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中风、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

 中医爱好 2011-02-28

 

 

治疗中风、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之手,王氏将人体阳气比拟为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还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半身不遂,
故创用本方,使气足、血行、瘀去、络通而
还五,气行周身则十全。故方名为补阳还五汤

 

〖方源〗 《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  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先有入耳之言,畏惧黄耆,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
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两剂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如已病三、两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
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
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
方内黄耆,不论何处所产,药力总是一样,皆可用。

 

〖组成〗  黄芪 生,四两[120g]   当归尾 二钱[3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用法〗 水煎服。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运用〗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注意事项〗

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以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加减】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
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
1015克。

 

【方论】本方重用生黄耆大补元气,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
瘀祛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实验研究】(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
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
促进侧枝循环。
(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中药通报》1987(2)5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
对麻醉家兔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著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陕西中医》1986(10)466,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
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

 

【禁忌】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益气活血,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化瘀不伤血,为臣药;川芎、赤芍、
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1] 本方证以正气虚为主,故用生黄芪量宜重(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2] 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为“因虚致瘀”。

 

补阳还五汤

 

    【方解】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
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人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矢养,故语言謇涩;气虚矢于固摄,
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本方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
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
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全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
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
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
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
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
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
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
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2.方论选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
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
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全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
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
见,此固不可不慎也。”

 

    【临床报道】

 

    本方对缺血性中风及脑出血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均有较好疗效。黄氏等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
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
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3FT3TSH由治疗前的低水平升高至正常范围,两组用药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在T3Ft3 TSH
 
有明显变化(P<0.01)。临床研究表明了补阳还五汤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了更有效的治疗作用,对脑梗塞急
性期所致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紊乱及激素分泌异常有显著恢复作用。
[黄婷,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塞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轴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10(5)257]

 

    【实验研究】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用量为其余各药总和的5倍多,是否合理?张氏以黄芪120g60g30g分别组成补阳还五汤Ⅰ号、Ⅱ号、Ⅲ号方,
并分别治疗脑梗塞恢复期
323443例。结果:临床疗效以Ⅰ号方最优、Ⅱ号方次之、Ⅲ号方疗效最逊,而且工号方对改善血液粘度,
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及血小板聚解率改善最为明显,使血液的流动性增强,有利于脑梗塞病损的改善,而其他两方,均不甚明显。
因此,实验证明足量黄芪是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张鹤年.补阳还五汤中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治疗脑栓塞
恢复期
108例对比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7(7)11]

 

《方剂学》:本方证系由正气亏虚,瘀血阻络所致,治当补气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耆以补气,使气旺血亦行,祛瘀而不伤正,
为方中主药;辅以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络。因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祛瘀,而在于补气通络,所以重用黄耆,
取其力专性走,周行全身,以助推动诸药之力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新加----: 
1.《世补斋医书》: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
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矣,大约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需乎四两之多者。
   
2.《医学衷中参西录》: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
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虚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
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
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
 
3.《岳美中医话集》:补阳还五汤是王氏以补气活血立论治病的代表方剂,方中选药精,配伍当,动静得宜,主次分明。
主药黄芪用以培补已损失之五成元气,药量达四至八两,助药归、芍、芎、桃、红、地龙辅黄芪流通血脉,化瘀行滞,每味仅
在一至二钱之间,其总量为七钱半,是主药的五至十分之一。适用于中风右半身不遂,神智清醒,右脉大于左脉,重取无力,
舌苔右半边尤白,舌质淡,动转困难,属于气虚不运者。此方对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黄芪用量不足一两无效,而且原方服后
还可能有发热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
 
4.《汤头歌诀新义》:本方所治半身不遂症侯,系由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亦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
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
120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
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
 
5.《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本方是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的方剂。黄芪生用、重用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
配合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多种活血祛瘀之药,但每种药物的用量较小,故本方使用祛瘀药的目的,不在于逐淤,而在
于活血以通血络;其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药的目的,就是以补气来行血通络。
   
6.《医林改错评注》:补阳还五汤是治疗半身不遂和痿症的有名方剂,将补气和活血化瘀结合运用是王清任对临床治疗法则的重要发
展。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足而血行,经络通畅;配合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通经络,共同起到补气活血,
逐瘀通络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的最新应用

 

  补阳还五汤第一次改良:就补阳还五汤而论,《医林改错》剂量为:黄芪50~100,当归10,赤芍7.5,地龙5,川芎7
桃仁
5,红花5 ,同样用于中风(ct
诊断脑血栓形成),中老年体质较好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的病人连用两周却不显效。通过
剂量改良为:黄芪
500,当归20,赤芍 20,地龙25,川芎20,桃仁20,红花50,陈皮20,用药5剂后大有成效。

 

  补阳还五汤第二次改良:通过大量的(近100例同类病人)临床应用,经改良后的补阳还五汤尚有不足之处。中医认为脑血栓形成、
脑梗塞和脑血管痉挛病人,均属中风的中经络范畴,中风病因是风痰入络而致瘀血阻滞。所以,又改良为:黄芪
500,当归20
赤芍
20,地龙25,川芎20,桃仁20 ,红花50,陈皮20,僵蚕20,蝉衣50,防风10,荆芥10,半夏10
而后又用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甚至无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功用是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其它六味活血、
祛瘀之药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络,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药的目的,就是用补气来行血通络,第二次改良再加上搜风祛痰
之药,效果更是显著。笔者仅仅把补阳还五场的个人应用体会介绍给大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启迪广大医务人员能研究出更多
更好的妙方,服务于广大患者。

