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民间艺术排行榜

 昵称4812461 2011-03-08
西藏民间艺术排行榜
西藏名称来源
  汉语中的“西藏”(藏文为bod ljong)一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自治区(藏文为bod rang skyong ljong),简称为西藏。
  “西藏”一词的来历,不仅社会大众,甚至专门研究藏学的学者,能够解说清楚的也不多。在现今提出的一些说法中,仍存在不少疑难之处。这是由于历史上藏语、汉语、蒙古语、满语对青藏高原各部分的地域名称和对藏族的族称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而且这些历史上的名称互相交叉和影响,使得至今对西藏和藏民族的称呼及其含义仍然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发源】7世纪,吐蕃王朝兴起,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所以唐代汉文典籍用“吐蕃”来称呼吐蕃王朝,同时也指吐蕃王朝所占有的地域,有时还指吐蕃王朝的各部落作为族称
NO.1 西藏的饰品
西藏的饰品
◎饰 品

    西藏的饰品其主要有珍珠、玛瑙、金、银、木、石、骨等种类,不同的饰品都有不同的预意,但基本都为“祝福”的意思。天珠 、珍珠、玛瑙等比较名贵,而木质或骨质则以原始自然、粗犷豪放的风格,给人以特殊的魅力。这些材料制作的饰品,不论是脖子上挂的、手腕上配的、还是耳朵上带的、腰上挂的,均特色各异,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夸张、粗大的金属项链层层叠叠铺在你胸前;金属臂环、款式复杂的手镯、手链配在喜爱者的手腕上最为经典;天然石材带来的“冰”的感觉令人叫爽......这些在时尚界刮起“炫风”的饰品元素均被融合到了民族饰品中,不但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也带着潮流的信息。

    除了这些佩的、戴的,还有一些纪念品很受女性欢迎,那就是牛角梳和镜子。在拉萨可以看到,经营纪念品的各店铺里,有很多种不同款式的牛角梳:如大的、小的、长的、折叠的。其中折叠梳最受旅游者的喜爱,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携带很方便。这些风格独特的民族饰品,可以装点你的美丽,但不会成为你旅途中多余的累赘。

NO.2 藏 刀
藏 刀
◎藏 刀

    藏刀是藏族人民随身必备之物,还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男式藏刀一般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精美的银饰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更是无与伦比。在西藏,名气最大的藏刀要数林芝的“工布刀”、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了。它们可都是工艺精湛的工匠们全手工制作而成的,凝聚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如今,藏刀已成为非常紧俏的旅游商品和馈赠礼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藏刀的刀身均以钢材锻制而成,通过手工精心加工,刀刃锋利,刀面净光。藏刀在规格尺寸上有很大的不同,最长的有一米多,最小的刀则仅有十几厘米。藏刀的刀柄大多用牛角、牛骨或木材制成,较高档的刀柄用银丝、铜丝等缠绕;藏刀刀鞘是最为讲究的,除较简单的只有木鞘或皮套外,多数是包黄铜、白铜,甚至包白银,并且上面还会刻着各种精美的飞禽走兽及花草图案,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镀金等,显得格外华丽和富贵。


 
 
 
 
 
 
 
 
 
 
NO.3 藏香和香水
藏香和香水
 ◎藏香和香水

    藏香是一种很好的旅游纪念品,香味淳厚,放到衣柜里,不仅衣物飘香,而且还防虫蛀。优质的藏香在空气中的渗透能力强,能净化空气,且没有人造香味的痕迹。好的藏香都由天然香料磨制成的,不含任何化学物品。在传统手工制作藏香的历史中,尼木县吞巴村、拉萨堆龙德庆县、山南敏株林寺被称为三大传统藏香生产地。其中,尼木县吞巴村生产藏香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是西藏最大的藏香原料生产基地。

    “敏竹梅芭”是西藏第一个自产的香水品牌,其最主要成分是从檀香木中提炼,再配有其它草木本香料,于2006年8月正式投放市场。目前,“敏竹梅芭”香水共有四个香型。而“敏竹梅芭”的藏香品种就很多了,看着销售“敏竹梅芭”藏香专卖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闻着店内散发出来的各类香味,让人忍不住产生购买的冲动。

