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树种苗国家标准

 xzhk 2011-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茶树种苗

前言:

    茶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98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117671989《茶树种子与苗木》,它曾对规范我国茶树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和建立高标准茶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标准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的要求。 为此,根据现阶段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工作的需要,修订了原标准,取消了有性系品种种苗的相关内容。 该标准替代GB117671989《茶树种子和苗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亚军、陈亮、虞富莲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17671989
                                                                           GB11767
2003

茶 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采穗园穗条、苗木的质量分级指标、检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栽培茶树的大叶、中小叶无性系品种穗条和苗木的分级指标与检验方法。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无性系

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2 品种纯度

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

2.3 大、中小叶种

用叶长×叶宽×0.7计算值表示。 叶面积大于40 cm2为大叶品种,小于40 cm2为中小叶品种

2.4 穗条

用作扦插繁殖的枝条。

2.5 标准插穗

从穗条上剪取大叶品种长度为3.55.0 cm,中小叶品种长度为2.53.5 cm,茎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具有一张完整叶片和健壮饱满腋芽的短穗。

2.6 穗条利用率

可剪标准插穗占穗条量的百分率。

2.7 扦插苗

以枝条为繁育材料,采用扦插法繁育的苗木。

2.8 苗龄

扦插到苗木出圃的时间,满一个年生长周期的称一足龄苗,未满一年的称一年生苗。

2.9 苗高

根颈至茶苗顶芽基部间的长度。

2.10 苗粗

距根颈10 cm处的苗干直径。

2.11 侧根数

从扦插苗原插穗基部愈伤组织处分化出的且近似水平状生长,根径在1.5 mm以上的根总数。

3、采穗园

3.1 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度80 cm以上,pH值在4.55.5之间。

3.2 品种:必须是省级以上审(认)定、登记或经多点多年试种的无性系品种。

3.3 苗木: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3.4 种植规格:行距1.5 m,株距0.30.4 m

3.5 病虫害防治:采穗前必须先进行病虫防治,保证无病虫携入种苗繁育圃(室)。

4、种苗质量分级原则

4.1 穗条分级以品种纯度、利用率、粗度为主要依据,长度为参考指标。 分为两级,低于级为不合格穗条。

4.2 无性系苗木分级以品种纯度、苗龄、苗高、茎粗和侧根数为主要依据。 分为两级,级为合格苗,低于级为不合格苗。

5、种苗质量指标

5.1 穗条的质量指标

5.1.1 大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见表1

大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

 

级别

品种纯度/()

穗条利用率/()

穗条粗度Φ/mm

穗条长度/cm

100

≥65

≥3.5

≥60

100

≥50

≥2.5

≥25

 

5.1.2 中小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见表2

2 中小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

 

级别

品种纯度/()

穗条利用率/()

穗条粗度Φ/mm

穗条长度/cm

100

≥65

≥3.0

≥50

100

≥50

≥2.0

≥25

 

5.2 茶树苗木质量指标

5.2.1 无性系大叶品种扦插苗质量指标见表3

无性系大叶品种一足龄扦插苗质量指标

 

级别

苗龄

苗高/cm

茎粗Φ/mm

侧根数/

品种纯度/()

一年生

≥30

≥4.0

≥3

100

一年生

≥25

≥2.5

≥2

100

 

5.2.2 无性系中小叶品种扦插苗质量指标见表4

无性系中小叶品种苗木质量指标

 

级别

苗龄

苗高/cm

茎粗Φ/mm

侧根数/

品种纯度/()

一足龄

≥30

≥3.0

≥3

100

一足龄

≥20

≥2

≥2

100

                   

 

6、检验方法

6.1 无性系品种纯度

依照无性系该品种茶树主要特征,对被检苗木逐株进行鉴定,并按式计算:
                 S
(%)=[P/(P+P’)]×100……………………………………⑴

式中:S——品种纯度,%;

      P——本品种的苗木株数,单位为株;

      P’——异品种的苗木株数,单位为株。

6.2 穗条质量

6.2.1 穗条利用率:随机取500 g1 000 g穗条,剪取标准插穗,计算标准插穗占穗条的质量百分率,按式计算:

                  L(%)=m0m×100…………………………………………⑵

式中:L——穗条利用率,%;

      m0——标准插穗质量,单位为克(g);

      m——样品穗条总质量,单位为克(g)。

6.2.2 穗条长度:用尺测量从穗条基部到顶芽基部距离,精确到0.1 cm

6.2.3 穗条粗度:用游标卡尺等测量穗条中部处的穗条直径,精确到0.1 mm

6.3 苗木高粗

6.3.1 苗高:自根颈处量至顶芽基部,苗高用尺测量,精确到0.1 cm

6.3.2 茎粗:用游标卡尺等测距根颈10 cm处的主干直径,精确到0.1 mm


7
、检测规则

7.1 穗条

7.1.1 穗条检测在采穗园进行。

7.1.2 穗条检测按表5的比例随机抽样。

穗条检测抽样数量                      单位为千克

 

穗条总数量

数量(平均数)

100

1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1

0.5

2.0

3.0

5.0

10.0

 

7.2 苗木

7.2.1 苗木检测限在苗圃进行。

7.2.2 苗木检测,按表6规定的比例随机抽样。

苗木检测抽样数量

 

苗木总株数

株数

5000

500110000

1000150000

50001100000

100001

40

50

100

200

300

 

7.2.3 样本穗条或苗木检测时,如有一项主要指标不合格即判被检个体不合格。

7.2.4 对穗条或苗木的总体判定:纯度不合格则总体判定为不合格。 级别判定:低于该等级的个体不得超过10%,否则总体降级处理。

7.2.5 总体判为不合格的穗条或苗木可在剔除不合格个体后重新进行检验。

7.2.6 穗条和出圃苗木应附检验证书以及苗木的标签(格式详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8
、包装、运输

8.1 苗木和穗条可散装或用萝筐等盛装,做到保湿透气,防止重压和风吹日晒。

8.2 起苗宜在栽种季节。 检验和分级应在蔽荫背风处进行。 苗木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种植或假植。

8.3 穗条或苗木调运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调运时应持《植物检疫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