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讲 倾听(上)

 诗书之华 2011-03-09

沟通的目的在于互相尊重。“互相尊重”指的是孩子与父母亲能够彼此真诚地表明想法和感受,而不必担心会被拒绝。也许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可以表达接纳他们的感受。

  但是,沟通的方式是什么?沟通的技巧在哪里﹖如何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沟通的元素主要是“说”,父母所呈现的态度是“我说,你听”。其实,“说”只是沟通中较不重要的一环,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倾听”。

  ()有净化作用的倾听

  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

  母亲: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

  孩子:对啊!我跟小琪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

  母亲:你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晓珍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

  母亲:嗯,还有呢?

  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

  母亲:喔……

  孩子: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国权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哪有抄。

  母亲:那怎么办?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

  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

  母亲: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

  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

  母亲:至少有十个同学欺侮你吧!

  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

  母亲:哦……

  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国权还帮我抬午餐呢!

  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因此,开启良好的沟通之钥,从倾听开始。

  ()反映倾听

  什么是反映倾听呢?父母若要使用反映倾听,须先了解人际沟通的过程。以孩子牙痛为例:

  孩子→牙痛

  孩子为了免除牙痛,他会变成发号机,给父母传达某些信息。所以孩子必须选择足以表明“我牙痛”的信号给对方,这种选择的过程称为“选码”。

  孩子:牙痛→选码

  假设孩子选择的信号是不断地大哭喊:“痛!好痛!”这个哭泣的信号就会传送到父母的耳朵里。

              信号
   
孩子:牙痛→选码→痛!好痛!
             
哭喊

  父母收到信号后,必须经过译码的过程:

           信号
  孩子:牙痛→选码→译码 母亲;他牙痛
            哭喊

  如果父母能正确地从孩子的表情和语言中正确地译出信号所代表的意思,就会知道孩子的哭泣是因为牙痛。万一父母认为孩子在瞎闹、在找碴,则完全误解孩子的意思,甚至因此教训孩子一番。如此,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桥梁就会堵塞。

  以上所描述的情形就是造成亲子沟通不良的原因,往往“听者”误会了“说者”的意思,却没有察觉到早已造成误会了。

  为了避免“听者”在译码的过程中产生误解,则需要运用“反映倾听”来与孩子对话。例如:

  1.孩子:(放声大哭)哥哥抢我的玩具。

  母亲:你一定很生气,讨厌哥哥抢你的玩具。

  孩子:对啊!

  2.孩子:我们老师根本是个巫婆!

  母亲:你很讨厌你们老师。

  孩子:一点也没错,我恨死她了。

  3.孩子:妈妈我当选模范生了!

  母亲:你看起来很快乐啊!

  孩子:嗯……这是很难得的。

  以上的例子,父母能够正确地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则以“所言不差”来回应母亲,以证实母亲解码成功。

  反映倾听,“听者”必须试着了解对方感受和想法,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向对方求证。必须注意的是:“听者”绝不可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劝告及任何价值判断。

  “听者”就像一面镜子,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反映出来,帮助孩子看清楚自己、了解自己。

 

如果我问你:“你的孩子说话,你能听到吗?”你可能认为我在骂你!我又不聋,为什么听不到!那么,下边我们听这样一件事,也许它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十二岁的小莉是一个爱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来跟她住了一个假期。暑假快结束时,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舍不得,眼泪汪汪地对妈妈说:珊珊就要走了,以后又是只有我一个人了。妈妈很轻快地说:你会另外再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小莉回答说:可是我还是会很寂寞的。妈妈开始安慰她: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 “啊,妈!小莉说着就哭起来了。妈妈生气了:你都快念中学了,还是这么爱哭。小莉狠狠地瞪了妈一眼,跑进卧室里,哭得更伤心了。照理说,这样一个场景会有一个圆满的收场的,结果却以一个小小的悲剧结束。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在于,孩子长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对于友情、亲情的渴望。他们会对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出于成人的世故与冷漠,他们往往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很不在乎。这样,他们就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细小的情感波动表现冷酷。这样一种对待孩子的情感的反应方式显然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事实上,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对他的重视,哪怕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严重,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或许在故事中的母亲看来,女儿不应该因为与表妹的分离就流泪哭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不应该没有同情。做母亲的应该这么想:女儿很难过,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尽量设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内心的感觉。如果这样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安慰女儿:珊珊走了,教人觉得很寂寞。你们俩这么要好,真舍不得让她走。你会想她的。这种反应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亲密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创伤就会消失。

一、倾听的含义

真正的“听”,并不是说你能够听到孩子发出的声音,就算完事了,更为重要的是你还要听出孩子的真实意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之间的沟通,首先是有一些信息或者说是是一定的想法想传递给孩子。比如,夫妻二人出去逛街,妻子口渴她想买杯水喝。为了传递这个信息,她首先必须将其转换为言语或者非言语代码,以便丈夫能够理解。至于她选择什么样的代码,会由她的年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感情状况所决定。妻子可能说:“我渴了,买杯水吧。”这样很直接,丈夫容易理解。但是可能妻子想:“我这么大人了,张嘴要水多不象话,丈夫如果主动给我买一瓶水既解决了问题,又显自己体贴丈夫,丈夫也体贴自己,那该多浪漫。”于是妻子问丈夫:“天这么热,我们出来2个多小时了,你渴吗?”这些信息在被发送出去时,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这一渠道中的噪声( 例如汽车喇叭﹑施工机械﹑电话铃声﹑其它人的交谈声……等等 )会干扰信息的传播,打断我们的沟通;由于这些干扰无所不在,我们很容易忽略这类的障碍。不过请记住:任何挡在传达讯息者和接收讯息者之间的事物都是沟通的障碍,就算它不会完全阻隔讯息的传递,也会扭曲讯息的内容。比如,街上的音像店里正大声的播放音乐。丈夫可能没有听到,也可能没听清楚,于是他会要妻子再重复一遍。当丈夫接到了妻子的信息后,会把这信息赋予一定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又会因为你的期望、需求、信念、兴趣、态度、经验和知识而使信息发生进一步的歪曲。丈夫听了妻子的问话听懂了妻子的弦外之音可能会说:“谢谢你,我的确渴了,我想你也该渴了,你也喝一杯吧!”或者说:“谢谢你我不想喝水,你喝一杯吧”这两种情况问题都解决了。但丈夫也可能会说:“我不渴!”或者丈夫给自己买了一杯,妻子还是没能喝到水。妻子就会因为丈夫的不理解而不高兴,而丈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来看,你理解的信息往往并不与孩子的意图想吻合。这就是为什么倾听如此重要。

