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民间偏方】外科跌打伤.烧烫伤.冻伤类偏方119个
大蒜内膜“创可贴”1
|
如不慎划伤或擦伤,出现小伤口,又一时找不到药物,可用大蒜瓣的内衣(即蒜皮最内层的薄膜),贴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而愈。小溃疡经消毒后也可使用,但需每天换一次,直至愈合。<大蒜>
|
葛根治褥疮2
|
将葛根切片晒干后研末,过40目筛,高压灭菌后装瓶备用。用时先将疮面消毒,将葛根粉敷上即可,每日1次。<褥疮>
|
蛇、虫、兽咬伤的偏方3
|
梨树叶汤治蛇咬伤 用料:梨树叶2把。 制用法:将梨树叶洗净(干鲜不拘),加水煎汤。饮服1大碗,出汗,并以梨树叶水洗伤口。 功效:清热解毒。用治蛇咬伤。<蛇、虫、兽咬伤>
|
踝关节扭伤验方4
|
五倍子50g炒黄,栀子30g微炒,石膏20g。共研为细末,用蜂蜜、醋、酒少许.调成糊状,涂敷患处。间日换药1次。<关节扭伤>
|
踝关节扭伤的偏方5
|
疾病描述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见踝关节骤然剧痛,尤以走路或负重时最明显。外踝下方及前下方显著压痛,局部瘀血,伤后2—4天更为明显,踝前外侧足背部肿胀,跛行或不能行走。组方:将上药共研成粉,然后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最后上外翻小夹板,每日更换1次,7天1疗程制用法:白芷、防风、牛膝、当归、乳香、没药、公英、地丁、大黄、木瓜各适量2、蒸气疗法方组方:上述药物加水400毫升煮沸后,将患足置于药盆上,约距20厘米,再覆盖上宽上毛巾,进行蒸熏20—40分钟,1日1—2次,5—7次为1疗程。制用法:松木锯末500克陈醋500毫升<踝关节>
|
地龙治下肢溃疡6
|
用料:活地龙10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地龙洗净,放入碗中,加白糖,待地龙化成液体,过滤,再加适量黄连素,高压消毒。 用法:将药液涂在患处。每天两次。<溃疡>
|
外伤性胸痛7
|
三七、白芥子、桃仁各2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剂,每日服2次,控制疼痛后,每日服1次,连服5天以巩固疗效。 功效:活血行气,消肿定痛,止血化瘀,豁痰通络,主治外伤引起的胸痛,或伴有胸腔少量渗水渗血,干咳等。<胸痛>
|
四肢麻木可以这么治8
|
木耳、核桃仁、蜂蜜各120克,将木耳洗净泡发软,与核桃仁、蜂蜜捣成泥,放碗内上锅蒸熟,分四次吃完,可驱风活血,治四肢麻木症。孕妇禁用。<四肢麻木>
|
砂糖治褥疮9
|
白砂糖500克,加少许高锰酸钾,用250毫升水溶解,加热至粘稠状,待凉至温热后直接涂在患处,厚度为4毫米左右,然后用纱布包扎,每5天洗换1次,3次后症状会明显好转。<褥疮>
|
脑震荡的偏方10
|
乌龟头黄瓜子散 药物:乌龟头1个,黄瓜子9克。 用法:将上两位烘干,共研末分三次服,黄酒送服。5个乌龟头为一剂,轻者2剂症状消失,重者4剂减轻,5剂痊愈。<脑震荡>
|
脑震荡的偏方11
|
猪脑天麻枸杞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药物:猪脑一具,天麻15克,枸杞子25克。 用法:猪脑洗净,同天麻、枸杞子放入碗中,加水少许水蒸熟。吃脑饮汤。<脑震荡>
|
脑震荡中药方剂12
|
中药方剂(一) 【辨证】气血逆乱,瘀血止阻。 【治法】活血化瘀,升清降浊,以调肝养心。 【方名】琥珀镇静汤加味。 【组成】琥珀3克(冲服),龙齿30克(先煎),天麻9克,辰砂0.3克(冲服),豆豉9克,丁香9克,藿香9克,石菖蒲9克,丹参9克,荆芥9克,姜川连3克,参三七2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谈勇茂方<脑震荡>
|
脑震荡的偏方13
|
花生叶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药物:鲜花生叶5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三次。<脑震荡>
