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的阳虚,阴虚是怎么回事?

 图书 馆员 2011-02-18

虚证分四种类型 冬季进补按体质找补品

中医学将虚证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等类型,在确定自己选择哪种进补方式之后,读者朋友也要针对自身的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品种。中医师介绍道,这四种虚证有以下特征,大家可以对症选择,其中,补药和中成药更是要对体质选择,如果把握不准、症状不明确不妨咨询专业中医师。虚证分四种类型 

阳虚体质
阳虚的人形体白胖,平日精神不振,面色柔白,有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症状。进补方略: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
食补: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和茴香等,如韭菜炒鲜虾仁、胡桃仁粥。这些食物可补五脏,强壮体质。
药补:可以选择鹿茸、桑寄生、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当归等。中成药:可以选择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阴虚的人体形瘦长,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唇红微干,易口噪咽干,喜冷饮,皮肤偏干、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大便干燥等症状。
进补方略:进补调理时可选择滋阴清热,滋养肝肾的食物和补药。
补:食物可以选择瘦猪肉、猪皮、鸭肉、海参、墨鱼、甲鱼、龟肉、海蜇、绿豆、冬瓜、赤小豆、荸荠、芝麻、百合、葡萄、柿子、雪梨、苹果、西瓜、莲藕、甘蔗、牛奶、银耳、黑木耳、蜂乳、燕窝、鸡蛋、银牛奶、梨、小麦等。
药补:可以选择燕窝、冬虫草、女贞子、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石斛、龟板、鳖甲。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气虚体质
气虚的人表平素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易出汗,容易感冒,有口淡,唇色少华,头晕健忘等症状。
进补方略:进补时可选择补气健脾类食物和补药。
食补:选择糯米、花生、栗子、黄豆、白扁豆、莲子、大枣、桂圆、蜂蜜、山药、鲢鱼、青鱼、海参、牛肉、羊肉、鸡肉、鸽肉、鲫鱼、泥鳅、鹤鹑、黄鳍、牛蛙、香菇等。
  药补:可以选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紫河车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颗粒等。
  血虚体质
  血虚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端发麻等症状。
  进补方略:可选择补血健脾类食物和补药。
  食补:可以选择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肝、牛肝、乌鸡、甲鱼、海参、牛筋、龙眼肉、芝麻等。
  药补:可以选择桑堪、桂圆、何首乌、黄精、熟地、 当归、白芍、阿胶、枸杞等。
  中成药:归脾丸、复方阿胶浆等。
阴虚阳虚详细辩证及用药秘笈
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过早进入更年期;一般多见于女仕、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阴虚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则机体失却濡润滋养硕士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多次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证候 阴虚可与气虚、血虚、阳虚、阳亢精亏津液亏虚以及燥邪等证候同时存在,或互为因果而表现为病人气阴亏虚证、阴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阴精亏虚证、阴津(液)亏虚证、阴虚内燥证等。阴虚进而可发展成阳虚亡阴,阴虚可导致动风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的不同就读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理论。     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浙江进行滋补;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山药芡实金银花绿豆决明子鱼汤等; 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著名学者聂文涛先生总结四句科普:“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辩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虚症。 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以并见各脏器的病状为诊断至今依据。     【肺阴虚证】,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肺阴虚证,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肺主清肃,性喜柔润,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为热蒸,气机上逆而为咳嗽;津为热灼,炼液成痰,量少质粘。肺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咽干口燥,外不能濡养肌肉则形体消瘦。虚热内炽则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热扰营阴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肺络受灼,络伤血溢则痰中带血;喉失阴津濡润,并为虚火所蒸,以致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 肺阴虚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药? (1)桑叶薄荷煎汤冲服莱阳梨膏 菜阳梨膏适用于肺阴不足,肺气上逆所致的阴虚咳嗽等。方取莱阳梨为君药,性味甘寒,生津润肺,清肃肺气,善治肺热之咳嗽;浙贝母为臣药,清泄肺热,止咳化痰;法半复、橘红、陈皮为佐,理气化痰,使气顺而不戕肺;白糖为使,甘能补、能缓、能润,并能调和诸药。共奏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桑叶、薄荷煎汤,辛凉解表,与莱阳梨膏合用,表解里清,自无后患。 (2)风热感冒冲剂合养阴清肺膏 风热感冒冲剂有辛凉解表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养阴清肺膏系养阴清肺汤的成药制剂。两药合用,主治肺阴虚感受风热,病情较重者。 (3)润肺止咳冲剂 方用雪梨、沙参、百合滋阴润肺为君药;桔梗、远志、杏仁止咳祛痰为臣药;佐以薄荷辛凉解表;使以麻黄透窍宣肺。麻黄虽为辛温燥烈之品,与肺阴虚证不符,但麻黄的宣肺解表作用较强,在多味滋阴润肺药物中,加入一味麻黄,使其宣而不燥,透而不烈,利于表邪的疏散和内热的宣泄。全方适于肺阴不足,痰热不散,复受风热外感的病证。 (4)小儿止嗽金丹 方用玄参、麦冬、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杏仁、苏子、桔梗、桑白皮、川贝母、瓜蒌仁、胆南星、竹茹清肺止咳化痰;并用槟榔导滞行气;苏叶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调胃行滞之功,并兼有解表之功。适于素体阴虚夹痰,脾胃积滞,复受风热外感的小儿。 (5)桑菊感冒片合秋梨膏 桑菊感冒片为辛凉解表轻剂。秋梨膏以秋梨为君药,甘寒生津,化痰止咳;浙贝、麦冬为臣,清热润燥止咳;鲜藕为佐,生津止渴,兼能止血;青萝卜为使,顺气消痰。诸药合用,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加之桑菊感冒片疏风解热的作用,于感冒病肺阴虚证之轻者,较为适宜。     【心阴虚主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虚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炎之症, 【辩证】:多见平素肝肾不足,真阴亏耗,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阴血不足,血不能养心宁神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阴虚内热则见盗汗,虚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两颊发红、头晕目眩等为虚火上炎之症。 【治法】:滋补心阴,清心安神。 【方药】:补心丹化裁 当归、阿胶、玉竹、元参、麦冬、枣仁、柏子仁、龙骨、牡蛎、琥珀、珍珠母、石决明、黄连、竹叶、连翘、石莲子、灯芯草等。 【胃阴虚主证】,是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临床表现】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放大便干结。胃失阴液滋润,胃气不和,可见脘痞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脾阴虚证】,是脾脏阴液不足,濡养失职,运化无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温热病后,阴液耗伤,或素体阴虚,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过食辛辣之品,或误服辛温之剂所致。 【临床表现】纳少,口淡乏味,食后作胀,消瘦倦乏,涎少唇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短赤,舌红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 【证候分析】脾阴虚证,以脾运无力兼以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则纳食减少,口淡乏味,食后腹胀;化源匮乏,气血不充,则神疲乏力;阴液亏虚,机体失养,则身体消瘦;津不上承,则涎少唇干;津不下润,则便秘尿赤;阴虚化燥生热,则五心烦热。舌红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为阴液不足之征。【脾约证】 若以肠燥便秘、脉细涩为主要表现者,称为【脾约证】。   

