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拳学篇(三)

 随缘手 2010-08-31

八卦手攻防绝技     

  中国功夫乃至世界搏击术,实战中无不注重攻防的运用,但是一攻一防中不同的门派都有千差万别。有的甚至轻视“防守”技术,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思想指导下,许多实战研修者只会硬打硬拼,而忽略了防守技法的运用,其后果往往是“杀敌三千”而“自伤八百”,虽侥幸取胜,恐怕也是伤痕累累。有的攻防技术简单,结构不合理,一动手则手忙脚乱,根本体现不出来攻防的精妙。笔者通过研修各派武学之精华,成功研创出用于实战、并可用任何技法在任何角度都能轻松击中敌人的“八卦手”。不少朋友学了高峰实战武功,非常有感触,认为守如天罗地网,攻若雷霆万钧,高峰实战,不可多得!为什么叫“八卦手”呢?因为该绝技的八种防守手法---拍、按、格、挂、捋、抄、拨、架,足以防守来自四面八方的任何攻击技法,包括拳、腿、肘、膝的上下、左右、中间和斜侧面的攻击皆可防御,故而叫八卦手。它的练法共分四步,现介绍如下:
  一、预备式
  实战式扣、拐步练法:
  1在地上画一条1米长的直线,以右式为例,右脚尖触线,左脚跟触线,前后距离约两脚半宽,以舒适、自然即可,两脚尖稍内扣,两臂微弯,两手可握拳也可成掌,前手高不过鼻、约屈成120°,后手竖立于腮边保护左边的头面、颈、胸、肋。
  2右脚掌由内到外旋转拧蹬,到脚尖平时停止,左脚不动。双手位置保持不变,此即右拐步。
  3左脚掌由内到外旋转拧蹬,双肩同时作一水平运动,即由在后的左肩转到前面,而右肩则由水平转至后面,变成左手在前约屈成120°,右手在后竖放在腮边。右脚尖内扣保持不动,此即左拐步。
  4复还。即左脚掌由外到内复原,左手循水平还原成在后放在腮边,右手循水平复还在前,即与1同。
  左右练习不可偏废。刚开始时可能不习惯,脚站不稳、全身左右晃动,待练到双脚对平衡有随意控制的能力时,其脚掌感应能力即大大增强,再加上由此打出的拳是由身催手、力量由脚到胯、到背肩再达于拳,自然比单纯的一拳一掌发力要大得多,此即是内家整体发力的入门。
  二、八卦手单练法
  1先在墙上画一个高与眼平、低与裆齐的圆,中间为一太极图,旁边为9个小圆,中间标为1,其他按图1,标好顺序。
  2八卦手之按法练习:以右实战式站好即可,以下各法练习皆同。右手正对大圆中的中间太极图即1处。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掌往下按拍,即图上由1到2,同时发“嘿”声。到位后即刻弹起,右脚亦同时回复成原右实战式。按拍发力、发声、拐步须同时进行。由头到胸口这一段为防御范围,目的是防御对手的直拳攻击。左、右同时练至纯熟。
  3八卦手之拍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向上向左、向下拍击,同时喷气。拍击到位后即刻回复原位。防御范围:只要敌攻击我右手左边头、颈部位时,可防守其直拳、栽拳、反背拳的进攻。左右要练至纯熟。
  4八卦手之格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握拳由左向右水平向外格,同时喷气,动作到位后即复原。防御范围:敌攻击我右边头、颈部时可防御敌方的直拳、平拳。左右式要练至纯熟。
  5八卦手之挂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握拳由下向上向外挂挡,拳与头顶齐即可,大小臂成一直角或小于90°。本技主要用于敌方用摆拳或鞭拳攻击我方头部时用。
  练八卦手时为什么要配合喷气?因为实战中不能保证100%的拦截成功。假如拦截失败,则可喷气发力用“绷劲”抗打,加上拐步的拧蹬旋转,身无定位,使敌方拳脚无法击中预定目标,其威力必定大减,这样对我就难以形成威胁。
  6八卦手之捋法练习:右手由上向下向后回捋至左腹侧,同时拐步、喷气。本法用于敌方侧踹、正蹬我胸、腹时,我方进步用捋法,格开敌腿,获得反击的机会。
  7八卦手之抄法练习:本法是在捋法实施成功后或直接由上向下再向上抄起。不论敌方用何种腿法,只要是攻向我左半身的腿法都可以用抄接法,一且抄住,敌必仰跌无疑。现代散打的接腿摔,必须要成功实施抄接法。
  8八卦手之拨法练习:右手向左向下向右弧拔,同时拐步喷气。不论敌用何种腿法,只要超过我方中线偏右侧时即可用拨法。实战中外拨并回勾令敌不能逃脱,我再施行反击。
  9八卦手之架法练习:右手向下向上翻转小臂架栏,动作定型时,小指向上,拳心向前。本法可防御敌由上向下攻击我头部的任何动作。
  说明:初学者只练右手即可,不要顾后手。
  以上八种手法,动作到位后必须复还原式,准备下一次练习,养成“一发即收”的本能习惯。只要认真练习,哪怕是10天,即可防住现代散打高手的任何角度攻击。八卦手随时随地皆可练习,练时面前无人当有人,用时面前有人当无人,意想敌从何角度攻我,我该用何种方式破解,练久,至实战中,只待敌一出手,我则自然拦截并反击之。
  三、综合练法
  仍按右实战式站好,按八卦手单练之顺序即按、拍、格、挂、捋、抄、拨、架八种手法,连接起来进行练习,不可停顿一气练完。练时充分活动手腕,并跷动手指使之节节贯串,久练即可练出内家感应(即听劲),其能力可达到见手不能逃,自然运用沾粘连随的太极功夫。练法:按图2之循行路线练习,全身放松,动作越慢越好,呼吸亦随动作缓慢随之即可。反复练习至力乏为止。据笔者之经验,1次练习在30~60分钟以上,比分次练习2~3个小时的效果要好。
  四、八卦手攻防实战
  真正实战时必须明白,敌出手与不出手都必须先攻击其离我最近的手或脚!攻防不是脱节而是同时进行,任何先防后打或先打后防的指导思想都是不对的,试述之:
  1.敌用直拳击我头、胸部时,我前手即用按法截击敌手,并顺势用截击的前手成直拳攻击敌面部。我的实战原则是,用哪只手防就用那只手攻,后手只担当防守身体的重任,万不得己不用后手,切记。
  2.敌用拳或掌直击我头、面部时,我可用拍、格之法击其手臂,并同时用掌削击敌颈或用直拳击敌面、鼻。
  3.敌用摆拳击我头部时,我用挂法,挂开敌臂,同时用劈拳反击。
  4.敌用鞭腿攻击我方肋部时,我可用捋法拦截,同时进身用撞拳击敌胸腹。
  5.敌用正蹬或踢击我胸腹时,我即可用抄法令其倾跌,顺势跟进用虎扑法击敌。
  6.敌用侧踹或鞭腿时,我即用退步外拨敌小腿,然后迅即上步用摆拳击敌头部。
  7.当敌用劈拳击打我头部时,我即可用架法,顺势用反背锤击敌面部。
  以上不过简单讲述了防守与反击的方法,实战运用时不可拘泥,得机得势则可随心所欲、自由运用。

