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激及影响

 梦田园 2011-02-13
         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中学生都会遇到应激。不同的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适度的应激能促进心理的健康。过度的应激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
         应激是由内外刺激影响造成个体紧张不安的身心状态。它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维持和进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激唤醒了大脑皮层使之保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有助于注意的集中、思维活跃、恰当地判断、果断地抉择,富有成效地进行意志活动。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大脑觉醒状态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行动需要身心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适度应激有益于心理健康。
     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需要处理的问题。社会越发展.外界环境变化越快,这些都会使人们处于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处理或解决这些问题,又使人身心维持着一定的紧张。人们的活动和应激是密切相关的。适度的应激为人顺利地进行或完成活动所必需,有助于推动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心理的发展。适度的应激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一)应激是神经系统发展的重要条件
     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来自于遗传,生物个体一出生就沿着神经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它以其自然生理成熟为标志,它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环境的刺激通过影响到它结构的变化而促进其加速发展,尤其对高级神经活动而言。动物实验表明:复杂多变的环境可促使大脑皮质增生。实验一.将大鼠饲养在内容丰富的心理环境中,那里充满着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结果同生活在一般饲养环境中的大鼠相比,前者皮层较厚且重。实验二,让一组小白鼠在生命开始的25天内饲养在黑暗的环境里、结果发现,这些动物比在光明环境中生活的另一组小白鼠有较少树突。另外,训练老鼠走一45度倾斜的纫钢丝.然后从它脑的前庭核神经元中取出核糖核酸,发现核糖核酸的结构改变了。
     有人研究了家庭中环境刺激对儿童的省力发展的影响,发现六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和母亲交往所花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生动的或社会性刺激比不生动的或玩具类的刺激对婴儿心理发展更为有益。家庭成员与婴儿交往频繁,婴儿就有更多发出声音、呀呀学语的反应和有指向性的反应,特别是言语交往的机会增多,对儿童发展有重要作用。据我国学者刘世增对儿童脑电活动的研究发现:脑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是l3—14岁,它与中学生交往范围酌扩大,活动方式的改变,学习任务的加重有关。因为环境条件复杂化,不断地给大脑皮层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使大脑在新的机能结构与水平上开始处理大量信息,从而进一步发展。
     (二)适当的应激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社会化的动力是要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公认的或接纳的社会成员,从而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社会化过程顺利的人,会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学生的应激状态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新要求与中学生原有心理水平的差距,即现实角色的模式与社会期待和要求的社会角色模式的差距。它施加于中学生很强的“角色意识”问题,驱使中学生理解社会期待和群体的社会角色。为了解除紧张不安的状态,重新修改现实角色,而构建主观角色即角色定位与社会角色统一协调起来。结果是现实角色悦纳社会角色,现实角色表演社会角色。中学生积极进行角色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个体就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如由不良行为转变为良好行为,现实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社会学习论者认为,环境的变化引起人的特殊行为。这里环境变化对个体造成了应激,环境要求的角色与个体现实的角色产生差距。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改变了行为方式,表现出要求的角色模式。差距缩小、紧张解除。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人造成了一种压力.人们为厂应对环境的压力企图减低这种痛苦.就会逐渐发展较强的应对能力。但在孤儿院的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社会刺激,社会适应能力不如前者。在这里,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可以理解为多种标准角色模式的掌握和及时调遣。
     (三)过度应激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应激维持着人心理的觉醒水平,保证人心理活动酌正常进行。但是应激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对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决定其性质的不同,这就是应激过度的问题。
     1.决定应激度方向的条件