|
腰部扭挫伤中药方剂14
|
中药方剂(一)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通经止痛。 【方名】陈玄穿牵汤加味。 【组成】陈皮15克,玄胡、穿山甲各30克,牵牛6克,白芍24克,甘草12克,土元12克,三七6克,丹参30克,赤芍24克,甘草12克,土元12克,三七6克,丹参30克,赤芍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凤平方<扭挫伤>
|
腰肌劳损中药方剂15
|
中药方剂(一) 【辨证】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治法】活血通络,调补肝肾。 【方名】地龙散加减。 【组成】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
黄芪杜仲治劳伤腰痛16
|
取炙黄芪15克,杜仲、补骨脂各6克(盐水炒),红花3克,核桃肉8克。上药同酒煎服,立愈。用治劳伤腰痛。<腰痛>
|
腰痛偏方17
|
补骨脂(炒)杜仲(炒断丝)胡桃肉各40克。将补骨脂、杜仲研细为末,胡桃肉捣烂,和匀,加山药糊为丸,淡盐水服下。<腰痛>
|
急性腰扭伤中药方剂18
|
中药方剂(一) 【辨证】腰部损伤,伤及肾气。 【治法】补肾壮腰,理气止痛。 【方名】桃仁杜仲汤。 【组成】红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断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黄酒为引,饭后服用。 【出处】郭焕章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阻滞,腰络不通。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解痉。 【方名】解痉汤加味。 【组成】白龙须15-20克,钩藤根15克,当归尾15克,紫丹参20克,制乳没各6-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35克,炙甘草20克,伸筋草15克,生麻黄3克,熟地18克,草红花3克,川续断12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佐柏方<扭伤>
|
挫伤的偏方19
|
敷三七叶治挫伤 用料:白背三七鲜叶适量。 制用法:将叶洗净,捣烂。将捣烂叶泥敷于创面,再用大片三七鲜叶盖在上面,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化瘀,消肿,止痛。用治急性扭挫伤。<挫伤>
|
头颅外伤后遗症中药方剂20
|
中药方剂(一) 【辨证】头部脉络受损,则血离经,脉而留瘀,气滞血瘀,阻于清窍,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治法】镇心安神,升清降浊,活血化瘀。 【方名】消遗汤。 【组成】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龙齿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党参15-30克,枸杞子15克,荆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华江方<头颅外伤>
|
迎春花瓣治跌打21
|
春天到来百花开,百花除了能观赏还有治病的作用。药学专家薛教授向本栏目介绍鲜花神奇的药用功效。今天讲的是迎春花的花瓣能治跌打,具体方法为:将迎春花的鲜花捣烂,敷于跌打伤患处,疗效很好。<跌打>
|
外伤的偏方22
|
黄鳝血治外伤 用料:活黄鳝鱼。 制法:将活黄鳝鱼宰杀取血,把卫生纸放在黄鳝血中浸透,晾干。 用法:在外伤处敷上此卫生纸。<外伤>
|
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23
|
十三味药主方(通治伤外科疾病)? 玄胡索3克、木香3克、青皮3克、乌药3克、桃仁3克、蓬术3克、骨碎补4.5克、赤药4.5克、苏木3克、当归尾3克、三棱15克、大黄12克、缩砂9克。?
