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体育游戏预防和治疗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实验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华林之父 2011-01-30

运用体育游戏预防和治疗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实验研究

【摘要】: 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预防和矫治少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很多,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游戏活动,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有效的方法。 本人的实验结果证明:特定的体育游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某种心理问题,比如:交往性、互动性、合作性强的游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识、集体意识和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游戏,如追逐、角力、赛跑等能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多维度的动作反应游戏,以及创新程度高的反常规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此,只要每周安排一定时间,选择、设计、创造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来组织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且能帮助他们较快地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认知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既强健身体,又促进心理健康,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新课程教育目标。
【关键词】:体育游戏 预防 治疗 小学生 心理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23.8
【DOI】:CNKI:CDMD:2.2007.01357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引言7-10
  • 1.1 研究意义7
  • 1.2 研究现状7-1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7-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
  •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9-10
  • 1.2.4 本文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0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0-14
  • 2.1 实验对象的选择10
  • 2.2 研究方法10-14
  • 2.2.1 问卷调查法10-12
  • 2.2.1.1 问卷设计的依据10-11
  • 2.2.1.2 设计专家问卷11
  • 2.2.1.3 专家意见11
  • 2.2.1.4 设计学生问卷11-12
  • 2.2.1.5 问卷调查时间12
  • 2.2.1.6 问卷回收率12
  • 2.2.2 实验法12-14
  • 2.2.2.1 实验时间12
  • 2.2.2.2 实验方法12-14
  • 2.2.3 数理统计法14
  • 3 结果与分析14-18
  • 3.1 实验班实验前后数据比较14-15
  • 3.1.1 体育游戏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14-15
  • 3.2 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比较15-16
  • 3.2.1 体育游戏能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15-16
  • 3.2.2 体育游戏对认知有改善作用16
  • 3.3 体育游戏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6-17
  • 3.4 实验中存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7-18
  • 4 结论18-19
  • 4.1 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8
  • 4.2 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优于对情绪、认知的影响18
  • 4.3 体育游戏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18-19
  • 5 思考与建议19-22
  • 5.1 思考19-20
  • 5.1.1 运动不足,身心受损19
  • 5.1.2 我国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堪忧19
  • 5.1.3 让少年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健康成长19-20
  • 5.1.4 尊重生命本质,满足健康条件,确认运动是生命健康存在的元条件20
  • 5.2 建议20-22
  • 5.2.1 在体育游戏的作用中增添一条“健心作用”20-21
  • 5.2.2 在体育课内实施心理干预21
  • 5.2.3 小学体育教法游戏化,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目标21-22
  • 注释22-23
  • 参考文献23-25
  • 附件一25-26
  • 附件二26-28
  • 附件三28-29
  • 致谢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