八卦掌基本技法规律     

    八卦掌基本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这些基本技法包括:梢拧根定,三空三平;一意五劲,摆扣成圆;滚簪争,逐节转旋;以动为本,以变为法。
  梢拧根定,三空三平,是八卦掌静止姿的技法。“梢拧根定”,指支撑身体的两足(根)沉实稳定,身体的头和两手(梢)拧劲,使整个身体处于拧绳状。其中含有臂拧、躯拧、腿拧。就臂拧而言,肩为根,手为梢。应相对稳定户的位置,以手旋内或旋外的拧劲,领臂运转成绳拧状。就头和躯干而言,臀为根,头为梢。应相对稳定臀的位置,以头的转拧劲,领躯干运转成绳拧。就腿而言,胯为根,脚为梢。应相对稳定根的位置,以脚外摆或内扣的拧劲,领腿运转成绳拧状。这三“根”稳定的位置。应保持为两肩横平,肩不能随手拧而失势成耸肩、歪肩。两胯横平,胯不能随脚拧而失势成挺胯、歪胯。此肩平、胯平、脚平,即“三平”。在这种身如绳拧的静姿中,肢躯各部随拧转而紧凑,其中有三处则形成了涵空状。身拧时,两肩向下松沉且微内合,形成了胸部畅。臂拧时,内劲过肩、穿肘、越腕、直达手指尖,使手指梢节出现微扣状,形成了手心涵空。腿拧时,内劲过胯、穿膝、越踝,直达足趾,使足趾屈扣抓地,形成足心涵空。此胸空、手心空、足心空,即“三空”。梢拧、根定、三平、三空攻谐一体,呈现出八卦掌静姿的规格特点。

  一意五劲,摆扣成圆,是八卦掌步法的基本技法。八卦掌以淌泥步和摆扣步为基本步法,形成其步若淌泥、绕圆走转的运动特点。做好淌泥步的关键是“一意五劲”。“一意”,指“步若淌泥”的意念。要求步一动就感觉脚的周围都有泥水的粘力:脚底似有水粘吸,脚跟后似有泥水粘拖,脚的左右似有泥水粘附,脚前有泥水粘阻,脚背似有泥水粘压。这种淌泥感,既有助于诱导内气流注脚底与地气交融,又能促成两脚平平移动,好像生怕泥水溅脏裤腿似的。“五劲”,指从起步到落步过程中相继运用的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移动脚起步时,整个脚掌要有蹬劲(注意脚后跟参与用力),使脚掌快速平行地离地前移。紧接着,脚背和小腿胫骨夹角处以向前的“踢劲”,促足前移至将落地的瞬间,要以“探劲”促使脚掌继续向前、向下探进寸许。然后,全脚掌平平踩踏落地(踩劲),如欲踩死毒蝎一样。上述“一意五劲”闪融于步,促成脚掌平起、平移、平落,步法快速淌进。

  所谓“摆扣成圆”,指八卦掌的“绕圆走转”是通过摆步和扣步的交替运用实现的。连续交替进行左脚摆步、右脚扣步的步法,能形成向左的走圈;反之,形成向右走圈。摆扣步的幅度(摆扣角度)不同,足迹形成的圆圈大小也不同。摆扣步幅度越大,圆圈越小;摆扣步幅度越小,圆圈越大。一般以八步走满一圈作为中圈。每圈少于八步为小圈,多于八步为大圈。另外,八卦掌还以摆扣步作为变转运动方向的基本步法,忌以两肢碾转进行方向变转。