若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6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9克,胃口不好,不思饮食加川朴、砂仁各6克。? 按:“十三味主方”是少林伤科、外科方面用之有效的经验方,无论是练武损伤,还是练时被对方击伤,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或血积内瘀作痛,已破未溃者,均可用此方。再结合病情随症加减,内服或辅以内治,无不奏效。<秘方>
|
跌打丸治能治疗落枕24
|
取跌打丸2粒,加白酒适量,蒸发成膏状,洗净患处,将膏药摊于纱布上,外敷患处,并用热水袋定时加热,12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
|
跌打损伤偏方16个
跌打损伤偏方1
|
跌打损伤主要包括由于跌扑、刀伤、殴打、闪压、擦伤以及运动损伤等导致局部或者全身的疼痛、肿胀、伤筋、踊损、出血、皮肤青紫等外伤现象,也包括呼吸时内部刺痛等内脏损伤。伤科方药中国伤科一术,颇有特长,且具神妙迅疾之功。骨碎可接、筋断可续,皮肉破绽、血流肠出,莫不可治。或用灵敏之手法,或用灵验之药品,在顷刻间奏起死回生之效。用药有古方可循,而诊断及手法非研究与经验别无他法。治伤者,必须有高深研究,及相当之经验。唯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始可奏效。本文介绍内外损伤药方和治伤膏药方 两则。
1、内外损伤药方(凡伤各部按症加减)
川芎6克 归尾6克 生地6克续断6克 苏木3克 乌药6克 泽兰3克 甘草八分 木香七分 生姜三片 木通3克 乳香6克去油 没药3克 去油 桃仁6克去皮尖童便陈酒各一杯冲服。
|
跌打损伤偏方2
|
血凝胸者:加砂仁八分//血攻心窍而欲绝者:加淡豆豉钱半//气攻心窍而欲绝者:加丁香3克。
|
跌打损伤偏方3
|
神志昏迷,狂言呓语者:加人参3克 ,辰砂五分//喉间失音,不能言语者:加木香一钱,菖蒲3克。
|
跌打损伤偏方4
|
全身发热,其势极甚者:加柴胡五分,黄芩3克 ,白芍3克 ,薄荷七分,防风3克 。
|
跌打损伤偏方5
|
腰部受伤者:加破故纸3克 ,杜仲3克 ,肉桂八分,小茴香八分。
|
跌打损伤偏方6
|
因伤大便不通者:加大黄钱半,朴硝五分//因伤小便不通者:加荆芥3克,大黄八分,瞿麦3克。
|
跌打损伤偏方7
|
鼻部受伤者:加辛荑3克 ,鳖甲3克 //耳部受伤者:加磁石3克 。
|
跌打损伤偏方8
|
眼部受伤者:加石决明3克 ,蔓荆子3克 //面部受伤者:加独活3克 ,细辛3克 。
|
跌打损伤偏方9
|
乳部受伤者:加百合3克 ,贝母3克 ,漏卢3克 //胸部受伤:加柴胡八分,枳壳3克 ,韭汁一杯。
|
跌打损伤偏方10
|
腹部受伤者:加大腹皮3克 //小肚受伤者:加小茴香3克 ,急性子3克
|
跌打损伤偏方11
|
背部受伤者:加砂仁3克 ,木香3克 //两胁受伤者:加蛇床子3克 ,槐花3克
|
跌打损伤偏方12
|
骨节肿痛者:加人参3克 ,附子3克。
|
跌打损伤偏方13
|
伤膏药方(外敷)
此膏功效极大,与上面药方一并使用,可鼓掌立愈。
红花12克 白芷12克 甘松12克 细辛15克 山艿9克 六曲9克
麝香3克 白川9克 丁香9克 川芎6克 血竭3克 生军6克
上药研为细末,煎炼成膏用,用上好青细布均摆之,折叠完好,勿使受潮。
|
跌打损伤偏方14
|
跌打损伤气血不足