    在拉萨八廓街及附近的店铺里,除了有藏香和藏香水,还有不少的印度香和印度香水品种。这些来自异域的商品,同样也是很多旅游者购物清单里的内容。

NO.4 吞巴乡
吞巴乡

 在尼木县有一个闻名于世的藏香盛产地——吞巴乡 。

    在吞巴乡公路边的一品阁手工藏香厂,成了过往游客和当地居民购买藏香的主要地点,这里的藏香全部由民间艺人手工精心制作。随着西藏旅游旺季的到来,这里的藏香生意日益红火,购买者络绎不绝。

    据了解,藏香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医学上它还有预防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平时燃放能提神醒脑、镇惊除烦、杀菌消毒、改善和消除家居异味、使人神清气爽。


 
 
 
 
 
 
NO.5 藏餐馆
藏餐馆
 在西藏的每一个地方,旅游者们都能找到藏餐馆,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在这些藏餐馆或一些酒店的藏餐厅里,可以吃到很多西藏的特色食品,如糌粑、人参果、酥油茶、青稞酒、风干牛肉等,这些都是藏民族特有的饮食。当然,还有一些西藏各地区的特色食品,比如牧区的酸奶,林区的菌类、林芝的藏香猪、日喀则地区的“朋必”,“朋必”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朋必”几乎成了一种日喀则小吃的象征。“朋必”的原料很简单,做“朋必”的豆汁是做粉丝时的下脚料。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末,沉淀后把最上面的一层汁液倒掉,沉淀在底层的做粉丝,而中间的一层就是用来做“朋必”的。其做法是将豆汁熬成糊状,冷却后就可以了。因为添的佐料不同而使其口味有所区别,大部分是加藏葱、咖喱等,有的还加一些肉末。很多小孩吃的时候,都是卖“朋必”的人用一个铝勺从锅中刮上薄薄的几片“朋必”,摊放在小孩手上,泼上一点辣淑水蘸着吃。

    如果想喝酸奶,现在拉萨有几个奶制品厂都生产酸奶,在大超市或小商店都有卖的。而吃菌类或其它特色菜,就可以到拉萨的一些餐厅里去,味道都挺不错。

NO.6 元宵供和酥油花灯节
元宵供和酥油花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在汉族地区,是传统的元宵节,也叫灯节。历史上,这一天,乡村城镇,都要张灯结彩,欢庆一番。据说这一习惯,起于唐代。那时,封建帝王为了粉饰太平,张灯结彩,令百姓观赏。且不论统治者的用心,就民间习惯而言,元宵节间,确是家家点灯、户户结彩,玩灯、舞狮、放火炮,热闹非常。
  在雪域高原,藏历正月十五是纪念释迦牟尼现神变降伏邪魔的日子,日后形成为藏俗的一宗教节日。在过去的这一天晚上,拉萨八角街四周,摆满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图案和人物、鸟兽等的供品。城乡人民、纷纷涌到八角街观赏花灯供品。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细的灯架,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再现出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成屏连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彩的图景、多姿的灯花吸引了万千观众。人们在塑花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
  雪域高原的花灯节,开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于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正月十五日,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陈列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服邪魔日,从此以后,人们便沿袭他的做法,每年元月十五日摆花添灯。不过,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此受重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爱美、种花、赏花,这是人对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爱花的,他们在恶劣的气候条件里,也千方百计种花栽盆。拉萨街头居民房前和窗户边,不乏一盆盆各色鲜花,以表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元宵灯节和藏族人民的花灯节,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才逐渐变成民族的节日的。像放鞭炮、贴春联(桃符)、摆花灯这些汉藏人民的习俗,很早以前确实含有迷信或宗教成份,但随着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变化,这些习俗赋有了新的含意,成为欢庆、祝贺、礼乐的形式了。正因为这样,元宵的灯节和藏历正月十五日的花灯节,至今仍在汉、藏族人民中流行。

