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体育连接健康新生活

 dengym 2011-02-24
快乐体育连接健康新生活

http://  2006-07-07 09:14:22  来源: 珠江时报




核心提示●
  传统体育课偏重于竞技式体育教学,让不少孩子谈体育色变,为改变这种状况,体育教育工作者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积极地改革探索。以顺德北滘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新一代学校,通过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新形式,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并将健康体育的理念由校内延续到校外,成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新模式,将教育探索成果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推动社区体育发展,今后,它还进一步将从青少年扩充到中老年人群,引领全民健康潮流

  周末的下午,美丽的千灯湖边,几十个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穿着风火轮、戴着多彩头盔,进行精彩的轮滑表演。孩子们欢快飞驰的身影给美丽的静景增添了不少生动与活跃,也引来了一旁观看的家长和观众的连声称赞,这群快乐滑行的孩子正是来自德为先学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们。在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而热闹的广场轮滑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俱乐部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意义。

教学改革促生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一个城镇中学建立了自己的体育俱乐部这在教育领域绝对算是一个新鲜事物,这一新事物的萌生与近几年来体育教育的大改革不无关系。
  “一直以来的传统体育教学都是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其意义更多体现在学生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体育新课标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探索,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邵永海老师认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也就促生了更多教学改革实践。从1999年开始,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进行体育改革的探索,经过三年多时间,他们总结出一条将校内外体育资源结合起来,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俱乐部模式。

新模式带来大变革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新模式一经产生就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关注。2002年8月份,它获得全国第八届中运会科报会一等奖,此后多次获得省、市、区科研成果奖。教育界人士认为,“立足校园、面向校内外”的学校体育俱乐部能充分发挥校内、校外的资源优势,填补学校体育教育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推进社会体育发展的空白。
  2002年12月份,德为先学校体育俱乐部正式成立,体育俱乐部模式得到真正的实践与推广,三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对学校体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校内,它所倡导的快乐体育理念、专修课模式,实现了新课改的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活动、快乐学习的乐园。
  在课余体育活动方面,它为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爱好、延续锻炼习惯的平台。在体育课堂之外,学校俱乐部如同一根纽带将人们与体育运动连在了一起,不少学生在毕业多年之后,仍积极参加俱乐部的各项活动,体育的终身教育效应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德为先俱乐部还对课堂体育教学进行延伸。在传统的运动项目外,俱乐部将一些适合青少年发展的校外项目引入学校。如目前在德为先俱乐部蓬勃开展的轮滑运动、定向野营等,都是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延伸扩展。

发挥教育辐射作用

  德为先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不但迎合新课改的精神,带来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大改观,更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共享的优势,将体育运动推广到全社会。
  拿俱乐部的轮滑项目来说,自2002年引进轮滑项目以来,学校每年都有300多人参与轮滑专选课的学习,在省轮滑锦标赛上,德为先俱乐部获得团体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捧回了2个奖杯。轮滑项目的成功引来社会的极大关注,周边学校和社区纷纷在其带动下开展轮滑活动,来自南海区、禅城区的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也纷纷上门取经。目前,俱乐部已与丽雅苑幼儿园、南海机关二幼、IEC玫瑰园等多家优质幼儿园合作开展轮滑项目,多年来共有近10万人次参加俱乐部的轮滑活动。
  南海机关第二幼儿园陆慕改副园长说,借助德为先俱乐部专业的教练员,填补了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的空白,塑造了机关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来自丽雅苑社区的一位学员家长认为,俱乐部的师资优良,教学方法有很强的系统性,小孩不但学会了轮滑,更增强了自信心,性格也变得外向了。

带动社区体育发展
 
  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到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德为先学校体育俱乐部走出了一条体育发展的新路。而它对健康体育理念的倡导,使它进一步走进社区,引领全民健康潮流。
  一直以来,德为先学校俱乐部倡导一种“和谐、健康、快乐”的体育运动观念。俱乐部经常举行各类教育专题的会员讲座,将各类新的教育理念,如家庭教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等带到广大会员之中。此外,俱乐部还经常举行各类亲子游戏与活动。为了进一步倡导全民体育,德为先体育俱乐部还将引进养生项目专门为中老年人进行健康服务。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邵永海老师认为,“德为先学校体育俱乐部不但在基层体育教育上作了有益地探索,更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使体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甚至到社区,倡导全民参加体育,增强市民健康体质,这一体育教学理念,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 王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