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碱性食用盐 竹盐

 昵称5784482 2011-02-16

精制盐是酸性盐,天然海盐是中性盐,竹盐是碱性食用盐。人体在弱碱性状态时,身体才是健康的!
现代人由于过多地食用公害食品、加工食品、肉食品等酸性食品,所以体质基本上都表现为酸性。竹盐是碱性食品,所以对酸性体质能做到有效、直接的改善。也是慢性病能得以根治的重要前提。

竹盐的5大功效
1.纯天然微量元素的宝库
竹盐不仅清除了天然海盐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如氯化镁、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还保留了天然海盐中的各种矿物质成分;又从竹子、松香等辅料中均衡地吸收了人体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如钾、铜、铁、硒、锗等,可谓纯天然微量元素的宝库。

2.清除异味,提升食物的原汁
自古盐称“五味之首”,从中可见盐在调味中的绝对作用。竹盐所含有的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碱性成分,有效地清除食物中的各种异味,提升食物的原汁原味。

3.有效中和、解除食物中的毒素
竹盐含有的各种成分,如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有效地中和食物中的毒素,如重金属、残留农药、胆固醇、血脂、细菌等。

4.碱性盐,PH值10左右
公害食品、加工食品、肉食均可导致偏酸性体质,而这是现代各种疾病的温床。竹盐碱性食品,它有效地中和酸毒、肉毒,调解人的酸碱平衡。

5.有效中和、排除氯元素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最新的科研表明氯又是引发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的主要因素。竹盐均衡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它有效地中和、排除盐中氯元素,彻底消除食盐烦恼。

三、竹盐与精制盐的区别:
加工方法的区别: 精制盐用140℃蒸发法//竹盐用1300℃以上烤制法。
成分的区别: 精制盐NACL98.8%水 不含矿物质、不含微量元素//竹盐 NACL93%水 含几十种微量元素。
化学性质的区别: 精制盐PH=6.8—7(弱酸性)//竹盐PH=11—12(碱性)。
口 味区别: 精制盐苦、咸、口渴// 竹盐甜、咸、止渴。
本质上的区别:精制盐属于化学盐 // 竹盐属于营养盐=自然健康食品。

【功 效】:瘦身 消炎

竹盐洗肠法:为了清除肠内的宿便、固便、解决便秘、消化系统炎症、体内毒素等基本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竹盐的功效,在正式进行竹盐疗法之前,一定要先用竹盐洗肠。本洗肠法科学、安全,轻松无痛苦。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体质,其洗肠时间也不相同。一般洗肠1——3天即可,最多不要超过7天,每天一次。

竹盐洗肠的具体做法:
1)早晨空腹,站立的状态下;
2)用1000ml的凉白开冰镇水,放入15g竹盐(一平勺即可),使之溶化;
3)20分钟内,边走边喝,将1000ml竹盐水喝下;
4)然后继续喝不含竹盐的凉白开水,直到喝不下为止;
5)一般来讲,半小时左右开始有排便意识。注意要忍到不能忍时,去排便。每次排便都如此,正常排到3-4次。

以下患者洗肠时注意:
糖尿病:刚开始洗肠时会出现排不出便的现象,那是体内将盐水全部吸收所致。不必紧张,只要加快喝竹盐水的速度,且加大水量,不仅能排便还能降血糖。
高血压:洗肠时会有暂时性晕眩现象,待大便排出后即可恢复正常。平时高血压在150以上者应避免洗肠
肠胃病:严重者洗肠会出现呕吐现象,以后会逐渐减轻,几日后即可恢复正常。


警示!:
1. 洗肠必须用凉水,最好是冰镇水。
2. 老人每月最好洗一次肠,每次一天。
3. 健康人一季度洗肠一次。
4. 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避免洗肠。
5. 行动不便者应避免洗肠

 

竹盐的其他用途:

竹盐以天然海盐为原料,以竹子、松香、黄土为辅料,用特制的炉具反复烧制而成。对炎症有卓越的疗效,尤其对皮肤表面的各种炎症有极强的消炎、杀菌作用:

  秃顶:竹盐500克,兑1200毫升水,每日涂在患处,一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酒糟鼻:有空就涂竹盐水,或用竹盐粉轻轻按摩患部,同时吃竹盐。

  鼻炎:用竹盐一斤,分装成40瓶30毫升的竹盐水,睡觉前,用脱脂棉沾水放进一鼻孔,隔日再换另一鼻孔。为了防止棉球堵住鼻孔,可用细绳系一端。婴幼儿慎用。

  口腔炎、牙周炎、牙根炎、牙脓肿、龋齿:一天两次用竹盐粉刷牙,一般一周后症状就会消失。患舌炎时,含一勺竹盐慢慢融化。痤疮、粉刺,边服用竹盐,边用竹盐水擦洗脸。

  皮肤病、淋病、梅毒、泌尿系统疾病、阴道炎:可服用竹盐、擦洗患部,长期坚持可治愈,尤其适合耐药性强的慢性患者。

  脚癣、湿疹、鸡眼:用竹盐水擦洗,再撒竹盐粉。全身长湿疹时,用三四两竹盐泡澡。竹盐水可反复使用10多次。稍大一点的鸡眼,先擦竹盐水,再撒竹盐粉,然后用胶布封住。早晚换一次。

  脚干裂:每天用浓竹盐水泡脚20分钟,坚持一个月。泡脚水可反复使用一个星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