【肝阴虚证】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虚热证。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热病后期,灼伤阴液;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以致肝失濡养,头目、筋脉失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
肝阴不足,头目失濡,故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络失养,虚火内灼,疏泄失职,故胁肋隐隐灼痛;筋脉失滋,筋膜挛急,则见手足蠕动;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则为盗汗;虚火上炎,故面部阵阵烘热,两颧潮红;阴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征。
本证以头晕、目涩、胁痛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肝血虚与肝阴虚】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  
【肾阴虚】肾脏阴液不足,滋养和濡润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素体阴虚,或久病伤肾,或房事过度,或热病伤阴,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所致。
【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
【肾阴虚】以肾精亏虚兼有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肾藏精、主骨,骨主髓,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骨骼失养,故腰痛酸软无力;肾阴不足,则髓海失充,故头晕耳鸣;阴虚则生内热,虚热内蒸,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弱;阴亏血少,故月经量少,经闭。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阴虚体质与养生 【什么是阴虚体质】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阴虚体质成因】先天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或后天失养,纵欲耗精,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阴虚体质特征】■形体特征:体形瘦长。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常见表现:主项:手足心热,平时容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副项:面色潮红,有烘热感,两眼干涩,视物模糊,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脉象细弦或数。
■发病倾向:平时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时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所占人群比例】阴虚体质的人占人群的8.98%,在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的西部地区容易产生这种体质的人。多见于学生和年轻人,这与他们喜欢吃烧烤煎炸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阴虚体质的人吃什么好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的东西,火锅最好少吃,鸡肉也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水果中龙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阴虚体质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冷饮对阴虚体质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
阴虚体质的人要戒烟
阴虚之质,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阴虚体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工作紧张、熬夜、剧烈运动、高温酷暑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由于能加重阴虚倾向,应尽量避免。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保护阴精。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偏于阴虚体质者要节制房事。阴虚体质者应戒烟,《本草汇言》说烟草“味苦辛,气热,有毒”,长期吸食易致燥热内生,而见口干咽燥,或咯痰咯血。

最常用的滋阴中药——枸杞子

滋阴是中医名词,是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在大自然中,需要阴阳平衡,虚实平衡。而人体的“阴阳”互为根本,“虚实”互为表里。因而滋阴补虚是中医调理人体、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法则。当人体阴虚阳盛时,往往表现为潮热、盗汗、脸色苍白,疲倦心烦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此时就需要重新调理好人体的阴阳平衡,吃些滋阴养气的药膳。

常用的滋阴中药很多,如西洋参、玉竹、沙参、麦冬、百合、天冬、石斛、枸杞子等等。这里面,我们大家熟悉的滋阴药物要数枸杞子了。

每天吃枸杞子,可以延年益寿。

枸杞子远古的时候就被视为灵物,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将它列为“上品”,称之为“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宋代还有“服用枸杞子长生不老”的说法。

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滋肾益精、养肝明目、强壮筋骨的功效,久服可以延缓衰老,延年增寿,尤其是儿童吃一些更有益,对于长牙、换牙和骨骼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枸杞子作为补品,在唐宋尤为盛行,并做成各式药膳以补养强身。除唐代孙思邈及孟诜常饮枸杞子酒而长寿外,唐朝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协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朝政,用心过度,出现了虚劳羸弱、头晕目眩等症,后来便食用“枸杞银耳羹”,用后不久,颇有效力,精力充沛。

另据史料载:在少林寺习武之人,练武之后,喜欢用枸杞子煨狗肉吃,认为有大补作用。宋代也常用枸杞子煮粥吃,认为枸杞子粥能“补精血,益肾气”,对血虚肾亏的中老年人尤为适宜。

枸杞子在民间有称“明眼草子”、“明目子”等,这是因为枸杞子有明目之功。凡是由于肝肾亏损所致的视物昏花,目暗目涩,确有效验。用枸杞子煨猪肝,对加强学生视力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眼病的恢复期,更有补益作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泡茶喝,但一次最好多放一点。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阴虚和阳虚

根据中医的不同类型来说,虚证还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各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气虚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大家伙众所周知,就是人参、黄芪,这都可以补气。

  脾气虚
因为脾从中医来说它是主运化,运化就和消化联系的比较紧密一些,那么在我们中药里头,可以用一些补脾的山药、莲子、饴糖、苡仁米,来补脾气。

  血虚

血要养心,这种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这种情况,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觉不好,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就会指甲容易断裂。如果您有以下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不好,那么您可以选择:当归、阿胶、红枣、龙眼、当归羊肉汤

  阳虚

答:阳虚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因为我们中医讲,阳虚可能是气虚之慎,因为中讲气是属阳的,他们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可能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

  肾阳虚

在阳虚的基础上肯定都是怕冷,要是肾阳虚会有腰怕凉,还有可以伴随一些阳萎、早泄的表现,如果脾阳虚就可以出现肚子特别怕凉,并且稍微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疲乏、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那么您可以选择:羊肉、芝麻、胡桃、芡实米、干姜、小茴香。
药物: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阴虚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容易上火
那么您可以选择:枸杞、百合、麦冬、银耳、山萸。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手脚心热、容易上火、目眩耳鸣、腰膝酸软
那么您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

  肾阴虚
  药物:六味地黄丸

问: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知柏地黄丸,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知母和黄柏。这两个药是一个清热的药,所以在养阴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清热的,临床上这个人如果有虚火的症状,我们就用知柏地黄丸。如果单纯就是阴虚,还没有什么口干,没有什么牙龈肿痛,这些就用六味地黄丸。