  滚簪争裹,逐节转旋,是八卦掌基本劲法与肢躯运动融合的技法。八卦掌动作要求“滚簪争裹”四劲聚合于体,使肢躯运动呈现为转旋,了入状。其梢端是转旋着(滚劲)击向(簪劲)目标。其中节的外侧,含有外开的“争劲”;其内侧,含有内合的“裹劲”。肢躯的这种转屈个是循梢节领拧、中节随拧;或者中轴转动带动梢的顺序,逐节传忆,依次之转旋,而形成全身各节贯串转旋。例如,手掌领劲转旋前穿,依为肘节之转旋前穿,肩节随 之转动前送,腰部随之转拧催劲,胯、膝、踝相继随之转顺。又如,腰为轴领劲转劲,其向上传导,依次旋脊、转肩、旋膀、转腕,最后为旋手转指。与此同时,其向下传导,依次为旋髋、转胯,旋膝、转踝。

  以动为本,以变为法,是八卦掌运动中处理静关系的技法。八卦掌动作和整套练习中,要以不停的沿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身随步活,步随身动,身随步开,随走随变,纵横交错,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和断续。进而将常规的沿圆走视为相对的“静”,以在沿圆走转基础上变招换掌视为“动”,要求运动不息,变化不上止。“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技法,在搏斗中表现为“以动制静”的打法。即对方不动,我意动;对方始动,我已动。用不停地走转与对手周旋,避正求斜,避实寻虚,寻找进攻时机和目标。一旦得机向势,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疾动”,攻击对手的“缓动”。这样不断地以动制不动,以快动制慢动,掌握搏击制胜的主动权。

八卦掌技击法则     

 技击是八卦掌的根本之法。套路中每一招每一式都贯穿着技击的招术,但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机械式的运动。要根据来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随机应变,趁机而入。这个  技巧取决于练武者的功底深浅和技击的熟练程度。为此浅谈一下简单的用法。
  (一)身法
  吸、闪、摇、拧、回、转、翻、停。
  吸:吸是当来者力力猛而快,不能抢先反击时,可用吸身化开,趁机而反击。
  闪:闪为活步,躲闪,使对方击空。
  摇:摇是当对方来力过猛而快速,被逼而摇身变化之,借他人之力而反击。
  拧:拧是当对方脚已踩入中门时,可用活步拧身,利用拧身的高速旋转,随时改变运动的方向,可使对方击而不实。借此机会,高速旋转,用肘、臂反击。
  回:败中取胜。来者过猛,可用诈败回身转走,当对方追近时,急回身反击。
  转:转即转身。是在被逼而转身或是逼对方转体的同时而转体。在转身时速度要快,抢在对方之前反击才能成功。
  翻:翻即翻身。仰体时,当对方猛扑逼近前胸,被逼可用翻身起腿而攻之。
  停:交战时,当自己进攻空时可停,再变招术。不能只考虑击中,不考虑击空,使自己失去平衡。
  (二)步法
  在技击中一般有进、退、凑、垫、偷、过、纵、箭等。文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详论。总之,法的用法是活步,发力,“走打为妙”。脚步在不停地运动,使对方很难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另外,步要快速,要和打仗一样抢占有利地形,专击对方的弱点。
  (三)掌法
  掌法有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等,这里不再论述。
  (四)技击法则
  技击之法并非不变,一般是:
  (1)彼先动我先到:这就是说,交战时两眼盯住对方的两肩、两胯或眼神,当对方神态突变时,急出掌,快速抢在他之前,这样击中率较高。这也称“后发制人”。
  (2)防与攻:防守不能只是单纯的防守,而要防中有攻。如果对方向自己的左肩击来,可采用右手反击;如果向右肩南来,可采用左手反击。上下也是这样。这样的反击之术也自然形成了防守。这就叫做“以攻为守”。
  (3)正击和截击:如果对方击来,就可以反击对方的合力方向,以高速度截击,抢在对方之前。
  (4)斜击:如果对方击来,可用斜击。也就是与对方来力的方向偏斜方向反击。以自己的合力,反击对方的分力。
  (5)步击:步击是八卦掌中的特殊击法。交战时趁机而抢步,将脚进至对方的后脚处,使对方失去平衡,只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击败对方。
  (6)条件反射:技击时的招术并非大脑临阵所想,而是一种条件反射。功底至深时,就会有条件反射的体会。在技击中,如果看到对方有瞬间的漏洞,用大脑思考后再指挥四肢反击,机会早已错过。高级拳师们都有体会,击中对方后,再加忆用的是什么招数,都回忆不清;可见在击中前根本就没用大脑思考。这就是眼到、手到、力到的条件反射。皮肤的触感,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当二人皮肤接触后,利用自己的皮肤感觉,就知道对方来力的大小、速度和方向,就可以及时找到对方的弱点而进行反击。还有耳朵,往往听到来力的风声,就可以反击。
  条件反射是技击家进入了高级阶段的标志。武术爱好者只要练法正确,坚持锻炼,功底已深,自然而成。
  八卦掌中击点很多,如肩打、胯打、膝打、肘打、头打、腕打、肚打、臀打、腿打、手打、脚打……这里暂不详述。
  总之,二人交战腕中求,要想取胜步法分,周身击点处处有,出掌多变方为真,打人如同在梦中,处处发力应用意,无意之中是真艺。