要沟通就必须有人听。事实上,倾听才是沟通中最难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沟通时说话的人需要别人听到他所讲的话,理解他所讲的话,否则,讲话人就是在自言自语。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听呢?倾听的“倾”字,是“全部拿出”、“用尽力量”的意思,倾听的“听”字在繁体中文里是“”,有一个“耳”字,说明有耳朵是能够听的基础;听字的下面还有一个“心”字,说明倾听时要用“心”去听,能够心领神会;听字里还有一个横着的“目”字,说明你听时应看着别人的眼睛,还要通过眼睛观察孩子的非言语信息表达;在“耳”的旁边还有一个“王”字,“王”字代表把说话的那个人当成是帝王来对待。从听字的繁体结构中可以看出,倾听时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把你对面的那个人当成是帝王,充分地去尊重他。所以有人说,听不但要耳到,还要眼到、口到、心到。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

真正的听包含了三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倾听除了要用耳朵倾听孩子的言语信息,更要用眼睛观察孩子的非言语信息。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就是说只片面的接受言语信息,而忽略孩子的非言语表达,就会使我们得到的信息很不完整。人与人之间的说话有时不很直接,有些资料是隐藏的,我们耳朵和脑筋都要活动,找出隐藏的话语。在漫谈资料中,留意孩子说话时的肢体语言及语气,可能会帮助了解孩子感受或言外之意。例如,当孩子说“我有信心按时完成作业”时却低着头、咬嘴唇、声音很低;说“我没生气”时却声音急促、语调很高、身体前倾 、握拳,又如,您的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您问他:“今天在学校的情况怎样?”他回答道:“棒极了!”但他们不愿再继续谈下去,他们的笑容很快从脸上消失,也不愿再让您问问题,尽快地溜进他的房间里。如果他们在学校真的很开心,他们会描述一番,或解释为什么如此精彩,将不会迅速离开。这些都是非语言信息和语言表达矛盾的例子。

非语言信息是以一个人的表情、手势、眼神、服饰及与他人的空间距离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实验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副语言+55%的体态语。这个公式表明,非语言符号具有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非语言符号可以同时刺激人的多种感官,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共同参与传播,以多种方式出现,比如,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他会横眉怒目、咬牙切齿、紧握拳头、语词激烈、呼吸急促、音量、音调、语速、音高等提高。言语沟通所传达的信息大多经过了大脑理性的加工和过滤,往往不能直接表露一个人的真实意愿,所谓“口是心非”就是这个道理;或者人们的一些思想本身就很难通过语言传递给别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而非言语信息是人们对外界刺激的下意识反应,很难掩饰和压抑或者在掩饰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才要懂得察言观色,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下面是常见的非言语信息:

  孩子的脸部表情会随着情绪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有:

  ①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的情绪。

  ②微笑:可能意谓高兴、愉快、放松、掩饰紧张或者焦虑等。

  ③摔东西:一种生气、失望、不满、受挫情绪的发泄。

  ④僵直不动:可能表示恐惧、害怕、怀疑或吓呆了。

  ⑤打呵欠:意谓无聊、没兴趣、想睡觉或精神不集中等。

  ⑥眼神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⑦眼神逃避接触:表示没有信心、撒谎、焦虑不安、缺乏兴趣、害羞的感觉。

  (2)音调与速度

  ①说话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表现。

  ②不说话:可能意谓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

  ③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意谓得意、高兴或紧张的情绪。

  ④说话速度很慢:可能是失望、悲伤、气愤。

  孩子非语言行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相同的感觉可以借着不同的非语言行为予以表达;当然一种行为亦可能代表各种不同的感受,具有不同意义。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拥有唯一独特的非语言行为表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感觉与情绪,改善个人倾听的技巧,重要的事情就是父母要学习注意观察与了解孩子非语言行为的意义。

1、高兴 成语“捧腹大笑”即所示特别高兴的体态。男孩子乐不可支时会仰身大笑,女孩常常掩口而笑。突如其来的高兴会扬起双眉,同时高兴时也会跳起来。

2、防卫 双臂交叉于胸前、两腿交叉;避开眼神、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呼吸加快;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张开手掌作砍人状或用食指指点;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

3、挫折 呼吸短促;紧握双手不放;揪头发;抚摸后颈;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发出“啧”“啧”声。

4、自信 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叉腰或背在身后。

    5、跃跃欲试 两手掌相摩擦,或在手心啐一口唾沫,手掌再相互摩擦,成语"摩拳擦掌"即所示体态。两手搓摩大腿或屁股,两臂前屈双手握拳,抖动几下也表示这个意思。当孩子心中怀有美好憧憬时,会双目凝视,两手掌在胸前搓摩。
    6
、愤怒、急躁 人往往在愤怒的时候会咬牙切齿,瞪大双眼,有时还会用力地揉抓自己的头发。当急躁的时候会拍大腿、拍桌子或捶头。当激愤时或要动手时,会捋胳膊挽袖子,女性常会手背叉腰。有的孩子愤怒急躁到难以忍耐的程度时,常以两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怒目而视。表示气愤或愤怒可以有许多种方式。最常见的动作有:脸色变红、双唇紧闭、双手掐腰、双臂或双腿交叉、呼吸急促、嘴唇紧闭等等。说话快速、姿势僵硬、握紧拳头
   7
、告饶 也可理解为求饶,一般双手合掌在胸前频频摇动。因恐惧而求饶,常是抱头。苦苦哀求时则会蹲地求饶或者抱住大腿。
   8
、怀疑 双唇紧闭、双眉皱起、斜眼看人,翘起一边嘴角、摇头、眼珠子转动
   9
、紧张 眼神乱瞟、姿势僵硬、不停地玩弄或调整纸笔眼镜、头发、书签等、汗流不止以至手上都是汗湿、笑得很突兀,抖腿或身体。吹口哨或咂嘴;坐立不安;咬指甲、钢笔、铅笔或以手掩口;使劲拉耳朵或头发;绞扭双手、掐肉或把双手放在口袋里;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坐着时用手拉裤子或衣襟;很少目光接触;清嗓子、叹气。

10、害怕 眼睛睁得大大的,喊叫、身体颤抖、身体向后退却、屏住呼吸等等、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啃指甲。

11、倾听 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头向左或向右侧倾斜,所谓侧耳倾听。

其次父母要暂时放下自我,结合孩子的个性和具体的语境对输入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进行分析、界定,求得正确的理解。俗话说:“蹲下身子听孩子讲话”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一种意见的沟通,一般包括同时发生的两层,第一层是字面的意向指信息的发出者所表达的字面的的意义。例如,孩子说:“爸爸,为什么老下雨呀?”(互动)单凭着这句话我们很难说清孩子究竟是想向你请教气象知识,还是因为下雨不能到外面去玩,他感到在家烦闷,希望出去透透气,还是别的什么意思。其次是内涵的面向,表现出孩子到底要向父母到底是说什么。他的意向可以通过音调、音量的大小、说话的速度、及非言语行为等看出来。在刚才的例子中,如果外面正在下雨,而此时你正在给他念有关下雨方面的书籍,而且问话中带着好奇的口气,用眼睛看着你,那就是想向你请教气象知识了;如果孩子在家作了一天作业,口气里带着无奈和气愤,眼睛望着窗外,无疑就是感到在家烦闷,希望出去透透气。