中医说的阳虚,阴虚是怎么回事? 
答1:
阴虚阳虚当属阴阳失调之范畴。今择“五绝网中医基本理论”之阴阳失调附之于下: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一)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
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阳偏盛或阴偏盛等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1)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但需要指出,“阳盛则阴病”,阳盛则阴虚。在病机上,必须分清阴是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亏虚。·邪客于阳而致阳盛,阳盛必损阴,但阴虽亏而尚未达到阴虚的程度,阴仅相对不足,其病机为阳盛而阴未虚。若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损,阳盛与阴虚并存或只有阴虚而无阳盛,则病机便从实热转化为实热兼阴亏或阴虚内热。(2)阴盛则寒: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之故。一般地说,阴盛则寒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偏盛产生的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所以说:“阴盛则寒”。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会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这种阳气偏衰的表现是由于阴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虚。从病机变化来说,阴盛则阳病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
答2: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答3:
①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②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和阳虚都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
各种虚证
写到这里,已经把表里,虚实,寒热六纲说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对了,那就是虚,实!经常有听到人们说体质虚弱经常会感冒啊,或者这个人火气很大,容易激动拉,那么这和中医上的虚证、实证有关系吗?(注意这个“证”不是“症”哦!症是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比如咳嗽、流涕、发热,而证是各种症状所反映出来的人体内部动态平衡变化的根源和实质)当然是有关系的,先来看看中医对“虚证”“实证”的理解把~
虚证:人体基本物质亏损为主要原因引起,常被称为“精气夺则虚”。
实证:以内外邪气扰乱脏腑功能为主要原因引起,常被称为“邪气盛则实”。
弄清了虚实也是大体上把握了问题的本质,它们的特点和表现我们接着说~
先说虚证,人体的基本物质元阴、元阳、气、血、津液,这些物质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如起居无常劳累,久病耗损,先天不足,失血,纵欲过渡等)就会导致虚证的产生。由于这些基本物质对人体所起的作用不同,根据损耗不同,就存在着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不同的虚证不是一概而论的,这些名词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可就是搞不大明白,没关系,继续听我说:)
【气虚】
关于这个“气”前面有讲到过,是元阴、元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物质活动,它主要有3个作用: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气”的过度耗损引起的虚证称为“气虚”。
气虚的症状也就是外在表现主要有3方面特征:1、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使脏腑机能衰退以及物质运输、排泄发生障碍。如,心跳慢搏动无力,心悸心慌心神不安,胃口不好饮食乏味,大便溏泻饮食不化,呼吸气短声音低微,排便无力大便秘结,血流缓慢血液淤滞;等等。2、防御作用减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短气自汗、容易感冒等症状。3、气的固定作用减弱,会导致脏腑无法正常固定原来的位置而出现脏腑下垂;气的摄纳作用减弱,会引起人体血、津液等物质异常丢失,出现月经过多出血不止自汗盗汗等症状。
【血虚】
血是滋养和营养人体的物质,所以血虚自然会使人的滋润度和营养性下降!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可以看作是“血虚”,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概括了血虚的症状,叫 “一黄五白四不养”,what`s mean?“一黄”指面色萎黄,气色不好肌肤淡黄枯槁无光泽是血虚的信号!“五白”,指面色苍白、嘴唇淡白、爪甲淡白、舌体淡白,这5种白都是血虚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的。“四不养”,指血不养心、血不养肝、血不养头目、血不养肢体。
造成血虚的原因,除了大出血,久病耗损,思虑过渡引发外还有生成不足如长期营养不良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导致人体没有足够的精微物质来生长血液。另外,气虚也会导致血虚的产生,有“气能生血”的说法,气不足自然不能保证血液的正常生成了。因此,对于血虚,补气是关键!
气和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气足则血旺,气衰则血虚。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把气血连在一起讲,也是这个道理。女生更应该懂得调养气血,皮肤好,面色红润,月事正常全靠它们了:)
【阴虚】
阴虚就是指人体元阴亏损而导致的虚证。在前面介绍“元阴”的时候提到,元阴有滋润人体器脏和限制元阳过度亢奋的作用,所以元阴亏损会导致阴虚证,阴虚证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干燥和元阳偏旺。这就是很多网上介绍阴虚证都会提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因为元阴亏损元阳过度亢奋,还会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阳亢症状。
【阳虚】
和阴虚相反,阳虚是人体元阳亏损而出现的一种虚证。人体的阳气和太阳一样有周期性变化的,在人体中有每日和每年的变化更替,白天阳气外出,实现人的各种活动,夜晚阳气归藏,使人逐渐休息进入睡眠状态。此外,阳气还随着四季的更替,在体内存在着四季的更替,在体内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周期性变化。
元阳亏损会导致哪些症状呢?设想一下冬季是的感觉?对,是阴冷!元阳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体热量不足--畏寒怕冷。元阳的亏损,一则是先天不足另一则是后天耗损过度,如起居、劳房、劳累、过食冷物以及药物损伤。
答4:
阳虚 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宜忌原则
  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阳虚5大症状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五脏也有阳虚时
  心阳虚。兼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肝阳虚。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乳房胀痛,情绪抑郁。
  脾阳虚。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嗳腐吞酸。
  肾阳虚。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
  肺阳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痰如白沫。
 阴虚,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阴虚有哪些具体表现?
  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 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过早进入更年期;一般多见于女仕、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
  阴虚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硕土,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多次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证候。
  阴虚可与气虚血虚阳虚阳亢精亏津液亏虚以及燥邪等证候同时慢性存在或互为因果,表现为病人气阴亏虚证、阴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阴精亏虚证、阴津(液)亏虚证、阴虚内燥证等阴虚,进而可发展成阳虚,亡阴阴虚可导致动风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的不同就读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理论。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浙江进行滋补,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山药、芡实、金银花、绿豆、决明子、鱼汤等;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应选择羊肉、鹿茸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著名学者聂文涛先生总结四句科普:“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这四句话虽然不能涵盖辩证的全部,确实很多人理解了不同的虚症。而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以并见各脏器的病状为诊断至今依据。
答5:
关于阴虚、阳虚,三七先生作答录。
修莲居士:现在我的脉象特征是 细
三七生:那就是了
修莲居士 :就是比较细 不大 还算有力, 紧的情况消退在后了,上午是紧为最大特征
三七生 :粗细说的是形 ,强弱说的是势 ,形属阴,势属阳 ,阴为能源,阳为能量
仔细体会一下形势
修莲居士 :照如此说的我现在是阴虚
三七生 :是的 ,是能源不足
修莲居士 :阴虚阳虚是会转化的吧 ,我刚来的时候是阳虚吧
三七生 :不过等紧劲去掉之后形可能会粗一些 ,现在是阳可以把饮食转化成阴藏起来了,阴虚的情况也会很快转变
修莲居士:其实阴虚阳虚 阴阳两虚的概念很多人弄不懂 ,以为自己阳虚就是阴很多的意思
三七生 :其实是相对的 ,这个说的是自身的正气 ,比如一杯水 ,一杯热水阴阳都是足的 ,如果是一杯凉水,就是阴盛 ,需要加火 ,半杯凉水就是阴虚阳更虚,先加热后加水
修莲居士 :哦, 如此而言, 很形象