验方组成:熟地克 淮山 炙草 白茯苓 归身 杜仲故纸 木瓜 牛膝各15克 乳香 没药各10克 黑豆30克 茯神 枣仁 白术 白芍各12克 肉桂6克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气血不足
用法用量:浸酒15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三次。
|
跌打损伤偏方15
|
跌打损伤内伤
组成:万年青60克 红漆木芯 透骨消各60克 米酒500毫升
主治:跌打损伤内伤
用法:煎服,每日一剂。
|
跌打损伤偏方16
|
跌打挫伤验方
组成 川芎6克 白芷6克 白菊花9克 甘草3克 细辛2克 生石膏12克
功用 止痛、祛风、清热。
主治 头部挫伤,肿痛伴有头晕者。
组成 当归10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川芎8克 羌活8克 蔓荆子8克 槟榔8克 琥珀8克 制南星8克 乳香8克 没药8克 升麻6克 肉桂3克 辰砂1克。
|
烧烫伤偏方1
|
治烫伤,生地榆,晒干为末,香油调涂,破烂者干涂,伤重者再用。生萝卜捣汁250毫升喝下更佳。
|
烧烫伤偏方8
|
治烧烫伤,生地黄汁入香油、蜡同熬成膏,瓷器内盛、用鸡翎扫烫处
|
烧烫伤偏方9
|
治汤烫火烧,鸡子煮熟,去白用黄,于锅内熬油出,冷敷之。
|
烧烫伤偏方10
|
治汤烫火伤,山栀子用浓调鸡子清调和,以鹅毛轻拂上。
|
烧烫伤偏方11
|
治火烫疮,螺狮壳(多年干白者,火煅)为细末,如破,用于掺之,如不破,入轻粉少许,麻油调,鸡翎扫付疮上。
|
烧烫伤偏方14
|
治烫火灼,柳皮烧灰,罗为末,涂患处,又熬猪脂敷之。
|
烧烫伤偏方15
|
治汤火伤疼痛,麻油熬数滚,入蜡溶化熬数滚,入白蜜熬匀,待冷收贮,擦患处,速愈,愈后无斑痕。
|
烧烫伤偏方16
|
治火药伤,取鸡蛋清与多年阴沟泥搅匀,敷上止。
|
烧烫伤偏方17
|
治火烧伤,鸡子黄煮熟,去白取黄,猪油去膜,2味等分,捣匀抹之。
|
烧烫伤偏方18
|
治火烧烂方,狗骨煨成灰,为细末,麻油调敷,愈。
|
烧烫伤偏方20
|
治火烧、水烫伤,嫩槐条,嫩柳条各等分,2药人猪油内炸焦捣末,加香油调抹患处。
|
烧烫伤偏方21
|
治爆竹火药伤,生石灰用水泡开,澄清取水,芝麻油盛碗内,以澄清,水滴油碗内,用竹筷搅之,俟定,再滴添再搅,如此数次,色白如蜜,涂患处。
|
烧烫伤偏方22
|
热油火伤、刀斧损伤、犬咬伤,寒水石为末,油调涂上患处。
|
烧烫伤偏方24
|
治汤火伤及刀斧伤,刘寄奴焙干或晒干,为细末,用淡盐汤洗患处,麻油调搽,如患处湿则干搽上,立 愈,屡试屡验。
|
烧烫伤偏方25
|
治烧伤疼痛,贯众煅灰,香油调涂之,立刻止痛。
|
烧烫伤偏方26
|
治烧伤、烫伤,秋葵花瓣不拘多少,真莱油调和如厚糊,装入瓶内收贮。次年花瓣腐烂,即可敷用,愈陈愈妙。此方用麻油浸尤妙。如无此药,用地榆末用麻油调搽亦妙。
|
烧烫伤偏方28
|
先用硷水洗烫处,后用烧酒频拭之,约1小时可止痛。
|
烧烫伤偏方29
|
治火伤,用麦炭粉、真芝麻油2味,调和成膏,敷创上,痛不止加敷,至痛止为度,听其自落,灵验非常。
|
烧烫伤偏方32
|
治同上,西瓜皮置坛内烂成水,浇烫处,神效。
|
烧烫伤偏方33
|
治汤火伤,用梨子捣碎敷之,止痛且不腐烂,神效。
|
烧烫伤偏方34
|
治汤泡、火烧,蛇荡烂捣敷之,以差为度。
|
烧烫伤偏方35
|
治汤火疮,黄瓦利取细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涂。
|
烧烫伤偏方36
|
治汤火疮,干桑叶为细末,干者以蜜调涂,湿者干掺。
|
烧烫伤偏方37
|
