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模块划分原则

 成长中的红杉树 2011-02-26

在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的时候,有几个原则标准是必须遵循的,主要有:

(1) 模块独立性最大原则

使模块具有最大的独立性,是划分模块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或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一是要求模块的内聚性最大,二是要求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最弱。

(2)恰当地掌握好模块的大小原则

究竟划分多大的模块最合理,很难给出绝对的标准。通常认为,一个模块的程序最好能写在一张纸上,程序行数在50~100行的范围内比较合理。

(3)尽可能把与硬件相关的部分集中在一起放在一个或几个模块内的原则

尽可能把可能变动的部分集中在一起,以便在确有变动时能方便地处理,减少影响的范围。

(4)尽可能消除重复的工作,建立公用模块,以减少冗余的原则

这对程序的编写、调试乃至维护都是十分有益的。

(5)保持合理的模块扇人数和扇出数原则

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下属模块的个数,称为该模块的扇出数/跨度;一个模块可能被多个模块所调用,例如公用模块,其上级模块个数称为该模块的扇人数。

通过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我们可将系统模块化,其总体目标是以较少的代价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例如本系统中所应用的查询模块,便可以设计成一个通用的模块,从而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通过本系统的分析设计,我们体会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按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把系统逐层分解成各级模块)有如下的优点:

(1)由于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成了若干个单一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从而把原来的复杂问题简化了,使复杂的多方面需求逐个得到满足。

(2)可以独立到进行模块的编码和测试,能够灵活方便地对这些工作进行组织和安排。一个程序员可以完成若干个模块,也可以把各模块分配给多个程序员去完成,平行地层开工作,以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3)通过模块的划分,把每个模块要解决的问题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处理一个模块的问题时不必考虑模块边界以外的问题,减少了出错的机会。即使出现了错误,在局部范围内也容易解决。

(4)模块中一部分程序的修改,完全不影响模块以外的程序,极大地减少了修改产生的副作用或连锁反映的可能。程序员个人的差错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一般只限于模块之内,不会影响到全局。

(5)可对关键模块施加特殊措施加以优化处理,以保证整个系统达到特定的要求。

(6)使模块的复用成为可能。一个模块可以多次使用,提高了软件产品的利用率,也可以缩短开发其他系统的周期,减少重复性劳动。

(7)已开发的程序易于理解,每个模块的职能明确,也具有不难理解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有利于估计工作量和开发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