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在两臂 “掤”字的含义即是掤架、挡阻、防御对方的进攻,动作主要向前,方向为正。它的劲点,也就是接触点,在手腕到肘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个手臂。因此说“掤在两臂”。主要拳式如起势、左右掤等。
“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即“掤要圆撑”。“圆撑”这两个字,特色是圆,就是说,光“撑”不够,还要“圆撑”。圆形受力大,抗压能力强,如此方能“劲足”。“圆撑”主要体现在腕要圆、肘要圆、肩要圆,依此类推,周身都要圆。掤的时候,肘、肩骨节要撑开,腕、掌骨节也要撑开。这也就是“十三字行功诀”中所讲的,“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掤”在所有劲法中为第一劲法,而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无处不在。对方出手时你要掤接,不掤就要挨打;(扌履)化中要有掤,无掤则软,就要被动。掤劲可大可小,要相机而变。
在推手中掤劲以不丢不顶、粘连黏随为好。
在练习拳架时,掤劲也要时时留意、处处暗含。比如做“单鞭下势”“退步跨虎”的动作,两臂的抽回、分离、圆转,均要“带”着、“引”着来力松转。这个“带”字和“引”字,就含有“掤”劲。至于掤劲的轻重缓急,则全凭对对方来力大小快慢的感觉而相应变化,要着意于“松柔中寓沉刚”,就像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澎”着大船一样,水质是柔活的,而力量却是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