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小褐斑病 - 葡萄病虫害原色图谱 -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白鹤隐士 2011-03-08
葡萄小褐斑病     
字体 [大]   [中]   [小]

葡萄小褐斑病病叶 (发病初期)

症状 多发生在欧亚种葡萄的叶片上。发病初期叶表面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边缘为暗褐色,中间颜色稍浅为灰褐色,病斑大小比较一致,直径为2~3毫米,后期在病斑背面产生一层较明显的暗褐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大型斑纹,常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

病原 小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尾孢(霉)属Cercospo-ra roesleri (Catt.)Sacc.侵染所致。分生孢子梗较松散而不成束,淡褐色,大小为158~221微米×4微米。分生孢子棕色,长柱形,直或稍弯曲,有3~5个分隔,大小为26~78微米×6~9微米。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

发病规律 以病叶上的分生孢子或附着在枝蔓表面的孢子越冬。翌年5~6月份,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叶片上,住潮湿的情况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叶背的气孔侵入。在济南地区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初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接近地面的下部叶片发病重,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重。白莲子、红鸡心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可参照大褐斑病进行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