治热气所熏,以炊布烧灰存性,随敷随消。
|
烧烫伤偏方38
|
治汤火疮,葱白、砂糖烂研敷之,痛立止,仍无瘢痕。
|
烧烫伤偏方39
|
治汤火伤,柏子树皮为末,麻油调敷。
|
烧烫伤偏方40
|
治汤火伤,用白芝麻壳烧存性,研细末敷之,若患处干燥,则用麻油调搽。
|
烧烫伤偏方41
|
鸡蛋油治烫伤:取煮熟的鸡蛋黄两个用筷子搅碎,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熬,等蛋黄发糊的时候用小勺挤油 (熬油时火不要太旺,要及时挤油,不然蛋黄就焦了),放入小瓶里待用,每天抹2次,3天以后即痊愈。
|
烧烫伤偏方42
|
油浸鲜葵花可治烫伤:用干净玻璃罐头瓶盛放小半瓶生菜籽油,将鲜葵花(向日葵盘周围的黄花)洗净擦干,放入瓶中油浸,像腌咸菜一样压实,装满为止,如油不足可再加点,拧紧瓶盖放阴凉处,存放2个月即可使用。存放时间越长越好。使用时,一般需再加点生菜籽油,油量以能调成糊状为度。将糊状物擦在伤处,每天两三次,轻者三五天,重者一周可见效,不留伤痕。
|
烧烫伤偏方43
|
白糖泡蚯蚓治烫伤:挖一条活蚯蚓,洗净装入瓶中,放入白糖,糖要没过蚯枯矾搅匀,冷却成膏。做成油纱条备用。用法,将患处洗净,外敷油纱市。夏季每天更换药条一次,秋季3~4天换药一次。
|
烧烫伤偏方44
|
地榆绿豆治烧伤烫伤:地榆25克、绿豆25克、香油二两。将地榆、绿豆研为细末加入香油调匀,熬成膏状备用,盛药容器应消毒。用时可用消毒棉签蘸药涂抹患处,适于较轻度烧伤、烫伤。
|
烧烫伤偏方45
|
绿豆治烧伤有特效:取生绿豆100克研末,用75%酒精(白酒也行)调成糊状,30分钟后加冰片15克,再调匀后敷于烧伤处。用此方法,减少痛苦,结痂快不留疤痕。
|
烧烫伤偏方46
|
黑豆汁治小儿烫伤:小儿不慎烫伤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涂搽伤处有疗效。
|
烧烫伤偏方47
|
虎杖根治烫伤:虎杖别名活血龙、花斑竹。用50克虎杖根,用擀面杖细细捣碎研末,先用芝麻香油薄薄涂于伤处,后用虎杖粉均匀撒于患处,用卫生纱布包扎。半日后疼痛减轻,次日水泡消失。每日换药一次,一周痊愈皮肤无异样。
|
烧烫伤偏方48
|
枣树皮治烫伤:枣树皮适量(新、老树皮都可),用开水洗净,烤干(不要烤焦),碾成粉末后加香油拌稀,抹于患处。几次擦抹后,结痂,不留伤痕。
|
烧烫伤偏方49
|
大白莱治烫伤:将大白菜捣碎敷患处,立时不觉疼痛,只见大白菜上面冒热气,又感疼痛时,马上换敷新捣碎的大白菜,如此数次,不久就痊愈。
|
烧烫伤偏方50
|
大葱叶治烫伤:方法是遇到开水、火或油的烫伤,即掐一段绿色的葱叶,劈开成片状,将有粘液的一面贴在烫伤处,烫伤面积大的可多贴几片,并轻轻包扎,既可止痛,又防止起水泡,1一2天即可痊愈。
|
烧烫伤偏方51
|
豆腐白糖治烫伤:用新鲜豆腐一块,白糖5O克。将豆腐白糖拌在一起调匀,敷于伤面,干了即换,连换四五次。
|
烧烫伤偏方52
|
用鲜桔子皮制烫伤膏:把鲜桔子皮(不可用水洗)放入玻璃瓶内,拧紧瓶盖,桔皮会沤成黑色泥浆状,存放时间越长越好。烫伤时将它抹在伤口上,当时就能止疼,抹两三次即愈。
|
烫伤53
|
活蚯蚓适量,加白糖少许化成水,涂伤处,一日三次,连用数日有清凉止痛,生肌功能,并不会留下疤痕,特效。
|
桂圆核治烫伤54
|
桂圆核,研细末,以茶子油调涂患处;或桂圆壳,烧炭存性,研为末,用桐油调涂患处。
|
葡萄能治疗烫伤55
|
将鲜葡萄洗净去籽,捣浆,直接敷于患处,药干即换,通常敷药后即刻止痛,一般一至数日即可痊愈。此方治疗轻度烫伤非常有效,通常可即刻止痛,且不易遗留疤痕。对Ⅰ度、浅Ⅱ度和小面积的深Ⅱ度水火烫伤也有较好疗效,即使水泡溃破亦可放心使用。<烫伤>