董海川八卦掌技击特点     

摘自《太极真义》
董海川先师所传八卦掌以外其独特的技击著称于世,其招法出神入化、奥妙无穷。技击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拳术的精髓。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
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则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然后再击之,即可取胜。
二、 整劲击人
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此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指。该劲非一般的浊力或拙力,是刚、柔、巧、脆几种力合而为一的一种劲,这种劲威力无比,无坚不摧,有歌诀:
先天之气要练习,刚柔相济细推寻;
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力千斤。
三、 欺上瞒下
八卦掌的技击招法变幻莫测,可谓一部活的兵法,那“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以逸待劳、顺手牵羊、欲擒故纵、反客为主、调虎离山、混水摸鱼、假痴不癫”等等奇谋方略,活脱脱地展现在八卦掌的招法之中,使对方防不胜防不知所措。有歌诀:
此掌与人大不同,未击西兮先声东;
指上打下就得知,卷帘倒流更神通。
此诀中的二三句即为八卦掌对兵法的活用。
四、 以正取斜
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是八卦掌技击的一大特点。有歌词:
高欲低兮矮与扬,斜身绕步不须忙;
斜翻倒翻腰着力,翻到极处力要刚。
诀中一二句讲:方比我高的,我应以低势攻他的下路;比我矮的,我则用高势进攻他的上路。无论如何换势,都必须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设法使对方入空,从而战胜对方。在敌方来看,我是侧方,其实我是正方,也就是不与敌作正面交战,而是让过敌手以后,紧跟敌身而进,制敌取胜。
五、 步法赢人
凡拳术无步法则(拳)拳不灵。八卦掌的步法是制敌的战略,善走是其一大特点,正如歌词所说“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只有不停地走,才能避敌之锋芒,使敌眼花缭乱,才能上下配合协调、诱敌深入,从而击溃敌人。
“半步跟”或“半步当先”是八卦掌步法中的显著特点,有歌词: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此歌词讲的即是“半步跟”。八卦掌的变招换势只需用半步,进退闪躲也只需半步,此半步即是八卦掌赢人的根本。
六、 八反
“八反”是八卦掌独具的特点,与别家拳术迥然不同,因此八卦掌也称“八反掌法”。
  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选退后步;
  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静以待动;
  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刚穿掌掩肘;
  五反:人则使梢,我则使梢先使根(梢是手、根是肩);
  六反:人则用拳变之掌,我则用直伸之掌;
  七反:侧回身才能对后,我则动步以接八方;
七、 善用“九节劲”
八卦掌将人身部位分成九个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下腹为根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八卦掌将九个节的运劲使力贯以掌法,使八卦掌刚劲相济的整劲所向披靡,威力无比。
下面将先辈传下来的一首歌诀抄录如下:
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
要讲九节劲,言明得知晓。
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脚,
手眼身法步,此是武艺招。
周身要整劲,慢慢往里找,
左右变化广,动时赛猴猫。
旋转带健步,站住泰山牢,
蚊虫不能落,轻时如鹅毛。
学会八卦掌,比人招法高。

八卦掌的爆发力     

爆发力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衡量习武者优劣的尺度。各门派的武术家无不重视爆发力的训练,八卦掌则要求把“爆发力训练”作为必修课。八卦掌提倡“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是说在走转变化的配合下,一招制胜。这“一招”就是使用了爆发力。现把八卦掌爆发力的训练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 爆发力的特点
爆发力是“瞬间”发出的力,如炸弹爆炸一样。打人的部位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骤增,具有极大的动量,因此有极大的破坏力。爆发力的发放形式多种多样,发力方向也随机变化。
二、爆发力的训练
1、周身协调。不论用掌、脚、肘等部位爆发,都必须全身各处协调一致。该松的松,该紧的紧。所谓“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各部位都要围绕“目的”而发力。协调的第二层意思是要求身体各发力部位要适时、适量发力。俗话说: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不论一身有几“弓”,各“弓”发力的大小、方向、时间都必须协调合理。
2、间架合理。爆发力和生活用力一样,都要求自身间架合理,符合力学要求。比如向前出拳,打出的力要与后腿蹬地得到的力同方向,至少是在同一面内。只讲“功夫全凭后腿蹬”是不够的。如果你发的力符合上面的要求,你有多大的力就能使出多大的力;反之,你不仅使不出全力,还会被对方弹回,甚至摔倒。平时做师傅的给学生“整架子”就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两人抬重物,如果“准备好”了,抬200斤的重物也没问题;如果没有“准备好”,不仅抬不起200斤的重物,还会被压倒。原因就是“间架”问题。
3、意识领先。用意识指导发力,意识要强烈。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目的一达到,会立刻失去动力。正如俗话说的:不愿当将军的军人,连士兵都当不好。练习八卦掌时,要求“穿掌如放箭,回手如闪电”。又云: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在意识上要想着快上加快,“一想就到,一到即回”。
意识强烈能最大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潜能,平时只能搬100斤的重物,在危机时可能搬动150斤的重物。
意识的强烈,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果有人要测试你的脖项挺力,你可能有50斤的力;但是,如果有坏人欲把你的头按进水里去,这时你会表现出80斤的挺力。一种求生的意识在起作用,这种意识是强烈的。
在练习爆发力时,每次都要认真,不发则已,发则全力以赴。
4、与其它练习相结合。爆发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由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因素决定。因此,我们提倡全面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熟练掌握发放“爆发力”的时机。在练习各功法的时间比例上,合理安排爆发力的训练。如果你每天练80分钟,那么你用10分钟练习“爆发”即可,不能一味练习爆发,否则事与愿违!

