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早期几家造币厂的开办与终结

 蜃海 2011-02-26

       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月二十六日,我国第一家机械化的造币厂——广东钱局开铸光绪通宝库平一钱方孔制钱,开创了我国大规模机械铸币的新纪元。
  广东钱局的开办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的洋务活动之一,目的是为了解决制钱短缺和抵制外国银元大量流人中国市场。当时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因供不应求而有升水,流通时作价高于含银量,以至白银大量外流。

 
   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准购办机器试制制钱、银元,通过中国驻英公使刘瑞芬调查了英国造币机器价格、购置手续和造币技术,在广州大东门外黄华塘购置了82亩土地作为厂址,从英国引进全套机器设备,并聘用了4名英国工程师,设立广东钱局。该局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币厂,所建厂房长200米,宽129米,内分银、铜二厂。全局备有熔化炉72座,安装铸币机90台,计划日产各种钱币260万枚。
  在广东钱局建立之前,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已有很多省份陆续开设了机器局,引进西方的先进机械。其中吉林、江苏、直隶、福建等省都利用各厂局中的重型冲压设备进行过机械铸钱的试尝,但由于铸造成本及模具易损或所用机械不适合等原因,均未形成有规模的持续生产。只有在广东钱局开办投产并获余利之后,我国的机制币生产才不断发展。广东生产的几种铸币形制也均成为我国近代铸币史上的样板。
  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二,广东钱局开炉试铸大小五等银元。正面文字为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及库平重量,背面龙纹外环英文,除花纹图案外,广东钱局所铸银元的重量、成色和含银量均仿照在我国流通最广的墨西哥银元。广东省造银元发行后,受到社会各界欢迎,流通顺畅,该钱币形式后来也成为各省铸造银元的楷模。
  光绪二十六年,由于铜铅价格高涨,制钱停铸多年,流通量缺少,不足值的香港铜仙大量流入广东。广东钱局于是年六月以粤省地邻港澳,商民习用外洋铜仙为由,仿香港铜仙造“光绪元宝;每百枚当一圆”铜元,背面英文面值同港仙一样为0NE CENT(一仙)。这是我国铸造铜元的开始。由于铸造铜元获利颇丰,由此各省纷纷设厂仿铸,以谋大利。
  除此之外,光绪三十二年广东仿1863年香港一文的形制,铸造三分二厘重圆孔铜钱,以解决钱荒。同年,划归部管,称度支部造币粤厂。
  民国前期,广东造币厂大多时间归省管,以铸双毫银币为多,时停时铸至1929年。南京政府期间,该厂属于中央造币厂管理,抗战胜利后,厂址由兵工署第八零工厂借用,现为广东省委党校校址。
  1890年至1917年该厂主要币种产量为一元银币24,644,943,二角银币938,989,400枚,当十铜元1,237,794,375枚。

  光绪十九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奏准在湖北试办银元局。利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改建了厂房,仿造广东省式样铸造银元,流通江、皖、赣、鄂各省。光绪二十三年又在银元局东原宝武局基地,建造湖北省铜钱局,铸造每文重七分的铜钱。铜钱局铸造时间不长,即归并银元局。而铜钱局向美国汉立克纳浦厂购得刻字制模等机器设备也归银元局所有。1944年5月1日出版的《泉币》杂志第24期文章所载王秉恩1899年携赴京师的湖北银币铜样,或是该套设备所镌。
  光绪二八年,在银元局旁原铜钱局厂屋又建铜币局,并逐年扩充。据民国时期调查,铜币局厂地宽1144米,长174米,银铜两厂除工匠住房、堆栈、泵房等附属建筑外,厂地总面积共3.0469万平方米。除银元印花机外,仅铜元印花机就有l44台,最高产量每日可出400万枚。另外,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在汉阳兵工厂内还附设铜币厂,装有印花机50台。
 