|
治疗烧烫伤验方56
|
1.苍术适量烘干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成稀糊状,取药糊涂敷在烫伤部位,每日3次,直至痊愈。 2.紫珠吒麒干,研末。用时取药末适量与麻油调敷患处,如创面已感染,先清创,撒上药末,纱布包扎。每日或隔日1换,一般2~7日可愈。 3.将罂粟壳30克浸入芝麻油中4小时,文火煎枯滤清,下蜂蜡9克,倒入碗中,待碗周边药汁将凝时,下轻粉细末5克,调匀。用时先将患处水泡挑破,敷药膏,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一般2~5日可愈。<烧烫伤>
|
云南白药治烧伤57
|
取云南白药适量及保险子数粒,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匀外敷烧伤创面。适用于烧伤面积小于5%的浅Ⅱ度烧伤创面,一般用药3天后开始愈合。<烧伤>
|
烫伤的偏方58
|
米酒治烫伤 用料:米酒适量。 制用法:用药棉蘸米酒轻轻涂擦患处,直到患处有凉感,每隔半小时涂擦一次,次数越多好的越快。<烫伤>
|
烧伤偏方59
|
中药处方(一) 【方名】烧伤方剂一。 【组成】大叶刺五甲62.5克红老熊苞62.5克猫爪刺62.5克。 【用法】加水煎煮3次,每次500毫升。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1000毫升。趁微温,加入力片12.5克,盐酸黄连素1克,搅拌使溶,加防腐剂。外用,清创面后淋或喷雾。1日3次。 【主治】对Ⅰ、Ⅱ度灼伤有效。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烧伤方剂二。 【组成】大黄9克苦参9克黄柏9克生石膏9克龙骨(煅)9克儿茶6克地榆炭6克青黛12克三七4.5克冰片1.2克琥珀末6克。 【用法】共研细末。若为水、火烫伤,用香油调敷;若为刀伤、外伤流血,则用干粉末敷。 【主治】水、火、烫伤、刀伤、外伤。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烧伤>
|
蚯蚓治水烫伤60
|
鲜蚯蚓、白糖,酌量而定。将新挖的蚯蚓,用水涮净,放入盛白糖的器皿中。这时蚯蚓会不停地蠕动,待蚯蚓不动后,可将分泌出的粘液,涂在患处,干后再涂,换三次。<烫伤>
|
石灰麻油疗轻度烫伤61
|
将50克生石灰溶解于250毫升水中,搅拌,澄清;取澄清液100毫升,倒入60毫升麻油中,边倒边搅成糊状。用棉签蘸药油轻轻地涂敷于患处,每日2-3次。<烫伤>
|
新鲜葡萄可治疗烫伤62
|
将鲜葡萄洗净去籽,捣浆,直接敷于患处,药干即换,通常敷药后即刻止痛,一般一至数日即可痊愈。 此方治疗轻度烫伤非常有效,通常可即刻止痛,且不易遗留疤痕。<烫伤>
|
蛋清治疗烧烫伤63
|
蛋清适量,加入3倍量的白酒调匀,敷于烧烫伤处. 每日数次,效果好。<烧烫伤>
|
烫伤的偏方64
|
生姜汁治烧烫伤 药物: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成泥,取姜汁,用姜汁涂抹患处。每日数次。 功能:消炎止痛。 疗效:效果特佳<烫伤>
|
烧伤酒65
|
