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太极十三势解说

 张彦生图书馆 2011-08-27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释
[日期:2011-07-07] 来源:KungFu  作者:郑确 

【提示】

本文共分为10篇,首次从多学科的知识角度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逐字逐句加以严谨周密地探释,尤其是首次依据古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对《十三势歌》的词句加以探析,并尽量穷尽地考究清楚每一个字词在古代的当时含义,避免了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由于词义与语法修辞的不同而发生的误解,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太极拳界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有机整体的新的解释,力图使读者对这篇古代经典拳谱的理解尽量符合拳谱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拳术思想,从而尽量充分地从这篇古拳谱中汲取对于太极拳的继承发展所需要的经典指导作用。

【提要】

《十三势歌》是一首阐述十三势长拳(古太极拳)重大法则的古歌诀,歌诀蕴含的拳术思想与王宗岳拳谱完全一致;歌诀中出现了一些王宗岳拳谱中所没有的、十分精辟的经典提法,如“动犹静”、“听自由”、“顶头悬”、“尾闾中正”等等,概括性地涉及到了太极拳的本质特性,是对太极拳学练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一篇经典作品。

【原文】

B1 十三总势①莫轻视②,命意③源头④在腰隙⑤。

【字词注释】

①十三总势——太极拳在古代被称为“十三势长拳”或“十三式长拳”,简称为“十三势”。古太极拳有多种锻炼形式,如根据杨家所传,按开展与紧凑可分为大、中、小架,按姿势的高低可分为低、中、高架等,但总的说,各种拳架的基本框架相同;又因为《十三势歌》为每句七字,为凑满字数,因而在“十三势”中加上一“总”字。

②轻视——“轻”的意思是不贵重。如《管子·乘马数》:“彼物轻则见泄。”“轻视”是指将太极拳当作一般的武术等闲视之。

③命意——古文化所谓的“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中枢,被认为是人的生命最高主宰。“意”则被认为是“心”即神经中枢的功能。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可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所以,古文化的“意”可以泛指神经中枢的所有功能,包括“显意识”就是日常思维,和不经过显意识支配的“潛意识”﹙无意识﹚等。古文化常将“心”比喻为一个国家的君主,古代国家君主封派之人在称谓之前可加一个“命”字,以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比如“命官”、“命臣”、“命吏”、“命士”、“命妇”等等。称“意”为“命意”就是表示“意”是君主“心”所直接支配的,是“心”的代表。太极拳经典大多所说的“心”是指静极默笃之精神,就是神经中枢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和状态,“命意”主要就是指这种“心”所支配的不假思索的神经活动,又被称为“真意”。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命”解释为腰脊2与3椎之间的“命门”,显然是与文意不合的。中医学说中的“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眼睛;其后的《难经》首先用“命门”表示肾脏,提出“右肾为命门”之说;元代的滑伯仁等医家倡“两肾命门”之说;明代的赵献可又首倡“两肾之间为命门”之说;此外,还有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和命门为产门、精关说等,这些“命门”学说都一直存在于中医学说中并且沿用至今。中医学说中的各种脏腑“命门”是生理组织概念,督脉经穴“命门”仅仅是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直径约1毫米左右、深约0·8寸左右的一个点。这些“命门”与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包括生理之气关系密切,但与太极拳所谓的反映为力量的内气和劲力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武术中所谓的“命门后突”也包括了腰骶关节部位,如果将“命”解释为腰骶关节,那么,与“腰隙”又重复了。所以将上文“命意”之“命”解释为“命门”显然属于牵强附会。

④源头——指根源,如《朱子语类》卷二四:“若从源头上看下来,”上文中之“源头”明显是指心通过意指挥人体中与动作有关之气运行的始发部位。

⑤腰隙——“隙”有多义,如《孟子·滕文公下》:“钻穴隙相窥,”文中之“隙”指空隙;《汉书·地理志下》:“上谷至辽东北隙乌丸。”文中之“隙”指连接。人体腰椎脊柱之间均有椎间盘,每一块椎间盘都与上下脊柱有纤维环紧密连接,并无空隙,所以,这“隙”是引申应用,不是指空隙,而是引申为表示人体腰骶部位两个脊柱体之间相连接的间隙,其实是指腰5骶1关节部位这么的一个横段面。而太极拳的实际体验对全身肢体活动起主宰作用的也确实是腰骶关节部位。所以“隙”之用词就将松腰与实腰统一起来了,就是整条腰骶部都必须始终放松,对全身运动起主宰作用发生动态之实的只是腰骶部的一个关节的横段面。因此“隙”之用词十分精到。起到避免将这一主宰全身动作的腰骶部位理解为实的一个直段、一个直面或一个点。

【语法修辞分析】

“十三总势莫轻视”之主语“学练者”(或“后学者”)被省略,“十三总势”为宾语前置,按现代常见语序叙述应为“学练者莫轻视十三势”。

【今译】

你们后学者不要等闲而视这十三势长拳,人体最高主宰“心”之“意”支配全身的始发处在腰隙。

【探讨】

(一)

歌诀开头就说“不要轻视这十三势长拳”,其含意有三:其一,此拳能够得到传授是极不容易的,也就是“得传很难”;其二,此拳的学悟练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拳术,包括了入门很难、理解很难、深造很难,总起来也就是“成功很难”;其三,此拳的武术和健身效果尤其神奇,不是一般的拳术所能够比拟的,也就是“功效很奇”。

十三势长拳﹙清末近代开始被改称为太极拳﹚确实非一般拳术可比,因为其主张局部不用力、虽动犹静、体力消耗极小,即使是发劲,发出同样的力量,体力消耗相对也较小;十三势长拳还十分重视精神高度入静达到无思无欲的状态,当能长期维持这样的精神状态锻炼,就会与道、佛、儒及瑜珈、催眠术等静功一样出现人的某些潜能被开发的功效,使得太极拳的任何动作对人都有良好的整体性的内环境调整作用,具有良好的袪病健身、转弱为强的作用,同时还能使人获得独具的以弱胜强的武术功夫,这是健身体操和许多拳术所无法相比的。所以,说太极拳“功效奇”是毫不为过的。

《武当》杂志1994年5期李派太极拳传承者雍阳人的一文公开了相传为李瑞东先生所写的一篇《序》,《序》文中记录了其师王兰亭先生的一段话:“余当年以杨禄禅先师学艺得诀之时,于授受之际,杨老师潜然泪下云:‘我学艺于河南温州(“州”为对古代对某地域之习惯泛称。)陈长兴先师门下,苦练三十余年,屡试无二,方肯传授余之真诀,余得艺甚非易耳,余半生精力尽在于斯矣;倘一失传,深为可惜;温州蒋派真传,既蒙陈恩师已尽传之于我矣,倘若从我而失传,则余之罪过大矣;余时刻以择人传芝为己任,余已耄年,阅人多矣,皆非可教之材,惟尔从余数载,毫无过犯,敬师同于敬父,孝我之情胜于我子,余今将各种重要口诀尽数传之于尔,但尔必须按诀努力练习艺业;艺成后,尔时刻要以发扬师门艺业,代师传艺为己任,留心选择弟子,勿使失传,并且不得有妄传、滥传之失。避免妄传、滥传之失,并非保守秘密而存私心也,因本门之拳技甚为厉害,倘尔不慎传授不得其人,遇有好勇斗狠之辈持此伤人,则尔我之罪过大矣。’自此以后,始得杨禄禅先师将拳理妙义、口诀真传一一详加指示,讲解其中藏蕴各种之奥妙,并将拳谱剑术及宗派谱系尽付之于我矣……”

且不论这篇《序》是否真实,文中所言太极拳之武术功效是可信的。从《杨氏老谱》中可知,太极拳不仅是“以柔软而应坚刚”化解敌人的攻击,而且主要制敌在于点穴,可倾刻致人毙命。因此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说:“如同志成功之后,千万留一分善念,不可轻易用毒手打人,勿负先师遗教也。”所以,太极拳是不可能全部在社会上公开传授的。历史无可辨驳地证明古代的太极拳确是如此传承的,太极拳历代先人的传承均是遵循既不许不传,又不许滥传的原则,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每代尽得太极拳真传者仅屈指可数几人而已,往往是师觅徒择徒授艺,乃至仅为单传,充分反映了古太极拳“得传很难”的传承情况。如据《中华武术》、《武当》等杂志介绍的自古以来至近代在武当山极少数高层道士中秘传的拳术现代也称为“太极拳”,该拳也尊奉张三丰与王宗岳的拳术思想,拳法也与杨、武各家太极拳一致,套路动作也有相似之处,其传承情况就是如此。《武当》杂志1983年1期各篇介绍了十九世纪末武当山明了真人仅将徐本善﹙乾乙真人,后为道总﹚一人纳为弟子传授拳术,无第三人知晓。徐本善道总也仅传了李合起、冷含斌、梁合奇、水合一、李合林﹙传授傅寰先生太乙五行拳者﹚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并且在教授这些弟子习拳之时,严加制止未经准许习拳的道徒偶尔遇到观看;而太乙五行拳,如果傅寰先生不违誓公开于世也就失传了。即使到了广为传橎太极拳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据《武林》杂志2004年1期瞿世镜先生之文介绍,杨家在社会上传拳也分学生、弟子和传人,学生仅集体教授养生锻炼的内容,不传内功,不传武艺;只有少数经严格礼仪拜师入门的弟子才教授练功和武艺;尽管从杨露禅开始,杨家以传拳为业,得教授者不计其数,但杨露禅、班侯、健侯、少侯的入门弟子均各不满十人;而且也并非个个尽得真传,如相传得杨露禅真传者不过数人,其中仅仅王兰亭与杨班侯得其全,健侯稍逊于班侯,全佑、万春、凌山则各得一体。《十三势歌》写作于太极拳的传承尚属隐秘的古代,能够得到传授当然是属于万幸而十分不容易的了。