八卦拳的劲     

    无论是太极拳、形意拳、还是八卦掌的技击实战,劲与法在技击实战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以八卦拳派为主要理论依据,谈谈“劲与法”的含义及用途。
  劲与法,虽然是两个字,但概念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也可称为劲力。只有劲力才能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故产生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在内家拳学上,习练者往往把劲与力分开来认识,总认为劲是灵活的,好像是有生命的,力是笨拙的,相应也是呆滞的。我常常把劲和力当成统一的概念来认识、理解。人本身充满活力,它赖以生存的就是气血运行。人的言行,举手投足本身就充满“活力”,这种活力是先天性的、固有的。有的人力大,有的人力小,同样的年龄有的能拿二三百斤重的物体,有的只能拿一二百斤重的物体,这种先天性的力可称作“死力”,也叫僵劲。力的大小不等于功夫。武术是功夫的代名词,功夫就是劲与法的融合。所谓武术者就是用功夫和技巧取胜于人,它们相辅相成。
  八卦拳以内外兼修为劲的主要来源,也称内功与外功,实际就叫内劲和外劲。人通过正确的训练,可以把潜藏的内劲体现出来。人体巨大的能量,只有靠锲而不舍的正确修炼,才能发挥出来。八卦拳的发力原则是三空、四催、十二紧。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脚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盘皆成圆空之意,因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从之。气乃血之帅,气乃人体物质之基础,炼气生神,炼神生精,炼精生劲,气与力合多一力,因此,气劲合拳术作矣。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为上四催。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为下四催。十二紧者,舌抵上腭,悬顶裹裆,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只有以三空四催十二紧为训练要领,才能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拳发劲、变劲之基础。八卦拳有以下几劲:
  1、钻翻伸缩矛盾劲。八卦拳是以八卦为盘九宫为法,以九宫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演化而成。它以阴阳学作为依据,动作特点是要作到在拧劲的前提下进行钻翻伸缩。钻是拧住劲后不断地朝里扣裹并向前探进;翻是将手臂拧住劲后再不断的朝外挣、朝前探,二者的关系是钻到极点就产生了翻,翻到极点产生了钻,这就是八卦拳中所产生的矛盾力。它如同八卦图中阴阳鱼,阴之极生阳,阳之极生阴之理同。伸即手臂尽量朝后贴伸,做到相对立而又统一。这些特点就易理和用法来说,拧是将劲力团结一致,适中而实在,拳中谓之太极式为和为打;翻谓阴仪式为克为化;钻中之裹为阳中之阴,打中寓克,钻中之探为阳中之阳,打中再打,翻中之争为阴中之阴,克中再克,翻中之探为阴中之阳,克中寓打,这四个劲合起来谓四象式。伸为生为阳仪,缩为化为阴仪。易经上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理同。四象生八卦,在八卦拳中其动作含义是推、托、带、领、搬、扣、拦、截八个劲意。简单说,推是朝前推去之意;托是上托,托住之意;带是向回带拉之;扣是扣住之意;拦是拦堵之意;截是截断截击之意。这八个劲意的动作必须是在钻、翻、伸、缩的前提下变化产生出来的。这八个劲力附以内气,其奥秘在于气由精生,劲由气化,劲与神合,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沾粘连随,借力还力,借打还打,寓破于打等皆蕴藏于八力之中,不用时浩气长存,蓄力待发;施展时随心所欲,运用四肢百体。此皆为哲学思想的体现。
  2.惊弹抖炸爆发力。八卦拳中高层次发力是惊、弹、抖、炸四劲之和。惊是猝然性的;弹是伸缩性的;抖是震动性的;炸是突然破裂并产生大量的能和强大的气体物质。惊弹抖炸,在八卦拳中发劲时能产生惊人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产生来源于三空、四催、十二紧。惊弹抖炸是产生功效的实质。在激烈的搏斗场上,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惊、弹、抖、炸四劲若能在刻苦训练中勤加琢磨,久之可产生出如电击般的感觉效应,触者随即飘出丈外。
  3.凌空飘出平板力。平板力是把对方击出后,身体像板一样平着飞出。此劲是八卦拳特有的劲道。训练平板力要在内功达到一定的基础后,还必须作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在此基础上,双掌蓄力触摸对方身体向外的同时两掌跟随小臂内旋,在上托的同时并震推迅疾发出,其五趾抓地,谷道上提,臀部下沉,坐胯脊椎如弓,辅之惊弹抖炸之和,撕裂推托之合力瞬间爆发出去,大有天崩地裂之气势,“发放整力,合一集中”此之谓也。
  4.震碎内脏穿透力。穿透力有震伤内脏、断裂经脉、渗透肌肤之功效,此劲的产生主要是撕、托之合力。撕是触之肌表向外及两侧拉,起条件反射作用,同时用托之劲,使掌根有下沉之力。托是向上用力,四个劲之和要恰当,一气完成,不能有丝毫的间歇,虽然四劲凝聚,然不忘三空四催之要领和惊弹抖炸之妙用。
  5.踢折胫骨扳锉力。扳锉是石匠用来锉石、木匠用来锉木、铁匠用来锉铁之工具。八卦拳中的扳锉劲在实用时,主要以脚前掌和脚外侧部位从下向上快疾踢击对方前胫骨。在训练时要充分牢记其四催之发劲。
  6.浑厚饱满含蓄力。八卦拳以蓄力为本,含而不露。何为蓄?蓄是储存、积蓄和贮藏之意。在八卦拳中,喻含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大苍,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其意则尽乎其志。蓄,也是通过三空四催十二紧的训练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地训练,其内劲得以积蓄、内在潜能得以培育。八卦拳要求有支撑八面之力。蓄意味着弓已拉开,箭已上弦,尚未松手,一旦松手,箭就迅疾而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八卦拳术其理至深,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蓄劲是非遇目标而不发。在三空、十二紧的基础上,进行四催发力的训练,并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只有这样才能节节贯穿,力从根发。根者为足,足为人身之根,丹田为中节之根。蓄力要配合身法中的吞吐开合,起落旋转,并还要配合呼吸之法。拳论中讲,蓄为合为吸,发为开为呼,发力时便知其劲的大小与变化,借力还力,既克又生的螺旋力变化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理是各位内家拳练习者不可不明的.
  无论是蓄力(劲)浑圆劲,包括其他力与发力,都要通过站桩才能把巨大的潜力训练并发挥出来。其主要桩法以浑圆桩和内功聚灵桩为修炼基础课程。
  下面略谈其“法”。
  中国武术流派繁多,内家外家多如群星,虽风格各异,招法万千,然其劲相同,其法一致,若能悟出“武”之真谛,还是多精研一些“劲与法”之妙诀,武功自然就会有所成就。
  法者,即运用之巧妙。如若懂劲,必知其法,否则艺不精矣。法者,发劲,运劲和技击实用之法。王翰之先生曾说:“学拳务要法正,法正则理明,理明则神清,神清则动必有方,日进一日,技高一日,功长一日,虽老弱而不拘。拳法不正,则理必欠明,虽奋斗一生之精力,亦不免于枉然。易曰‘纤介不正,悔吝为贼’,正此意耳。”也就是说,无论是发力或是运劲,都必须内劲正确运行,且真气的培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内功心法为纲领,纵然苦练一生也是无所成就。在发力上,无论用任何轨迹路线务求内外合一,天人合一;踢、打、摔、拿诸技才能很好的发挥并加以运用。发劲靠正确方法加上举一反三长期地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运劲就是在搏击术中与对方劲力的变化。劲力变化的训练,在八卦拳中靠人与人之间的穿掌、推手实战等项目中体现出来。
  总之,拳术乃系心眼手密切配合,一直而发,不招不架,运用长短、刚柔之法与夫无形之气,发挥闪展腾挪、沾粘连随之技,以变制变,以不变应万变。换言之,即于施展时,对方不发者,我不预示打彼之机即已打彼;对方先发者,我借打还打,打彼于破彼之中,实寓破于打,使对方不知破之所破打之所来,其根本奥秘就在于气由精生,劲由气化,劲与神合,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
  诸劲运用之得体,于习者的天赋、师承技术、心理诸方面的因素有关。