三七生 :如果半杯热水就是阴阳都虚,先加水后加热,就像汽车的油箱,越满越好
修莲居士 :多数的人都是半杯凉水吧
三七生 :能源足了,能量才能不虚 ,差不多。有的都快到底了 ,反而很热
修莲居士 :能源是水 能量是冷热吧
三七生 :这时候就要先加水,把热量藏住,然后再加热,再添水……直到满起来
能量就是热 ,冷就是能量不足了 。就像蒸气机,其实就是水火的关系问题
水就是能源,火就是能量 ,做饭做菜不是都离不开水火吗 ,人也一样
修莲居士:恩
三七生:伤精就是水倒出去的太多了,热量也跟着没了 ,由于水倒的比热量散的快,所以通常会表现为相对的虚热 ,热量不断渐少,剩下的水也变凉了,这时候阳就比阴还少,热也热不起来了 ,其实就是一个能源的储藏问题和能量的释放问题
乙问:是不是阴阳同补(直接加热水),就万无一失了?
三七生:多数时候是,在水少热多的情况下,加水不宜过热
答6:
阴虚阳虚当属阴阳失调之范畴。今择“五绝网中医基本理论”之阴阳失调附之于下: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一)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
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阳偏盛或阴偏盛等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1)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但需要指出,“阳盛则阴病”,阳盛则阴虚。在病机上,必须分清阴是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亏虚。·邪客于阳而致阳盛,阳盛必损阴,但阴虽亏而尚未达到阴虚的程度,阴仅相对不足,其病机为阳盛而阴未虚。若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损,阳盛与阴虚并存或只有阴虚而无阳盛,则病机便从实热转化为实热兼阴亏或阴虚内热。(2)阴盛则寒: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之故。一般地说,阴盛则寒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偏盛产生的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所以说:“阴盛则寒”。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会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这种阳气偏衰的表现是由于阴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虚。从病机变化来说,阴盛则阳病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际上在阴偏盛时,多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为相对不足和绝对损伤。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阳气亏虚,阳不制阴,使阴相对偏亢,形成“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反之,阴精亏损,阴不制阳,使阳相对偏亢,从而形成“阴虚则热”的虚热证。(1)阳虚则寒: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因为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弱衰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觥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所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2)阴虚则热:胡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阴虚之证,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为主,其他三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五者之间,亦多夹杂并见。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二)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阳气阴液之根本,所以,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例如,临床常见的遗精、盗汗、失血等慢性消耗性病证,严重地耗伤了人体阴精,因而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不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汗、畏冷、下利清谷等阳虚之候。这是由阴虚而导致阳虚,病理上称为“阴损及阳”。2.阳损及阴: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水肿一病,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所致。但其病变发展则又可因阴无阳生使阴阳日益亏耗,而见形体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疯等阴虚症状,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这是由阳虚而导致阴虚,病理—亡称为“阳损及阴”。实际上,由阴或阳的一方不足导致另一方虚损,终究会导致阴阳两虚,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这在脏腑,气血病理变化中是屡见不鲜的。因为肾阴为全身·阴液之本,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故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终又总是以肾阳、肾阴亏虚为主要病变。(三)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盛至极或阳盛至极而壅遏于内,使阴气与阳气或阳气与阴气相互阻隔不通的病理变化。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而壅遏于内,将另一万排斥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所致。阴阳格拒表现为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阴盛格阳(真寒假热):阴盛格阳,是指阴寒过盛,阳气被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一种病理变化。如虚寒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其证除有阴寒过盛之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细欲绝等症状外,又见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身反不恶寒、面颊泛红,似为热盛之证,但与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并见,知非真热,而是假热。阴盛格阳,又有格阳和戴阳之分,格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身反不恶寒)。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盛格阳于头面(面赤如妆)。格阳和戴阳均属真寒假热证,其病机同为阴阳格拒。实际上,疾病发展到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格阳证和戴阳证常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2.阳盛格阴(真热假寒):阳盛格阴,是指阳盛已极,阻拒阴气于外,出现内真热外假寒的一种病理变化。阳盛格阴是由于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达于外所致。其病机的本质属热,而临床症状有某些假寒之象,故又称真热假寒。如热性病发展到极期(阳明经证——白虎汤证、阳明腑证——承气汤证,及暑厥病等),即有阳热极盛之心胸烦热、胸腹扪之灼热、口于舌燥、舌红等症状,又有阳极似阴的四肢厥冷或微畏寒等:热势愈深,四肢厥冷愈甚,所以有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之说。四肢厥冷是假象,系阳盛于内,格阴于外所致。(四)阴阳转化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失调还可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
1.由阳转阴:疾病的本质本为阳气偏盛,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阴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见到高热、口渴、胸痛、咳嗽、舌红、苔黄等一些热邪亢盛的表现,属于阳证。由于治疗不当或邪毒太盛等原因,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阳转化为阴,疾病的性质由热转化为寒,病理上称之为“重阳必阴”。“重阳必阴”与“阳证似阴”不同,前者的“阳”和“阴”皆为真,后者的“阳”为真,而其“阴”为假。2.由阴转阳:疾病的本质为阴气偏盛,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阳的方向转化。如感冒初期,可以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束表之象,属于阴证。如治疗失误,或因体质等因素,可以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阳热亢盛之候。此时,疾病的本质即由阴转化为阳,疾病的性质则由寒转化为热,病理上称之为“重阴必阳”。“重阴必阳”与“阴证似阳”有本质的区别。(五)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包括亡阴和亡阳。
1.亡阳: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一般地说,亡阳多由于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也可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等多种原因,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阴泄,阳气外脱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其临床表现多见大汗淋漓、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一派阳气欲脱之象。由于阳气和阴精具有依存互根的关系,亡阳则阴精无以化生而耗竭。所以,亡阳之后,继之往往出现阴竭之变,阳亡阴竭,生命就告终了。
