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生活起居養生功法

 老鹰666 2011-02-14

道家生活起居養生功法

一、道家起居調攝詞

 

平常睡覺,先醒心,後醒眼,兩手搓熱,熨眼數十遍,以眼左旋右轉各九遍。閉氣少頃,忽大睜開,卻除風火。

披衣起坐,叩齒集神。次鳴天鼓,依呵、呼、呬、吹、噓、嘻六字訣,吐濁吸清。按五行相生循序而行一週,散夜來蘊積邪氣。隨時導引,或進功夫,徐徐櫛沐,飲食調和。

面宜多擦。髮宜多梳。目宜常運。耳宜常凝。齒宜常叩。口宜常閉。津宜常嚥。氣宜常提。心宜常靜。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護。囊宜常裹。言語宜常簡默。皮膚宜常乾沐。

食飽徐行,摩臍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飽食發痔。食後曲身而坐,必病中滿。怒後勿食,食後勿怒。

身體常欲小勞。流水不腐,戶樞不朽,運動故也。勿得久勞。

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視傷神。久聽傷精。

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氣痔。

著濕衣汗衣,令人生瘡。夜膳勿飽,飲酒勿醉。醉後勿飲冷。飽餘勿便臥。頭勿向北臥。頭邊勿安火爐。

切忌子後行房。陽方生而頓減之,一度傷於百度。大怒交合成癰疽。疲勞入房,虛損少子。觸犯陰陽禁忌,不惟父母受傷,生子亦不仁不孝。

臨睡時,調息嚥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臥,覺直而伸。晝夜起居,樂在其中。

 

 

二、道家起居養生功法

 

(一)握固

握固者,將大姆指包攝在其餘四指當中。道教以為,嬰兒在母胎當中,即以握固方式生存者。藉由握固,可以使魂魄安定,神氣內守,並有辟除外邪不祥的功能。道士靜坐時,手常握固,認為有助神氣的凝聚內守,以達開關展竅之目的。但初煉功者,以及準備和外氣相互交流時,則不能握固。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道德經》)

「拘魂門,制魄戶,名曰握固,與魂魄安門戶也。握固法:屈大拇指於四小指下,抱之,積習不止,眼中亦不復開。一說云:令人不遭魔魅。」

「夫胎藏嬰兒,握固服元氣,握固是天地之間,握者,猶心閉門,邪氣不入也。夫嬰兒,所以握固在母腹中飲其元氣,故號曰胎息。合本元氣,不動不搖,自然不肌不渴。」

「每事皆閉目握固,唯散氣時即展指也。夫握固所以閉關防而卻精邪。初服氣之人,氣水流行,則不得握固。待至百日或半年,覺氣通暢,掌中出汗,即可握固。」(《嵩山太無先生氣經》)

 

(二)叩齒 

上下牙齒相叩擊的叩齒法,原來只是一種強健牙齒的養生法。此法被道教吸收之後,更發展為兼具集神、通神、辟邪、健齒等作用的常用法術。叩齒時,當閉目緩頰,專注於牙齒相互叩擊的聲音,身體亦當保持放鬆通暢的狀態。

「叩齒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鐘;右相叩,名曰捶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鳴天鼓。若猝遇凶惡不祥,當打天鐘三十六遍;若經凶惡辟邪威神大咒,當捶天磬三十六遍;若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鳴天鼓。當以正中四齒相叩,閉口緩頰,使聲虛而深響也。」(《雲笈七籤》卷45,《秘要訣法部.叩齒訣第十三》)

「或問堅齒之道。抱朴子曰: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永不搖動。」(《抱朴子內篇.雜應》)

    「髮,血之窮;齒,骨之窮;爪,筋之窮。千過梳髮,髮不白;朝夕啄齒,齒不齲;爪不數截,筋不替。」(《養性延命錄.雜戒忌禳災》)

    「夜行常當啄齒,啄齒亦無止限,數殺鬼邪。鬼常畏齒聲,是故不得犯人。若兼以漱液 祝說,亦善也。…夫朝睡未起,澡洗之前,安坐漱口中唾,曰玉泉,令滿口咽之。即叩齒二七止,又更漱唾如前,又叩齒一如上法。夫叩齒者,召身內神,令安之也。又令人齒不朽。咽液者,令人身體光潤,力壯有顏色,去三尸蟲,名曰煉精,使人長生。若能終身行之,得仙也。」(《真誥》) 

    「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每侵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咽下。每作三十六次乃止。」

「凡小解之時,閉口咬牙,解畢方開,永無齒疾。」

 