八卦掌的“寸劲”与“暗劲”      

寸劲的特点:击人部位与被击处较近,一般在一寸左右,而且发力突然,猛烈,不易被发现,来不及躲闪或招架,因而具有很强的威力。
八卦掌的塌掌,掖掌,撞肘等招法都是练的寸劲。要发好寸劲,的按要领去做,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节节贯通,周身协调,前手打人,后手使劲。动作虽小,意要深长。
除了习练八卦掌套路时注意培养寸劲外,平时可找一大小适中的小树,先用手指按在树上,然后用掌根突然击之,做到周身一致,两眼怒视,前腿顶膝,后腿蹬地,掌与树相接触的瞬间全身一紧,形成固定一块,意欲把树击倒。然后重心返回,恢复平时的松灵状态,掌根离树,只用手指肚按在树上,开始先用顺步式,即右腿在前用右掌击,左掌在左胯侧后撑。然后再用拗步式练习。
过去人们练掌功,把两米多长的木板埋在地里一米,板上部钉上狗皮,反复练习塌掌,掖掌等。八卦掌名家李文标的掌功就是打板子练出来的。选用小树或木板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弹性,如果选大树或墙壁则没有弹性,不仅练不出寸劲,还会把手腕弄伤。
寸劲打人极易造成内伤,尤其按在肋骨处。由于肋骨有一定弹性,外表有时不显。寸劲可打伤内脏,所以习者应当慎用,掌握寸劲发放的力度。
八卦掌的“暗劲”
暗劲是一种不显于外的力,踢打撞等是明劲,外形上能显示出来。暗劲是物体间相接触才产生。武术中的暗劲主要起保护自己,免受干扰的作用。比如,我出拳击人胸部,对手用手向侧格挡,我方如果仅有向前的打击力,会被对方轻易格出去,如果在对方格挡我的时候,我的胳膊有一种阻抗力使对方不能改变我的打击方向,这种力就是暗力,习惯上叫暗劲。
许多武术名家都有较强的暗劲,如八卦掌大师刘凤春,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等。这些人两缚如有“电”,不论是他打别人,还是别人打他或格挡他的攻击都回会被击出。
八卦掌套路中的定式掌是练习暗劲的主要功法。每一式中加上某种意念,暗八卦掌的要求去练习就可产生暗劲。现举例如下:
定式掌的第一式名曰“下按掌”,两手在体侧前下按,指分掌凹,两手如按在球上,两胳膊如拦一大气球,松肩撑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上身稍向圆心转,走趟泥步。行走时,设想在齐腰深的水中,人行走时要带着手下按的球和胸前拦的球一齐走,不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压破。边走边体验,每次练习都要有这样的意念,常习者一摆出这个架势,有那么一点意念,马上就有感觉。习者可去体验。
在双抱掌一式中,两缚在胸前抱,手心向胸,指分掌凹,如抱一直径为五六十厘米的大气球,设想在齐肩深的水中走趟泥步,既不能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坏。又设想水的波动冲击球上浮,下沉,向胸等各方向动,不论向哪里,都要阻止,令球随人动。
定式掌中的其他六式与这两式大同小异,自己可参悟之。
顺便说明各种意念不可太重,否则会头晕脑胀,走不了多少圈。随着功力的加深,意念逐渐淡化,做到似有似无。对出现的各种感觉不理不睬,一切顺其自然。