2.亡阴: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一般地说,亡阴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也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损阴液而致亡阴,其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粘、四肢温和、渴喜冷饮、身体干瘪、皮肤皱折、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脉细数疾无力,或洪大按之无力。同样,由于阴液与阳气的依存互根关系,阴液亡失,则阳气所依附而涣散不收,浮越于外,故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阴竭则阳脱,阴阳不相维系而衰竭,生命也随之告终了。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征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浮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终止而死亡。综上所述,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来阐释、分析、综合机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理。因此,在阴阳的偏盛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答7:
阴虚阳虚当属阴阳失调之范畴。今择“五绝网中医基本理论”之阴阳失调附之于下: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一)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
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阳偏盛或阴偏盛等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1)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但需要指出,“阳盛则阴病”,阳盛则阴虚。在病机上,必须分清阴是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亏虚。·邪客于阳而致阳盛,阳盛必损阴,但阴虽亏而尚未达到阴虚的程度,阴仅相对不足,其病机为阳盛而阴未虚。若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损,阳盛与阴虚并存或只有阴虚而无阳盛,则病机便从实热转化为实热兼阴亏或阴虚内热。(2)阴盛则寒: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之故。一般地说,阴盛则寒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偏盛产生的寒性病变以及湿、静之象,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所以说:“阴盛则寒”。由于阴的一方偏盛,常常耗伤阳气,会导致阳的一方偏衰,从而出现恶寒、腹痛、溲清便溏等。这种阳气偏衰的表现是由于阴盛所引起的,所以又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虚。从病机变化来说,阴盛则阳病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
中医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对人体而言也是如此,可以泛泛的分为阴和阳,阴虚就是自身之内阴不足了,阳虚就是自身之内的阳不足了
答8:
是说肾虚吧
自己对照下面的看吧
肾阴虚:腰膝酸软酸疼,头昏目眩耳鸣,失眠多梦,健忘,男子遗精早泄梦遗,阳强易举,女子梦交,经量减少甚则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内热(潮热)盗汗、阵发燥热,五心烦躁,咽干颧红,皮肤干枯、尿少便干溲黄、不育不孕,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腰痛发凉,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自汗。消化系统不好(大便汤泄),心血管系统不好(心悸咳喘)气短而喘。男子阳痿、早泄、性冷,睾丸冷疼,精液量减少稀薄,活力比较差,前列腺病、尿频清长,小便清冷,尿后滴白等。夜尿多、尿急,或尿少水肿。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大减,头晕目眩、小腹冷痛胀痛,下肢浮肿、便秘便溏,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嫩,舌苔薄白滑,脉沉弱,两尺尤甚。
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也好,匮乏到一定程度,就是阴损积阳,或阳损积阴,比如说肾阳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的症状,就是两种症状都有很多。所以我们再补肾阳的时候,一定要补肾阴,而且要阴中求阳,而且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是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
肾阴虚者,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绿豆、银耳、莲子、决明子、鱼汤蛤蜊雀肉鹿肉等等进行滋补;
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狗肉、羊骨、猪肾、淡菜、干贝、鲈鱼、桑椹、芡实、栗子、胡桃、山药、枸杞子、冬虫夏草、杜仲、何首乌、海参、海马、虾子,此外,肾虚者还宜服食龟肉、鸽肉、猪肉、甲鱼、蛤蚧、莲子、松子、荠菜、韭菜、蜂王浆、灵芝、燕窝、阿胶、紫河车、地黄、锁阳、肉苁蓉等。
阳虚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阳虚可能是气虚之慎,因为中讲气是属阳的,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可能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气虚:人参、黄芪,这都可以补气。
肾阳虚吃什么好  
首先要区分是绝对虚还是相对虚。如是绝对虚,那么吃壮阳药物没错的。但是,如果是相对虚,那是由于阴实导致的,就不能吃壮阳的药了。因为是由阴气盛引起的,那就要祛阴。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特别是壮阳药,可不要乱吃 。当然,也可以通过食疗:
杜仲腰花,茴香炖煮肾,杞地山药粥,都是不错的补肾食疗方法,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肾虚 进补原则:冬季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牛磺酸、精氨酸和锌,动物的鞭和甲鱼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冬季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食物,适当摄入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橘子、柿子等,以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
食疗方案: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推荐几种补肾的食品(食补法)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肾虚,你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2.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等。
3.自我按摩腰部和脚心。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
肾虚患者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瑜珈、打网球、打太极等运动方式,要坚持进行,持之以恒。
要多吃以下食物
动物肝脏.胰脏.肉类.贝壳类.牛奶.谷类.豆类.马铃薯. 蔬 菜.红塘.禽蛋.乳制品.鱼.蟹.甘蓝.菠菜.韭菜.芹菜.胡萝卜.南瓜.甜薯.干辣椒.番茄.谷胚.蛋黄.硬果.植物油.鸡肉.麦胚.麦片,面包.人造油.花生.芝麻.鲜枣.水果
忌吃或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盐、酱、白酒及香烟等。
注意饮食和作息要规律 少辛辣 不能熬夜 长期保持 不要以为晚上不睡白天睡就可以补回来了 这样的想法是错的 因为很多器官的休息和排毒时间都只是在晚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属于身体亚健康 切记 得长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答9:
肾阳虚和阴虚最正确的判断方法
肾阳虚:四肢特别是手发烫,别人如果摸你的手会感觉你的手很烫。自己爱出汗特别吃饭的时候更是大汗淋漓。口臭口感浑浊(吃清胃火的中药,开始觉得口腔清爽,但药一停就复发长久不愈)爱牙痛(特别春季和秋季)爱上火。舌头肥大有牙齿印。舌苔:腻,黄色。(给人感觉很象热重)或白色。舌头中间有裂纹。另外不口渴,一天不喝水都不觉得口渴,几乎没有喝水的需求。此时你可能还以为自己身体好,不怎么喝水都不觉得渴。那么我告诉你此时你的体内已经被“湿”裹起了,脾阳弱而运化不力。如此情况2年后你体检,将出现尿盐沉淀的检查结果,再过一年可能就是肾结石的结果了。切切!切切啊,请万万不要被现在的错误理论把自己的身体误了!
肾阳虚早期症状还有晚上睡觉噩梦,容易鬼压床。
肾阳虚中晚期症状 小腹觉得寒冷,喝冷水很不舒服,坐冷板凳更是觉得会阴前阴有难以名状的不舒服感。手摸XX感觉XX寒冷。勃起开始有心无力,XX减退。下肢感觉发胀,而且感觉下肢冷。上身却显示一派热象,比如吃点燥火的东西,脸上起痘痘,或牙齿疼痛 口舌起疮,鼻炎。经常大汗特别吃饭的时候。女性症状还可能出现痛经,而且痛经(月经)时大汗,要用暖水袋放在小肚子上才觉得稍微好点。经血有深乌,结块,甚至出现类似黑色的凝血块。(医院医生可能会给你开三菱 莪术 元胡 鸡冠花 益母草之类,因为他们会辨证成气血问题 采用破血的治疗方法)一部分人士出现黑眼圈,特别是下眼皮。或者鼻子山根部位发青。
现在普遍观点说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
”的症状,那么我要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这个几乎是错的。实际肾阳虚表现的不是寒象而是热象特别上半身。比如手心发烫,口臭舌苔厚腻。包嘴吞气感觉气体浑浊。另外肾阳虚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头部疼痛特别后脑勺,或者脚后跟痛,或者口腔糜烂发炎,口疮,咽喉炎。如果你有上述症状用治疗经久不愈,或者逐渐形成吃饭哽。那么你就要考虑是否阳虚了。治疗肾阳虚的主要药物:附子 附片 桂枝 干姜 肉桂 适宜药方 附子理中丸 白通汤 三逆汤等。如果你有不想喝水的症状 一定要注意去湿:去湿药物:茯苓 猪苓 泽泻 佩兰 藿香 苡仁 芡实 莲子 金钱草、白术 砂仁等。
另外所有的癌症 无论白血病还是喉癌肺癌 以及爱滋病 都为元阳弱,后期表现的高烧,红肿之类严重热象,乃亡阳之象。因此这类疾病发现初期若以元阳弱论治或可带疾延寿。但不幸的是现在都是按清热滋阴的方式治疗(被热象所迷惑)结果最后脱阳而亡。症状高热 大汗 红肿 剧痛
有以上症状的(特别早期症状),如果你去医院95%的医生会认为你是肾阴虚或者火重,会建议你长服六味地黄丸,会开一些滋阴寒凉的药,如 石斛 玉竹 等 另外会开一些清热的药。如果你听医生的话长期服用,那么
你会进入中期晚期。而且越来越严重 。
---- 我就是被误治为肾阴虚,弄得我苦不勘言。治了多年越来越严重。后来我自己胆子大按阳虚下药
用 附子40(先熬60分钟) 砂仁20 甘草10 喝下去 感觉舒服极了。口腔清爽 ,下肢渐渐不冷。
肾阴虚症:上半身寒冷的感觉,下肢却热象。特别XX容易勃起,如果勃起后不萎软(中医叫强中)这样的才是肾阴虚。特别是否强中是判断肾阴虚的关键判断点。真正的肾阴虚比例极少比例不足 5%
各位同胞,我以自己的经历来说明肾阳虚和肾阴虚的症状表现,希望大家一定重视不要被那些垃圾书垃圾专家误了