最后父母要对理解了的信息作出适当的反馈 反馈是沟通过程的一部分,所谓反馈就是在沟通过程中,父母向孩子做出回应的行为。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既包括孩子的“表达”和父母的“倾听”,也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反馈可以使信息交流循环往复地进行,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不完整的。许多人误以为倾听就是“他说我听”,常常忽视倾听沟通中的“反馈”环节。不反馈往往直接导致两种恶果:一是,孩子不了解你是否准确地接收到了信息。倾听不仅仅是听明白孩子要说什么,还需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否听明白了,只是“茶壶里装饺子,心中有数”不行。二是,孩子无法澄清和确认你是否准确地接收了信息。这就需要通过言语和非语言来回应孩子,通过你恰倒好处的回应,孩子就会知道你不但听明白了他的话,认为他的话值得去聆听,而且你对他很感兴趣并愿意倾听,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重视他的付出、理解他的思想。事实上就是用你积极的反馈表达了你对家人的尊重。孩子和父母说话时总是会问:“你有没有在听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回答:“我在听呢!”但是光凭这句话,孩子仍然无法肯定父母是不是在听。而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使用重复的技巧,回答说:"你在说……,对吗?"那么孩子就知道父母是在听。因为如果没有听,就不可能重复孩子的话。或许只听了一半,那么孩子还会继续追问下去:"接下去还说了什么呢?"根据你的回答,孩子就可以判断你听到哪里。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应该向孩子道歉,并且认真的听下去。下面的这些脱口而出的话会对你有所帮助:啊哈继续再说两句我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真的吗?我能理解等等。这些简短的话都表示了一种理解。它们并不表示你赞同孩子的话,而是让孩子感到你在鼓励他讲下去。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复命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老大臣之所以能找到答案,在于他深谙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而是善于倾听的人。其实,人也同样,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会道的人。善于倾听,消化在心,这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可事实上,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都善于倾听。人往往有一种表现欲,喜欢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区域讲个喋喋不休,喜欢把自己的优点在别人面前展示得一览无余,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喜欢看到别人被自己说得张口结舌和不知所措的表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所以倾听的真谛是:“少说多听”。

倾听有三个层次:

最低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听而未到,完全没听进去;听而不闻往往能够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边听边干别的事,一心二用,比如,一边听还在看电子邮件或翻阅报纸、杂志、擦皮鞋、修指甲等,或东张西望哈欠连天,显得三心二意,孩子会觉得他们不受重视,而且因为你心不在焉,这使得讲话者没有信心再讲下去。就象第一个金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其次是倾听者完全没有留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 其实时刻准备着打断孩子进行反击、驳斥,或者说出自己的意见、建议、看法。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就象第二个金人,听到后,马上就用嘴巴反应出来。 心理学家韦尔贝思曾说:除了闭上嘴,否则你就听不见别人说的话。

第三是同理心的倾听,父母总是暂时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利用孩子透露的一切有用信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孩子的情感,不急于做出的评价和判断。就象第三个金人一样,听到后,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尽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意图,给出最恰当的反馈。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心情是轻松的,会感到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所说的话很有意思,因此会继续倾诉下去。

二、同理心  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两大支持系统,一是自己,一是他人,如果自我人格健全、认知完整、理性水平较高,则他能更多地承担自我支持的一部分,但对心智发展尚不完全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地依赖外界地支持,而父母就是离孩子最近、关系最亲密的支持系统。

  事实上,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是孩子的支持系统,他们无形中给孩子一些压力,对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不敏感,例如,从不思考为何我的孩子会特别调皮、学习不好,他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我有付出你就应该有所回报,要争气、让我有面子等等,导致孩子心中的痛苦他们常常不能察觉,而无法沟通。父母缺少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孩子失去支持系统、走上绝路的深层原因。

(张与导师的故事)

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母亲: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孩子:对啊!我跟小琪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母亲:你觉得很没面子。孩子:晓珍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母亲:嗯,还有呢?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母亲:喔……孩子: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国权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哪有抄。母亲:那怎么办?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母亲: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母亲:至少有十个同学欺侮你吧!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模范生呢!母亲:哦……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国权还帮我抬午餐呢!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因此,开启良好的沟通之钥,从倾听开始。

同理心这一概念用于人际沟通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你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对他的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就要把自己放在孩子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感受、体验他的处境,就好象你是孩子一样,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准确地回应孩子的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因为某件事发生了冲突,常常这样说说“你站在对方那个位置看看,也要这样做”,或说“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说的都是同理心。

同理心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妈妈最好是能够在家欢迎他。这时,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问题来问:学校怎么样?很好你今天做了些什么?没做什么相反,妈妈所说的话应该表达出她很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受的考验和苦难: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你一定巴不得赶快放学回到家里很痛快”如果妈妈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张便条说明自己在何处,对抚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来说,效果也很好。

尤其是当孩子们处在强烈的情绪困扰中时,他是不会听任何人的话,也不会接受劝告、慰藉或批评的。他需要的是我们了解他,要我们了解他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内心的斗争。更进一步,他还希望不需要完全透漏他们的体验,别人就能完全了解他。因此,当孩子回家告诉我们老师打我的时候,我们不必追问细节,也不需要说:你又做错了什么,惹得老师打你?更不必说:啊,真可怜。我们需要表示的是,我们体会到了他的疼,他的窘迫,和他心里所感到的愤怒。我们怎样才能体会到他的感觉呢?我们要看着他,听他说,同时从我们的经验里找到相应的情感体验,加以适当的编排,对他说:这一定教人窘得不得了你肯定气得要哭。那时候你一定恨死你老师了。你一定很伤心。” “你这天真不好过。孩子们的情绪不会在听到这种想法不对的时候消失,也不会在父母尝试着要说服他没有理由要这么想的时候,就不再难过。强烈的情绪不会由于禁止就自动消失,只会在听的人以同情和了解的态度接受了以后,才会在由浓变淡的过程中消隐。

