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幼儿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儿童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火车过山洞 活动一 1、妈妈张开双手与肩同宽,以手掌撑住地面,弯曲膝盖向前方俯身,如同"狗趴式",身体弯曲自然形成一个"小山洞"。 2、宝宝从妈妈的身体下方爬过去,此动作会让宝宝觉得像在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 活动二 1、妈妈渐渐弯曲手臂,将身体往下压。 2、宝宝可压住妈妈的背部,借此让宝宝学习站立。 造飞机 1、妈妈俯卧平躺,双手、双脚尽可能同上平举,并且抬起头部及胸部持续十秒。 2、可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如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如同"坐飞机"一般。 扭扭腰 1、妈妈仰卧平躺,双手平放,两肩维持静止,再缓缓将两髋关节及膝向左右摆动。(左右各反覆进行数次) 2、当妈妈腰部向左边摆动时,脸部亦自然向左转,此时宝宝可蹲在右边与妈妈玩"看不见"的游戏。 压压乐 活动一 妈妈仰躺,两腿并拢屈膝,双手抱紧大腿,往胸部靠近。宝宝坐在妈妈斜后方压住妈妈的臀部。 活动二 1、妈妈平躺,弯曲左边膝盖,用双手握紧右边膝盖往胸部靠近。(两边轮换进行) 2、宝宝用手压住妈妈靠近胸部的膝盖,妈妈可借此与宝宝对话。 五、仰卧起坐 宝宝坐在妈妈腿上,妈妈实行仰卧起坐运动,在做此运动时可趁机增加与宝宝相处的机会。 大脚和小脚 游戏目的: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玩法:父亲(母亲)与幼儿相对站立,幼儿双脚分别踩在父亲(母亲)的双脚上,相互抱紧,父亲(母亲)跨步向前走,幼儿保持平衡。 游戏建议: (1)当跨步向前走时,孩子的双脚踩在父亲(母亲)的脚面。 (2)游戏熟练后,还可以倒退走,侧身走。 快乐行走 目的:促进孩子走的动作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培养勇敢、谨慎、仔细的心理品质。 准备:绳子,小椅子 玩法一: 过小河。在地上放一根绳子。家长告诉孩子:"这是一条小河"。然后拉着孩子的手一起从绳子上跨过去,并称赞他能干。练习几次后,鼓励他自己独立跨"小河"。等孩子熟悉后,可以增加难度,如间隔地放一些绳子,让孩子一个一个地跨过去。 玩法二: 开汽车。在平坦的地上,让孩子双手扶着椅背,推着椅子向前走,家长可以示范,可以在一旁启发孩子发出 "嘀嘀"、"嘟嘟"的声音。当孩子较为熟练后,可以设置些障碍物如大椅子等,让孩子推车绕过。 方法三: 走小路。利用周围环境中各种长的水泥台子如花坛边沿等,让孩子练习走路,最初家长要示范,并注意保护孩子。等他走得较稳当时,可以放手让他练习;也可以在地上画小路,让孩子不越线地走完。最初"路"画得宽些,以后逐渐变窄、变弯,增加难度。 和妈妈一起绕毛线团 妈妈先出示准备好的毛衣和毛线团,让孩子讲一讲,毛衣是用什么织成的。妈妈示范一下织毛衣,让孩子体会到织一件毛衣妈妈要用很多的时间,体会妈妈平时做家事的辛苦。妈妈和孩子一起绕一团毛线,让孩子观察毛线团由小变大的过程。 让孩子学画毛线团。妈妈先在纸上边画边念儿歌"绕毛线":" 绕、绕、绕绕绕,我帮妈妈绕毛线,红毛线,绿毛线,绕好毛线送妈妈,妈妈帮我织毛衣,我穿身上真欢喜。" 孩子有了绘画的兴趣,让孩子自由选色,由里向外不停地画圈,边画边念儿歌。 妈妈鼓励孩子画出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毛线团。并引导孩子说一说,画的毛线团可织成什么颜色的毛衣。如红毛衣、绿毛衣、花毛衣都可。 这个游戏还可培养孩子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体会和妈妈做事的乐趣。 走、走、走 目的:训练大肌肉运动技能和平衡感。 方法:教宝宝向不同方向行走,你可与宝宝面对面一个往前走,一个往后退;还可以拉着手一起侧着走或倒着走,为提高宝宝的活动兴趣,可放音乐,和着音乐的节奏走。 网鱼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应变能力,活跃家庭氛围。 游戏方法:父母双方相握成鱼网,宝宝当鱼。游戏开始,宝宝自由地在鱼网内外跑动。父母边说儿歌边准备网鱼: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才捞鱼"。说完以后宝宝就要尽量躲开鱼网,如被网住,问宝宝:"你是大鱼还是小鱼?"若答"大鱼",父母说:"把它送到鱼市上去"。若答"小鱼"就说:"把它送回水里去吧"。放开宝宝,游戏重新开始。 "有轨电车" 游戏目的:学习配合行动。 游戏方法:你与宝宝各自抓住长毛巾一端的两只角,把一只皮球放在毛巾中间,分别提高毛巾的两只角,让球在毛巾上滚来滚去;还可以抬起毛巾,把球抛到空中再用毛巾接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