中医专家讲肾虚

来源:健康报     

    “我腰酸、腰痛,是肾虚吗?”“我性功能不好,是不是肾虚?”“经常掉头发是不是肾虚?”“我以前得过肾病会不会肾虚?”……中医师每天都要面对很多关于肾虚的咨询。很多人一有腰酸、腰痛,就以为自己肾虚了,可见中医肾虚的说法在老百姓心目中很是深入人心。那么,到底什么是肾虚?肾虚了应该怎么办?本期我们邀请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析。
    中医的肾≠西医的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具有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司二便,其华在发等功能。中医学所谓的肾,不是解剖意义上的肾脏器官,与西医学所提及的肾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的意义更广泛,生理功能涉及面更广。
    精神旺盛、耳聪目明、头发润泽、牙齿坚固润泽而白、腰脊强壮、行走矫健、性机能正常、男女能够繁衍后代、尺脉柔和有力等综合证候群,就是中医肾脏功能正常的综合反应,或者说这就是中医说的肾脏。
    肾虚是精神疲乏、头晕健忘、耳鸣耳聋、发脱枯槁、齿摇稀疏、腰背酸痛、性机能失常(梦遗、阳痿、滑精等)、男子不育、女子不孕、小儿囟门迟闭和骨软无力、老年人骨质脆弱和易于骨折、尺脉弱等一个综合证候群。
    无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均可导致肾精亏虚。如肾藏精不足,则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性功能失常、发育不良、不孕不育、须发早白或枯槁、脱发等现象;肾主水液代谢的失常,可出现面浮肢肿、夜尿清长、排尿无力等现象;肾主纳气功能减退,可能出现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肾主骨生髓功能减退,则可出现腰酸骨软,行动迟缓,骨质疏松,牙齿动摇、脱落;脑为髓海,肾生髓充脑功能下降,可出现头晕、健忘、反应迟钝等病症;肾精不能上充于两耳,耳失所养,则可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临床上可以见到的上述症候群,都属于中医学肾虚的范畴。
    肾虚是一个综合证候群
    如果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男子性欲降低,阳痿或遗精、滑精、早泄,男子不育,女子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多尿、小便清长等症状。或表现为健忘失眠,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皮肤皱纹和色斑,中年暗疮,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都可能说明您得了肾虚证。以上这些纷繁复杂的症状都归属于中医肾虚范畴。从以上这些症状可以看出,肾虚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智力、衰老、生育都有着密切关系。
    有了上述症状,是不是就一定得了肾虚证呢?不一定。一些人一有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症状就说自己肾虚,这是一种误区。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个别症状确实是肾虚的某些症状和一个重要的信号,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腰酸腰痛、性功能下降等症状和肾虚画等号。比如说现代医学的风湿、劳累过度、扭伤、骨质增生、尿道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都会造成腰疼。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有可能是肾虚,也可能是瘀血、湿热、风寒等因素导致的,应根据中医四诊进行辨证施治。如果都一味补肾,则可能会造成“闭门留寇”,甚至因误补而延误病情了。
    肾虚是一个综合证候群,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症状,所以需要有长期临床经验的专业中医生进行细致认真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是否肾虚的准确判断。中医生绝对不是靠某一个单纯的症状就轻易下肾虚结论的,这在中医业内叫“四诊(望、闻、问、切)合参”。  
    肾病≠肾虚
    西医肾脏疾病既可能属于中医肾虚证,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中医的肾虚证,要结合个人的体质进行分析辨证。常见的肾脏病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结石等常见病多发病,在肾科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在疾病的某个阶段中医辨证可能为气虚证、阴虚证、湿热证、瘀血证、湿浊证等。如患者表现为乏力、口干口苦、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那么就是一个湿热证。因此,得了西医肾脏病,不一定就是肾虚。  
    有些人因腰痛就诊中医,而医师可能会告知他为肾虚,便以为自己得了西医的肾脏病,甚至以为可能会得了尿毒症,被吓得半死。其实没必要过分担心,因为中医说的肾虚并不是西医诊断的肾病,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肾虚既可能包括无西医学肾脏疾病的功能失调性疾病,也可能包括西医肾脏疾病,它们也可以是交叉地存在着。由于肾虚,往往预示着人的免疫功能较差,这时候也容易发生西医诊断的肾脏疾病。此时,应尽快去医院找泌尿科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去诊断,明确是否真的有肾脏疾病。
    肾虚分阴阳
    中医学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长期劳累、生活紧张、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年老体衰等原因均会使肾的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肾虚症状。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这就是肾虚。目前大家常说的肾虚,如遗精、阳痿、早泄、性冷淡、不育、不孕等,实际上是狭义的肾虚。广义上的肾虚包括一系列的全身症状。
    肾虚有多种,以肾阴虚、肾阳虚最常见。
    肾阴虚证:表现为腰酸膝软,耳鸣头晕,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便秘、经少甚至经闭,或崩漏,失眠多梦,口咽干燥,潮热盗汗,心情烦躁、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症状。
    肾阳虚证: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冷,神疲乏力,形寒肢冷,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不孕、性欲低下,五更泄泻,小便清长,夜尿多,身体浮肿,舌淡,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
    中医辨证治肾虚  
    中医治疗肾虚可概括为一个“补”字。补肾成为肾虚男女皆宜和延年益寿的常用办法。  
    中医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和肾精亏虚五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肾阴虚证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梦遗、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等。五心烦热,就是指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和心口,有一种发热的感觉。
    肾阳虚证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阳痿、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润、脉微弱迟等。
    肾气不固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小便清长而频数,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小便失禁,或遗溺,或夜尿增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沉。
    肾不纳气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咳嗽胸满,痰清稀,自汗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口唇青紫,四肢欠温,纳差,重者不能平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肾精亏虚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小儿痿软、解颅、五迟、五软;成人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以及西医学的小儿佝偻病、男性不育等病。
    肾阴虚治疗方法当然是滋补肾阴,通过补充肾阴的方法,让肾阴充足之后,它的偏衰就能够得以纠正了。滋补肾阴的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临床常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而无明显其他伴有症状者,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知柏地黄丸临床常用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者;麦味地黄丸临床常用于消渴咳嗽咯血者;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临床常用于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为主者;二至丸临床常用于妇科病人见咽干鼻燥、月经量多者;归芍地黄丸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脚跟疼痛者。
    肾阳虚当然就要补肾助阳。在补肾助阳时有个小技巧,补肾阴不必补肾阳,补肾阴的药不一定加上补肾阳的药,但是补肾阳必须补肾阴,这是中医治疗肾虚的法则。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肾阴虚了,物质匮乏了,我们补充物质的东西,然后它一点点地就把肾阴补充好了,就纠正过来了。但是补肾阳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把补肾阴的药加上,即把有肾阴作为物质基础才能转化为肾阳。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断。”金匮肾气丸就是治疗肾阳虚的。
    肾气不固则要补肾固摄,方用大补元煎合金锁固精丸加减。
    肾不纳气则要治以培元温肾,纳气平喘。七味都气丸和人参蛤蚧散就是治疗肾不纳气的。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肾精亏虚则要填精益髓。龟鹿二仙丹、五子衍宗丸、左归丸之类,都是治疗肾精亏虚的。
    由此看来,中医的肾虚概念十分广泛,以上各种病变都可以归为肾虚。我们笼统地把他们称为肾虚十分容易,但对其中包括的各种情况,分析起来又千差万别,本质上各不相同,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肾虚证常见的有五个,还要看看你属于其中的哪一个。疾病表现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肾虚而不加选择地乱服补肾中药,一定要在中医专家指导下用药。盲目补肾不可取,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关链接
    女子能长期服乌鸡白凤丸吗? 
    乌鸡白凤丸是古书《济阴纲目》中大小乌鸡丸的加减方,已有百年历史。它由乌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牡蛎、鳖甲、桑螵蛸、芡实、山药、天冬等20味中药制成。乌鸡白凤丸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阴阳双补的成药,使用范围很广,在妇科应用最多。
    因乌鸡白凤丸补肾阳成分多,滋阴成分少。女子如果出现了腰酸腰痛、带下清稀、宫寒不孕等症状,又经过中医专家诊断为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精亏虚证型,可以比较长时间服用乌鸡白凤丸,但肾阴虚者则不合适服用。
    是药三分毒,不能因为乌鸡白凤丸是中药,就可以随便乱吃。根据说明书的用法服用1~2周,然后定期到医生那里去咨询和重新诊断,看病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千万不能长期服下去,更不能将其当成女性美容养颜的中药。
    男子能长期服六味地黄丸吗?
    六味地黄丸来自宋代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物组成,以滋补肾阴为主。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明显是肾阳虚的人更不宜服用,否则病症就会“雪上加霜”; 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要小量服用,因为吃了以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自己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身体不适。
    如果男子出现了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症状,又经过丰富经验的中医专家诊断为肾阴虚证型,且经过专家分析没有以上禁忌症,则可以比较长时间地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则不合适服用六味地黄丸。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精亏虚者尚可服用,但不是最佳选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最佳配方。
    枸杞茶、枸杞酒能长期饮用吗?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是补益肝肾要药。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泽肤悦颜、培元乌发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遗精、面色暗黄、须发枯黄、腰膝酸软、阴虚劳嗽、老人消渴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该药列为上品,称之“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对枸杞子的评价尤高,认为该药“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焉”。现代研究发现,枸杞子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新生、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皮肤弹性、抗衰老等作用。
    枸杞子泡酒熬膏、早晚嚼食、泡茶泡水、煲汤药膳,各有风味。如果您经过中医诊断为肾阴虚证型,就可以长期服用。但最好直接嚼食枸杞子或泡茶泡水、煲汤药膳。尽量不用枸杞子酒,因为酒有伤阴助火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枸杞子,要定期到医生那里去咨询和诊断,看病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枸杞子可能就不适合或者需要暂时停一段时间。  
    枸杞菊花茶能补肾明目吗?
    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菊花泡水长期当茶饮,据说可以用来补肾明目。中医很早就用枸杞子补肾明目,在民间流传也很广,而且它常常被当做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菊花甘、苦,微寒,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因此,枸杞子配伍菊花当茶服用,味道甘美,沁人心脾,确可以起到补肾明目的作用,为很多人所喜用。
    尽管枸杞菊花茶有补肾明目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枸杞子甘平,滋补肝肾,菊花散风清热,因此该茶主要适合肾阴亏虚伴有风热上炎所致的目昏不明,羞明流泪患者。若是肾阳虚或肾精不足的患者,就不适合服用了。