九岁的儿子带着一肚子气回家。他的班上计划好了要去郊外野餐,可偏偏天不作美,野餐的事因下雨被迫取消了。根据过去的经验,妈妈知道,如果采取那些陈腔烂调的方式,对儿子说:下雨不能出去野餐,哭也不成啊!” “今天去不成,以后还有机会的。” “又不是我要老天爷下雨,干吗冲我发气!这些方法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她准备采用新的方法来接近孩子。她心里想:儿子对于不能去郊外野餐的感觉非常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愤怒的表情显示给我,要我分享他的失望。他应该有这种情绪。我要用我了解他的心情,尊重他的情感的方式,来尽量帮助他。于是,她对儿子这么说:你好像很失望。儿子:是。妈妈:你什么都准备好了,该死的老天爷就下雨了。儿子:可不是,真气人。过了一会儿,儿子说:啊,算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儿子的气好像是消了,一个下午都很听话。通常要是儿子带着气回家的话,准会把全家人都闹的坐立不安。不管是谁,早晚都会被他惹得发火。不到他上床睡觉,家里绝不会得到片刻的安静。

1、同理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事实听情感。孩子发送的信息包含事实和情感两部分,所以在倾听时,不但要听清楚孩子在讲什么,而且要听出孩子想传递什么样的感情。否则,接收的信息就是不完整的,并没有真正听懂孩子的话。

事实是指你感官告诉你的东西,其中没有思索、推论或判断,一切都是纯粹的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围绕着当事人所听、所见或个人经历来展开。例如:昨天上课一个同学晕倒了、她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裙子、今天早晨我把自行车弄坏了、我离开家的时候,天很热。

情感是事实发生后人的内心体验,比如:他生气了、我很伤心、很高兴、很郁闷等。有的人压根不想听别人谈感受。一谈及感受,他们就倍感无聊或不安。有的人会有选择的听取,他们可能会听你失恋后的忧伤,却不想听你谈论对死亡的恐惧。愤怒是最令人沮丧的感受,因为他常会威胁听者的自尊。因为人们害怕情绪化的东西,所以人们经常会选择隐藏自己的许多情感。

举个例子,各位想想看,当孩子对我们撒谎时,他内在声音在说些什么?是害怕!有一次,我气呼呼的问我的孩子:是谁把餐桌弄得这么脏的,我的孩子小声的回答:“我不知道啊”那时,我听出来她的声音里有害怕,于是,我改问:“爸爸不会怎么样,爸爸只是想了解”,我的孩子反问我:“我如果讲出来,你会不会打我?”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到,孩子很需要安心,这个需要超过我们的想象。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小孩放学回来告诉你:“我们老师实在很不公平,为什么只有一个人讲话就要全班罚站”。各位能不能用心去想象在一个教室中,所有小朋友都被罚站的画面,如果你能,你就较能对孩子说:“你一定感到委曲,因为你没犯错,却被连带处罚。”当你这样说,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我们是懂的,这样我想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与听事实相比,更重要更难的是要听清孩子的情感。同理心的实质是感受孩子的情感,体验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和分担孩子精神世界中的各种负荷,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与此同时,父母还要运用沟通技巧,把自己对孩子内心体验的理解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的认识和判断。

情感不象事实那样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结合体态语、面部表情、距离、服饰、类语言等非言语信息以迂回的、隐含的方式潜伏于语言的深层,即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你要不断地问你自己:“孩子正体验什么样的情绪?”当你认为你有了答案,就确定它。例如:“听起来好象你觉得失望,因为……。”这不仅给了他机会说明他的感觉,也传达了你在专心地听他说话。例如,你的孩子回家对你说:“我要把我的老师砍了!”他显然不是在说他真要计划要杀死他。你应该首先识别孩子当前的感受是什么。在这个例子中你恰当的反应是:“听起来你气得真要发疯了。”

看看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包含哪些情感:

     哦,还有十天就放假喽。(高兴、愉快、如释重负)

     瞧,爸爸,我自己做的飞机模型。(自豪、自信、得意、满意)

     进幼儿园时,你拉着我的手可以吗?(害怕、恐惧、紧张、忧心忡忡)

     真没劲,我想不出有什么好干的。(厌烦、坐立不安、茫然)

     我永远赶不上丁丁,我练了又练,可他仍然比我好。(不胜任、沮丧、嫉妒)

     新来得老师留了许多作业,我根本做不完,怎么办呢。(受挫、沮丧、不知所措)

     别的孩子都去动物园了。我没人可以一起玩。(被冷落、被抛弃、孤单、嫉妒)

     丁丁的父母允许他一个人骑车出去,我比他骑得还好呢(受歧视、能胜任、不公平感、自信)

     我不应该对表妹那么厉害,我很过意不去。(负疚、后悔、惋惜、羞愧)

     我想买那件裙子,这可是我买衣服,不是吗?(怨恨、挑衅、威胁)

2)在有效回应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理心的另一部分是去倾听孩子的倾诉,在整个倾诉过程中,没有必要做出任何具体的反应。有时仅仅倾听孩子倾诉他们心烦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就把问题解决了。我们经常听人家这样说:“只是因为讲给你听了,我就感觉好多了。”这是因为人们经常要吐露自己的情感,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就会感到舒畅多了。

但有时仅仅倾听还是不够的,你的孩子有一个问题,而他需要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刚才的例子中,你不要说:“你干脆换一个班吧!”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决定他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你可以问一些可能帮助孩子思考出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你认为找老师谈谈,他会改变主意吗?”或者“你认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吗?”

