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古洞天寺简介“别有洞天,浑无古今”,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古洞天寺,座落于湖南省醴陵市东堡乡沩山境内。 根据醴陵县志记载,醴陵沩山古洞天寺于唐朝初年高僧大缘法师所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唐大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二年为完成父皇高祖遗命,扩建古洞天寺,下旨命乐一祖师指挥建造,将领尉迟恭监修。 寺院建成后,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寺内佛像高大庄严,李世民皇帝亲临此寺,并赐刻有“开元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及“尉迟公监修”的木匾两块。古洞天寺是中 国较大的传戒寺院,每三年传一次大戒,东渡日本弘法的高僧鉴真和尚于公元717年在古洞天寺受戒;兴盛时,曾有2000多位僧人在此修行。 唐朝罗汝芳有诗,附寺中八景: 即:洞天春晓,荷池秋云,折经流水,灵龟古石, 龙脊高冈,钵盂山形,卓锡飞泉,袈裟石迹。 古诗又云:世外谁开古洞天,大缘祖师更千年; 四山青翠俨成扩,曲水潺缓奏管弦。 唐朝道士司马承桢检索全国名胜地理,挑选神奇青幽,山灵水秀,兼条阴阳,上达天庭,适宜神仙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洞天福地”,编成《天宫地府图》一书。书中 列出36洞天,72福地,这里被称为第13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是道家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得道的所在地。根据同时代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 名山记》中记载:付天师修炼居石室,设仙坛,这里以前也许有岩石洞府。直到唐初大缘法师云游到此才建佛教寺院。这是沩山建寺院的最早文字记载。寺院名称也 有记载: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寺”。 因此,日本来拜祖,泰国、韩国、美国、缅甸与中国各地人士来古洞天拜佛朝山。 古洞天天寺上从葡萄坳新化庵起,下至接龙桥,总面积3000多亩,寺院位于四山环抱之间,背靠卧龙山,左有小溪,青龙桥;右有小溪,白虎桥;前有小河及钵孟山。 古洞天寺原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三门、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堂、藏经楼、方丈楼、挂单房、居士楼等108间,令观者心旷神怡,不愧称为“洞天佛地”。 遗憾的是,这座历史悠久,弛名中外的名胜古刹,于1976年受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被毁,直至1991年才恢复三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僧房、厨房、斋堂等简陋建筑,占地700多平方米,离恢复原貌甚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