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与古塔:“神话第一山”包含着湘山西塔与湘山的由来。相传湘山原是洞庭湖龙王太子的身驱变成的,山上有一寺庙,每到月圆之夜,这座山便载上湘山寺的和尚顺流而下到湘潭看戏,天亮又回到这里,后来老百姓发现了这个秘密,担心这块风水宝地走失,于是修了这座塔来镇住这块宝山。 经考证,此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建成后,取个什么名呢?和尚们对神游湘潭看戏还十分留恋,故取名“永怀塔”,又因此山曾与湘潭有缘,故后人用湘潭的湘字给此山取名湘山,塔也就称为湘山宝塔,寺院称为湘山寺。 湘山古塔:始建于明历四十五年(1617年),初名“永怀塔”。古塔系楼阁式空心砖体,六角,七级,铁葫芦顶,连基座到塔顶,共为九层,高约13米,八口门楣上镌刻“湘山宝塔”四字,左右两侧镶嵌对联:“月携塔影天河去,我载琴声鹿原来”。塔身中空,登上塔顶可俯瞰炎陵山城全貌。塔外部逐镶有“八仙过海”等浮雕,清代工部主事尹荣福到此游览,留下了“残霞飞殿角,落日桂林端。塔影连天碧,山光八水寒”的诗句。1984年10月,湘山古塔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湘山寺始建于北宋年间,景区内有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湘山宝塔、和尚坟,大雄宝殿,有改革开放时期为纪念炎陵象征智慧、勇敢、刚正、忠孝、善良朴实的“五子庙”,五子为:神农天子、钟馗才子、铁头太子、孟姜女子、罗浮孝子,他(她)们中的每“一子”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流芳于世,近年来相继建设有大雄宝殿、和尚厢房等设施、湘山寺香火旺盛,寺院时常有来自台湾、福建、广东等地的居士及高憎敬香朝拜,成为当地或周边邻县人民的宗教圣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