   湖北银元局光绪三十年十二月改称银币局,铸造以“两”为单位的银币“湖北一两”发行流通
  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湖北银铜两局合并为武昌造币厂,该厂自建立起,停工时间甚少,直至1928年停铸。据统计,自1902年至1928年,不计别的银铜币品种.武昌造币厂铸当十铜元3,282,183,943枚,一元银币96,307,458枚。
  1937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命令成立中央造币厂武昌分厂,8月25日,中央造币厂武昌分厂主任孙秉垣率员工接管该厂,修复破旧设备,添购耗材燃料。于同年10月19日开铸铜、镍辅币,1938年7月31日停铸。
  武汉撤守后,该厂沦为日本侵略军的武器仓库。1945年,抗战胜利后,厂址由三零兵工厂接收。
  自广东、湖北两局开铸后,江宁所需制钱由广东附铸,而银元则向湖北调换。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制钱不敷周转,洋元行销形成利权外溢,依赖外省终非久计……”等理由,参照户部议复御史陈其璋的《奏请鼓铸银圆折》中“沿江沿海各省自行仿办”议案,在江宁西水关云台闸南岸回龙街购地44亩,筹设“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于二十三年十月开铸“江南省造”银元,十二月开铸制钱: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江南始铸十文铜元,光绪三十年,两江总督周馥奏准将上海、扬州筹建币厂的设备61台划归江南厂,扩展用地77亩,造建新厂,更厂名为“江南银铜元总局”。光绪三十二年底,据陈璧奏折,当时江南厂有办公房、库房、厂房、及宿舍住房304间,印花机97台。
 
   江南最早铸造的银币称为老江南银币,币面无纪年。该版银币齿边为类似鹰洋花边的人字边,其铸量不多,存世有限。光绪二十七年以后,由于聘有外籍头等化验师,故在所铸银币正面打上英国的化验师霍姆斯(H.A.Holmes)姓名的缩写HAH,也是仿照鹰洋,意在取信于中外。早期墨西哥银元上还有造币厂主管的姓名缩写,光绪三十年,江南币面另有CH和TH戳记,传说这是雕刻师或厂长的姓名缩写,当年该厂总办为张廷杰,会办为邓矩,不知是否有关联。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该厂改称“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直属中央政府。二月,又改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造币总厂”。四月,开铸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铜币,五月铸纪念银币,八月铸二角纪念银币和金币。二年改厂名为“财政部江南造币厂”,三年厂名改为“财政部南京造币厂”,此后南京造币厂持续生产至1928年。
  民国十八年二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训令中央造币厂监理委员会接管南京造币厂,委派徐堪、杨骏两委员办理接管。同年四月二十日开铸,六月四日,该厂因电线走火焚毁。民国十九年六月,南京造币厂房屋、设备、家具、材料全部移交工商部。
  据统计资料数据,自1897年至1929年,该厂铸成银元541,000,000余元,当十铜元4,791,000,000余枚,其中民国期间铸量为2,163,506,036枚。
  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四川总督鹿传霖以川省制钱缺乏、银价过低为由,奏请购机办厂,铸造制钱银元。利用四川机器局空地,设立银元局。地址在成都东门内撞扒街一号。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机器陆续运到安装,七月开铸。二十五年,朝廷旨令各省银元改归湖北、广东代铸,因而停办。二十七年,接任四川总督奎俊又以四川地僻道险,求邻非易,奏准复设,并代云南附铸银元。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机器局利用局内压铜厂及原有的铜钱厂厂房设备并原有废旧铸铜钱机试铸铜元。三十年,四川督锡良奏启立案,添建厂房,购置机件,采购洋铜、铜饼,铜元铸造渐成规模,三十一年始与机器局划分账户。不久,银铜两局合并为四川银铜元总局。
  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裁撤归并造币厂,四川银铜元总局改称四川户部造币分厂,同年又改为度支部造币蜀厂,当时订购的机器尚未到齐,有印花机23台。宣统二年,将银铜两股合一,再改厂名为成都造币分厂。
  19世纪末,铸工精良的印度货币“卢比”大量流入西藏和邻近的川滇地区,成了这些地区的一种主要流通货币,并有取代西藏薄片银币的趋势。为抵制印度卢比的侵入,四川总督锡良于光绪三十一年在成都造币厂仿照印度卢比式样试铸银元,运往西藏发行。银元仿英印卢比形制,正面将维多利亚像更换为光绪头像,背面铸“四川省造”四字,含银三钱二分,、直径为30毫米,另有半元和1/4元辅币。
  辛亥革命后,四川新旧军阀长期混战,成都造币厂十易其主?所铸铜元面值自5文至200文。据统计,自1901年至1928年成都造币厂铸一元银币82,037,646枚,自1903年至1916年铸一元四川卢比银币18,045,454枚。1937年11月,成都造币厂由财政部接收,改为中央造币厂成都分厂,铸造铜、镍辅币。
  1945年11月,中央造币厂成都分厂宣告结束,厂址、厂房移交中央银行代为保管。1949年7月,重设中央造币厂四川分厂,生产金条、银元和50分合金辅币。成都解放后,造币厂仍保留建制,直至1955年2月正式撤消。