(三)漱津、咽液 

咽津是一種藉由叩齒、反舌塞喉以及以舌頭攪繞口腔各部等方式,以刺激唾液分泌,並將唾液分次觀想吞入丹田的養生方法。道教以為,漱津法有調和陰陽、寧神靜氣、去除臟腑邪火以及滋潤四肢百骸的作用。

「食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玉泉者,口中唾也。雞鳴平旦,日中日晡,黃昏夜半時,一日一夕,凡七漱玉泉食之,咽之延年。」

「口為華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溉藏潤身,流利百脈,化養萬神,支節毛髮,宗之而生也。」《養性延命錄》

「平明睡起時,即起端坐,凝神息慮,舌舐上腭,閉口調息,津液自生,漸至滿口,分做三次,以意送下。久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暢,諸疾不生,久除後患,老而不衰。」(冷謙,《修齡要旨.導引卻病歌訣》)

 

(四)、導引、按摩

1、明目法

「眼宜常轉。」

「平旦以兩手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次,又以指搔目四眥,令人目明。」

「常以兩手眉後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作細節。」

「傷熱傷氣,肝虛腎虛,則眼昏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每日睡起時,趺坐凝思,塞兌垂簾,將目輪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瞪。行久不替,內障外翳自散。切忌色欲,並書細字。」

 

2、聰耳法 

「耳欲得數按抑,左右令無數,使人聽徹。」

「每旦初起,以兩手掩兩耳極,上下熱挼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聾。

「啄齒漱玉泉三咽,縮鼻閉氣,右手從頭上引左耳二七,復以左手從頭上引耳二七止,令人延年不聾。」

「治頭暈,咬牙閉氣,用兩手按耳後,撣天鼓三十六指,叩齒三十六通,名曰鳴天鼓。」

 

3、梳髮

「髮宜常梳。」

「凡梳頭勿向北,梳欲得多,多則去風。」

「引兩鬢髮舉之一七,則總取髮兩手向上,極勢抬上一七,令人血氣通,頭不白。」

「思慮太過,則神耗氣虛,血敗而斑矣。要以子午時握固端坐,凝神絕念,兩眼令光上視泥丸,存想追攝二氣,自尾閭間上升,下降返還元海。每行九遍,久則神全,氣血充足,髮可返黑。」

 

4、摩面

「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

「一面之上,常欲得兩手摩拭之使熱,高下隨形,皆使極匝,令人面色有光澤,皺斑不生。」

「顏色憔悴,所由心思過,勞碌不謹。每晨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沖瞻,自內達外,以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嗽津塗面搓拂數次。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貌悅澤,大過尋常矣。」

 

5、乾洗浴

「摩手令熱,摩身體,從上至下,名曰乾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夜欲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乾浴,辟風邪。」

 

6、擦腎腧穴法

臨臥時坐於床,垂足解衣,閉氣,舌拄上腭,目視頂門,仍提縮穀道,以手摩擦兩腎腧穴,各一百二十次,以多為妙,畢即臥。」

 

7、按摩湧泉穴法

「背後七顛百病消。」

「其穴在足心之上,濕氣皆從此入。日夕之間,常以兩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指,一手摩擦,數目多時,覺足心熱,即將腳指略略動轉,倦則少歇。」

 

(五)吐納、閉氣

「凡人不能服氣,從朝至墓,常習不息,徐而舒之,常令鼻納口吐,所謂吐故納新。」

「從夜半到日中為生氣,從日中後至夜半為死氣。常以生氣時正偃臥,瞑目握固,閉氣不息,于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臟安。能閉氣至二百五十息,華蓋明。華蓋明則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干人也。」(此法葛洪以為即是入於胎息之法)  

 

(六)、六字氣訣

「凡行氣,以鼻內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凡人極者,則多噓呬。道家行氣,多不欲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心也。」

「導引,思氣者,呵屬心,心主舌,口乾澀,氣不通,及諸邪氣,呵以治之。如大熱大開口,小熱小開口,亦須作意,量宜治之,過度必損。呼屬脾,脾主中宮土,如氣微熱腹肚脹滿,氣悶不泄,以呼治之。噓屬肝,肝主目,目溫赤,噓以治之。吹屬腎,腎主耳,腰膝冷,陽道衰,吹以治之。呬屬肺,肺主鼻,有寒熱不和,呬以治之。呵、呬、呼、噓、吹、嘻,是五臟各主一氣,及勞極,依理之,立差。」(《太清導引養生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