[配方]①酸枣树皮粗末300克,80%乙醇适量;②榆树皮粉500克,黄柏粉200克,80%乙醇适量;①酸枣树粉4份,地榆粉3份,防风粉3份,甘草粉1份。[制法]方1制法:将上药置容器中,加入80%乙醇1000毫升,搅伴后密封,浸泡48小时后,过滤,滤液密封保存;药渣再加入80%乙醇500毫升,密封,浸泡24小时,过滤,尽量压榨药渣中之药液,合并两次滤液,使成1000毫升,分装即可。方2制法:将药粉置容器中,加入80%乙醇适量,搅拌后密封,浸泡48小时,过滤,滤液密闭保存;药渣再加入80%乙醇,密封,浸泡24小时过滤,尽量压出药渣中之药液,合并两次滤液,使成1000毫升,分装即可。方制法:共研极细末,过110目筛,混匀,分装成小瓶,高压灭菌即可。[功用]收敛消炎、止痛。[主治]①烧烫伤;②烧伤感染疮面;③烧伤。[用法]外用。创面先以1%吠哺西林湿敷,待疮面干凉后再上药。凡烧伤.先撒布药粉,然后无感染的疮面喷①药液,有感染的疮面喷②药液。每口喷2-3次。<皮肤>
|
冻疮未破1
|
尖头辣椒10个,生姜半两,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痒时搽患处,一日5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不再复发。
|
冻疮已破2
|
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搽好为止,不发。
|
啤酒治冻疮3
|
冬季有些人生冻疮,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缓解因冻疮而带来的痛苦。<冻疮>
|
冻疮的偏方4
|
茄子秸治冻疮 用料:茄子秸300克。干辣椒2支。 制法:将茄子秸、干辣椒放在水中煮开。 用法:烫洗患处,每日2次。
|
偏方治冻疮5
|
敷中药 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将白芨研成细末,再将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调成软膏,每天3次外涂患处,连用10天可治愈。(王先英) 羊油 冬季气温低,很多人常会生冻疮,手脚肿痛难忍,且奇痒令人难受,现有一法可以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涂到冻疮处,会稍有痛感,这说明已有药效,坚持涂一个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冻疮处,以后就不会再生冻疮。 甘油 我在老家时,冬天常会冻伤手脚,后来尝试了一种简易的方法,效果还不错。在每晚临睡前用温开水泡3到5分钟冻伤处,然后涂上一层甘油,来回揉擦冻伤位置两三分钟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连续使用三四次就有效果。 红辣椒 用晒干的红辣椒泡在烧开的水中,稍微冷却后把冻伤的手或脚放进水中,泡到水凉后拿出来,然后把泡在水中的红辣椒取出来贴到冻伤的地方用布包好(最好是在晚上临睡觉前做),第二天早上取下来,使用两次就可痊愈。如果是重患者,可再接着用几日。 用辣椒包住冻伤处,过一会儿会很难受,只要你坚持到第二天早上就会有效果。 萝卜叶 小时候一到冬天脚板就会生冻疮,又痒又痛,可难受了。后来家人去采了一把萝卜叶子回来煲水,然后把煲好的水连同萝卜叶一起泡脚,泡到水凉了为止,可以立刻止痒。这样多泡几次,冻疮就没了,很见效的。 萝卜叶可以先跟菜农预订,让他第二天带过来,因为要新鲜的萝卜叶子才见效的,一次大概要1公斤左右。要挑叶子比较老的那种,然后拿来煲水,煲开了就可以了,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外敷法 有冻伤病史者,往往每年都在同一部位发病,所以预防很重要。