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葬事

 华夏董氏大全 2011-01-30

客家葬事

在客家人聚居地区的山腰或田野,常可以看到一些回乡祭祖的人来到依山势或坡地而建成,前低后高、左右像靠椅扶手的形式的坟墓祭祀。这些为地下先人长眠而设计得煞费苦心,颇为讲究的坟墓,显示出客家人重孝道、敬祖先的古老传统,以及对治丧安葬这人生最后一次礼仪的重视。

生老病死对于客家人来说并非是一件禁忌的事情,在老人步入六十大寿,身体虽尚健,晚辈就已经为之准备其死后穿着的寿衣、棺材等等。这并非是晚辈对于长辈的不敬,而是客家人一种特有的礼仪习俗。

“土葬”就是客家人沿用千古的仪规,哪怕肉体烧成了灰,骨灰也用坛子郑重地装好,放入泥土之中。当死者咽下最后一口气,也即客家人俗称的“过身”,遗立即下跪痛哭并提来清水,为死去的亲人洗脸,擦身,穿上寿衣,在族人的帮助下,把死者抬至厅堂里设置好灵堂,点燃一盏长明灯,孝子贤孙们长夜守灵,焚烧纸钱。待报丧的人前脚回来,远近的亲友也闻讯赶来吊唁。“入殓”与“出殡”的黄道吉日也由风水先生择好了,只待日子一到,祭奠完毕,遗属们就会雇请抬棺的壮汉(我们这里称为“出大力”),把死者抬到早已由风水先生勘察好的山上墓穴,让“走了”的人入土为安。

过去,客家人安葬逝者要分两次。第一次只是草草掩埋,既不起茔,也不竖墓碑,等过一段时间后,再隆重地改葬,这就是俗称的“二次葬”。客家人自东晋末年起由中原腹地不断南迁,直至到达当时汉人极少的山区,迁徙生涯是漂泊的、无根的,为寻求迁徙途中精神的支柱,客家人选择通过祭祀文化来与传统的根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次背井离乡的时候,由家族中的长子或其他男子掘开祖先的坟墓、拾起残留的骸骨、装在准备随身携带的陶罐里,担挑肩背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久之便形成二次葬俗。客家人第二次安葬与第一次安葬一般时隔三五年或更长时间。二次葬是和风水紧密联系的,第二次埋葬叫做“葬地”,也叫做风水。是时须选择吉日,焚香祭祀后掘墓开棺,在雨伞的遮蔽下拣拾骸骨,一一用茶油拭擦干净,或用炭火烤干,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安葬在择好的墓穴中,立碑后,用砖块、三合土砌建一个永久性的坟墓。至此,死者终于“入土为安”。此后逢祭日,遗属均携祭品祭奠,寄托哀思,悼念故人。客家人隆重的葬俗反映出其朴实、醇厚的民族风貌。对于形成风俗的客家先民来说,祖先是保佑氏族的神秘力量,其葬俗的目的不单纯为了悼念过去,更是寄托希望,为了祈求祖先保佑后代生存发展、兴旺发达,为了教育子孙孝顺父母和老人,不忘祖先恩德。

近几年来,丧葬习俗逐步得到改革,文明治丧新风逐渐形成。不少乡村提倡办理丧事一切从简,废除僧人诵经超度,废除纸扎灵屋,废除丧家大摆筵席辅张浪费之举。村中死了人,开个追悼会,人们自觉送葬,节约治丧。不少地方还进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行。虽然客家人的二次葬已变得简单,但是这种古老的风俗在一些念旧的华侨和乡村仍有深深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