 
 
 
 
 
 
 
 
 
 
 
 
 
 
 
NO.7 雪顿节
雪顿节
藏历六月的拉萨,如一位披金戴锦的女神,躺在彩花卡垫上。到处盛开的鲜花、饱满的麦穗和吐绿的旋柳,使神女显得更加艳丽。假若拉萨周围山峰夜里降雪,那就更增添了古城的清丽。清晨,山谷间萦绕着漫漫的云雾,媚人的阳光穿过薄雾,越过峰巅洒向街市,拉萨简直就是一位披着纱巾的神妙仙女。而位于拉萨西南的罗布林卡,便是神女手上捏着的一朵花。
  这朵高原古城的花朵,拉萨河边的松耳石,在灿烂的阳光里,更具有迷人的魅力。
  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当东方的山顶刚露出桔黄色的曙光,白杨树上还挂着几片雾纱时,人们便等候着罗布林卡那兽头大门的开启。一旦那粗重的大木门慢慢挪动,那些身着“普麦”(盛夏藏族妇女们穿的无袖长袍)的妇女,脚蹬高筒皮靴的男子,以及像小兔子般蹦蹦跳跳的儿童们,就如潮水般争先恐后地涌进园内。
  这个号称“宝贝园林”的林卡,过去是达赖的夏宫。它那高高的围墙把普通百姓永远挡在门外,园内的草坪、水阁、石山、凉亭不会给普通人带来欢乐。只有雪顿节时,为了过节看戏,才让百姓进园。一过完节,罗布林卡的绿眉红舌狮,便对百姓怒目而视了。如今,时代变了,罗布林卡成了人民真正的“宝贝”,任你自由自在进园游逛。
  大人小孩们踏着轻松的步伐,跨过长条石板铺成的林荫道,来到广阔的草坪。草坪西端,是达赖的观戏台,上面金顶生辉,栏杆也已粉刷一新,成为游客登高观赏园林布局的好地方。逢年过节、喜庆日子,藏戏班子、文艺团体都争先到这里演出,这时观赏的人群,摩肩接踵,比以往少数达官贵人的寡欢孤乐,不知要热闹多少倍。
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也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后来由于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日喀则也有,不过时间稍晚些,当地叫“色木钦波”。
  17世纪以前,西藏的“雪顿”活动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天有好几十天禁止出家比丘出门,要行三事,即长净、夏日安居直到解制。在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都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僧人们除了一顿酸奶佳宴外,还尽情地欢乐玩耍,这就是“雪顿”的来源。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这时“雪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这时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们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以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到罗布林卡,并开始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在解放前的长时期内,雪顿节的活动方式大致是这样: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哲蚌雪顿节,演一天藏戏。七月一日,由拉萨、仁布、昂仁、南木林等地的四个剧团、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六个 “扎西雪巴”(藏戏之一种)戏班子、西绒的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仁布、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政府机关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
  在雪顿节期间,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民也穿上节日服装,带上吃喝用品,纷纷前往罗布林卡观看藏戏演出。不过,在黑暗的旧西藏,对于广大农奴未说,是忍着痛苦强颜为乐的。那些藏戏班子背着行李道具,爬山涉水到拉萨支差。旧西藏的雪顿节,演员们口中唱着欢乐的戏文,内心却隐藏着无限的悲伤。
  解放以后,雪顿节才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的节日。这时除了进行藏戏会演外,还有其他各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演出。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热情地歌颂党,歌颂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此外,雪顿节期间,罗布林卡内外,商业部门以及各乡、社还拉来各种物资,摆摊设棚,进行物资交流,使传统的雪顿节显得更加欢腾、热闹。
  今天,人们不只是在雪顿节的几天中进罗布林卡了。当拉萨还是春寒料峭,青草嫩芽还在苞节里萌动的时候,喜欢在户外活动的藏族人民就开始到罗布林卡拉着帐篷和围幔游乐,以后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一直到举国皆乐的国庆节,这里都充满着酒香和笑声,每个角落都是一个乐池、一个舞场,一个欢畅的小乐园。几乎一年到头都充满着节日的自在与欢乐。
NO.8 沐浴周
沐浴周