八卦形神功     

八卦形神功,是九宫八卦拳桩功系列(静桩、动桩、行桩)的静桩功。原传名为“扎根功”,由扎根、挖山、挤桩、落地、收丹五式组成,后发展为八式。它以意念传神,穴位“呼吸”为法。主要修炼内功和求取意中之力。练习时后天的口鼻呼吸应以自然呼吸为佳,主要体会两手心“劳宫穴”的呼吸开合与吞吐收放。
  这八式桩功动作简单明了,易学易练,具有得气快而显,又安全实效的特点。
  动作歌诀:
  身心放松,意念传神,劳宫穴位,呼吸连绵,形物送收,集在掌间,丹生童子,朱砂自炼。
  功法练习:
  1、立地生根(扎根)
  面向南方自然站立,两臂松垂于体侧。然后两脚左右分开,脚尖朝前,距如肩宽平行站立。浑身上下自然放松,在身形中正的基础上勿使一丝拙力,松腰顺脊,屈膝坐胯,目视前方。
  心静神凝之后,两手臂外旋使掌心朝前,指尖向下置于两胯旁一两拳处,手心涵空,掌指自然变曲、微分。
  意念:两脚人地,犹如松柏生根,头顶苍穹有冲天之势,这样就会自然做到顺项提顶,使百会穴、涌泉穴上下贯通。
  意想两手劳宫穴(想面不想点)“吸气”将远方物体连基吸过来,略停,再用劳宫穴“呼气”将其推出(送回或推至远处)。劳宫穴“呼”、“吸”连绵不断,收放物体的距离也随次数的增加而加大。如此练习,有几个来回就会感觉足趾抓地,好像与地吸在了一起。
  意念中物体的往复移动,如弹簧拉伸、筋条牵扯,松与紧的微妙变化、蓄与发的气力收放会自然形成。
  行功中劳宫穴“呼”、“吸”时,身手随之微动属正常现象,此即“静中生动,动中寓静”也。但要自然而然,不可追求这种现象,以免误入歧途。
  2、托运泰山(挖山)   
  站式如前,两手从下向前向上缓缓平举至大小臂基本成90度角,与心窝平齐时,手心涵空向上,五指自然微开,如托簸箕状,眼平视前方。
  意念:两手劳宫穴“呼气”,从下向上托起重物;劳宫穴“吸气”,将压下之重物吸入变小。
  此重物比如泰山,由两掌指深插地下,再缓缓托(挖)起,泰山收在掌中,以劳宫穴的反复呼吸,不断缩化,使意识连绵不断。
  练习时意念中要做到托物升起而不抖,引物沉落而不颤。此式久习气足自然生内力。  
  3、抱挤天柱(挤桩)
  站式如前,两臂在胸前圆撑环抱,两手掌心斜向内下,手心涵空.如抓球,十指相对,两手相距两三拳距离。大小臂的夹角要大于90度,如此才能将两臂撑圆而生出饱满之内力。
  意念:劳宫穴“呼气”时两掌向内抱挤,意想中—根顶天立地之天柱,劳宫穴内气相吸相引,拇指意做上下的滑引,将其栽插入地。劳宫穴“吸气”时蓄力,抚抱天柱。如此反复练习。
  行气时,如小臂、两掌微微旋动或有开合,为得气之正常现象。
  习此桩时,只有做到肩部的放松,才能有肘垂和掌挤的效果。此时胸要内涵,肩、臂、腕、掌以环形向内传递气力。下盘的两足、两膝亦向内合,形成天呼地应。
  4、双臂擎天  
  站式如前,两臂左右分开、手心朝上向两侧平举至肩高,两臂微曲,手心朝上,五指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涵,松们坠肘。
  意念:双掌劳宫穴“吸气”,天下沉,重压手臂及两掌。意识不断,再用劳宫穴“呼气”将苍穹托起。
  反复练习多遍时,由于劳宫穴的“呼吸”使掌心蠕动,掌指外顶 (特别是中指),要渐次增加顶力 (气行力到),次数间不可懈怠。双掌指顶胀,为气贯指梢(筋梢)之表现。
  5、摘星换斗  
  站式如前,两臂内旋上托至头顶前上方,掌心向是,指分掌凹,虎口相对,两臂撑圆,但仍须沉肩坠肘。
  意念:两掌插入云端,劳宫穴“呼气”时触及星月,“吸气”时星月入掌。
  劳宫穴“呼吸”时,若双臂和两掌有上推和内收的微动曲张是正常的,但不可刻意追求,让它自然产生。
  6、发浮云   
  站式如前,两臂在胸前撑圆环抱下按,掌心向下,十指相对,两手如抓球。两肩放松,两肘外射但不失沉坠之意。
  意念:自己无比高大,顶天立地。两掌下按时,身体有上长入云之感,劳宫穴“呼气”将天上彩云按下,而彩云欲升,劳宫穴将其“吸入”,再“呼气”时,又将彩云收拢按下。一“呼”一“吸”,反复练习。       7、三盘落地(落地)  
  两足分开,约距2尺,身体下蹲成马步,微前倾,两臂圆撑,松肩坠肘,手心斜向下,掌指朝前在两胯旁下按,目平视前方。
  意念:劳宫穴“呼气”两掌下按,气运掌指,两足抓地生根;劳官穴“吸气”,掌有内收敛气之意,又可引有足心涌泉穴、会阴穴内收的感觉,这样就会自然形成丹田、命门相吸而得真气。泥丸宫、尾闾自然通顺,并能引动会阴穴,气循任脉养气聚中。
  此式练习时腰脊要中正舒顺,自然竖直。臀要内收,使命门后突,小腹微上翻。两足跟要着意外展,这样足趾就抓地了,而且,两膝势必向内、向前、向下顶,使下盘气力下引下沉,稳如磐石。
  8、双合丹田(收丹) 
  接上式,上身轻起,收左足,站距如肩宽,与前面所述身形一样。
  两手左里右外(女性相反)轻轻相叠,轻置小腹上或虚抱小腹 (留有相应距离),劳宫穴透对丹刚,日平视前方
  意念:劳宫穴透对丹田,一“呼”一“吸”调养气息,使精华汇入丹田,反复练习。
  收功时可揉腹、摩面。收左足还原,缓缓散步片刻即可。   说明:
  静桩八式连续练习或单式练习均可,可因人因时而异。此为九宫八卦拳之内功功法,心意在劳宫穴,以此为“呼吸”要窍,手心空内涵规矩成式,而能引导内气运行。
  身体由松而沉,从头颈始分肩走臂沿脊背到腰胯过胨至足,如此节节向下,门然使足心内涵足趾地而入地生根,并有畅胸、实腹、气沉丹田之感。
  习之门久,气盛阳动,内气自然运行,诸经脉也自然就通顺了,万不可循经导气,要门然而然。
  此功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好意念的“浓淡”,用意不可过重,要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在有意无意间讨消息。
  此功久习可化去后天僵劲,起到很好的“凋形练形”作用,并能产内气、生内劲,求得意中力,为今后内外合一的武功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恩师杨树藩少年时听师爷杨子君讲,练此功可成童子功、朱砂掌功,所谓“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腰在八卦掌中的作用     