天津曾有三座造币厂

  天津卫开埠以来,漕运大兴,南北地产,吞吐集散。票号银庄云集,币制币种繁多,白银、宝钞、铜钱、银票同时流通,官办、私营相互通兑,形成货币文化的深厚积淀,自成北方的金融中心。
  严格说来,天津历史上曾出现过三座“造币厂”,即“宝津局”铸币厂,“北洋银元局铸币厂”(西厂)和随后建立的户部造币总厂(东厂)。尤其是“东厂”和“西厂”在津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也有“李公祠,地面广,东西窑洼洋钱厂”的词语。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解决当时令百姓商贾广为头痛的币种“成色不一、互兑不便”以及直隶地方“流通不足,物价浮动”的问题,报请清政府批准率先在其属下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俗称东局子,现为解放军运输学院)内设“宝津局”鼓铸制币,生产“制钱”及试产铜元银币,先后引进国外先进制币设备、聘用外国技师,不出数年,竟形成国内的一流造币技术。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上任伊始就奏请政府批准重新建立造币厂的建议,令周学熙着手筹办北洋银元局事宜,两个月后,周学熙出任北洋银元局总办,并在大经路(现中山路)宇纬路的交口设立了北洋银元局官衙(现为铁路第一子弟小学)。这第二个造币厂的厂址就选定在原李鸿章淮军护卫营的营房旧址。
 
        清末,币制紊乱,清政府在全国整顿金融秩序,为收回铸币权利,并使铜元、银元整齐划一,而整顿币制。光绪29年(1903年)3月,户部奏派军机大臣徐世昌及陈壁、张允言等为提调主其事,在天津勘定地势,筹设户部造币总厂。该址占地面积31916平方米,于光绪31年(1905年)春竣工,最初定名为“铸造银钱总局”。该厂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最新的机器设备,在当时堪称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技术最先进的造币厂,也是全国货币制造的中心。因该厂直属户部管辖,故于光绪33年(1907年)将原名“铸造银钱总局”改为“户部造币总厂”。
  造币总厂初创时,拟定铸造金、银、铜三种货币,称为“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已归一律。
  光绪32年(1906年),户部易名度支部,造币总厂亦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总厂”。清政府采取措施整顿币制,下令铸造格式统一的“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但其中,只有“大清铜币”得以在全国流通。
 