你不一定要解决他人的问题。如果你设法去解决他人的问题或随便给孩子一些建议,不但于是无补,你还给自己加上了负担。要让有麻烦的人自己设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他减轻孩子不满情绪,而且也有助于他人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3)同理心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孩子的感受 尊重孩子的感受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感受不做价值判断、不要批评、不要嘲笑,要摆脱成见而且要压抑想评断与谴责的下意识反应,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孩子。父母应充分体谅孩子的不容易,如果孩子所遭遇到困难得到了尊重和了解,他所受到的鼓励要强于其他任何方式。举个例子,六岁的小琳在练钢琴练到第三课的时候,必须练一种新的指法——用双手弹八重奏中的八个音。老师用很熟练的指法弹给小琳看,并且说:看,就这么简单,很容易的。小琳模仿老师的手法去弹,可是她的动作却很笨拙、很勉强,总是弹不好。小琳带着失望的心情回了家。在家里练习的时候,母亲对她说:用一只手弹八个音很不容易,用两只手来弹就更难了。小琳完全同意母亲的看法。她坐在钢琴面前,慢慢开始用正确的方法来弹。母亲说:我听到了正确的音调。看来你的指法很正确。小琳说:这一段实在难。这天晚上,小琳继续练习下去,甚至超过了预定的联系时间。接下来的这一周里,小琳开始自动练习更难的指法,很快便到了流利自如的程度。小琳高兴地对妈妈说:原来弹钢琴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小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父母们要切忌以成人的效率标准来控制孩子的生活,因而看轻孩子学习一件事情的难度。殊不知,若以孩子的情感价值而言,要求孩子具有成人一样的工作效率,其代价是十分昂贵的。它会耗光孩子的智力资源,阻止孩子的成长,窒息孩子的兴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情感的破产。这时,若充分体谅孩子所遭遇的困难,使他的情感体验得到尊重,反而会降低事情的难度,使孩子得到更快的进步。因此,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倾听时如果你能够让孩子讲完整个经过,不做评判而是给予支持,问题的全部就可能被展现出来。通过有效的反馈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如果你的孩子说:“我不想当班长了。”恰当的回应可以是:“听起来你在班里的工作实在是太烦恼了。”这种反应不仅帮助你识别情感,也帮助发现你是否在准确的倾听和你是否在关注孩子。下次你和孩子讨论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技巧。在听明白问题所在之前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孩子说话,通过有效的反馈给别人继续说下去的勇气。这样做可以至少达到两个关键目的:第一,让你掌握更多的信息。第二,给孩子冷静下来的机会,从而更好的控制个人情绪。我们常常在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之前就着手解决问题,缺乏信息时急于做出的反应一定不会有效,可事实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正是这样做的。看看这个例子。一天,我十一岁的女儿回到家,告诉我她的老师如何不公平、莫名其妙地惩罚他们全班同学。真的?我说,不让孩子听出我不太相信。 “是的,其实我们什么都没做!女儿继续说。是吗?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当然。我们只不过谈谈我们的作业,可她忽然大声吼了起来!”“没开玩笑吧?”“我的意思是……”——女儿看着地下——“昨天她告诉我们不要在课堂上讲话,可我们都忘记了。”“你们忘了我轻轻地说。嗯,我想她也许有理由生气,可我们不是故意的。女儿:“妈妈,我想我该写作业了。”谈话结束。

4)学会换位思考,指能够站在孩子角度看待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实现同理心首先意味着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不带任何偏见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聆听孩子的谈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每个人由于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经历不同,往往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参照标准,并且形成一种依据它们去感受和判断事物的定势。这种先入为主的情况,使人们往往不易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眼光看他们的精神世界。

当父母的,就常犯这样的错误,在价值判断里,认为是好的或是值得学习,往往就会严格要求孩子去学习,造成孩子的压力与抗拒,严重的还产生亲子之间的冲突。这都是缺乏同理心所造成的。在陈之藩先生所写的散文《熊》里曾谈到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父亲要求他背唐诗,当时他觉得很难背,常被父亲责备,有时候还被体罚。平常的时间住校倒还好,一旦放暑假就紧张了,天天住家里,就必须面对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有一天,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的祖母说了一个熊的故事,从此,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就因为这样而改变了。这个熊的故事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东北,有一种熊,它跟人类一样可以站着走,它特别爱吃蜂蜜,一旦发现树里有甜甜的蜂蜜,它就舍不得吃,赶紧回去把小熊一个一个背过来。农夫就趁着这个时候,把树里的蜂蜜换成粪便,熊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它觉得蜂蜜很好,心想把这么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绝对不会错。但是小熊尝过之后觉得很难吃,就拒绝再吃下去,大熊看到这种情形,当然很生气,于是大熊就打小熊,想要试图强迫它吃,到最后,小熊还是吃不下去,大熊在越来越生气的情况下,就把小熊打死了。后来大熊自己去尝,才发现不对劲,树洞里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蜜,当然这时它觉得很后悔,就想把那些被它打死的小熊一个一个弄活,可是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很有智能的寓言,祖母告诉父亲说:“你就是那只大熊!”

同理心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即将双方相互置换角色,从孩子角度出发去体验当时的情感和心情。蒙特利尔说:“有时候,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别人的世界里却未必如此。”一个生病的小公主娇憨的告诉疼她的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就会好。爱女心切的国王立刻召集国中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但无论是总理大臣、宫廷魔法师或宫廷数学家,没有一个人能达成任务。纵使他们每个人在过去都完成许多超困难的任务,但要拿月亮,谁都不行。总理大臣说它远在三万五千哩外,比公主的房间还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铜做的;魔法师说它有十五万哩远,用绿起司做的,而且整整是皇宫的两倍大;数学家说月亮远在卅万哩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国王面对这些“不可能”,心头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来给他弹琴解闷。小丑问明了一切后,得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和每个人想的一样大、一样远。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有多大、有多远。国王一听,茅塞顿开。小丑立时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月亮有多大?“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吧!”公主说,因为她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那么有多远呢?“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公主所以这么认为,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用什么做的呢?“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的回答。比姆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时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好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但是国王仍旧很担心。到了晚上,真月亮还是会挂在天上,公主如果看到了,谎言不就揭穿了吗?于是他又召集了那班“聪明人”,向他们征询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样可以不让公主看见真月亮呢?有人说要公主戴墨镜,有人说把皇宫花园用黑绒布罩起来,有人说天黑之后就不住的放烟火,以遮蔽月亮的光华……,当然,没一个主意可用。怎么办?心急的国王深恐小公主一看见真月亮就会再生病,却又想不出方法解决,只好再找小丑来为他弹琴。小丑知道了那些聪明大臣的想法后,告诉国王,那些人无所不知,如果他们不知道怎么藏月亮,就表示月亮一定藏不住。这只能让国王更沮丧。眼看着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他看着就要照进公主房间的月亮,大叫:“谁能解释,为什么月亮可以同时出现在空中,又戴在公主的脖子上?”小丑倒是灵机一动,他提醒国王,大家都想不到如何拿到月亮的方法时,谁解决了这个难题呢?是小公主本人,她比谁都聪明。现在,又有难题出现了,不问她,还问谁?于是在国王来不及阻止的当儿,他就到了公主的房间,问公主这个问题。没想到公主听了哈哈大笑,说他笨,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像她的牙齿掉了会长新牙,花园的花被剪下来了仍会再开一样,月亮当然也会再长呀!哈!困扰了所有聪明人的问题,对小公主原来根本不是问题呀!很可爱的一个故事吧!可能你会觉得它只不过是个哄小孩的故事,但我却觉得它在可爱中提醒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会自以为是的以自己观点去体会别人的意思。当小公主提出要月亮时,每个人心中想到的月亮全是“自己心中”的月亮,没有人想到小公主心中的月亮是个什么样。之后,就以自己的想法否决了公主的想望,殊不知公主心中自有她对月亮的定义呢!当然了!两个月亮的问题也是国王自己想当然以为一定会出现,每个大臣也都以自己的思考模式、想法解决这一难题,殊不知公主自有一套定论,这个问题才不存在呢!在与孩子相处时,因为主观的揣测别人意思而会错意、表错情、无事生非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这个可爱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深刻的提醒吧!