有人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没有高难度的高难度动作。”这句话十分辩证地反映了太极拳的难易特性。根据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既不复杂,也没有高难度,所谓是“大道至简”,太极拳正是如此;然而太极拳确实又十分深邃,如果凭现在一般武术习惯的正向思维,太极拳仍然简直是没有办法理解与学习的,因此太极拳任何动作都是属于高难度的。综合分析太极拳经典,可以发现太极拳根本的追求有两个,其一是“神内敛”也称为“虚灵”,这种追求与道、佛以及瑜伽等入静练功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一追求关系到太极拳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获得的本源,与道家内功相同,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达到的,这既是十分简单的又是高难度的;其二是太极拳特殊的“运气”,其实质就是人体中的“动量传递”,追求所有的动作都要由“气”也就是“动量传递”来完成,如果动作姿势不是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的,那么即使外形与杨澄甫先生的拳架似乎无异,实质上也不是太极拳。这就是说:动作姿势只是太极拳内涵的载体,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姿势既可以用太极拳内在的方法完成,也都是可以用体操和其它武术的方法完成,从而可以作为体操和其它武术的载体;这就是说太极拳每个动作正确与否并不在于外形姿势完成的结果,而是在于方法,也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所以,如果内理不明白,只知动作姿势和武术意图,实质上可能就不是太极拳,其姿势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所说的“虽姿势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因此学练太极拳必须要在太极拳特殊思维的指导下,培养许多非同一般的特别的神经反应,形成特别的条件反射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用意”。太极拳最终所要追求的这种“用意”也是不可能容容易易地达到的,这也既是十分简单的又是高难度的。总的说,太极拳是一种充满老子相反相成哲学思想的拳术,比如“不用力反有力”、“柔能生刚”、“虽动犹静”、“舍己从人”等等,没有一定的能辩证认识世界和善于逆向思维的天赋,如果经验地按照一般的习惯思维是难以理解的;并且,太极拳的内涵又难以用语言全面、具体、透彻地讲述清楚,如果企图无师自通地悟及太极拳之个中三昧,即使十分聪颖之人没有正确的指导也是极难实现的。正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如无练拳的天才就练不好。既要有真的太极拳老师传授,又要舍得下苦功学习,尤其要有聪明智慧,不然就成不了好手。”所以太极拳的学悟练是很不容易的,正是如王宗岳拳谱所说的“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A4·4·13﹚。武术界素有太极拳“学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之说,就反映了学练太极拳的“成功很难”。

太极拳的武术功夫尤其以不用力的使人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化解别人的攻击为见长,被称为“四两拨千斤”,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以弱胜强”,这种情况是其他所有武术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太极拳所发生和使用的力量强度极大的“气”又被称为“内劲”也与一般武术所说的“内劲”不同,是必须放松不用力而由行气锻炼获得的一种传递的力量,能使手臂发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以弱胜强”。太极拳学练如果能够得到真传,持之以恒,对于防病疗疾、变衰弱为强健、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就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效果。所以,从健身效果看,太极拳不是单纯的武术,然从武术效果看,太极拳又是一种令人瞩目的与众不同的特别的武术,可见太极拳确实是应该“莫轻视”的。

(二)

王宗岳拳谱明确指出十三势之“气”是“主宰于腰”﹙A2·2·2﹚的,十三势是“气为旗,腰为纛”﹙A5·3·1﹚的,反映太极拳引起所有动作的包括“劲”的“气”都是腰所主宰、由腰向四肢发送的。腰前方小腹之“丹田”是全身之“气”发生、蓄存之处,但“丹田”中的“气”是不可能直接传递至四肢的;“丹田”中的“气”只有由于腰的主宰通过腿作用于地面,从而由脚发生支配全身动作的“气”向上传递,在腰的主宰下才能传递至四肢。所以这“腰”就象是“气”运行于全身的中转站和大本营。太极拳古拳谱还反映太极拳古人认识到这种引起人体动作的“气”都是称为“心”的神经中枢所支配的,而太极拳锻炼则还要追求这“心”是“神内敛”的。这“心”被认为是人的最高主宰,对于古代而言,就相当于是一个国家的皇帝;这种支配“气”运行的“心”的活动就被称为“意”。所谓“命意”就是指这“意”是人体的皇帝也就是“心”的代表。所以,腰是“心”通过“意”运行“气”的始发处也就是“源头”。但是必须明白“意”不是物质,“意之所至”不应理解为“意”到了那里;这就象说“我的视力达到了远处山头”,不等于说我眼睛里有东西飞到了远处山头;“意”是属于精神而离不开“心”即精神器官的。所以,“命意源头在腰隙”并不是说“意”的始发部位在腰隙,而是说“意”指挥每一动作都是从腰隙开始的。具体地说,初学太极拳必须有意识地使得“气”能够“主宰于腰”,而太极拳锻炼到了纯熟以后,“气”的“主宰于腰”就必须渐渐摆脱意识支配,而是要追求精神入静,对于“气”的“主宰于腰”要若有若无、勿忘勿助,按照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语言,就是要追求动作形成条件反射、潜意识(无意识)。这种潜意识之“意”才是歌诀所说的“命意”。古代的“意”比现代的“意”有更多的词义,包括了现代所说的“意识”与“潜意识”。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古代的“意”理解为就是现代所说的“意识”是不正确的。“意”在现代太极拳界又被有的人说成是神玄莫测的东西,有解释为可以打击人的一种力量,从现存的太极拳文献看,这些解释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近代都是没有踪迹的,显然是现代人误思臆想的产物。太极拳经典中常出现的“意”主要有两种概念,一是指精神活动,学练初期主要是指思维意识,“懂劲”后至上乘阶段则主要是指潜意识;二是指神经的感觉或反应。“命意”就是既指神经反应又指感觉。

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要以丹田为原动力之处而由腰隙支配,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心脑是全身之发令官”、“每练功,意念要想腹下丹田的部位,意思要使灵机出现在手上”、“腰脊为使用手脚之枢纽”、“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它是如何的劲带动、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等。太极拳所说的“腰”也有多义,其一是指腰骶部位,其二是指腰胯。太极拳的练用中全部腰脊都是必须放松的,起到全身中转力源作用的是腰骶关节这一很短的横段。这一概念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谓的“松腰”。但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认为对于太极拳而言,“腰不能松,必须始终是实”的,这种认为是违反近代所有太极拳家所尊奉之“松腰”法则的;从人体运动力学分析,也是不符合动量传递所必需之人体各环节“相向运动”要求的;因为腰都“实”了,就难以进行“相向运动”了。可见腰始终“实”这样的实践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腰主宰全身运动必然需要“实”,但这“实”必然又是动态的、是以松为基础的,而且这腰动态之“实”的部位仅仅应是一个很短的横面段。品味歌诀将这个很短的横面段称为“隙”,就应该在太极拳锻炼中,主宰全身活动的动态之“实”的腰骶部位要尽量追求短,也就是没有太明显的外形反映,动态的“命门后突”部位应该是松弹的,而不是固定硬挺的。王宗岳拳谱提出了“主宰于腰”,但没有具体地说明起主宰作用的是的什么部位与范围。“命意源头在腰隙”则披露了这一内容。与别的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相比,这是《十三势歌》尤其突出的一点。

【考辨】

上句的前一句在《乾隆抄本》、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均为“十三总势莫轻视”,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为“十三势来莫轻视”。

【原文】

B2 变转虚实①须留意②,气遍身躯③不少滞④。

【字词注释】

①虚实——“虚实”一词有多义。作为哲理性的词语,是指以某一事物作为比对参照的有无多少等。太极拳中的具体“虚实”有多种概念,如承重不承重、有力无力、力与反作用力、正反方向、柔化顶抗等等。

②留意——关心,注意,如《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稍留意。”

③身躯——指全身肢体,如汉·王褒《洞萧赋》:“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④少滞——“少”之义同“稍”或“略”,如《庄子·徐无鬼》:“今子病少痊。” “少”又有少顷(很短暂时间)之意,如《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语法修辞分析】

B2句中的“须留意”与“不少滞”是互文。因为前句的“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完整,没有说明对“变转虚实须留意”些什么;而后句的“气遍身躯不少滞”也不完整,没有说明是怎么“气遍身躯”的。其实对“变转虚实须留意”的就是“不少滞”;而“气遍身躯”也是属于“须留意”的。因此不能将“须留意”仅仅理解为是对“变转虚实”而言的、“不少滞”仅仅理解为是对“气遍身躯”而言的;而是“变转虚实”所“须留意”的是“不少滞”,“气遍身躯”的“不少滞”也是“须留意”的。所以,B2句应该理解为“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少滞,气遍身躯须留意不少滞”。对于太极拳而言,“气遍身躯”是“变转虚实”的条件和原因,“变转虚实”是“气遍身躯”的结果。B2句为了突出结果而将“变转虚实”提前了,是属于倒叙的表述。所以,B2句其实是将“气遍身躯变转虚实须留意不少滞”一句分拆为了两句。全句的最后重点在于“不少滞”。

【今译】

要勿忘勿助地留意气传递流行于全身各处引起的虚实变化不要有稍微的呆滞。

【探讨】

B2句传递、透露了十三势长拳(太极拳)十分重要的四个信息。那就是①“变转虚实”是由“气遍身躯”所引起的;②“气”所活动的范围是“遍身躯”;③“气遍身躯”所引起的“变转虚实”是“不少滞”的;  ④“不少滞”的“变转虚实”与“气遍身躯”都要“须留意”。

(一)

所有武术的肢体活动都可抽象地概括为虚实变化,太极拳也是如此,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就是说,太极拳术的所有姿势动作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变转虚实”。但是,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变转虚实”是不同的,那就是太极拳“变转虚实”的动力原因是“气遍身躯”,决定因素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武术需要。“气遍身躯变转虚实”就是从动作的动力原因方面反映了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不同。所谓“气遍身躯变转虚实”就是所有姿势动作变化都必须是由动量传递之“气”所引起的。王宗岳拳谱强调指出太极拳的这种“气”都是由脚而起的,所以,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也都是脚动作的延伸,太极拳首先就是脚在打拳。由“气”所引起动作的最末端就是手,就太极拳而言,手对于身躯而言总是被动的,是没有主动的,从而也是表现为避免使用一般人所用之力的。李雅轩先生在他的一封信中指出:“太极拳所以异于其他拳者……如抽丝挂线一气完成。”所谓“抽丝挂线”,就是当太极拳的动作是由这种“气”所作用时,就会感到象蚕抽丝,其力是从脚抽上来的,手臂才能没有主动的一般的用力,手臂就会象是挂在肩上似的被身躯所带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姿势动作不是由“气”所引起的,而是由肢体局部主动自动的用力所引起的,那就不是太极拳。这是所练的拳是不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也是太极拳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准。太极拳的虚实变化也完全不同于许多非太极拳武术,比如往前的动作,往往靠前的肢体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虚”的,靠后的肢体反而是有劲力的,是“实”的;往左的动作,往往靠左的肢体反而是不用力的,是“虚”的,靠右的肢体反而是有劲力的,是“实”的等等。这完全都是太极拳特殊的沾粘连随的需要与太极拳特殊的发劲的需要。如果虚实变化不是这样,就不是太极拳的“变转虚实”。

(二)