你知道西藏有一个吗?沐浴周它是一个富有浓厚民族气息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活动。
要是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或者长年温暖的南方,下湖洗澡,到江湖里游泳,那是不足为奇的,有的地方还得一日数次哩。但在雪域高原,气候严寒,下河洗澡,就成为一个郑重其事的活动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世代相传,选择一个好的时机,约定俗成为节俗日,并把这种活动渲染得神乎其神。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整个西藏高原,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牧区还是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时,高原上雨季刚过,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白天温度很高。于是,一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阖家而出,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游泳,或坐在岸边石阶上,洗除一年的汗臭和污垢。那些老大爷和老妈妈们,也像小孩们一样兴致勃勃来到河边,他们先是蹲在台阶上,低头洗头,然后脱光上身,抹擦干净,最后才下到河里泡几下,这时,真比在家里用热水洗澡还舒服,因为有一种说法,沐浴周期间的水比“圣水”还灵验。“沐浴周”期间洗冷水,同是一江之水,与平时可大不一样,在此期间的水据说有特别的威力。正因为这种信念在人们思想上起作用,所以男女老少都竞相下河,最怕冷水的人,这时也有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了。因此,这一周中,江河之旁是特别热闹的,人们不仅洗头、洗澡,也顺便洗衣服被褥。有的人自东方日出,便带来一大堆衣物被褥,捎上一点食物酒茶,进行一年之中的铺盖大清洗。洗涮完毕,一直到南边的弃山星(金星)出现,痛痛快快洗个澡,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这种藏族特有的一年一度的沐浴活动,要集中搞一个星期时间。在这七天中,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要跑来洗澡,这已成为群众传统的风俗习惯。要是在过去平时(特别在农村)有人在大白天下河洗澡,尤其是妇女,那是要被认为伤风败俗而横遭非难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沐浴活动,在西藏,至少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自从11世纪星象学传入西藏后,西藏人民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推算,更加完善了藏历。这时,人们才能借助弃山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在拉萨地区,凡是肉眼看得见南方的弃山星,便说明入秋,每当七月弃山星出现时,洗澡活动便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洗澡活动结束。
  据藏族天文历书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总之,说明秋水最佳。现在可以认为,这种归纳,从西藏的自然环境与季节变化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西藏高原冬长夏短,春天雪水冰人肌骨,一般不敢下水。夏天大雨滂沱,山洪爆发,河水混浊,虽有适当气温,水却不够清净;冬天更不用说了,皮袍裹身,谁还敢入水洗澡呢;只有入秋时节,水温较高,水流中的污物也被夏季洪水冲得一干二净。这时的河水,当然具有上面所说的优点了,这不能不说是洗澡的大好时光。可见,藏族人民选择七月上旬,夏末秋初进行沐浴,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有一首这样的民谣:
  强烈阳光晒水热,
  皎洁月光射水寒,
  待到弃山星升起,
  清净温暖好沐浴。
  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藏族人民是如何选择一个良好的洗澡季节的。至于“弃山星”的出没,只不过是季节到来的标志而已,那些迷信说法已日渐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NO.9 雅砻文化节
雅砻文化节
“雅砻文化节”的名称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雅砻被称为藏民族的发祥地,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第二,“雅砻”从地理概念上表示山南地区。“雅砻文化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藏民族的伟大祖先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在山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极其灿烂的古代文化。诸如诗歌、民歌、舞蹈、绘画、戏剧、建筑、雕塑等,这些都是藏族先民留下的宝贵而又丰富的文化遗产。雅砻文化节的举办,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NO.10 望果节
望果节
望果节最早流行于山南农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节的藏语意思为“转地头”,预祝农业丰收,颗粒归仓。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之际举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男的手持“拉桑达觉”,女的背负经书,手持“打达”(用五彩布条缠在木条上),排队转庄稼地,之后进行赛马、藏戏等表演,或走亲戚、逛林卡。热闹非凡。