学会换位思考还要求我们尽量从“善”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有的人总是“看到最坏的一面”。如果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解释,他就做最坏的解释。例如:孩子说:“我喜欢表弟大林”母亲问:“你为什么不喜欢表妹呢?”又如,妈妈买来两件衬衫,儿子说:“我喜欢那件天蓝色的。”妈妈问:“为什么不喜欢那件米黄色的,我觉得这两件都适合你我才都买的”。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被人们认为善解人意。有个英国谚语说:“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赤脚国里每一个人都打赤脚,连国王也一样。由于国王住在宫里,出入时地上铺了地毯,所以不知道人民打赤脚的苦处。直至有一次,国王扶受伤的轿夫回家时,才知道打赤脚的苦处,他便命令全国的道路铺上地毯,但这样做会用去很多羊毛,结果国王听小孩子的建议,人民从此使用“随身地毯 (即鞋子) 。”故事里的国王从不明白人民的感受,到后来听取孩子的建议而解决人民的苦处,足见同理心的重要性。

5)同理心不等于同情心 有人把同理心理解为同情心,这就有些不妥了。“同理心”并不是“同情心”,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区别,可以拿“油与水混和”与“牛奶与水混和”来比喻。同情心就好比油与水,彼此相靠、互相碰触、互相作用,但总是个自维持独立的本体,两个人一起处在不同的经验当中。同情心是安慰,只涉及到对孩子的物质上的帮助或感情上的抚慰。是一种情绪,是一种被动地分享,只是对他人的痛苦、欢愉或悲恸立即而自发的反应。孩子忧伤的时候,我们跟他产生共鸣,安慰他;孩子恐惧不安的时候,与他感同身受等等。同情心,的确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建立互助互信的安全感。但要注意同情心往往是一种移情的作用,就象《牵手》里唱地“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当大家都陷入相同的心境,我们那理性的智能跟创意的发挥,就会显得薄弱。孩子忧伤,你也跟着忧伤,和孩子抱头痛苦,除了让孩子更加无助你能给带来什么好处呢?这情况还好,但如果是孩子愤怒,我们也跟着愤怒,这样问题就显得严重多了。所以同情心固然很美,但它缺乏一种启发、教导的力量。所以光有同情心是不够的,盲目的同情心缺乏对情境有清醒的响应能力,虽然同情心常令人为之动容,可是表现出来的爱,往往又缺能力。“好可怜”、“我好同情你”这样的话,当事者自己说也行。其实这种“纯粹同情”的举动,很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也就是:反正我知道我不管怎么向人求援,别人都只会告诉我,“你好可怜”、“我好同情你”,所以,我干脆就不再说了。我们只是坐在那里,分享他人的情绪,没有办法或不愿意将感觉转化为行动,在满足于“分享他人情绪”之后却永不行动,那么这和没有“分享”有何差别?

同理心则好以水与牛奶混和,父母能够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与孩子一起共同创造全新的整体,共享相同的经验。同理心不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觉跟想法。”这只是漫长的努力过程中的第一步,同理心更需要你付诸行动。关于同理心一个基本不变的事实是:即使我们深刻的了解他人的感觉与思想,但如果什么事也没做没有行动,我们仍不能算是有同理心的人。同理心必然是行动导向,在沟通中的每一次意外与转折,同理心都想知道:我能怎么帮忙?我能做什么?接下来我能往哪里走?有人会想,为了表现我很有“同理心”,所以不管孩子让我做什么,我都一概伸出援助之手?如果这么想,那又错了,同理心的基础应该根植于“自己不感觉勉强”这一基本原则之上。也就是如果你目前的情况仅能提供你的陪伴,那么最适合你的同理心作法便是,不带假设立场地陪在孩子的身边,聆听他心里的苦闷与难过。而不是付出超过自己所能负荷的东西(比方钱,或者是责任),只为了图那一个“你真是一个好妈妈”的一时的赞美与感叹。同理心要求的是平衡,也就是“我不觉得勉强,你也不觉得勉强”的状态。或许有人会觉得那很难,其实不外乎就一个方法,不预设立场,多多开口请问。也就是在我们做任何决定之前,先问问孩子:“我──这么做好不好?”或者“请让我为你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如果孩子欣然同意,那此刻就是一个很棒的同理心表现,倘若孩子表现出犹豫的神态,那么我们就需要再接着问:“还是你有其它更好的想法?你要不要提出来讨论看看?”
  
真正同理心是家人能明白事理,并能正确的帮助孩子或其他人自己解决问题,同理心有“情”的一面,也有“理”的一面,既能帮助家人度过难关又能让他们从中得到成长。所以,同情心用在与家人方面,大概只能产生小爱,而同理心却能产生醒觉的大爱。

6)同理心意味着只问播种不问收获 不以对方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成功者影响别人,失败者受别人影响

2、同理心的水平 伊根曾把同理心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更接近罗杰斯的本意,它主要运用倾听技巧,重在对孩子内心体验的理解并反馈这种理解。第二种是高级准确的同理心,运用这种类型的同理心时,不仅使用倾听的技巧,而且经常结合一些影响性技巧,从而对孩子产生更强的影响力。后人将同理心划分为五个水平,第一、第二个水平不但无法与孩子有效沟通,甚至有碍彼此关系的建立。第三个水平相当于初级同理心,对人际沟通的建立多有助益。第四与第五个水平属于高级准确的同理心,有助于与孩子深层次的沟通。后来又有人将五个水平的同理心归纳成四个水平,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有破坏作用的反映到最熟练最品质的反映。现将四种水平的同理心说明如下:

水平一、有害的、非援助的提问 沟通时经常出现意见不投或不关心孩子的现象,没有专注与倾听孩子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明显地起破坏作用。非语言行为表现是身体急剧地变换姿势,东张西望或怒目相视。语言回应不能反映孩子表面或隐含的信息,主题跳来跳去,经常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话语内容,无视、嘲笑或攻击孩子的提问。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只知道自己一个说话,对孩子提供的信息漫不经心,只知道追根问底的提问。

水平二、 无效的、非援助的提问 这种沟通方式乍一看上去似乎很正常,然而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沟通时父母并没有很注意倾听孩子的谈话。情感反映仅仅局限于对孩子表面感情的、局部的理解和探明原因的、机械的的提问,而且无视孩子的提问。父母急于下结论或急于给孩子提供建议。这种沟通虽然没有伤害孩子,但父母所讲的一切孩子并没有听进去。父母的反映与孩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大差距。沟通的内容只反映孩子表面的想法和感觉,即便反映孩子情感也是非关键的感觉。