从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中可以发觉太极拳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如《杨氏老谱》中的“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己身之采战”、“尽性立命”等都是道家的语言。太极拳就是道家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尤其是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反映太极拳锻炼者也兼练道家内丹功。因此,古代太极拳锻炼也肯定有内丹功锻炼内容,而内丹功修炼的重要内容就是被道家认为是炼内丹的原料而称为“药”的“气”,但太极拳古代经典中大量提到的“气”是指引起人体动作原因的“气”,也就是“如练一气”。用现代语言说,这“如练一气”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实质就是力量;而道家内丹功之“气”是一种人体特殊的生理之气,因此,道家内丹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是根本不同的。而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书籍中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也都是迥然有别的。从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中又可以发觉太极拳之“气”不仅与道家内丹功之“气”迥然有别的,而且与中医经典书籍中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也是迥然有别的。太极拳之“气”尤其明显有别于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表现在:①太极拳之“气”的运行是主宰于腰的,②太极拳之“气”是起于脚的,③太极拳之“气”不需要回归丹田,④太极拳之“气”是引起太极拳动作的原因。太极拳之“气”的这四个特点是道家内丹功之“气”与中医经典所说的所有人体之“气”所都没有的。《十三势歌》之“气遍身躯”的“气”指的就是太极拳之“气”。“气遍身躯”还反映了太极拳之“气”的活动范围就是在“遍身躯”。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骨外肉内”的“满身”。用现代解剖学的语言说,就是在全身运动骨之外的运动肌肉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太极拳界受到了“气功热”中某些人对于各种气功之“气”天花乱坠胡编瞎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太极拳之“气”的奇谈怪论至今仍然流传着,比如太极拳之“气”随动作沿“十四经脉流行”之说;比如身体出现以身躯为中心的直径1米的“气圈”、气圈能够旋转击人之说;比如气能够将人罩住、打进人的体内之说等等。这些说法既经不起中医理论推敲和科学检验,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近代也是根本没有任何太极拳和道家文献依据的,纯粹都是属于自欺欺人之说。因为中医文献清楚反映十四经脉与丹田是没有关系;经脉之气的运行既是人无法感觉到的,是有其时间、速度等固有的规律的,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够任意控制、也是不允许凭意念去控制的、经脉与经脉也是不能随意穿越的,十四经脉与人体运动和力量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如果太极拳真的能够不与人接触而用气控制人和用气击人,太极拳先人又何须再苦苦学练借人之力的沾粘连随?也用不着追求以弱胜强了。《十三势歌》之“气遍身躯”既清楚反映太极拳之“气”活动于“遍身躯”,并不是如经络之气限于经脉,又超不出身躯而跑到身体之外形成什么“气圈”与击人。可见沿“十四经脉流行”之说、“气圈”之说、“气击人”之说,根本都是违反太极拳经典的荒唐可笑的无稽之谈。

(三)

追求“气”在全身流动不息,是太极拳三大纲要性的法则之一,也就是古歌诀《三十七周身大用论》所说的“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定”,所谓的“一定继续不能定”也就是《十三势歌》所说的“不少滞”。武术的“虚实”包括了承重与不承重,有力与无力,主动与被动,向前与向后,轻与沉,从人与控制人等等。歌诀中所谓的“不少滞”反映了突变,这是《十三势歌》再次对王宗岳拳谱中的“忽隐忽现”这一太极拳重大要领的强调。反映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太极拳尚慢不尚快”是错误的。

武术“变转虚实”中最基础的就是脚的虚实变化。所以,太极拳练用中脚的虚实变化是存在着突变的。这不仅表现在瞬息万变的武术应用中,在缓慢的太极拳习练中脚的虚实变化也是存在着突变的。主要体现于在练拳中体重几乎始终是由一脚所承担的,尽管外形方面身躯在两脚之间缓慢移动,体重在两脚之间的变换却是开关式突变的,是不能在两脚之间缓慢游移的;因为如果体重在两脚之间缓慢游移,缓慢游移的过程就会使得两脚不能任意提起灵活移动。可见脚的虚实是不能仅仅凭外形来判断的。这是因为人是生命体,人的内力变化会引起身体重心位置的变化,练太极拳中,内力就可以使得体重迅速地从这一脚移到那一脚。比如说当弓步形成时,其承担体重的可能是前脚,也可能仍是后脚。一个人武术活动是轻灵还是双重的主要原因都是脚的虚实变化是不是恰到好处的灵活迅速。而脚的虚实变化如果不能灵活迅速就是发生了双重,太极拳的一切武术活动就都会失败,因此,脚的虚实变换是太极拳武术活动的基础。

太极拳锻炼中脚的虚实变化必须有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沉稳,太极拳的站立是绝对不能不稳的,凡是承担体重之“实”脚必须是似乎“落地生根”、“抽丝挂线”之“有根”的,近代太极拳家还将这种“有根”之站立沉稳称为“入地三尺”,这是许多太极拳家所十分强调的。其二是“抽丝挂线”的轻灵,不仅不承担体重之脚能够轻灵地移动,承担体重的脚也能够迅速地移动,而且全身动作有“抽丝挂线”的感觉,这也是许多太极拳家所十分强调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强调太极拳必须是“无根”,“无根”才能有效化解别人的攻击。但是,一个人如果站立“无根”,那就必然站立不稳定,也很容易被人引动;而太极拳对别人攻击的化解分为动步与不动步,并不是必需都是要动步的,从“以静制动”出发,太极拳还尤其重视不动步地化解别人的攻击;而化解别人攻击的表现为“无根”的不动步的身躯则更需要“有根”。所以,这种太极拳唯有“无根”的说法是属于一种很片面的错误。凡是地球上的人都必须有下支撑才能稳定的,一个人只有站立沉稳也就是“有根”才能实施对敌人的化解与攻击,所以,站立沉稳之“入地三尺”的“有根”是太极拳“变转虚实”必须具有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虽然太极拳表现为“无根”的轻灵是太极拳特征性的“变转虚实”反映。但太极拳“无根”的轻灵只有在“有根”的沉稳基础上才谈得到,轻灵的锻炼也必须在沉稳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和成功;当然太极拳锻炼到了一定的程度,太极拳的轻灵之中又必须寓有沉稳。就是说太极拳必须追求沉稳没有迟滞、轻灵又有沉稳。这才能够达到《十三势歌》所说的“不少滞”。而太极拳无论是沉稳还是轻灵,都必须是有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有“抽丝挂线”的感觉,既是没有断续的,又是可疾可缓的。这才是太极拳的沉稳与轻灵。

怎样来理解《十三势歌》所说的“须留意?应该明白,这“留意”在初学“着熟”的阶段与“懂劲”后的阶段是不同的。“着熟”阶段的“留意”主要是后天的意识,而“懂劲”后阶段的“留意”则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潜意识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则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之意,仿佛象一盏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必须明白,王宗岳拳谱中所说的“神内敛”、“虚灵”是太极拳锻炼自始至终都必须追求的,初学阶段与上乘阶段无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极拳锻炼在动作纯熟后追求无意之“真意”来“心中不知”地“留意”,不仅是太极拳达到性命双修的保证,而且,这样的精神状态比运用后天意识的反应更迅速敏捷、准确正确,从而才能达到太极拳的轻灵。

(四)

怎样来理解《十三势歌》所说的“须留意?应该明白,这“留意”在初学“着熟”的阶段与“懂劲”后的阶段是不同的。“着熟”阶段的“留意”主要是后天的意识,而“懂劲”后阶段的“留意”则主要是“心中不知”的潜意识的,也就是不假思索的,是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则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之意,仿佛象一盏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必须明白,王宗岳拳谱中所说的“神内敛”、“虚灵”是太极拳锻炼自始至终都必须追求的,初学阶段与上乘阶段无非是程度的不同。太极拳锻炼在动作纯熟后追求无意之“真意”来“心中不知”地“留意”,不仅是太极拳达到性命双修的保证,而且,这样的精神状态比运用后天意识的反应更迅速敏捷、准确正确,从而才能达到太极拳的轻灵。

【考辨】

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相同为“变转虚实须留意”,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变转虚实须留神”,但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也为“变转虚实须留意”。后一句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为“气遍身躯不少痴”,其它本均为“气遍身躯不少滞”。

【原文】

B3 静中触动①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字词注释】

①因——介词,意为依据,根据,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语法修辞分析】

所谓“静中触动”就是“静中因触而动”将一些虚词省略的说法。

上文主语“十三势长拳之练用”被省略,两句是分承句,因为“静中触动”只有与“因敌变化”相联系才是完整的,“因敌变化”是“静中触动”的一个成分,其意为“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动犹静”则是对“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的抽象概括;“示神奇”则是对“动犹静”的说明;因为“因敌变化”是所有武术的属性,是谈不上“示神奇”的,只有这种太极拳所特有的“静中因敌变化之触而动”也就是“动犹静”才是“示神奇”的。所以,“静中触动”是与“因敌变化”相承接的,而“动犹静”则是与“示神奇”相承接的。这两句应该理解为“静中触动因敌变化,动犹静示神奇”;之所以采用分承,一个原因是为组成七言诗歌的需要。

【今译】

全身肢体始终保持着安静,由探察敌人变化的触觉引起肢体动作,这种十三势长拳所特有的虽动又静体现了其神奇。

【探讨】

歌诀披露了太极拳应用时的化解动作都是因于“触”而动的,,王宗岳拳谱称这种“触”为“一羽不加”,《杨氏老谱》称其为“知觉”,现代太极拳界则普遍称这“触”为“听劲”。这种“因触而动”是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十分重大的一个区别,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化解敌人的攻击是“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已动”和“缓应急随”的。学习太极拳的人在推手中外观上似乎完全相同的化解动作,有的有立竿见影的化解作用,有的却毫无化解作用,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有立竿见影化解作用的是“因触而动”的,而毫无化解作用就是没有“因触而动”的主动自动。

“因触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动犹静”。对于“动犹静”似乎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辩证的说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动犹静”其实是并不陌生的。物理学中的动和静是以某个认为是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所确定的相对的物理概念,动静的判断方法是当某物体与参照物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了就是动的,不然就是静的。日常所谓的动和静都是这样相对的概念,比如确定公路上的汽车是行驶还是停着,就是以公路等作为不动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被认为的动静就会不同,如从运输角度出发以公路为参照物,行驶中汽车上的货物就是动的,而从相对固定角度出发以汽车为参照物,行驶着的汽车上的货物就是静的,从辩证地全方位地看待,这货物就是一种“动犹静”的例子。

太极拳与所有其他武术相比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动犹静”。“动犹静”的实质就是内家拳所谓的“以静制动”的一个反映,从力学方面讲就是太极拳活动的肢体,总可以从某角度发现其动态中的静态,实质就是不主动、不用力。杨澄甫先生则称其为“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由于“动犹静”,太极拳任何拳式的动作都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从某角度看,人体的某些轮廓姿势是基本不变的,人体的某些部位对躯体的相对位置或对其原来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比如从俯视角度看,两大臂似乎总是呈现着向前围抱状的“开合按势怀中抱”的姿势,两大臂与胸部的角度似乎基本上是不变的,两大臂几乎没有明显的以肩为轴的左右运动;又如从俯视角度看,在右野马分鬃整个过程中左手臂在原来的空间位置上似乎没有动,而右手臂对于躯体的相对位置又似乎没有动;再如拳或掌在运动中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似乎始终变化很小,即使象搬拦捶拳式搬拳的始终,这拳与胸部的相对位置几乎始终没有变,而这捶拳,大部分过程中这拳与胸的轮廓相对位置也没有变。这就是一种就相对位置几乎没有变化的虽动犹静。