  在西藏农村,除了藏历年外,就属望果节热闹了。
  7月底的山南,青稞和冬小麦已一片金黄。开镰之前,各村各乡都要过望果节:演藏戏、走亲戚,到处都是过节的繁忙景象,就连江上的船夫也自动放假去过望果节了。
  公路上,男男女女穿着新衣衫,打扮得像过年一样,五个一帮、七个一群地朝县城走。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坐在四轮马车上面,乐呵呵地;姑娘们与小伙子们,喜欢结伴而行,他们或背着青稞酒,或提着酥油茶,还有拎着菜盒子的,这都是为当天中午进行丰盛野餐准备的。
  贡嘎县中学的大操场里,藏戏台子早两天就搭好了,一个足足有100平方米的大白色帐篷,高高地撑在场子的中央,这显然是为了给演员们遮雨和挡太阳的。观众都自觉地围在帐篷的外圈,前头的人秩序井然,席地而坐。为了使节日过得愉快,大家自觉地遵守广场的纪律。来得晚、看不清的人,便爬到树杈和围墙上,居高临下,看个舒服。
  对于一年到头忙个不停的农民来说,过望果节便是放假玩个痛快的好机会。也有的人不愿意把时间完全消耗在吃、喝、玩、乐上面,他们便利用假日走亲戚、打柴禾、搞副业,或干他们想干的事情。
  在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西藏,望果节期间,机关放假,干部们为筹备组织村民的活动,也忙个不停;学校里的学生们也准备了一些文娱节目在节日期间为群众助兴,他们难得有这么多观众看自己的表演,当然要大显身手;而刚从农民队伍中脱胎出来的乡镇企业的工人,家中十有七八是农民,企业的组织领导也在这个时候为工人们放假,不这样做似乎逆了民意。所以,望果节在农业区来说,虽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全民的节日。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地头”。
  “望果节”流行于农区。没有固定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之际举行。约定俗成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节。各地根据农事的安排,过节的日期各有不同,如拉萨从阳历“八•一”开始,节期三五天不等。江孜、日喀则等地则在阳历七月中旬。过了望果节便开始紧张的秋收秋种。
  “望果节”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隆香布(今天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据《本教历算法》等资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即布德贡杰时期,雅隆地区已经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这时,为了确保粮食丰收,赞普布德贡杰便向本教师请求赐以教旨,本教师根据本教教义,教农人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节”。但这个时期,“望果”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而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祀神祈福活动。
  西藏最早的“望果”活动,大体是这样的:开始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由捧着柱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本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稞和麦穗的乡民。绕圈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祭祀台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便进行娱乐活动,内容有角力、斗剑、耍梭标。这些竞技式的比赛,主要由大力士们参加,优胜者有奖。最后便是群众的唱歌跳舞,痛快地玩一天。
  以本教教义指导的“望果”活动,一直衍行到8世纪中期,即赤松德赞时期。
  8世纪后期,是以莲花教主乌坚白玛为首的宁玛教派兴盛时期,“望果”活动也带上了宁玛教派的色彩。使符念咒是宁玛派的特点,这时的望果活动便一定要由咒师主持念咒来保佑丰收。
  14世纪后,格鲁教成了西藏的主要教派,居统治地位。这时,“望果”活动便渗进更多的格鲁派的色彩,例如,在游行队伍前,要举佛像、背经文。这时的“望果”活动,已成为传统节日,娱乐活动的内容也比过去有所发展,增加了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
  和平解放以后,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百万农奴政治上翻身,经济地位变化,“望果节”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现在过望果节,都打着各色彩旗,擎着青稞麦穗,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身着新装的男女老少,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着田边地头转,这天人们不仅赛马、射箭、唱戏、歌舞,而且还进行丰盛的郊宴。这时候各乡的农民要邀请城镇的工人亲戚去做客,也邀请县乡干部一起欢乐。望果节不仅是农村预祝丰收的节日,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城乡交流,密切工农关系的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