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人民不能散处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2-28

5.人民不能散处

【原文】桓公曰:“叁国奈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叁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五乡一帅。”

【译文】桓公说:“三分其国是怎么做的呢?”管子回答说:“制定一个国家为二十一个乡;商人工匠之乡六个,读书人农民之乡十五个。你统帅十一个乡,高子统帅五个乡,国子统帅五个乡。三分其国也因而是三军。你设立三种官员大臣:市场设立三个乡官,工匠设立三个族官,水乡设立三虞之官,山乡设立三衡之官。制定五个家庭为一轨,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有里司。四个里为连,连设连长。十个连为乡,乡设有良人。五乡设一帅。”

【说明】这是管子拟定的国内行政组织机构,人民不能让他们散处,通过各级组织机构的管理,就可以管理和统治人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