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往下流的时候,我们做了什么
鹿眠塘 死别曾难忍,生离情更伤。 闻弟诉母忆,丝丝挂嘴旁。 吾沦天一角,母盼倚棂窗。 分秒心相随,泪雨驻心房。 如虎思义子,寸寸断肝肠。 寻机把家聚,随时令愿偿。 陪父唠唠嗑,听母拉家常。 逢年过节日,祝福绕满堂。 深烙母教诲,亦做圆梦郎。 暗祈征途路,段段孝旗扬。 —— 题记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小凡告诉我,她决定不离婚了, “儿子是我的命,我生下他的那一刻,就知道我不再是为自己活着,他的成长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我都会后悔终身。为了他,就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也认了。”听到这时,我实在不敢想从前那个疯疯癫癫的孩时伙伴当了妈妈却有如此深刻的感慨。突然又想起了阿姨当初宫外孕时,全家上下都建议她拿掉,她却执着的让小生命降临,还誓言万一不测,一定保全孩子的场景…… 现实生活中母为子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也诠释着“百事孝为先”的道理,可真正做到子为母兴胜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不多矣! 前些天听于老师说住他隔壁的林奶奶走了,那个为了子女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孤寡老太走了,没有任何人知道,带着太多遗憾静悄悄的走了。有谁理解这位慈祥憨厚的老太心中的苦楚?有谁理解半字不识的她多想学识渊博的在外光彩照人的子女能够抽空回去陪她聊聊?有谁理解当她被媳妇赶出自己省吃俭用盖起的新楼房时心中的疼痛?有谁理解能听到自己的孙女叫她一声“奶奶”既是奢望的心情……林奶奶“无私爱子,非为报也”的慈母之心,似乎应证了“水只往下流”的常言之道。 可不是?当我们拼命挣脱,迫切的渴望来到这个世界时,是谁最想听到那一声“哇哇”啼叫?当我们第一次脱口而出说话时,是谁最先泪湿了眼角?当我们光彩夺目站在领奖台时,又是谁轻轻竖起了拇指,嘴角上翘?——是妈妈,那似如浩浩明月,莽莽大地的母亲。 既是这样,我们又可曾想过饮水思源呢?谈到此,莫名地又想妈妈了,由衷的。回想当年被她拽着向前冲的生活节奏,如今当自己健步如飞时,妈妈却步履蹒跚的跟在后面大气粗喘,感觉到的不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喜悦,在心中涌动的却是阵阵酸楚,那一颦一笑中不再是从前居高临下的威严,举手投足间无不洋溢着“返老还童”的可爱。下意识的发现妈妈老了。 妈妈老了,她渐渐淡忘了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的疼痛,曾几何时,早让那苦泪化作了甘泉,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此刻我们该做什么?在这生日轮回之时,记得真诚的道声:“您辛苦了!” 妈妈真的老了,她不再是我们孩时照明回家的火把,曾几何时,早令那深深的思念和祈祷化作爱让明月传达。此刻我们该做什么?在这花好月圆之时,不妨打个电话,发自内心的问候:“您还好吗?” 妈妈确实老了,她普装素服行天下,曾几何时,早把那绚丽无比的光环戴在了我们头上,让我们的人生舞台越拓越广。此刻我们该做什么?在这光彩夺目之时,别忘了腾出时间,归回家里,陪陪妈妈拉家常。 …… 想想: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当那一汪清泉直泻而下时,我们要做的太多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