腰在八卦掌中起什么作用?就四肢而言,起着主与帅的作用,就整个身体而言,起着“轴承”、虚实、游韧作用。
一.“轴承”作用
这个轴承以丹田为轴心,以腰为轴,左旋右转运动中,始终立着拧转平圆,使轴承旋转起处于松、活、灵的状态。
运动中每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腰的拧转。身形散乱,左右摇晃,原因何在?就是没有练出腰的轴承功夫。
腰如何运动才能起到轴承作用,以腰拧转平圆构成运动的中心。掌动身先动,身动腰先动,用腰带动周身一切,用腰掌握身体平衡。切记,腰这个“轴”不可在左旋右转中忽斜上、忽斜下,左斜右倾的转动。这是上了锈的“轴承”在进行破坏性的转动,日久会留下腰疾。
要保证周身一家,必须做到腰部松、活、灵,否则,会导致上下体脱节,阻碍气血畅通,使身体的先天和后天八卦不合。
要保证发出整劲,在“轴承”作用下,练功时使气力合一归于丹田,以复先天之阳。以丹田为根,以意气力为用,日久,气力便于达到指稍,发出的劲才是整劲。
从八卦掌养生学来讲,腰长久拧转平圆,能起到滋阴补肾,按摩内脏,疏通经络,给“轴承”注油的良好效果。
二.虚实作用
有人功夫进步慢,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掌握不好虚实,常犯脚的“双重”之病。双重似乎不难克服,可为什么就是克服不掉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练出腰的功夫。或者说没有将腰当成功夫去练,以致虚实不清,脚下无根。
所谓虚实,是腰在左旋右转中瞬间带动双脚运化完成。腰是分清掌握虚实的主宰。要不犯双重,使双脚双掌及时、连续不断、迅速有虚实、变换不息的运动,就要靠腰在不停的拧转中掌握好一个“度”,这个度过了失重,过了会双重。所以说,掌握好腰拧转的度,才能掌握好虚实。
双重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形态。要虚实分明不可用脚的移动去求,而要用腰在拧转中来完成。这样就保证了双掌双脚的高度灵敏性。腰一转变出虚实,虚实一出便产生势变,日久就能达到身形稳健,双掌柔中有刚,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力从人借。
转换进退全凭腰,起钻落翻仍在腰,顺逆和化还在腰。练出用腰变化虚实的功夫方能达到“以腰带步,身随步翻,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相连”。腰是整个身体产生螺旋劲的纽带,是练阴阳虚实的有效法宝。
三.游韧作用
当与人推手较技,对方发劲击我,我双掌懂劲,腰同时作出灵敏的反应,作用到双掌而快速还击,这就是腰的游韧作用。如对方一发劲,瞬间劲灌到自己脚底,非出去数尺不可,这是整个身体脱离腰这个纽带所至。腰不能直挺着前进或后退,而要迎着对方来劲,腰拧转着前进或后退,加上双掌有机配合,再全神贯注的将意气力运用,双掌和身法的速度就会如疾风,似闪电,展现出“龙形猴象,虎坐鹰翻”的外象。
练腰的游韧功夫,走圈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左旋为例,右掌食指夹、右臂肘尖和右胯尖相齐,对准圆心,腰拧转着把前行之脚尽量前送,落地后慢慢踩实后,再拧腰带动后脚轻轻前行。日久,腰的游韧功夫出矣。但注意不能使“轴”弯曲,否则,游韧劲尽失。必须做到“腰如轴立”,你一推它就转,一转便我顺人背,达到“手似轮行”。
意想腰的皮肤下凝聚一团气,用意念引导由左肾往体前经脐部转到右肾,转的过程中按摩两肾,使其有舒服和活起来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