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背后的故事--一叶飘然烟雨中

 昵称503199 2011-02-05






成功背后的故事

作为高考状元,虽然海桐说,她写《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不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但是,透过字里行间的表述,我们还是看见了那些关于成功的秘诀——

一、成就梦想的秘诀

首先是不甘平庸。当后来的海桐终于明白“海桐”不过是海边普通的灌木之后,她在反思中反问自己:“一旦认定自己是棵海桐,……是不是就会放弃多年来希翼成为‘梧桐’的奋斗?是不是就会失去再长高,再长高的愿望? ”很显然,海桐不甘心在做“海桐”中平庸一生,这,正是她不断前进的原动力。而在很小时候就树立的梦想——上北大读书就是她前进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海桐坚持不懈地努力。虽然这努力开始来自强迫,如幼年“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和连环画”,散步时“埋首于数苹果、分梨子的应用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训练变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促进了她生活和学业的发展。因此,她才能明白“态度决定命运”,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她说:“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可在空谈和实践之间,十天与十年的差距前,每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海桐选择了持之以恒,选择了和同学们一起的积极思考,刻苦努力,选择了“追求完美”,才最终有了成功的结局。

另外,成功也离不开劳逸结合。所以,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海桐也拥有了丰富的课外生活,学会了“享受错误体会尴尬”,甚至考前牺牲一整天写周记来享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正是这不甘平庸的抗争,永不放弃的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渴望最好的习惯和劳逸结合的方法,使海桐成为实现梦想的状元,也给了现代中学生提供了成才的借鉴。

但是,海桐毕竟固执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任性”地写下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那么,她有着怎样故事?这些故事怎样成就了她的梦想?带给她怎样的困惑与思考呢?笔者认为她要讲述的是——

二、并不快乐的状元路

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海桐讲述了属于她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咸辣与苦涩的意味。

出于传宗接代的需要,海桐父亲的家族渴望的是儿子,可偏偏自己就是个女孩。这一出生,击垮了年迈的奶奶,气病了身处异域的父亲,连累了不幸的母亲,而自己也只能偷得一个男孩的名字,似乎注定了难以成为“海边的梧桐”。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中3岁时不会系鞋带的经历让海桐记了住了不止十年,这一个带有暗示性的判断几乎带给她常年的痛苦,以致怀疑自己的动手能力。幸好,还有“脑子还行”的评语。而随着年龄的长大,海桐被父母强制训练,在她童年的记忆中竟是小心翼翼的渴求认可,是罚跪饿饭,是挨打受训,是不敢回家,是做不完的应用题……最终是初中三年的灰色记忆。而上高中了,虽然有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但如影随形的高考的压力,使每一个学子都不能不努力,而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排名都会带来恐惧,追求完美的父母总使海桐害怕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而现在,终于考上了北大,终于成为了“状元”,可是回首过去,发现自己都是在顺着别人定好的路,在别人的要求和鼓励下不断向前的。但那条高考状元路真的是自己追求的梦想吗?那关于北大的羞涩美丽的梦真的就属于自己?

这是怎样的故事啊。海桐向我们展现的是生为女孩的不幸,被指无能的痛苦,被逼训练的无奈,高考压力的恐惧,以及从未作主的悲哀!她基本没有回忆生活中的鲜花与掌声,没有展现被人艳羡的骄傲与自豪,她要借自己的笔展现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当代每一个中国小孩的痛苦与惶惑,悲哀与无奈,顺从与拼搏,也许,这就是海桐的一种宣泄,是当代中国孩子的心路历程?

因此,结尾的时候,她感激别人的帮助之余,却反复自问:“而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我会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似乎是在代表着中国高考压力下的孩子,渴望着有一条快乐健康的真正属于孩子成长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