自我检测:人体肾气不足的八种表现

    “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它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各种病症,对健康极为不利。

    在中医理论中,“肾气”是肾精生化之气,反映了肾脏的功能活动。中医认为,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有着密切关系,《黄帝内经》中就曾用肾气来阐释人体由生长发育而转向衰老死亡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到了七岁左右,男子到了八岁左右,因肾气旺盛,促进了身体各部的发育成长;女子到了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到了六十四岁左右,因肾气的衰微,而呈现出衰老的现象。

    由此可见,肾气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懂得补充肾气。不过,补肾气也要讲方法,只有在肾气不足的时候补充才最有用,否则容易引出肾火,对健康也极为不利。经过我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一个现象,就说明你的肾气不足了,需要补一补了。

1.爱吃味道浓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此时说明肾气已经不足。

2.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个激灵。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不让它外泄。

3.每天17~19点发低烧

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经常出现低烧的状况,特别在下午17~19点的时候,很容易发低烧,这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

4.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肾气不足了。

5.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其实这也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

6.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

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好多年轻人已经有了白头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头发是肾的外现,是肾的花朵。头发的根在肾,如果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了,这时候就要补肾气了。

7.春天手脚冰凉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补肾了。

8.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都是在警告我们要对身体状态做出改变,否则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了。

植物的种子最能补肾壮阳

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所以吃种子具有增加能量、补肾助阳的作用。

我有一个中医朋友,对于肾气不足的患者,经常推荐一服名为“五子衍宗丸”的古方。该方最早收录于《摄生众妙方》,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现在一般的药店都能买到中成药。

这种药最早用于治疗男性肾虚精少、阳痿早泄、遗精、精冷,后来扩展到治尿频、遗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妇女白带多,并且对于某些因肾虚引起的不孕不育也非常有效。究其治病原理,其实就是补充肾气,增强人体内的“火力”。

为什么植物的种子具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据有关专家分析,对于植物来说,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一部分,因此用种子药物治疗肾气不足的确是有道理的。

可以说,植物种子能够壮阳,这一理念的确立,对于现代人健康长寿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素食主义者,就可以通过多吃种子类的各种干果,比如花生、榛子、核桃,来补充自己的肾气,激发生命的活力。

除此之外,植物种子壮阳的理念对于脑力工作者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脑与肾是相通的,故有“补肾就是补脑”的说法。并且,大脑工作时消耗的能量非常大,直接消耗肾里的元气,从而极易引起肾气不足。这时候,如果每天在早餐中加点坚果,或者每天吃一两个核桃、六七个杏仁,就可以收到极佳的补肾效果,进而改善脑功能乃至延缓衰老。

另外,韭菜子的壮阳功效也不容忽视。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认为,韭菜子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能够补益肝肾,壮阳固精,适用于肝肾不足、肾阳虚衰、肾气不固引起的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小便频数、遗尿、白带过多等症。

韭菜子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研末蜜丸服,每次5~10克为宜。但要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另外,再向大家推荐一种以韭菜子为主的药膳--韭菜粥。

材料:韭菜子10克,粳米50克,盐少许。

做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烧熟,与粳米、细盐少许,同放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米开粥熟即可。每日温服2次。

功效:此方有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功效。

 
“你肾虚了吧?”

肾虚误区:男人“不行”就补肾

一项随机调查结果发现,20个男性中,有14个怀疑自己肾虚,原因是出现过腰膝酸软、尿频、出汗、怕冷等。在自认为肾虚的症状的20个人中,只有一人看过医生,

这项调查还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补肾非常重要。但是多数的人却说不清何为“肾虚”? 道不明白如何补才正确、有效?