其二、练拳中手脚的动作是被动地被由脚而起传递而至的内力即“如练一气”所催带动的,练拳中手脚的内外旋也都是因为“如练一气”和躯体运动的影响而被动发生的,手脚本身并没有主动自动;而由脚而起之内力又是小腹丹田部的内力沉降引起腿发力所发生的,小腹丹田部的内力又是由于顶劲和气沉丹田所引起的,而顶劲和气沉丹田又是由全身松沉和地心引力等所引起的,因而人体所有部位虽然都在运动,但似乎都是被动的,其本身都没有动,这是一种静态与动态互存中的虽动犹静。

其三、太极拳发劲瞬间,手臂移动很少,甚至几乎是不动的,这是因为实质为“气”的强大内劲的传递需要这种状态,这也是一种动态与静态互存的虽动犹静。

其四、手臂及全身是借人之力随人而动的,与人接触的手臂是不主动自动的;练拳中则是以适当的惯性模拟与人接触的随人而动,手臂也是没有主动自动的,这也是一种动态与静态互存的的虽动犹静。在推手中,如果攻击一方接触的是另一方的手臂,另一方虽动犹静的化解会使得这一方明显地感到其所攻击的手臂虽然在动,但手臂是没有丝毫主动自动的。这是很显然的“动犹静”实例。

“虽动犹静”使得太极拳成为了“静中之动”、“动中之静”、“似动似静”,从而能够使得在练拳中追求精神的十分松静,全身肌肉的十分松弛不用力,既体力消耗很小又具有一定的运动量,这样不仅对健身益寿十分有利,而且其武术应用尤其由于能够使人“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因而令人感到莫明其妙,这正是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神奇”之处。这种“虽动犹静”充分体现了内家拳的“以静御动”,是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最根本的特性和奥妙也正在于此。

【考辨】

《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都相同。后句在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为“因敌变化是神奇”,其它本均为“因敌变化示神奇”。

【原文】

B4 势势揆心①须用意②,得来不觉③费工夫④。

【字词注释】

①揆心——“揆心”即“揆于心”,“揆”之义为度量、揣度等,如《汉书·董仲舒传》:“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上文中“揆心”被引申为指在心里分析、揣度。

②用意——“用”是指使用、施展。“意”指精神功能。

③不觉——“不觉”有多义,可表示没有发觉,如汉·张衡《东京赋》:“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又可表示想不到,如《水浒传》二回:“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清·古奘《山行》:“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上文中之“不觉”之意为始料不及,一般人想不到。

④工夫——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如《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语法修辞分析】

“得来”的宾语“用意”和主语“习练者”均被省略。

【今译】

在心里细细分析十三势长拳的每一势动作都是由意所支配的,获得这种本领,想不到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的。

【探讨】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反映太极拳达到懂劲以后每势每式都是“意”作用的结果,这种“意”的获得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这“意”不是日常的思维意识,因为日常的思维意识之“意”对于谁都是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不需要化费想不到的工夫去练习而能够做得到的。这种“意”应该就是《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之“意”,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心中不知”之“意”,就是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有意无意”、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意”,这句话中的“用意”指的就是“用真意”。所谓“真意”就是指不需要思维意识活动、没有意识活动的“意”,相当于是近现代催眠术研究中的所说的不经过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条件反射,练拳用“意”就是要达到不假思索地完成动作。《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指出能够这样进行武术活动是太极拳所谓“懂劲”的重要标志,这种功境是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和化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地去实践和体悟才能达到的,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是想不到的,所以是“得来不觉费功夫”;这种功境也是许多中华武术所追求的。当然各种拳术所追求真意支配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然而,这种“真意”的获得是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日常思维意识的工作才能形成的,“势势揆心须用意”也反映太极拳懂劲之前的初学阶段每势每式也是必须使用日常思维意识的,比如在一定心静前提下有意识地专心地记忆、回忆动作,指导动作、想象动作的用途等等,由这样的方法来形成潜意识。然这种“用意”是初步的、临时的、过渡的,不是太极拳所要最终追求的“用意”。因此,这“势势揆心须用意”的“意”既是包括了初学时日常的思维意识,但主要是指先天的“真意”。

“用意”功夫如何才能“得来”呢?那就是《三十七周身大用论》首句所说的“一要性心与意静”,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澄心息虑”,这是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反复强调的太极拳锻炼头等重要的功夫。具体地说,无论在初学还是十分熟练,都要首先追求心静,而到了十分熟练以后,还要逐渐追求精神安静至不假思索,即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无须有心之变化”。对此,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还具体地说:“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浑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

“用意”功夫获得以后是怎样一种情况呢?那就是会出现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无须有心之变化”与“心中不知”的情况,在武术实战中,会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况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以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就是说能够象预先知道了对方意图的感觉,并且会不需要思索地自动作出最佳武术反应来;其实这是一种速度极快神经反应的反映,由于实在太快了,以至于使人产生了似乎是预知的错觉和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如何完成的感觉。太极拳锻炼到了这种地步,练拳时由于大脑的十分入静,使体内发生了十分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的变化,在由于局部不用力的低体耗运动协同作用下,从而激活开发出人的一些潜能来而发生了高效的祛病延年、健身强体的效果,也就是《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所说的到了懂劲阶段的“性命葆真矣”。由此可见这“用意”对于太极拳健身和武术功效的作用之大,所以,太极拳锻炼是应该“须用意”的,而且要尤其投放大量的时间精力。而这“用意”锻炼既关系到“神内敛”,又关系到“气遍身躯”,是太极拳能获得其神奇的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的一个奥秘,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现存太极拳经典最早明确提出“用意”的文献就是《十三势歌》,其次出现“用意”的是李亦畲先生约作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五字诀》,最后尤其著名和影响最广泛的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提出的“用意”。李亦畲先生对其《五字诀》中所说的“用意”之含义在《五字诀》中解释为是“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听劲”,与《十三势歌》中所说“用意”的含义有些差异;而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用意”的含义与《十三势歌》中所说“用意”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现代太极拳界普遍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中的“用意”则都是源于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现代太极拳界的不少人把“用意”之“意”理解为日常的思维意识,还有把“意”说成是一种力量,这些都是与太极拳经典相违背的,是错误的。

【考辨】

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势势揆心须用意”,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均为“势势存心揆用意”。后一句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为“得来不觉费功夫”,其它本均为“得来不觉费工夫”。对于表示时间精力,“功夫”与“工夫”完全同义而属于通用。

【原文】

B5 刻刻①留心②在腰间③,腹内松净气腾然。

【字词注释】

①刻刻——即每时每刻,如《醒世恒言》卷十九:“大恩未报,刻刻于怀。”

②留心——即关注,如《文子·微明》:“圣人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内。”所谓“留心”也就是“用意”。

③腰间——指腰际部位,主要是指腰脊。

【语法修辞分析】

两句歌文是一个整句,不能当作两个意思,这一整句省略了主语“十三势长拳学练者”和有关虚词。句中“刻刻留心”的宾语是“腰间腹内”。而“松净气腾然”的主语也是“腰间腹内”,就是说“松净气腾然”是“腰间腹内”共同的谓语。

【今译】

要时时刻刻关注腰间腹内的十分放松和气的运动。

【探讨】

对于太极拳,人体小腹的丹田部位和腰脊部位是身躯中原动力的始发部位,小腹丹田就象是发电机;脚是动力的转换处,就象是电动机,而腰脊则是向脚输送原动力与向全身输送内劲的总枢纽;或者说丹田部位就象是自来水公司的水塔,脚是自来水公司的总输出管道口,而腰脊则是自来水公司的总开关。上述两句歌文阐明了处于人体腰间的丹田和腰脊对于太极拳的重要关系。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多次提到练拳要注意丹田与腰脊;傅声远先生在《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的一段话也反映了近代太极拳家对于腹部的认识:“太极拳之动作以腹为主,腹为人身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太极拳动作之发动以腹(丹田)为主,不用剧烈之力,全身之动作无有不到。”有的拳家将丹田部位形容为“腹球”,肢体的任何动作及劲力的发生均与“腹球”关系重大,这些都反映了“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是贯串古今的一个太极拳真传。“虚胸实腹”是中华许多武术拳种所遵循的重要法则,也是道家内丹功的重要法则,其出处是《老子》第三章的“虚其心,实其腹”。当然,道家与武术对丹田重视的具体内容是不能等同的,是有所区别的,然而抽象的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实其腹”是以“虚其腹”为基础的。太极拳之所以全身的动力源在小腹丹田部,是由于小腹丹田部的气最能不断“鼓荡腾然”,就是“实腹”;而这“实腹”必须以“腹松净”或“腹松静”也就是“虚腹”为条件的;腹内只有越松净,即越“虚”,“气腾然”的强度才能越大,腹也才能越实;腰脊也是如此,实质为撑脊的所谓“命门后突”就反映了“实腰”,没有“实腰”也就没有了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但“实腰”又必需腰的十分放松也就是“虚腰”,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将“松腰”列为其中之一要。这一相反相成的现象也就充分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自然辨证法。所以,“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是对武术之“虚胸实腹”的辨证阐释。

【考辨】

《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上句都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的后一句则为“腹内松静气腾然”,古代的“静”也可以表示干净,如《国语·周语中》:“静其巾冪。”唐·杜甫《渼陂行》:“菱叶荷花静如拭。”所以,“腹内松静气腾然”中的“松静”与“松净”是字异而义同的,因此,“腹内松净气腾然”与“腹内松静气腾然”也是相同的。

【原文】

B6 尾闾①中正②神贯顶③,满身轻利④顶头悬⑤。

【字词注释】

①尾闾——“尾”指动物尾巴,由此引申为称事物的末端,如《史记·张仪列传》:“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可以击人。”也引申为指江河的下游,如《惠子》:“昔王季历葬於涡水之尾。”也引申为指边缘,如《列子·汤问》:“遂率子孙……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另还引申为指终了、未了等义。“闾”最初可能泛指门户,如《荀子·大略》:“庆者在堂,吊者在闾。”后引申为指民户聚居处、里巷,如《周礼·地官·闾胥》:“闾胥各掌其闾之征令。”又引申为指里巷的大门,如《书·武成》:“式商容闾。”又引申为指聚集,如《庄子·秋水》的“﹙天下之水﹚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等。

《庄子·秋水》中的“尾闾”指古代传说中许多支流汇集到某地一江河通泄于大海之出口处。古人有用自然景物命名人体部位和穴位的习惯,如前额中央被称为“天庭”,下巴被称为“地阁”;又如人体穴位中的天柱、神阙、神庭、灵台、灵墟、中庭、玉堂、步廊、涌泉、华盖等也都是用景和物命名的,古人可能将肛门与江河之出口处相联想,而至迟唐宋时的古人已经将肛门之后尾骨之前的长强穴称为“尾闾穴”了﹙见《实用针灸辞典》、《中国针灸大辞典》等,引自《针灸经穴图考》﹚,如宋·张伯端《悟真篇》中卷第五十:“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文中的“尾闾穴”就是指长强穴;“尾闾穴”又简称为“尾闾”;如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督脉经穴主治》:“默想黍米之珠……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脊椎下端的尾椎骨因在肛门近端,因而至迟在唐宋时也已经被称为了“尾闾骨”,也简称为“尾闾”﹙见《中医大辞典》﹚。