 

 

补阳还五汤新用

 

新中医 1999年第6期第31 古方新用

 

作者:邢 桂 堂

 

单位: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中心卫生院,承德县(067405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症。笔者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病证亦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1 格林巴利综合征

  蔡某,女,9岁,学生,19961112初诊。发热,消瘦,面黄,四肢痿废不用1个月。在某医院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
经治疗半个月,发热已退,双上肢功能稍恢复,前来我院门诊治疗。症见:面白,消瘦,双下肢痿废不用,稍咳嗽,舌红、边有齿痕、瘀点、
少苔,脉滑涩。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
15 g,当归尾、红花各9 g,地龙、山茱萸各6 g
川芎
3 g,桃仁、女贞子各10 g,蜈蚣1条,甘草3 g。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7剂。

 

  二诊:面色红润,双腿可动,余症同前,病有起色,药已显效,守方又进7剂。

 

  三诊:患儿双腿可抬能伸,精神转好,去地龙加麦冬、半夏各6 g。嘱其下地活动,加强锻炼,又进5剂后双腿可做下蹲、站立等动作。
改用其他药调理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中医痿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病毒微生物感染神经所致。辨证当属邪气侵犯经络,日久耗气伤血。气虚血瘀是
主要病机,气虚不荣,则面黄消瘦;气行则血行,血不达四肢则双腿痿废不用,血瘀不润筋脉则肢体不动。方中黄芪补气固涩,当归尾活
血补血,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和血化瘀通络,山茱萸补肾固涩,女贞子滋肾通阳,蜈蚣引药入经,甘草和中调脾胃。全方补气固涩,活血化瘀,扶正不留邪,化瘀不伤正,取效甚捷。

 

  2 颜面神经炎

 

  何某,男,56岁,1996510诊。口眼歪斜,面部发冷、麻木感1个月。以中西药并针灸治疗3周,未改善而前来就诊。症见:口唇
鼻眼向左侧歪斜,闭嘴时露齿,流涎,闭目时眼裂增宽露睛,鼓颌漏气,面部肌肉抽动,皱眉额纹左侧消失。患侧咀嚼无力,眼睑下垂,
舌紫暗、苔腻,脉濡细。诊为中风(中经络)。邪中经络,形成血瘀。治以益气活血,祛风活络,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
30 g
赤芍、桃仁、白附子各
10 g,红花9 g,防风、当归各12 g,全蝎、地龙各6 g,每天1剂,水煎服,5剂。

 

  二诊:流涎、流泪减少,面抽次数亦减,可闭目皱眉,能咀嚼但无力。上方加钩藤8 g,陈皮12 g,续服5剂。

 

  三诊:口眼鼻歪斜基本消失,面部仍有麻木,又服10剂,配合其它药物调理1月而愈。

 

  按:本例证属风邪入侵头面部经络,邪入肌肤则麻木不仁;风邪中络,日久耗气伤血,引血动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血液
依赖气的推动,气虚则血瘀,血虚动风则口眼歪斜,肌肉抽动;气虚不能固涩则流涎流泪面瘫,咀嚼无力。气为血帅,治以益气活
血祛风通络。本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在原方基础上加白附子祛风活络,防风祛风解表,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二诊时
加钩藤入肝经祛肝风,泻肝热,陈皮燥湿化痰。全方祛痰以补气,活血兼祛风,祛邪不伤正,诸药合拍,标本兼顾,故获良效。

 

  3 颅底骨折后遗症

 

  吕某,男,18岁,199878初诊。患者在课余时间打篮球,攀登球架时球架倒地砸伤头部,某医院诊断为颅底骨折,经手术
后转危为安。住院
1个月好转带药出院。又治疗3个月,仍遗有头痛,目呆,轻度口歪,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耳聋、耳鸣等后遗症。
前来我院门诊。症见:症如前述,舌淡红、舌体瘦、边有齿痕、苔黄,脉细涩。证属血瘀脑络。治以益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黄芪
30 g,夏枯草、当归各12 g,赤芍、地龙、桃仁各10 g,红花9 g,钩藤、川芎、全蝎各6 g。每天1剂,水煎服,5剂。

 

  二诊:头痛头晕、耳聋耳鸣减轻,夜可入睡4小时,记忆改善,余症同前。效不更方,守方调治又进10剂巩固疗效。4周后家长来
院告知各症均愈
,仍有表情呆滞,少言寡语,患者不愿再服汤药改服其他药调治。

 

  按:头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居于巅顶,不受任何侵犯,头颅外伤当属血瘀,络脉受阻,则头痛、头晕,血不充目则眼花目呆,
气不上荣则痿靡
,瘀久生风则口歪,口、耳、目、头面均离不开血的运行,靠脑的主宰与支配。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兼清肝热,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夏枯草,清肝热,祛肝风,可明目聪耳不伤正气。抓住瘀血病机施治,故获良效。

 

(收稿日期:1998-1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