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内外相合”
 
        即所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的“内三合”。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手足合,心意与之俱合。内外能合,精神才能提得起,从而达到练神的目的。
 
何谓“尾闾中正”
 
        尾闾,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嵇康《养生论》有“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尾闾正中,要求上体正直,不可歪斜,更忌扭曲。凡转身处,腰、胯、扇同时转动。
 
何谓“敛臀”
 
  敛,收拢也。臀部不可突出或左右摇摆,有人易犯撅屁股的毛病,或弯腰而突臀,或挺胸撅臀都不正确。要使臀部如正身坐凳一样,自然而然。当然也勿使臀部故意前拱而上体后倾。敛臀与尾闾正中是一致的,皆利于气沉丹田。
 
什么是太极拳的“体”和“用”?
 
  文功为体,武事为用,盘架子为体,推手为用。或曰精气神为体,筋骨皮为用,道为体,身为用。然而,体用之间又有密切关系。杨澄甫先师著《太极拳体用全书》,其体用所指,乃为前者。“用”就是用法。
 
拳架高低应如何掌握?
 
  杨氏太极与高、中、低架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是为了增强内劲,不可使架子过低而造成肌肉过分紧张,影响放松。随着功力的增长,架子逐渐放低,一般练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适当低些。总之以中正安适为原则。但切勿忽高忽低。
 
何谓“正宗杨氏太极拳”?
 
  所谓正宗杨氏太极拳,是指杨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师晚年定型的架子,它是经过多年实践,千锤百炼的结晶,对于先师定型的架子,决不敢擅自更改。一切以澄甫先师所传为惟一标准。
 
太极拳为何又叫长拳?
 
  拳论有:“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太极拳各势相连,绵绵不断,柔如行云流水,无断续凸凹处,故亦称长拳。杨澄甫先师常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来形容太极拳,且以此喻长拳之说。此外,尚有一种较快的套路,动作与太极拳各势基本相同,只是编排顺序不同,更接近实用,称为太极长拳。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拳。
 
何谓文武太极之说?
 
  太极分文武,是指“文以养身”、“武以御敌”而言。练太极拳,能养身不能御敌者,文功也;能打人而不会养身者,武事也。既能养身也能御敌者,乃文武完全之太极也。这只是一种说法,实践中并不按此严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