在宋代的《悟真篇》和明代的《针灸大成》等文献中,“尾闾”已经没有了“江河之水汇集入海之处”之义了,在当时的中医与道教文献中,“尾闾”就是直接指尾骨或长强穴。当人体直竖站立时,由于人体脊椎的骶曲,尾骨下部从侧面看总是弯向前方的,所以从侧面看,人体直竖站立时﹙矢状面的﹚尾骨是不可能垂直向下的,也就是任何人的尾骨都不可能“中正”或“正中”的;由于尾骨位于脊椎的最下端呈游离状态,其本身是不能左右转动或前后摆动的,从前面看,可以反映人体﹙冠状面﹚脊椎的正斜;而尾骨略微的左右歪斜和前后偏倾,人体脊椎的上部就会发生很大的歪斜俯仰,所以,上文中的“尾闾”显然是借代指整条脊柱,是不能再理解为“尾骨”的了。这就象“大兴土木”一语中的“土木”已从指“泥土木头”转移为指“建筑工程”,而不能再理解为“泥土木头”了;还有如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船侧畔千帆过”中的“帆”是借代指船,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帆”了。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尾闾中正”解释为“尾骨中正”,这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还有人将“尾闾中正”中的“尾闾”解释为“排泄海水之处”,或解释为由“排泄海水之处”引申而来的都是错误的,因为庄子“尾闾泄之”之“尾闾”与“尾闾中正”中的“尾闾”,词义已经发生了很远的转移,两者是没有引申关系的。这就象“小姐”一词,宋时是对乐户、妓女的称谓,并沿用至清代;而古代也有称缙绅、仕宦家的青少年女子和未婚女子为“小姐”的,如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楔子:“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妓女之“小姐”与缙绅、仕宦家女子之“小姐”这两个词就没有引申关系的,而是属于词义的很远的转移了。

②中正——“中”有多义,有指居于中间、中央的,如《孟子·尽心上》:“中天下而立。”又指正,如《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又指合适,恰当,如《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 “正”也有多义,有表示当中,不偏的,如《周礼·春官·典同》:“凡声,高声琨,正声缓,下声肆。”又指直,不弯曲,如《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又指端正,不斜不歪,如《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中正”常指得当,不偏不倚,正直,如《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管子·五辅》:“中正则雅。”上文中的“尾闾中正”即指人的脊柱骨不偏不倚,就是指“脊柱中正”,或称为“立身中正”。

“中正”与“正中”在古今汉语中都可用作同义词,如《易传》中出现了11个“中正”和2个“正中”,它们的词义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也可以将“尾闾中正”称为“尾闾正中”,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之《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是“尾闾正中”。但历史上,“正中”一般指正当中,如明·谢肇淛《五杂沮·地部一》:“今天下之势则似荆襄为正中。”又称中午,如《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当然,“尾闾正中”中的“正中”不能理解为正当中,结合有关太极拳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为“尾闾中正”,所以“尾闾中正”之称较为合适。现代太极拳界个别人认为“尾闾中正”之称谓是错的,“尾闾正中”是对的;又有认为“尾闾正中”比“尾闾中正”合适;这些认识是根本没有语言学根据的,是错误的。

③神贯顶——“顶”即头顶;由于精神昏糊、不悦常被称为“精神低沉”;所以“贯顶”是形容精神之“提起”,表示精神清醒、愉悦;精神之处所在上,“贯顶”中所包含的精神向上就是指精神归聚其所而安静无拘束的清醒;所以,上文中之“神贯顶”是对张三丰歌诀中的“神内敛”﹙A2·1﹚、王宗岳注文中的“虚灵” ﹙A1·1·1﹚的另一种称谓。

④轻利——“轻”有不费力之义,如唐·杜甫《江涨》诗:“轻摇逐浪鸥。”又有灵巧、轻便义;“利”有迅疾、方便等义;上文中之“轻利”有不费力、灵活之意,是对上文所说的“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概括。

⑤顶头悬——“顶头”即头之顶部,与“头顶”完全同义,“顶头”是“头顶”的错序措词。“顶头悬”之意为头顶如被悬提,因而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这是对古歌诀中的“顺项贯顶”﹙A1·1﹚、王宗岳注文中的“顶劲” ﹙A1·1·1﹚、“提顶” ﹙A1·2·1﹚的另一种称谓。

【语法修辞分析】

这两句歌文为分承句,“尾闾中正”与“满身轻利”相承接,“神贯顶”则与“顶头悬”相承接,应理解为“尾闾中正满身轻利,顶头悬神贯顶”

【今译】

脊柱中正自然竖起就能全身肢体轻灵圆活地运化,头顶悬竖就能精神提起安静清醒。

【探讨】

这句歌诀指出了太极拳的又重要特性,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立身须中正安舒”,《三十七周身大用论》所说的“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也是反映了这一特性。“立身中正”也就是“尾闾中正”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头容端正的脊柱自然直竖;“顶头悬”指的是“虚领顶劲”是“立身中正”的一个部分。“尾闾中正顶头悬”既是太极拳沾粘连随与发劲的必需,同时又是正确的沾粘连随与发劲的必然结果。所以,“尾闾中正顶头悬”也是太极拳诸多要领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单的刻意讲究身躯直竖。

近代不少太极拳前辈指出:所谓的“立身中正”主要是指身体重心稳定,就是身体实际重心总落在下支撑面的中点,也就是说“立身中正”是身体重心最稳定的反映。由此可见应该毋庸置疑地认为身躯自然竖直是“立身中正”最经常的重要的形式,但不能认为身躯自然竖直是“立身中正”唯一的形式。因为决定一个物体的重心是不是稳定,除了几何形状,还有物体各部分重量的分配。人的身体各部分重量虽然基本不变,但是,人的内力变化是可以引起重心位置改变的。所以有的情况下,虽然身躯并不符合竖直,但由于内力的影响、动态中各种合力的影响等,并没有竖直的身躯也起到了身躯自然竖直的效果。但这并不等于任何情况下,斜的身躯总是属于身体重心最稳定的,尤其是身体中没有内力变化的静态姿势,斜的身躯不仅往往身体重心不可能最稳定,而且,脊柱不可避免地承担着横向的负担,身躯肌体是不可能很放松的,这也就是说,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斜的身躯总是属于“立身中正”的。如果一个套路,身躯始终是明显前倾的,这就是明显违反“尾闾中正”而不利于“满身轻利”的,因此,太极拳锻炼应该尽量在符合各种要领的前提下,自然地形成身躯自然竖直。太极拳的“立身中正”应该体现“以静御动”,在放松的前提下保持稳定的持续,身躯就象是安置在两胯这条船上的集装箱而不主动、自动,这也是太极拳“立身中正”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身躯形态不断主动自动地波浪形地前倾后仰、左右扭转地变换,必然不利于和不符合内家拳“以静御动”之“满身轻利”。有的人练拳时身躯上部忽地向侧方一移,虽然两肩仍是相平的,却是局部主动的反映,而且身躯的放松被破坏了,动态的含胸拔背、命门后突等根本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对于太极拳而言,这种练拳方式也是很错误的。

【考辨】

《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上句的前一句都为“尾闾中正神贯顶”,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的前一句则为“尾闾正中神贯顶”。对于表示端正直竖,“中正”与“正中”完全同义。

【原文】

B7 仔细留心向①推求②,屈伸开合③听自由④。

【字词注释】

①向——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

②推求——寻求、探索,如《后汉书·王烈传》:“烈使推求。”上文中之“推求”指研究、琢磨、体悟等。

③屈伸开合——“屈伸”包括了王宗岳注文中的“随屈就伸”,也就是沾粘连随;“开合”是武术中常用的术语,指展放和收缩,不同的武术拳种有不同的概念,太极拳的“开合”主要是指“内开外合”,是由内及外的,也包括了沾粘连随;而太极拳的发劲也是“屈伸开合”的反映;因此,十三势长拳的所有动作都可以用“屈伸开合”来概括,所以,“屈伸开合”是借代指太极拳的所有活动。

④听自由——由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如南北朝《孔雀东南飞》:“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听”为任凭之义,如《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上文中之“听自由”也就是王宗岳所说的“从心所欲”,是太极拳达到“懂劲”之后的功夫境界。

【语法修辞分析】

“仔细留心向推求”中的介词“向”所涉及的内容﹙即以上B1至B6所阐述的内容﹚被省略。

【今译】

仔细潜心地对上述法则进行推研,就可达到屈伸开合从心所欲的懂劲与神明的水平。

【探讨】

太极拳锻炼的目的是要“由着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达到“从心所欲”,也就是“听自由”。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一丝不苟地遵循太极拳的各种法则要领,但是形成文字语言的法则要领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虽然有的为太极拳所独有的,但有的也可以用以表述非太极拳的概念,所以是应该“仔细留心向推求”的。

太极拳的“屈伸”包括了“缓应急随”的“随屈就伸”,也就是“沾粘连随”,与非太极拳的“屈伸”是不一样的。那么,太极拳的“开合”是指什么?太极拳的“开合”有多种所指,“开合按势怀中抱”也就是手臂的“掤劲”是太极拳特征性的“开合”;太极拳的“开合”表现为展放和收缩,而且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十分清楚地反映了“开合”包含了手足的向外扩展运动和向内的收缩运动,语中所说的“心意”其实是还包含了胸脊,就是说太极拳的四肢“开合”都是躯体运动的体现和延伸,就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脊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无论是开是合,都是胸脊首先动作的,而太极拳的动作是“开”是“合”,也可以以胸脊的感觉来判断,胸脊主要是撑开的感觉那就是“开”,胸脊主要是裹拢的感觉那就是“合”;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动态的含胸拔背就是一个开合。所以,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往往有几个开合,有的动作先开后合,有的动作先合后开;太极拳所谓的“吞吐”其实也是“开合”,“吞”往往属于先开后合的,而“吐”往往属于先合后开。由于一个词往往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概念,“开合”也是如此,比如揽雀尾的按,有人着眼于手与身体的距离关系表示为“开”,而又有人着眼于两手的距离关系而表示为“合”,所以,对于有些“开合”的表述,必须弄清楚其着眼点,“开合”毕竟是具有一定抽象概括的词。