每年秋季开始,就用手掌搓热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坚持到次年春天。若能连续控制两个冬季不发病,就说明基本治愈了。 对于已有的冻伤处,没有溃烂的话可以用等量的冬瓜皮、茄子根煎水洗患处;或者用30克辣椒粉,加250毫升水煮沸,擦洗患处。如果冻伤处已溃烂,可将蜂蜜涂在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上述方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冻疮>
|
松子仁治冻疮6
|
松子仁治冻疮:松子仁30克,捣烂加菜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1次。嚼食松子仁治痔疮出血:每日嚼食松子仁3次,每次5克。<冻疮>
|
防冻疮小验方7
|
一、萝卜片烤热后,涂抹患处,每天2-5次。 二、将大葱、大蒜和生姜共同捣制成泥状后,涂抹于患处。 三、将尖辣椒10克切成细丝,以白酒浸泡十天,涂于局部红肿发痒处,每日2~3次;要轻轻涂擦防止将皮肤搓破。 四、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成薄片捣烂,涂在患处,用干净纱布包好,隔2-3天更换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冻疮>
|
白萝卜治冻疮8
|
取白萝卜一个,洗净切成厚片,用火烤热,睡前蘸姜粉涂擦患处10-20分钟,每天一次,至痊愈为止。<冻疮>
|
萝卜水洗脚防冻疮9
|
预防冻疮之法:用萝卜水洗脚。方法是每年冬季来临之际,买几斤普通的萝卜回来,将萝卜洗净后切成块,放在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待萝卜稍烂,将萝卜捞起正常食用,而那煮过的萝卜水就可用来洗脚。洗脚之时,所用萝卜水应尽量烫些,时间久些,并用手或毛巾反复揉搓易生冻疮之处。 一般而言,一个星期洗两到三次,坚持三至四个星期就差不多了<冻疮>
|
治疗冻疮小秘方10
|
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2次。<冻疮>
|
冻耳方11
|
内桂、干姜、辣椒各15克;用植物油250克浸药3回,炸橘去渣,人黄蜡60克融化。本方温肌肉,通血脉,常食防耳冻。<冻耳>
|
冻耳12
|
当归、黄柏各30克,麻油20毫升。将药和麻油混匀,放入铜器中,加热10分钟左右,然后下适量蜂蜡,待蜡熔化,即可将油收起,待冷后成软膏,再用时先以浓茶或甘草汤洗净耳部,拭干,然后再涂本膏,每日1-2次。 本方适用于冻耳而有溃烂者。<冻耳>
|
冻耳13
|
当归30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细辛3克,通草15克,大枣、甘草各10克。桂枝去皮,通草炙,大枣去擘,水煎服,每周2剂,连续服用1个月。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故能预防冻耳。<冻耳>
|
白酒泡桃治冻耳朵14
|
夏天待桃子成熟后,选用4-5个成熟桃子削皮、去心,切成片状,装入瓶内,倒入5-7两高度白酒,一直泡到冬天即可使用。当耳朵发热、发痒时,就将泡好的桃子酒擦冻伤处,连续一周可见好转<冻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