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肾虚的四大误区

  相比众多人都对肾虚津津乐道,也都能信口说出一堆能够壮阳、治肾虚的膳食极品。但是,什么叫做肾虚”?想必真正了解,百中无一。

  专家指出现实生活中,肾虚被严重夸大,而且多有误导之嫌,把肾虚和男人的性能力挂钩,有点症状就对号入座,是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  “性功能不行就要补肾 绝大部分男人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雄风不在,肯定是肾不行,这已经成为潜在逻辑,也可以说是危害最大的误区。

  一项针对700多名ED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如果随意服用壮阳药,会加剧病情的发展。

  有些人一感到感觉性爱时力不从心、尿频、小便不干净,就以为是阴虚、ED了,乱补壮阳药,使病情加重,出现小便灼热、尿道有疼痛感等症状,延误了真正病因治疗的最佳时机。

  有些人一遇到出汗多、频繁如厕、腰膝酸软、性欲下降等症状,就怀疑自己肾虚了。盲目错错误服用壮阳,使真正的病情加重。

    专家对此表示,实际上,中医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它有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和参”,全面分析之后才能确诊。

    以出汗来为例:肾虚、胃气虚弱、湿热不清、寒邪入内等都会导致。而且,除了肾虚之外,你可能还合并有更严重的其他症状,如果只把眼睛盯在肾虚上而忽视了其他的,就可能贻误病情。

就是真的肾虚也不必过度担心。

很多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专家说,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并不等于肾病,也不等于ED.它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   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

中医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因人而异。   肾虚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 中医的不仅仅是一个器官

  专家指出:在中医中,肾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功能单位,并不是西医所对应的那个叫的脏器。它主要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其作用之大,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西医学中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如果仅凭一两个相符的症状就“补肾”,是不科学的。

护肾补肾,强调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专家说,肾虚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如果仅仅属于轻症,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话,并不需要刻意去大补,但若是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就应该去正规的中医院或者中医科,找专业医生辨证施治,千万别擅做主张滥补。

  对此,专家给大家指出了几招护肾之宝:

   一、房事适度。以事后的生理、心理感觉舒适、愉悦为依据,如果事后出现疲劳,不愿起床、头晕等感觉,就应减少次数。

二、护肾按摩操。

1、按摩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和命门穴(

于后腰与肚脐眼相对的位置),以及两旁的肾俞穴(位于命门穴两旁1.5)。按摩前先将双手搓热,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搓揉至发热为止。

      2、位于脚底的涌泉穴,双手左右交叉搓揉

至发热为止,一般每次120下,最好早晚进行。

三、饮食调理。

平常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等,而核桃、板栗、枸杞、骨髓、猪腰也不错。

四、肾主。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少动气。

 
《生命时报》: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

《生命时报》: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
  一个总被大眼袋困扰着的人,首先想到的解决之法通常是多睡多休息,其次是按时涂抹能够去眼袋的眼霜,最极端的也有想用手术去除眼袋的。虽说这三种办法都可能有效,但消除眼袋还得先找对“病根”。

  有句话说,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中医认为,眼袋的形成与脾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脾胃主运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响到肌肉功能和体内脂肪的代谢,脾胃功能减弱,水湿运化不畅,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松弛无弹性,久之则出现眼睑下垂,形成眼袋。因而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辅助消除眼袋。

   此外,中医学理论提示,肾主水,其色为黑,肾虚导致水代谢障碍,肾气不足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目失所养,则出现黑眼圈,多表现在下眼睑。

  因此,医生建议,要想去除眼袋和黑眼圈,除了要调节作息,恢复正常睡眠,还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以补气养血、健脾养胃进行适当的中医药调理,也可以加快眼袋的恢复。

《生命时报》( 2009年9月4日  第 04 版)

  因此,要想去除眼袋和黑眼圈,除了要调节作息,恢复正常睡眠,还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以补气养血、健脾养胃进行适当的中医药调理,也可以加快眼袋的恢复.
脾虚食物大枣 ,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脾虚食物樱桃 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名医别录》中就说:“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滇南本草》亦云:“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脾虚食物芡实 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的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之最宜。
  脾虚食物菱角 熟者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本草衍义》中曾说:“煮熟取仁食之,代粮。”用老菱制取淀粉叫菱粉,也有补脾作用。《唐本草》云:“菱,脾虚食物作粉极白润宜人。”《纲目拾遗》亦载:“菱粉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脾胃气虚者食之为佳。
  脾虚食物莲子肉 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明·李时珍认为:“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王楸药解》中还说;“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所以,对脾虚之人久痢虚泻,妇女白带清稀频多者,最宜食之。
  脾虚食物党参 性平,味甘,无毒,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本草正义》指出:“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可见党参补脾胃作用与人参相同,脾虚食物且运用得比人参更广泛。
  脾虚食物太子参 又称孩儿参、童参。能补脾益气。《本草从新》说它“大补元气”。《饮片新参》认为太子参“补脾肺元气”。《陕西中草药》中还说它“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脾虚腹泻,不思饮食。”
  脾虚者宜常食这些食物之外,脾虚之人还宜服食山药、粟米、高粱、青稞、蚕豆、狗肉、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鳜鱼、白木耳、花生、黄芪、紫河车、白术、甘草等 脾虚者根据其宜忌原则,应当忌食或少吃阿胶、马奶、牛奶、海参、甲鱼、螃蟹、蛤蜊、蚌肉、蚬肉、鳆鱼、芝麻、荞麦、柿子、柿饼、荸荠、柑、橘、香蕉、桑椹、无花果、猕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萝卜、水芹菜、落葵、菊花脑、茼蒿、菠菜、莼菜、发菜、菜、地瓜、丝瓜、生菜瓜、生黄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菊花、金银花、地黄、决明子、西洋参、胖大海、薄荷等

眼袋随着年龄的增加日益严重,让人烦恼不已。表面看来,眼袋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环发生障碍,毛细血管、淋巴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淋巴液进入组织间隙,其实不然,中医对此有独到的观点和巧妙的治疗方法。

  一、致病原因:眼袋的形成与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脾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营养物质与水的代谢。从经络关系来看,眼袋发生的位置恰恰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与脾胃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因此眼袋的形成主要是脾胃的功能减弱了。

  二、治疗方法:服用《参苓白术散》即可。具体药方: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同时每天早、晚反复按压手掌食指正下方各八分钟,七天病除。

  三、中医原理:健脾益气——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中医所说的脾,在生理功能上与西医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它指的是脾经的功能。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胃肠内转化为水谷精微后,需要脾的运化才能为人体其他组织脏器所利用。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会滞留在局部,进而会化生为痰湿,从而导致大便稀薄、面色苍白,眼袋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方中的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是为君药,可补脾胃之气。再配合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辅助以按压阳明胃经之主要穴位,取八卦之坤、艮之数,五行入土,入脾胃之经,最终通过益气健脾,渗湿之泻的手段消除眼袋。

  从经络来看,下眼睑走胃经,眼袋的位置是胃经的承泣穴、四白穴所在。眼袋的出现多是因为胃燥化水功能出现衰退,胃机能差,承泣穴、四白穴阻塞造成的。所以,除了开刀抽脂消眼袋之外,穴位的按压是预防、消除眼袋最有效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