根据太极拳“根于脚”的特性,太极拳的“开合”应该是全身整体性的。金仁霖先生就指出太极拳的“开合”是由下而上发生的,具有“里开外合”的特性,就是里开之后必定外合。具体地说,“里开”是从下往上开,就象整个人紧贴拥抱着一个渐渐膨胀扩大的气球,拥抱者的腿、腹、胸就依次向后贴,再而,胸的两外侧向外扩大,但由于背脊向后靠而使得小臂在前方合拢了,从而又形成了“前合”;所以,太极拳开的两手臂无限延长线必定会相交。由下而上的“里开外合”反映了“如练一气”的由下而上,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屈伸开合”的表现。具体地说,太极拳每一个手臂的开,都是由下而上再由胸脊开始开,手臂的外侧和背脊就象是自行车的外轮胎,手臂的内侧和胸部就象是自行车的内轮胎,开就象是内轮胎被充气,随着充气,内轮胎扩大挤向外轮胎,使外轮胎不断扩大,因而含胸拔背尤其地加强,促使两手臂均匀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开,但不论如何地开,都包含着合,不会出现两臂向背脊方向反张,如不论倒撵猴拳式中两臂向前后张开135°还是似乎成了180°,其实两臂仍然如拥抱着一个大球,因为这两臂是自行车轮胎的一部分,如果出现两臂向背脊方向反张或伸直,那这是散而不是开了;每手臂的合都是由下而上由胸脊开始合,两手臂也是均匀地由外向内收拢,不会出现肘部或大臂进入了胸部,不然的话,那不是合而是瘪了。又如单鞭的两手虽然很开展,但仍然如拥抱着一个十分大的球,这样的拳式才存在着太极拳的武术价值,因为套路中的拳式往往是实际应用适当的夸张,单鞭的勾手主要是承担着捋化作用,而竖掌主要是承担着攻击作用,这个拳式实际应用时两手的距离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的,往往可能还是很小的。如果拳式的开合不具有这样的特征,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开合。比如有的人单鞭拳式的完成时,从俯视角度看,推掌的大小臂和勾手的大小臂各都是一条直线,这样两手臂的无限延长线必定是不可能相交的,这样的姿势是难以实现太极拳特有武术作用的,就不是太极拳的拳姿。

所谓的“屈伸开合”显然就是表示太极拳外观上的全部姿势动作,但歌诀要阐述的是:只有“仔细留心向推求”了,这“屈伸开合”才能“听自由”;这“仔细留心向推求”也是歌诀首句所说的“十三总势莫轻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势势揆心须用意”的内容。那么,“向”什么呢?就是“向”从歌诀第二句至第十二句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些要领,也可以用“腰为主宰、气为旗、左宜右有虚实处、一羽不能加、虽动犹静、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立身中正、虚领顶劲”等等来表示,其实歌诀第二句至第十二句所述及的这些要领是太极拳所有要领的框架,涉及到了太极拳古拳谱所阐述的内外表里方方面面无论巨细的各种要领。歌诀要阐述的就是只有遵循了太极拳的这些要领,太极拳的“渐至从心所欲”才能实现。

【考辨】

《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都相同。

【原文】

B8 入门引路①须口授②,工夫③无息法自休④。

【字词注释】

①入门引路——“入门”即进门,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后又引申为指学习学问和技艺的初步得到了门径,如宋·陆游《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 “引路”意为带路,如唐·刘禹锡《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诗:“春风引路入京城。”

②口授——指口头传授,如《汉书艺文志》:“仲尼思存前圣之业……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借代指老师亲自教导示范的带领。

③工夫——造诣、本领。如唐·韩偓《商山道中》:“始知名画有工夫。”

④自休——“休”有完结之义,引申为表示完成,是对“工夫无息”的说明。民国时,有的拳谱转抄将“自休”改为了“自修”,“自修”就不是原作之“完成”的意思了。

【语法修辞分析】

“入门引路”前省略了其主语“初学者”。

“口授” 前省略了其主语“老师”。

“工夫”的主语“十三势长拳”和“自休”的主语“学练者”也被省略。

后一句中的“无息”与“自休”形成意义相反的对偶,表示功夫的提高的前途既是没有止境的,又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步一步达到的结果。民国时有人将“自休”改为了“自修”,“无息”与“自修”的意义不构成相反,也没有了前途与结果的对照,因此这种擅自改动是错误的。

【今译】

十三势长拳初学入门必须由老师亲自口授身传,入门后的功夫没有止境,进步的方法就是每一步都要依靠学练者自己去完成了。

【探讨】

几乎所有的学问技艺学习都是“入门引路须口授”的,这是因为所有的学问即使通过文字阅读完全可以自学,但是相关联的许多知识和细节是不可能全部形成文字和由文字表述清楚的,尤其是武术,至今许多内在的东西尚没有被深入细致地总结成文字。太极拳的动态外形似乎与有的武术相同,其实与一般的武术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太极拳的绝大部分动作是属于沾粘连随,肢体的动作是既不用力又有力,这样才能使对方感到“终不得力”,太极拳发劲所使用的力其实是一种传递的力量被称为“内劲”,更是必须有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才能掌握的,所以,自古至今的太极拳是极难自学成功的,一般是不可能自学成功的,虽然高科技发展的将来可能有帮助自学太极拳的手段出现,但至今为止尚没有这样的条件。

往往有的人仅凭介绍动作的书和教学碟片自学,其中有的人甚至数天至数十天就用这样的方法将一套太极拳学完,自认为已经完全穷尽和掌握了太极拳,实则是“画饼充饥”。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拳式姿势动作是可以由舞蹈、体操以及非太极拳武术的方法来完成的,然这样的太极拳并不是太极拳;而不少介绍太极拳的书和教学碟片是很难进行深入教授的,所以,至今的太极拳学练仍然是必须“入门引路须口授”的。

现代太极拳的“入门引路须口授”还应该认识到现代太极拳界存在着许多误区,比如:

㈠简单地将太极拳当作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脚的健身运动,认为太极拳的全部内容就是不足五十个的拳式姿势动作,只要动作“规范”、“到位”那就是学会太极拳了,而这“规范”、“到位”又是可以人为规定的,没有与借人之力随人而动的沾粘连随有关的理由,这种规定的着眼点与舞蹈、体操、戏剧武打相同主要是观赏效果,与其它武术比较,也仅仅是练习速度缓慢些,实质上就是将太极拳当作一种舞蹈、体操、戏剧武打性质的有氧运动,或者是一种动作难度较低的、有规定缓慢练习速度的仿武术运动;至于对太极拳健身机理的分析更是与舞蹈、体操毫无二致。

㈡口头上也使用太极拳理论方面的辞句,然有不少辞句的概念被曲解,或者言不符实,尤其多见的是用主动自动来解释,只要一看其推手,就可清楚了;有不少人将“打人是否能赢”当作了鉴别太极拳的标准,有将使用持续僵拙力、与一般武术无异的擒拿说成是“太极擒拿”的,有将太极拳的发人于丈外视为夸张而代之以许多非太极拳武术拳种所共有必须使用拙力之原地摔跤,将太极拳完全视为了是主动的力量、速度加技巧的武术。

㈢把是否有道家内丹功当作了鉴别太极拳的标准,其实中华武术中有不少非太极拳拳种都是以道家内功为基础的;还有以是否用《易经》理论解释拳理当作了鉴别太极拳的标准,将历史上著名的《易经》学者都当作了太极拳家,其实,几千年来,《易经》是中国各种文化﹙包括各种拳种﹚共同的哲学指导理论,比如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是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至少大多数都精通《易经》;更有一些人画蛇添足地将太极拳强加上了原本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理论和玄化的东西自欺欺人。

㈣有的人认为要对太极拳古代经典理论进行认真的疏理,要将古代经典理论中有的观点修改和否定;甚至还有人认为“对于古典太极拳论,只能批判地吸收,取精弃粗,使古为今用”,于是用非太极拳的观点批判王宗岳“有严重的宗派门户观点,技术上有片面的主张”,从而将太极拳的精奥当作“形而上学”来批判;他们不知道太极拳古代经典理论中任何一句的被修改或否定都是对整个太极拳的否定。

㈤有的人认为太极拳要不断创新发展,比如尝试同其他武术混合或结合起来练;又有人认为太极拳应该是中华武术的代表,拳术中应该有各种武术的成分和反映等等。这种认识客观上是要将太极拳加以扼杀;其中有的人对太极拳根本还没有理解就自认为是太极拳的资深专家,跃跃欲试地想改造太极拳,其实王宗岳所说的“无极而生”和《授秘歌》所说的“无形无象”,已经十分明白地启示太极拳是有无穷的可以发展变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发展其本质是不变的,太极拳既然是“无形无象”,当然完全可以容纳其他武术的一些东西,但是这容纳是指可以将不少拳术中的某些动作改造为太极拳的动作,不是说可以照搬兼容其他拳的动作,所以许多太极拳前辈都指出太极拳是不能与其他拳同练的,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多次强调“练时不可参杂外功之思想,否则必流入歧途;练此功不可与外功拳兼行并练,否则徒劳而无功”、“硬拳不宜同太极拳兼行并练也”,不然就必然会“将太极拳弄成两种混合劲的运动,以表面看之好象是太极拳,如在内容上体会则无太极拳滋味。如这样太极拳的人去担任太极拳教师,那样必定以误传误,收不到太极拳的效果……不知者以为是太极拳已大量的推广了,但有心人正恐其教人愈多而太极拳失传性亦就愈大,恐不到十年,吾们的先辈几千年来苦心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体育就要经吾们的手将他失掉了,岂不可惜。”由此可见一个人是不可能将太极拳家与非太极拳都兼得精通的。如果一个人既会太极拳又会其他武术,那么,要么这个人兼练的其他多种拳都被改造成了太极拳,要么,这个人根本没有学会太极拳。孙禄堂先生兼太极、形意、八卦,然他的形意、八卦都已入于化劲,也都达到了不着力,实质上都已成了太极拳。李瑞东先生虽然溶合了多种拳术,但也都用太极拳作了改造,所以才称为“李派太极拳”。

㈥有人认为太极拳应该有统一的标准模式,这种认识正好与《杨氏老谱》所说的“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相反,这就如同书法,每一体中的每一字并非只有一种写法,如果说要将颜体书法定一个统一标准模式,颜真卿作品中每个字的多种写法只保留一个,其它都淘汰,这种统一的标准模式不是十分荒谬吗?还有人认为酷似杨澄甫先生的拳架才是“正宗”、“纯正”,实际上是把杨少侯、杨鉴侯、杨班侯、杨露禅等所传下来的拳都划为了不正宗、不纯正,也是把太极拳学练的不断深造否定了。

在上述这样的情况下,太极拳传承在现代的“入门引路须口授”尤其比一般学术和武术的“入门引路须口授”还要不容易,因为不少被称为的“太极拳家”其实名不符实;不少太极拳传承者的太极拳技艺并不纯粹,不少认识是自己悟出来的,有悟对的,也有悟错的。有不少人初学往往与各种碟片中的、网上的录象作对比,以自己的水平来决定取舍,结果是人云亦云,改来改去,学练了多年,还在原地踏步。应该认识到现代学习太极拳毕竟与近代和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如现代文字的表述远比古代文字能够更具体细腻,现存的各种太极拳经典著作也都全部公开于世了。所以,现在学习太极拳,对于“入门引路须口授”最好还是先对太极拳经典理论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只有对太极拳经典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比较正确地鉴别那些人可以作为老师,老师的哪些“口授引路”是符合太极拳的,从而自己应该虚心诚恳地遵循老师的教授不折不扣地学练,这样,刻苦学练才不会成为瞎练,太极拳学习才能真正的“入门”。