 
       丁未一元大清银币是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产品,图案相当精美,尤其正面外缘的水波纹,造型别致,独辟蹊径。丁未一元大清银币问世之前,适逢一场激烈的“两、元”之争,守旧派主张铸造以一两为货币单位的银元,其理由是已往商税贸易往来都以银两为结算单位,应因循古制;但革新派主张以七钱二分为货币单位的银元,理由是与外国银元同量同值,便于交往,而且当时以元相计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习惯。这两种货币单位之争,相持时间很长,清政府翻来覆去地变更决定。虽然,北洋银元局早在光绪二十五年就制出了七钱二分的银币,并在二十六年、二十九年时继续铸造。但朝廷的反复无常,让银元局一度停顿了“七钱二分”的制造。以一两为单位的货币见诸实物最早的要以北洋银元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所铸的库平一两银币为最早。此币是由日本正金银行代刻祖模,正面为光绪元宝四个大字,上端为满文,下端为库平一两,左右分刻“北洋”二字,背面为蟠龙。此种银币据说只铸造了六七千枚,没有流通,传世不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总算厘定币制,一两银币不便使用,仍行普通银币,北洋银元局便于光绪三十三年又造了七钱二分银币。
  宣统2年(1910年)2月,清政府下令铸造权收归中央,度支部奏准,将各省所设银、铜元造币厂一律裁撤,统归造币总厂统一铸造。4月,度支部颁布《币制则例》,铸造“大清银元”,据《币制则例》明令,“国币单位,定名曰元”,定“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标准趋于统一。至此,从光绪10年(1884年)———宣统3年(1911年),共27年的货币单位银元制与银两制之争方休,铸造大清银币的标准趋于统一。
  清末,造币总厂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币数量很大,仅就光绪34年1908年)来说,就铸造了近1亿枚,宣统3年(1911年),铸造“大清银币”约7700万枚。北洋银元局和该厂从1902年-1907年5年间共铸铜元约6.8亿枚。此间也有许多版式品种的银元,由于未经户部核准,只铸出试样钱。但已核准版式的银币便大量铸造行用,推动了货币改革,是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新开端。
  1912年,度支部造币总厂与度支部造币津厂(原北洋银元局)合并,更名为“中国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度支部造币津厂称为西厂,专铸铜元;原度支部造币总厂称为东厂,专铸银元。该厂组织完备,机器精良,堪称全国造币厂之最。民国3年(1914年),当时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兼造币总厂监督吴鼎昌为该厂题写“造币总厂”四字门额。
  1914年2月,根据颁布的《中华民国国币条例》规定,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为国币。《国币条例》明确规定:“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凡公款出入一律用国币。”
        “袁大头”银圆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的银圆,“袁大头”铸造数量很大,自1914年开铸至1917年共铸有1亿8千余万元,此后杭州、南京及武昌各分厂开铸,估计其总发行量在5亿9千万元以上。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花样全新,重量、成色准确,易于识别,很快被民众接受,流通各地。该币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内普遍流通,长达数10年之久。袁大头的发行,对抵制外国银圆起了一些作用。袁大头发行后,广大民众愿用国币,不要“洋钱”。如在1919年“五四运动”反帝高潮中,上海钱业公会宣布使用袁大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钱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乱制各式银圆的现象。
        从民国十年至民国十二年,“天津造币厂近年来完全在直系掌握之中,予取予求,无异为直系私人之外府,以致积欠津埠行号债款至一百三十余万元之巨…全厂员工司役一体解散,厂务完全停止…”,造币总局最多停顿了两年。天津造币总局才再次向各银行财阀借款铸币,并协议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1923年3月12日,国民政府以总统敕令公布了国币型式,俗称“龙凤币”。龙凤黼黻图一元币有金币也有银币,但是样币均以黄金胚饼试打,所以这种钱币中的银币又被称为银币金打,当时专门用来分赠上级部门及有关
 
,数量有限,所以留存至今的甚为罕见。龙凤币雕刻精细,凤鸟之羽毛丝缕悉现,堪称中国近代币的杰作。该币正面的龙凤图案实际上是民国元年鲁迅、许寿棠、钱稻孙等人共同设计的国徽图案,人称十二章图。图案中含日、月、星辰、山、龙、凤、总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吉祥物,象征国运长久美好,而且图案过于复杂,终以该项图案难免帝王色彩,未被采用。而这枚龙凤币是造币总局恢复后,所制造的第一枚钱币。
        民国时期,造币总厂还铸多种试样币和纪念币性质的金银币。比如:为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曹锟、段祺瑞、褚玉璞、张作霖、张学良等政要名人铸造了纪念币,铸量比较少。
        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民国政府禁止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元,改铸孙中山头像新币。该厂于1920年始铸孙中山头像银币,至1929年铸币9000余万元。
  民国初期,造币总厂恢复了铜元的铸造。1919年,每日铸铜元达50万枚,至1922年,每日铸数高达500-600万枚。仅1922年一年间即铸当二十、当十铜元约8.5亿枚。由于质量日趋低劣,加之各省造币厂铸造的廉价、不足量、成色低的铜元充斥天津市面,遂形成铜元一再贬值,铸造铜元也已无利可图,加之商民的极力抵制,造币总厂从1927年起时铸时停。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地区,积极策动华北五省的所谓“自治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北平设立实质上脱离南京政府管辖的“自治”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原国民党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任委员长。1936年,原造币总厂受命制造“自治”政权的铜元。
  1940年,造币总厂停业。造币总厂的创建和发展,在我国金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天津造币总厂的原址,留存下的70余间平房早已住满了居民,造币总厂昔日全国之首的风光早已不见,不明天津造币历史的一代又怎么会想到这里曾是清末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造币中心。粗略计算,由天津造币总厂首铸继而推广至全国各地的钱币、纪念币也有近50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