     我们把对个体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作用的应激度界定为恰当的应激或正向应激;与之相反,即产生消极影响性质的为负向应激,或过度应激。应激是个体内心紧张的体验,紧张来自于外界刺激的解除与否,主观上具备能解决的能力和方法,外界刺激就不会对个体构成威胁,谓之恰当应激。个体的认识评价不能解除,经过努力也无法解决而使身心无力摆脱威胁.谓之过度应激。它持续的存在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两个中学生同时站在达标测验的跑道上.一个可能会信心十足成就感很强,一个可能会紧张得发抖。应激体验完全因人而异。个体体验到应激取决于认识评价。同样一个人,看到动物园笼子里的大老虎与森林里遇见的大名虎应激体验是不同的。环境的刺激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它们被觉察到,经过认识评估,认为必须应对它们才会体验到应激,确定应激性质的方向。个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建立联系的性质没发生转向变化,持续下去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个体的认识评价取决于认识结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认识结构包括专业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方面的知识越丰富,越能正确判断、快速抉择、最佳地决策。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重要作用、心理素质强心理承受力就大.对日益变化的杜会所产生的紧张,就能应对。个人的社会阅历、个体的倾向性(需要、兴趣、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当时的情绪状态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个体倾向性决定着评价的方向;心情愉快时,可降低内心紧张的程度。一个人的阅历丰富,遇到外界的刺激变化就能镇定、沉着、忙而不乱,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刺激。当然如果有过去积极的强化和成功的经历,就能降低应激体验。
     (四)过度应激的持续是心理的致病因素
     当个体对紧张体验不能解除时,此时的应激被确定为过度应激或负向应激。它影响个体正常心理活动的进行。外界刺激唤醒大脑皮层,使之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有助于心理活动的进行;但是过度的唤醒个体因无力摆脱威胁心理遂产生担忧的反应,这就是焦虑。焦虑可诱发消极的情绪体验。面对紧张的持续,个体不能对外界做出适应、当威胁依然存在、个体急于采取对策而又无合适的方法时,就会产生烦躁。轻微的烦躁无法被解除,累积加重发展遂为愤怒,借其他人或物发泄自己的情感。虽然这会暂时平息心里不安或心头之火,但终因慑于力量对比而扩居服从,注意力由外界转向内心,首先在认识结构上发生展变化,恐惧和憎恨与之建立命题关系。由于威胁已成现实,而又缺乏对策,使个体处于失望、失助的焦虑状态。虽然多次努力尝试而又多次受挫,始终无法摆脱威胁时.大有无可奈何之状。最后,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发展为自卑,遇到情况不采取主动而是听天由命。这是抑郁。
     (五)过度应激不利于认识活动
     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颇似“例U型曲线”。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过度的焦虑则起阻碍作用。过度的应激使个体身心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使个体的心理活动能力降低,因此,也使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不充分、判断不准确、逻辑推理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如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严重的多来自于升学考试。因为.考试决定着中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可谓生死攸关,意义重大.大部分学生都渴望成功,担心失败而感到精神紧张,严重的会使考生心跳加快,失眠、头痛、胸闷、肠胃不适。精神的过度紧张兴奋,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交互转换失调,或者产生超限抑制,从而降低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过度应激使人的注意范围缩小,常常顾此失彼原因在于“心乱”.即思维混乱所致。
     (六)过度应激可诱发身心疾病
     应激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接受刺激后,把信息传至下丘脑,下丘脑遂分泌一种物质叫促肾上腺释放因子(cRF)以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应激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加强,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人若长期处于过度应激状态,则对健康不利,甚至遭致危险。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那(G.sELYE)1974年曾提出:应激状态的持续能破坏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使人降低抵抗力,易受疾病的侵袭。据美国报导:美国每年由于应激性疾病而降低劳动生产车的损失可高达600亿美元。
     一般认为过度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或破坏人的抵抗力而加重已有的疾病;二是通过某些器官的脆弱性(即疾病的易感性)而诱发疾病。
     中学生处于人生身心巨变的第二个时期,面临的社会化课题比较多,加之认识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应激的多发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据调查、我国学生中有2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为减少过度应激对中学生的致病影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日益显得迫切。为此中学生应该进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训练,应该加强认识能力的磨练,此外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解除紧张,来增进心理健康、推动心理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