【考辨】

《乾隆抄本》中上句为“工夫无息法自休”。杨氏《太极拳使用法》中上句为“功夫无息法自休”。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为“功用无息法自休”。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为“工用无息法自休”。对于表示造诣与本领,“工夫”与“功夫”完全同义而属于通。

【原文】

B9 若①言体用②何为准③,意气君④来骨肉臣⑤。

【字词注释】

①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如《左传·哀公十四年》:“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后,君之惠也。”

②体用——“体”指内容,如《左传·闵公元年》:“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引申为指效法、取法,如《礼记·丧服四制》:“﹙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用”指施行、行动、行事。“体用”指本体和作用,如《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是用发恳恻之诚,咨体用之要。”上文之“体用”应是指平时的学习锻炼。

③准——水之平称“准”,也指其它物体的平,如《周礼·考工记·輈人》:“輈注则利准,利准则久。”之后引申为指标准、准则,如《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上文之“准”指学练十三势长拳必须遵循的纲要性的法则、准绳。

④意气君——“意气”指精神,比如“意气风发”之“意气”。“意气”中的“气”是精神的意思,与“气遍身躯”之“气”是两个概念;“君”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统治者﹙包括帝王、诸侯﹚等,引申为指主宰、统治,如《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引伸为指第一位的。

⑤臣——古代称国君所统属的民众、官吏等,引申为指配属,如《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引伸为指第二位的。

【语法修辞分析】

前一句“体用”之定语“十三势长拳”和后一句“意气”与“骨肉”之定语“十三势长拳练用者”均被省略。“意气”是借代“心”,“骨肉”则是借代指肢体动作。

【今译】

至于说到十三势长拳的学习锻炼以什么作为纲要性的准绳呢?那就是精神、神经的锻炼是实质,是为主的;肢体动作的锻炼是形式,是辅助的。

【探讨】

太极拳锻炼其形式是运动,而运动所需要的肢体活动必须要消耗体力、要有骨骼和肌肉参与,但太极拳先人认为对于有关骨骼和肌肉的锻炼不要当作为主导的,具体地说不要追求主观主动的技巧,不要过分太追求肌肉的结实。肌肉结实可以使得人的体重增加,比如央视武林大会上习武打擂者体重有二百三十斤以上的,体重增加了,人的沉稳度也能增加,骨杠杆性质力量的攻击强度也能增加,但比较一般人而言,心脏的负担也加重了,人容易疲劳,动作的反应灵敏程度也下降了,所以对于人体健康和武术也有弊端。太极拳追求的力量是传递性质的,正常一般的肌肉结实已经足够了,而太极拳又尤其追求在不用一般的力的低体耗之随人而动中打送上门来的;许多一般武术所十分重视的复杂的主观主动的武术技巧如果用不恰当是并不能奏效的,而且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所以太极拳不看好这类对于肌肉结实和主观技巧的锻炼;当然太极拳也不是排斥这类锻炼,比如太极拳也有增大关节活动幅度与柔韧性的锻炼。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在锻炼时间精力的分配上,太极拳先人尤其重视的不是这一类锻炼,所以称为“骨肉臣”。不少武术都锻炼肌肉的紧张,如有一种桩功的锻炼是每一呼吸就将手臂肌肉用力紧张一次,手用力握紧一次,这样的肌肉紧张锻炼能够促进肌肉结实、增强抗击打能力;而太极拳正好相反是要锻炼肌肉的放松、锻炼肌肉的不用力,是要通过这样的锻炼使得全身运动肌的肌纤维能够有较长的初长度,从而肌纤维能够有较大的伸缩差,使得因此肌肉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并且能够高效地传递体内的力量;由于全身肌体的放松,因此也就有了健身的良好条件。

大脑的高度入静能够产生促进人体健康、提高人体生命质量和祛病等效果,也能够提高人的智能和技巧能力,所以,太极拳先人尤其重视大脑高度入静的锻炼。但是太极拳是运动,运动所需要的肢体活动又必须要有躯体运动神经的工作;这躯体运动神经的工作往往是由意念也就是大脑思维活动来支配的,这样精神就不可能达到高度入的静,但是躯体运动神经也可以由不经过意识的潜意识由条件反射的形式来支配,而且这种支配的灵敏、准确、协调等要超过由意识来控制,当能够这样来运动时,太极拳古人就称其为达到了所要追求的“用意”了;所以,太极拳为了达到精神的高度入静,就首先要进行培养“用意”的神经锻炼;这“用意”的神经锻炼其一是培养能够不假思索地沾粘连随,其二是能够在全身放松前提下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地发生和传递强大的内劲。因为单单的放松是不可能具有使人“终不得力”之沾粘连随能力的,也是不可能使得肌肉产生强大内劲的,只有“不用力”的放松与“用意”相结合,太极拳才会渐渐获得沾粘连随能力与真正的内劲。所以太极拳锻炼将追求精神入静与培养“用意”的神经锻炼放在了第一位。只有这样以“静”为根本基础,将精神的高度入静作为太极拳最根本的追求,才会具有太极拳尤其的健身、祛病、益寿延年与神奇的武术功夫,这就是“意气君”。可见所谓的“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就是“先在心,后在身”,也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这种观点与《三十七周身大用论》所说的“一要心性与意静”是一致的。对这一条法则的遵循,具体地说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在太极拳锻炼中一定要在“澄心息虑”的前提下“用意不用力”。

【考辨】

《乾隆抄本》、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上句都相同。

【原文】

B10 想推①用意②终③何在④,益寿延年不老春⑤。

【字词注释】

①想推——即“推想”的错序措词,为推研、推究思索之意。

②用意——意图。如《论衡·顺鼓》:“说者用意异也。”

③终——到底、终究之意,如《墨子·天志中》:“欲以此求赏誉,终不可得。”

④何在——原为在哪里的意思,这里引申为表示是什么。

⑤不老春——“老”可作“死”的婉辞,如《红楼梦》十五回:“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上文中的“老”意为消逝、过去。

【语法修辞分析】

前一句中“用意”的定语“学练十三势长拳”被省略;后一句中“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定语“习练者”及介词“使”也被省略。“何在”为宾语“何”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论语·颜回》:“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史记·项羽列传》:“项王曰;沛公安在?”按现代汉语语法,上述例句中的“谁欺”应为“欺谁”,“何惧” 应为“惧何”,“安在”应为“在安”。上句中的“何在”就是“在何”。

【今译】

推究学练与终生锻炼十三势长拳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使习练者益寿延年,使生命如同永远不会过去的春天一样旺盛美好。

【探讨】

这两句歌文明确指出了十三势长拳学练的根本宗旨是“益寿延年不老春”。这一思想与王宗岳注文中“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就是说:武术技艺只是十三势长拳的载体,“益寿延年不老春”才是十三势长拳的宗旨即“灵魂”。这是十三势长拳古代创编者创编此拳术的主要动机,是十三势长拳历代隐秘传承中的一条重要法规和择徒要则,也是学练者提高武术技艺有密切关系的一条要诀;《杨氏老谱》认为十三势长拳的宗旨是“尽性立命”正是对这样观点的继承。中华武术中的上百个拳种尽管都反映为搏斗技术,但很多古人的主要锻炼目的并不是为了搏斗,而是将拳术作为了修身养性与延年益寿的载体。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即是道”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充满了老子所总结的“有无相生”自然辨证法,即认为相反能相互促成。凡拳术都耗损人的体能即“耗气”;而人要“益寿延年”就要补益这生理之气,太极拳创编者就是立足于“有无相生”的哲理,选择有耗损人生理之气作用的十三势长拳技艺来补益生理之气,从而借武术锻炼达到“益寿延年”。损耗与补益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如《周易·损》所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大意为:损耗盈余的和补益虚少的同时进行。﹚这就是说,补益和损耗是相互依赖的,现代医学证明了这一思想在保健方面的正确性;比如运动会消耗体能散热,必然增加心脏的负担,需要消耗心脏的营养,这是“损”;而心脏的营养需要冠状动脉提供,如冠状动脉血流量大,供给心脏的营养也就多;医学实验测试显示:一般成人安静时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为每分钟250毫升,轻度运动可增至350毫升,中度运动可增至750毫升,剧烈运动﹙在人能耐受的范围内﹚可增至1000毫升﹙《中老年的体育和健康》﹚,这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运动量增加既使得心脏的负荷增加也使得心脏获得的营养增加;不仅如此,运动使得心脏活动的神经调节被改善,吸取营养的能力增强,血液粘度降低,冠状动脉壁的沉积物被加快清除,冠状动脉壁的老年性改变被阻遏等。这就是说人的生命动力源心脏的补益必需要与补益相反的耗损。太极拳极低体耗的运动正是这种损耗与补益结合的十分完美的手段。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体质的强壮离不开运动,但运动不仅必然引起消耗,而且过度的运动也会造成器官、组织的损伤,加速人的衰老,而精神和身体的休养安静能进行人体的内环境调整和进行自我修复但对人体的强壮作用不足,如运动和安静结合则就能相得益彰,所以人不仅离不开运动,同时也离不开静止。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静止,运动和静止都是生命不能离开的。太极拳虽动犹静的运动则正好又是运动和静止的完美结合。