水平三、援助的、促进的提问 在这个水平上的沟通真正变成了有效的沟通,父母除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意思并对孩子的情感作出正确反映外,还可以对信息加以适度的说明或提出一个试探性的问题或解释。父母能够正确并完全反映孩子的想法和情感,没有缩减或过度推论孩子表达的内涵,承认孩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此基础上接纳孩子的提问,增进对孩子的基本理解。这样,沟通时就不仅抓住了沟通的主题,而且增加了一些新的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探索和沟通的因素。这样的沟通基本上是和谐的,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不过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父母经常要用到提问和影响孩子的技巧,因此把握不当也经常出现犯错误的可能,而且这种回应不能反映孩子深层的感觉。

水平四、援助的、促进的、开放的提问 这是只有少数父母才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父母借助积极回应和非语言信息向孩子表明自己愿意与他沟通,在此基础上正确并完全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接纳孩子,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复杂的、含糊不清的问题的提问(具体化),用确切的语言帮助孩子整理内部感情。父母的回应,能够反映孩子未表达的深层想法与感觉,可以帮助孩子觉察与体验先前无法接受或未觉察到的感觉。由于增加了对许多沟通技巧熟练而有效的运用,并表现了深层的同理心,沟通双方已完全“融为一体”了。当然实际上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有人称此为人际沟通中的“高峰体验”。

下面几种情境,分别属于四种水平的同理心:

1、孩子割破了手指,开始大哭。

A“我告诉你不让你动那刀子,这回老实了吧。该!”

B“不疼呀!别哭了,过一会儿就好了”

C“你的手真的很疼,是吗?”

D“割破的手指很疼,又流这么多血,心理很害怕,是吗孩子?”

2、如果你的孩子从学校回来跟你说:“爸爸、妈妈今天在学校被老师处罚了”很多人直接的反应是:A为什么 B你一定犯了错,不乖,不然老师为什么处罚你。C活该。D将他心里感受说出来:“老师处罚你,看你很伤心,在同学而前被罚是不是很没有面子”或者接纳:“原来是这样子,我当然知道你很难过,我知道你很生气”
  3、有个小女孩抱怨“妈妈,我恨老师”妈妈“嗳呀!你怎么可以恨老师,这么小就恨,长大了还得了,不准恨。”结果孩子更常反应“我恨她,我偏要恨”没完没了。之后,这位妈妈用了同理心“看你很生气,是不是她对你不公平。”反应接纳重复使用,几次以后她女儿就说:“妈妈,其实我也没有这样恨她啦,她有时候对我还不错。”

