本书叫不断幸福论,也是蛮从生理,去分析心理状态的。 如果真的持续那么久,你会得到冠状动脉的疾病,你是属于A型性格的人,这样的人完美主义,功课会不错,但会早死,所以要记得放松,那A型性格的人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是被工友发现的,因为他们发现心脏科外的门诊座椅特别容易坏,这类的人不安于室,在那边等待发怒弄坏的。 两人的关系,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火热,必然是递减的。你们觉得结婚前要不要同居? 有人做过个实验,同居两年再结婚一年,和不同居结婚一年的满意度,谁高? 不同居结婚一年。 所以说是因为同居满意度会下降吗?错!这就是做研究tricky的地方,我同居两年再结婚一年,两人一起相处的时间应该等于结婚三年阿,怎么可以用一年来比!好,拿这两个来比,但结果没差,因为满意度是时间函数,只要时间过久了,你们之间的热情必然下降。 那热情有什么用?热情可以推动你,做到你自己平常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用心,把自己打开。我以前会因为热情写诗,我以前会因为要追我太太,找了所有的树叶用针在上面写字给我太太。 有学生问我说怎么追女生?我问他你做了什么?他说,我请她看电影。 信赖是一步一步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没有马上跳阶的,而是要看你在日常生活中累积的点点滴滴,每一天一个小小惊喜,你可以买一个御饭团放在口袋下课后,拿给对方说,这是我为你准备的惊喜。或是你可以去相约去看电影,我是个很爱哭的人,我老婆也很爱看我哭,真是绝配!两个人就哭的很爽,发现好爱对方,虽然是错误归因,不过没关系!而且哭后会很舒服,因为脑内会分泌脑啡。 还是那句话要找到适合你的方式。 幸福不是大小,而是感受的频率。每天每天的小幸福构筑了你的生活。那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