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杉

 jzgong 2011-02-26

柳杉 - 简介

柳杉柳杉

柳杉,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4厘米。

柳杉 - 植物形态

柳杉(学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厘米。

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4厘米。雄球花单生叶腋,长椭圆形,长约7毫米,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状花序状;雌球花顶生于短枝上。球果圆球形或扁球形,径1-2-2厘米,多为1.5-1.8厘米;种鳞20左右,上部有4-5(很少6-7)短三角形裂齿,齿长2-4毫米,基部宽1-2毫米,鳞背中部或中下部有一个三角状分离的苞鳞尖头,尖头长3-5毫米。

基部宽3-14毫米,能育的种鳞有2粒种子;种子褐色,近椭圆形,扁平,长4-6.5毫米,宽2-3.5毫米,边缘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柳杉 - 生态特性

柳杉柳杉

1、生长环境柳杉一般生长在海拔400~1400的背风向阳处,山谷溪边潮湿林中,山坡林中,并柳杉有栽培。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

常与其他阔叶林(如甜槠,栲类等)混生,要求年降水量达100以上,年平均气温14~19℃,1月份平均气温℃以上.适生于温暖湿润气候,尤其需要空气湿度大,云雾弥漫,夏季比较凉爽的海洋性或山区气候。土壤以山地黄棕壤,红黄壤,黄壤为主,在上层深厚,湿润而适水性较好,结构疏松的壤质酸性土中生长良好。

2、生物学特性天然柳杉生长快而持久,其树高生长在5年以前为缓慢增长阶段,5~2年为速生阶段,4年以后为生长缓慢阶段,到8年后处于稳定阶段,每年的增高很小。柳杉直径连年生长量早期在0.5左右,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达0.3,其生长持续时间之长,为一般树种所不及,故能长成大径材。

此外,柳杉人工林的生长速度也极快。据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试验,土壤肥力中等的林地,实行集约经营后,4年生柳杉人工林,树高连年生长量可达1.04,直径连年生长量为2.37;9年生人工林,年平均高生长1.47,直径生长1.04。因此,对柳杉进行人工造林,集约经营很有必要。[1]

柳杉 - 地理分布

柳杉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及广东等地均有栽培,生长良好。浙江天目山、福建南屏三千八百坎及江西庐山等地海拔1100米以下地带,有数百年的老树。

柳杉 - 繁育栽培

柳杉柳杉

以种子繁育为主,扦插也可以,但成活率较低。可用播种及扦插法繁殖。母树每年均可结实,但常二年丰收一次。每百kg球果,可得种子约5kg余;每kg种子约25万粒;千粒重为4kg,发芽率60%左右,成苗率约为20~30%,种子保存量一年。在江、浙多行春播,约经3~4周发芽,出土后不带种壳。夏季设荫棚,冬季设暖棚。当年苗高约15cm,次春移植。2年生苗高约30cm;3年生苗高约60cm。

1、圃地选择。圃地宜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稍肥沃,病虫害少的砂壤土。

2、整床方法。整高床,床高20~25,宽,每公顷施750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

3、种子消毒。把筛选出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4℃的温水浸种24,阴干后用0.5%的西力生或石灰拌种消毒,随即播种.。

4、播种时间与方法。每年大寒至翌年雨水间播种,以适当旱播为好,条播或撒种均可,播后用经筛选的黄心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3~5厚。

5、田间管理。苗木出土后及时除草,苗间管理做到"四及时".即及时遮荫,立夏时搭棚,秋分后分期拆除,及时除草,排水灌溉,柳杉幼苗忌涝怕旱,要及时排涝,做到雨季沟底不积水,旱季床面不干燥,及时间苗,每年5月初开始,6月下旬定苗,1年生留苗130~150彬。

6、留床与移植。柳杉造林用2年生苗木为宜,故需留床或移植。2年生留床苗平均55~65彬,3~4月移植,苗木需分级移栽,使2年生苗生长整齐均匀。

柳杉 - 造林技术

柳杉柳杉

1、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在气候凉爽多雾的山区缓坡,坡的中、下部和冲沟、洼地以及排水 柳杉良好的地方,土层较深厚湿润,质地较好,疏松肥沃。山顶、山脊和土壤瘠薄的地方,不宜栽植。

2、整地方式

缓坡地区宜带状整地,带宽0.6~0.8米,深30厘米,带间距离依株行距而定;陡坡地带宜大块状整地,规格为50×50×40厘米以上。   

3、栽种技术   

柳杉可与杉木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常采用单行混交或单双行混交。一般纯林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为每亩167~222株;培育大径材,每亩111~167株;培育小柳杉径材,每亩222~333株。营造混交林,亦可采用此密度。造林季节冬、春均可。春季干旱严重地区,宜雨季造林。栽植时,应对苗木过长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以免造成栽植窝根。苗木入土深度约超过根颈2~3厘米,回细土壅根后,稍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再次填土打紧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呈弧形。

柳杉 - 病害防治

柳杉柳杉

1、分布与危害
柳杉栽植越来越广,近年来由于赤枯病的危害,有些地区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已成为中国严重的林木病害之一。如四川退耕还林地区,2000年调查有的苗圃1~3年生苗全部发病,枯死苗达到50万株以上,病苗出圃造林后也易枯死。

2、症状
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枝叶。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并变成暗褐色。病害逐渐发展蔓延到上部枝叶,常使苗木局部枝条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许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绿色主茎或从小枝、叶扩展到绿色主茎上,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如果发展包围主茎1周,则其上部即枯死。有时主茎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也不易愈合,随着树干的直径生长逐渐陷入树干中,形成沟状病部。这种病株虽不一定枯死,但易遭风折。

3、病原
(1)分类地位及形态: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Cercospora sequoiae Ell.et Ev.(C.cryptomeriae Shirai) 所引起,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稍弯曲,黄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但先端较钝,有3~5个分隔(少数有6~9个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疣状突起。

(2)病菌生态学特性:孢子于15~30℃下发芽良好,25℃为发芽最适温度;在92%~100%的相对湿度下才能萌发。

4、发生规律
(1)越冬、传播与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萌发后经气孔侵入,约3周后出现新的症状,再经7~10天左右病部即产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柳杉赤枯病发展快慢除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和当年大气湿度和降雨情况密切相关。春夏之间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病常较重。在梅雨期和台风期最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另外,苗木过密,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或氮肥偏多等,都易促使苗木发病。柳杉赤枯病在1~4年生的实生苗上最易发生。随着树龄的增长,发病逐渐减轻,7~10年生以上便很少发病。扦插苗一般较实生苗抗病力强。

5、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来源:如果是连作或邻近有病株,必须尽可能彻底清除和烧毁原有病株(枝), 或冬春深耕把病株(枝)叶埋入土中,新区发现病苗,应立即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严格禁止病苗外调。

(2)合理施肥,培育无病状苗:施肥要合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无病状苗。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用0.5%的波尔多液、401抗菌剂800倍液及25%的多菌灵200倍液,每2周喷1次。[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