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
思想品德
|
七年级上册
|
|
内容
|
第一课《生命的乐章》之《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
|
教学目标
|
情感目标
|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
|
能力目标
|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的能力。
|
|
知识目标
|
3、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
|
教学重点
|
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
|
教学难点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
课前准备
|
教师:风景名胜古迹、藏羚羊的遭遇等影像资料。
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
|
|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创
建
情
景
导
入
新
课
|
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风光,华蓥风光等)。
|
观看教师展示的自然风光影像片。
|
新课开始,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
出示设计问题: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听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
根据所观看的影像片,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其感悟自然之美,接受美的熏陶。进而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
|
大自然是美丽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热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我们应当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听教师讲述。
|
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和课题,增强学习的目标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
|
板书课题《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
齐读课题。
|
|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二、整体把握构建新知
|
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
快速预习课文。
①找出基本知识点;②对疑难问题做上记号。
|
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内容,整体感悟,为学习教材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学会自主质疑。培养并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
三质疑问难讨论解惑
|
鼓励学生质疑,并适时进行点评、肯定。
|
引导学生围绕本目重难点进行质疑。
|
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质疑。
|
四、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
|
活动一:“想一想”
|
巡视指导,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并给以激励。
|
观察教材P7第一◎漫画,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
增强学生观察漫画能力。提高学生解答“漫画类”题型的能力。教会学生从材料中抓出各种信息,理清漫画组图的意图,把握答题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两组漫画说明什么?
|
小结本活动(学生个别发言)。
|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进一步体验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界是相互依赖、息息相关的。
|
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
|
小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
|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那么人类必须懂得尊重自然。如果人类只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请同学们看看将是什么样子?
|
听教师讲述。
|
突出活动一的主旨,让学生懂得人类必须尊重大自然。同时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内容。
|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四、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
|
活动二:“看一看”
|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8第一◎漫画。并引导学生得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结论。
|
观察教材P8第一◎漫画,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
利用人类因片面追求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而一味向自然大肆索取,造成玉石俱毁的结果,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教给学生解答“漫画类”题型的方法。
|
1、播放《藏羚羊的遭遇》影像资料
2、分发《振救黑熊》文字材料。
|
1思考:看录象后和读后的感受。
2、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
用反面的材料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对人类不尊重自然的行为而造成的恶果进行思考。再次感悟“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
引导学生小结。
|
野生动物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只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的一同毁灭。
我们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
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活动二的主旨。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有系统的掌握教材内容。
|
活动三:“说一说”
|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P9第一◆的动物图片。
|
展示所喜爱的动物图片,并介绍其可爱之处和生存环境。
|
通过学生讲述所喜爱的动物,让学生装从中懂得亲近动物,关心动物,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与美妙,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
重放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风光,华蓥风光等)。
|
介绍自己熟悉的自然风光(桃花山、石林景区、仙鹤洞等)。
|
通过学生讲述所熟悉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懂得体验美、欣赏美,进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
引导学生小结。
|
动物世界和自然风光都是神奇美丽的。人类应欣赏感受自然之美。
|
让学生明确活动三的主旨。
|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四、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
|
活动四:“议一议”
|
1参与小组议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2听取小组代表发言给予激励性评价。
|
1讨论:青少年学生如何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
2小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内成员补充。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五、
小结全课
|
大自然是多彩多姿的,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奇妙世界,人类的发展与生存离不开自然,我们必须亲近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与自然和谐相处。
|
听教师小结,做好记录。
|
用诗化的语言小结全课内容,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有系统地把握本节课所授内容。
|
六、
课外作业
|
展示作业及要求。
|
按教师要求完成。
|
学生通过作业实践,巩固所学知识,达成本节课的三个目标。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