歌诀说:“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从有关太极拳的文献看,古人的这一提法为近代所有太极拳家所崇尚。然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不认可这一提法,他们认为古人创编太极拳的动机或宗旨就是为了打人,认为“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认为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后来发现的,是太极拳的副产品。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武术对于人可比拟为军事对于国家,军事有进行战争的功能,但正义的国家掌握军事的目的﹙也即“灵魂”﹚是保证国家安定、制止战争;正如《老子》三十一章所说:“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大意为:武器和搏杀行为是不吉祥的东西,万物生灵总是憎恶它的,所以追求社会安定繁荣者是不让其存在的……所以,兵不属于君子的东西;兵作为不吉祥的东西,是君子不得已才动用的……不要喜欢它;如果喜欢它,那就是爱好杀人了;爱好杀人就不能够实现统治天下的志向了。﹚如果国家统治者以进行战争为军事目的和乐趣,那就会如《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中所说:“穷兵黩武,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世界历史雄辩地证明喜好战争穷兵黩武的国家统治者,但其结局总是很快国破己亡。任何武术对于人也是如此,武术有打人的技击搏斗功能,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武术喜好显示,到处追求发挥自己的打人技击功夫,动辄拳脚相向,好勇斗狠,这种人必然会被社会唾弃,其前途一片黑糊,这种人的健康也会很快被摧残,其武术功夫也会很快颓衰;所以,任何武术的“灵魂”都应是制止武力,而不是提倡用武力去处理生产生活中的事情;这就象医生使用毒药是为了以毒攻毒地治病,不是为了毒死人;使用致病细菌是为了防疫免疫,不是为了传播疾病;不少医学家倾注毕生精力研究毒药,目的不是为了毒死人,是为了治病救人,毒人是末,治病才是本。《十三势歌》的“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反映了太极拳的宗旨是“意气”而不是各种搏击技艺的“骨肉”;许多太极拳家一生精研太极拳武术技艺,欲罢不能,但真正与人搏斗可能一生仅数次而已,其实,他们醉心喜爱太极拳武术技艺其深层的目的是借武术技艺强身延年,太极拳能代代传承下来,主要也是借其武术载体具有很好的以消耗体力达到强身延年之功效;现代有不少其他拳种的武术家到了晚年改练太极拳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由此可见,历代太极拳传承者并不是以技击为宗旨的,也就是并不是以技击为灵魂的。太极拳虽蕴含有以弱胜强的技击功能,但以技击争强好胜不是太极拳的特征,其实,其他有些拳术如形意拳、八卦掌锻炼达到高深境界者也是不认为拳术的宗旨是技击,近代孙禄堂先生一生的武术实战之多无疑可堪称一绝,然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明白表示他和他的形意拳老师们都认为“拳即是道”、“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孙禄堂先生进而认为这一观点是太极、形意、八卦三派共同的“精义”。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古代创编者和历代传承的宗师大家都是以“益寿延年不老春”为宗旨即为“灵魂”的。世界上往往有许多所从事的内容并不是目的,而要达到某种目的又往往去从事与目的似乎无关的事情,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所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这样。山水之乐和酒之乐其实欧阳修事先都是知道的,但欧阳修醉酒之所“乐其乐也”并不是醉酒,而是对于山水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就是说欧阳修醉酒之目的不是醉酒,而是为了山水之乐;山水之乐也不是醉了酒才发现的。太极拳是我国古人运用相反相成的辨证法借武术寓寄养生健身之魂的高智慧结晶,拳术能打人是史前古人就所熟知的,所以,毫无疑问,太极拳的创编者在创编此拳之依始就明白该拳有打人技击的作用,《老子》八十章“弱之胜强”理论应该有古代雏形太极拳的因素在内,雏形太极拳应该萌芽于史前,但太极拳直到清末近代才为世人所知晓,反映了太极拳的创编者、历代传承和不断完善者并不炫耀和轻易使用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运动能强身这也是先秦时的古人就早已认识到的道理,如华佗就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可见太极拳的古代初始创编者就是利用这打人技击的武术来强身延年,这就同医生利用毒药能毒死人来治病救人相仿;也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相仿。

以“益寿延年不老春”为太极拳学练的“灵魂”,还是学好太极拳、不断提高功夫水平的一个前提,有的人学太极拳老是想如何不吃亏、如何能立竿见影地学以致用打人,于是不肯将自己身上的拙力消除掉,这样的人要学会太极拳是困难的。“太极拳的灵魂是技击”这样的观点必然会使有头脑的学练者对其失去兴趣,所以,“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太极拳之所以能“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根本条件是精神和肢体的异乎寻常的放松,这放松是在低体耗的动态中求得的,太极拳特性的放松如果达到了,太极拳的武术技艺和养生作用也就不求自得了。可见将“益寿延年不老春”作为学练太极拳的宗旨﹙或称“灵魂”﹚对于初练者是要尤其强调的。

当然,医生用毒药治病,毒药必须具有能毒死人的作用。学练太极拳要想取得“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效果,这所学练的太极拳也必须是真的能够以其特有的沾粘连随与内劲等功夫克敌制胜、以弱胜强,这样的太极拳学练才能真正的放松,而太极拳的健身功效就在于这放松;太极拳武术技艺的纯粹,取决于太极拳之放松,而这放松又取决于太极拳锻炼的动作姿势是否符合太极拳的武术要领;所以,太极拳锻炼如果不符合太极拳的武术要领,就不可能会有太极拳的武术功效,也就不可能会有太极拳的放松效果,显然也不可能有太极拳“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效果了。这就是说从非太极拳武术中移植来的武术动作、象征性不实用的武术动作滥竽充数地当作太极拳来习练,是不可能有太极拳“益寿延年不老春”之效果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太极拳锻炼可以撇开太极拳特有的武术技能,认为存在专门养生的不具有武术技击性的“养生太极拳”,实际上是以完全没有太极拳放松性味的不伦不类的气功活动冒充太极拳。说太极拳以技艺为末,这是就终生锻炼而言的,而就锻炼内容而言,太极拳的实质就是武术技艺。这就象一个人的灵魂与身体是不能分离的,说养生是太极拳的灵魂不等于可以否定武术技艺就是太极拳的身体;如果否定了武术,太极拳的灵魂也就被否定了。所以,认为太极拳可以没有武术技击性这是完全错误的。

【考辨】

上句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想推用意终何在”,而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与李亦畲先生赠郝和先生抄本中则均为“详推用意终何在”。

【原文】

B11 歌兮歌兮百卌①字,字字真切②意无遗③;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④叹息。

【字词注释】

①卌——音xì,即四十。

②真切——真实确切,清楚明白。

③无遗——“遗”有缺漏、失误之义,如《吕氏春秋·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上文之“无遗”,意为没有空洞的、错误的和多余的。

④贻——上文“贻”之义为遗留、致使。

【语法修辞分析】

第三句“若不向此推求去”被省略了主语“学练者”。

【今译】

这首歌一共有一百四十个字,真实地传授了十三势长拳的奥妙拳理,没有一个字是错误的和多余的;学练者如果不向歌诀所述的去研究追求,那么就会白白耗费时间精力,落得一个叹息达不到目的的结果。

【探讨】

这段话对太极拳的学练始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代太极拳的学练尤其具有普遍指导的意义。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写道:“乙丑来沪,创办致柔拳社教授太极拳。当时太极拳之名知者尚鲜;不谓四年以来风发云涌,学者必太极拳之是学,教者必太极拳之是教,浸浸乎盛矣。”从1925年(乙丑年)至今,太极拳在民间基本上长盛不衰,求学者人数之众始终是所有中华武术拳种之冠,然而许多前辈对于太极拳学练的评价都是“学者多如牛毛,成者寥若晨星”,这确实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另外还有一句谚语叫“太极十年不出门”,也夸大地反映了太极拳之难学。但“太极十年不出门”这句话其实没有哪一位真正的太极拳家说过。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凡例》中就指出“十三势初学期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五年练好,日后愈练愈精。”这就是说如果得到正确的传授,基本上至多五年时间内是属于需要“入门引路须口授”的,五年后就是“功夫无息法自休”了。所有真正的太极拳家都是否认学练太极拳是十年出不了门的,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说:“太极拳……并非十年不出门。”但是所有真正的太极拳家也都认为如果得不到真传、接受不了真传,别说十年出不了门,就是学练一辈子也入不了门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凡例》中就说:“但非真传不可,太极拳不得真传不过身体略壮耳,拳理十年终糊涂,焉能知精微奥妙知觉运用。”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说:“漫说十年,苟无真传,则一辈子亦出不了门。”这就是说,学练太极拳在“入门引路须口授”阶段,老师是否将真传给学生,往往决定了学生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当然,老师是否有真传,学生能否接受真传也决定了学生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在将太极拳的评析简单化的认识影响下,不少人将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的这些教导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有人说:“杨禄禅到陈家沟要学十八年才完成陈长兴的太极拳课程,从常理而言,不是夸张其事,就是杨的智商出了问题。”按照这种说法,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所写的“……此皆澄师所不轻易传人者,每一语出,辄叮咛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数千遍”,难道杨澄甫先生此言不是事实,难道郑曼青先生等的智商出问题了?其实现代仍然有人从1982年至1992年十年中五次赴陈家沟学拳的。世界上的许多学问和技艺都是属于“易学难精”的,许多学问和技艺的学习和研究进程中都会存在若干难以通过的瓶颈,所以,进程线大多是呈现为波浪形曲线的。太极拳也是如此,学习太极拳能不能达到“精”,至少有真传、悟性、刻苦练习三个决定因素,在“入门引路须口授”阶段,真传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然这真传正概括抽象在《十三势歌》中,所以,学练太极拳必须“向此推求去”,初始学练太极拳者只有严格遵循歌中所述及的法则,才能沿正确的学练路径进入太极拳之门,不然的话,必将如注文所说的“枉费功夫贻叹息”。这是真正想学习太极拳者所不能掉以轻心的。

【考辨】

上段文字的前一句《乾隆抄本》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歌兮歌兮百卌字”,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歌兮歌兮百四十”。上段文字的第二句《乾隆抄本》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字字真切意无疑”。上段文字的第四句《乾隆抄本》和杨氏《太极拳使用法》均相同,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则为“枉费功夫遗叹惜”。这四句歌文是对《十三势歌》的评注,包括了主要对初学者的告诫,显然时间上写于《十三势歌》完成之后;这评注有可能是后人所写,也有可能是作者本人所写。

【附记】

《十三势歌》在《乾隆抄本》、杨氏和武、李氏拳谱中都有,三个抄本对照,仅极个别字有差异,并不影响内容的完全相同。此歌之名在1929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中的《乾隆抄本》中为《十三势歌诀》,1930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使用法》和1925年出版的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十三势歌》,1935年出版的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为《十三势行功歌》(李亦畲先生赠予郝和先生的抄本中是《十三势行工歌》)。这些歌名究竟哪个为原作者所命,哪些为后人所加,或者均为后人所加,现已不得而知;但杨氏传本中此歌名与武、李氏传本中此歌名的不同这一事实也反映或者武、李氏此歌与杨氏此歌来源不同,或者是两者之其一对此歌名作了更改。《乾隆抄本》中此歌被作为第六首古歌诀,但从每首古歌诀的字数分析,其它六首古歌诀均为七言四句,而《十三势歌》却为七言二十四句;其它六首古歌诀要比《十三势歌》更为措词简约;对照字数和措词风格,将其当作第六首古歌诀显然牵强而不协调,最大可能是后人在辗转传抄时错页颠倒将其与其它的古歌诀相混杂,从而发生了误会;所以,本节按照太极拳界的传统习惯仍将其作为一首单独的歌诀。

《十三势歌》的拳术思想和写作风格与王宗岳注文完全相同,其内容是有侧重地对古代太极拳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阐发,歌中出现了一些王宗岳注文中所没有的经典提法,由此分析,此歌应该是作于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注文之后的;从《十三势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些清代几乎绝迹的语法修辞现象来看,此歌应为明代作品;最有可能此歌为王宗岳所作,也有可能为王宗岳的后人所作,近代太极拳界则基本上均认为《十三势歌》的作者是王宗岳。

《十三势歌》从首句至“不老春”共二十句,一百四十个字。接下去的“歌兮歌兮百卌字”开始的后四句是对以上歌文评述性的文字,可能为《十三势歌》的后人所作,但这四句也不失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这四句也可能是《十三势歌》作者本人之所作。全首歌诀除了开头两句,基本上都是每两句形成一对偶,合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全首虽然仅168个字,却涉及到了太极拳本质性的一些重大法则,是太极拳的一篇重要经典作品。作者 魏坤梁


本篇文章来源于 功夫资讯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gongfu/2011-07/2792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