1、第一个工具叫做爱,咱们现场互动一下,我现在问问各位,认为自己爱自己孩子的家长请举手,都爱,放下,我现在问你真的爱吗?你要听好啊,你千万听好,我们中国家长认为爱孩子的概念是这样的,为孩子交了昂贵的学费,自己晚买一年汽车,为孩子好吃好穿。自己不买貂皮大衣,为孩子做出巨大的牺牲,起早给孩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舍掉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来看孩子做作业,甚至为了管子,每天不辞辛苦,批评、打骂孩子,他把这些都理解成爱了,家长做了这些事,我用一个比喻的说法,假如我们把爱比做水桶里的水的话,那么家长做这些事,那是水桶,是表达爱的方式,不是爱本身,如果我给出了定义之后,各位我问你还爱不爱孩子?听好,爱 ,我们给出了五个基本界定,第一个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他不是给钱,不是给洗衣服,给做饭,那时表达爱的方式,是这个生命喜欢这个生命的感情,如果各位你真的明白,昨天的中午,我儿子现在三岁,他妈妈最近身体不舒服,在床上躺着,他早晨在床上闹,他妈妈肯定脸拉下来了,这孩子就哭,就打闹,瞪眼珠说妈妈你不爱我,妈妈绷脸说我爱你,不爱,你就是不爱,你,妈妈说 :“妈妈爱你”你要知道他的理解是什么意思,你的爱是感情的表达,不是说你给我吃的 ,给我穿的。有一天晚上,他妈妈洗脸,我家是地板的,整个三楼全是地板,他从他房间里出来,他穿着个小线裤,要知道现在天气已经凉了,他穿个小线裤,东北天冷,他在客厅里等着他妈妈,我儿子叫董子铭,他妈妈说:“董子铭,你上床去,”他还在那儿站着,他妈妈可能严厉些,“董子铭,你给我上床去等着我”我儿子上床了,你猜一个三岁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挨过打,没挨过呵斥,没挨过批评,从来没有,他妈妈说话稍稍严厉一点,你猜孩子说什么,他把门打开了,趴在床上,妈妈我问你个事,他妈妈一边洗脸说问吧,说:“妈妈你还爱我吗?”妈妈说爱呀。“妈妈你还喜欢我吗?”妈妈说喜欢啊。“妈妈你还管我吗?”妈妈说管啊。他说既然这样的话,你就不应该那样跟我说话,他妈妈说我怎么跟你说话了,他说:“你说:‘董子铭,给我上床去’”你要是爱我就不应该这样跟我说话,他妈妈说我应该怎么跟你说话啊 ?你应该说:“儿子啊,好,乖,乖儿子上床等着,妈妈啊!这才叫爱。孩子理解的爱这才是100%的爱。昨天下午一点种,我儿子在床上跟他妈妈哭,他说,妈妈你不爱我。可能是早晨的时候,他妈妈身体不舒服,说话时脸是撂着的,脸不是微笑的,不是充满爱意的跟他说话,这小子不干说什么不行。其实孩子理解什么爱是对的。如果各位深刻理解爱是一种人类情感,你说你爱对方,必须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这是他的基本成份。第二,爱是一种平等关系。如果地位不平等,人格不平等那没有爱最多叫做恩赐。国王对大臣的爱叫恩赐,那不叫爱。你要爱对方,前提必须尊重对方,如果不尊重对方,那时养宠物,对人来说那是对人的一种诬蔑这是第二。第三,爱的本意是无条件的,没有任何条件,作为为人父母的家长,你爱你的孩子没有任何其他的条件。只因为他是你儿子女儿,没有任何理由,如果你这么爱孩子。说如果你期末考100分你要考进前三名。我过年领你上哈尔滨看冰灯,我给你买山地车,给你买手机,给你买电脑,我带你上北京看长城。这种爱叫有条件的爱。大家知道我的法学背景这叫合同,你做一个行为为他做一个行为这叫交换,这是爱的否定,那是让孩子自卑和恐惧的根本性的原因,有条件的爱。对人有巨大的杀伤力,爱的本意是无条件的,没有条件的。第四:爱是整体接纳,是接纳这个人本身,跟他的行为没关系,跟他的学习成绩没关系,跟他的行为表现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这个人,我接纳你,是整体的接纳。如果孩子考了100分回来,又搂又抱又庆祝。孩子考了30分回来,脸一撂,你给我上外面站着去,妈妈不要你了。你这是爱他的成绩单,说到底是爱我们自己的虚荣,不爱这个人本身,是整体接纳这个人。我们说的是第四个条件。最后一个条件,爱的有无是被爱者决定的,被爱的人感受到了爱。有爱,没有感受到,那就是示爱的人一相情愿,如果各位深刻的了解这句话,家长你认为爱孩子那不算数,必须孩子感受到了爱,说明这个家长是爱孩子的,孩子如果接收不到,感受不到,那就没有爱,大家注意我说的话,爱不是理解的,不是知道的爱是感受到的,我希望各位能深刻的理解,因为这里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甚至大学老师,甚至清华的老师,大家是高智商的人,你要知道爱是人类情感,你接受的系统是感受到的,不是我用理智去理解,孩子理解不理解妈妈的爱,知道不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知道的,都知道妈妈爱我,妈妈爱我没用,爱是人类的情感,他必须在生活中感受到爱,你说没有用,他必须感受到。这样,没有 感受到 爱,那绝对不会有动力的,那么如果孩子感受不到,那是家长我们示爱错误,你内心里认为你爱孩子,但是孩子接受不到,那就没有爱,那是你的一相情愿,我记得82年演电影小花,我那时候念大二,看完电影小花,我回到学生宿舍,那个刘哓庆的形象,但我眼前挥之不去,怎么也挥不掉,说实话从那天开始,暗恋刘晓庆七年,刘晓庆是我的梦中情人,你说关刘晓庆啥事,这是我的一相情愿而已,那么对方是感受不到的,如果是家长爱孩子,孩子接受不到,我告诉你,那叫没有爱,爱是生命的动力系统,一个人在他生命中感受不到爱,他不会有成长动力,他不会发疯去学习,没有成长的动力,在我们的家长训练营上,两天两夜的家长训练营上,我们系统的训练家长,怎么表达真爱,这个具体的过程不讲了,训练完之后,我给家长留一个家庭作业,两天的,那个家长训练营必须不住宿的,这个正好跟学生反过来的,因为当天晚上见孩子,让他有作业做,我们留一个家庭作业,让家长们今天回家必须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做出五点要求,这五个基本条件,让他学会了之后回家,第一,直接告诉孩子我爱你,必须说出来,必须用语言直接表达,第二,你要面带微笑。第三,你的目光要充满爱意,要柔和,第四,语气要温柔,第五,要有身体接触,12岁以下的孩子要把孩子搂在怀里,12岁以上的孩子大了,你可以抚摸孩子头发,拍打肩膀,你知道吗?各位,家长回家会有啥反应,没把那些家长难为死啊,都四五年了,跟孩子不好好说话,你知道吗?天天批评打骂,唠叨埋怨,数落孩子,他把这都理解成爱了,现在才明白了,原来孩子要接受的爱,是什么样的,是这个生命欣赏这个生命,这个生命从心底里对他好这种感情,你知道那些家长回到家里头根本做不出来动作,大庆一个家长,半夜一点钟到家,孩子还没有睡觉呢,正在那儿刷牙,他的儿子,正上初中的儿子,正在那儿刷牙,她一瞅着儿子,来了一句,“儿子,妈妈爱你”,当时孩子愣那儿了,“妈,你没病吧!”我们多少家长都是这样。长青的一个家长,她自己本身是做直销的,东北有个词叫忽悠,她到家里头四五年跟孩子不好好说话,一进门看到儿子在客厅里,他不好意思说,你猜她干了什么?她拿了一个包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儿子,妈妈爱你”孩子瞅着她,“得,你现在都来开始忽悠我了”太多太多的家长,他四五年都跟孩子不好好说话了。自从孩子上初中或者上了学,他过分重视孩子成绩单天天批评,打骂唠叨,埋怨,这个孩子接受不到家长的爱,孩子没有了成长动力,他却怨孩子如果各位我现在说这样的概念,作为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有几种社会角色。大家想一想。首先说父母这个词的它代表着第一你生养了他,第一个概念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第二,你供他吃供他穿住,因为他自己活不下来,这是为人父母的。第三,最重要做父母的任务是养这个让他被接纳,被爱,接受到人类情感。他在按人的方式,才有了成长的原动力。我们还有一个社会角色叫做教化者的角色。我们要把这个小动物让他通过系统化的训练让他直立行走,让他穿衣服,吃饭的时候不能用手抓,用筷子或者拿勺子吃。我们扮演了一个社会教化者的角色。我们95%的家长当孩子上了小学,进入了强竞争的环境,你就忘了父母的角色,单纯担任了教化者的角色,天天批评打骂,唠叨,埋怨,他天天做这个事就相当于一个汽车,他天天修理这个汽车,却不给汽车加油,这个车走不了,他又怨这个车。家长教育孩子最大的任务是家长必须无条件接纳他,爱他,他才有动力,才能往前走,然后在使用他的规律。在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他进行教化,让他按人类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太多的家长天天批评指出孩子缺点毛病,他单纯扮演了教化者的角色。实际上忘了自己的本分,如果一个家长他的角色分类的话,他的父母的角色应该是80%,你都是爱你的孩子,接受到这种系统的营养,这种他才能成长起来。你教化的指导作用,实际上这个做对了,那个大部分工作会自动完成,你身上的人类行为他会自动模仿,然后他有了成长动力的时候,才轻轻上午指导,孩子很轻松的。各种人类行为轻松可以养成,而大部分人这个部分没有做,他没有成长动力。他天天批评打骂,他天天指出他单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这样的话越教育孩子越出毛病,因为你单纯教化者的角色两个箭头你知道吗?那个亲子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孩子接受不到精神的营养,那个孩子没有成长动力,这是根本性的条件,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第一大工具就是爱,爱是生命的阳光,当孩子接受不到爱,他没有成长动力,所以家长学会无条件爱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的任务,

2、信任

对于孩子完全的尊重,意味着你对他的看法应包括如下几点:(1 认为他总是在尽力作好每一件事,并力求做得正确。(2)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也并不是因为孩子不行或有不良个性,而是因为他现在心情的沮丧与混乱,不应该把他遇到的麻烦归咎于他。(3)认为他的一些毛病(例如,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可能反映出他现在生活或者学校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4)认为他能够越来越有效地利用你的尊重和注意力,在你的帮助下,他能够摆脱那些与过去的伤害有关的行为,从而表现出他的爱、关怀与智慧。  简而言之,要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一位善良的、有能力的人,由于过去的伤害而背负着某些毛病。只要你作为父母对他的智慧、爱心以及应付挑战的能力抱有信心,你就不会出大的偏差。
一、什么是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

二、你认为你是否在信任孩子?或孩子是否信任你?

孩子是否愿意将苦恼或秘密告诉你,若没有,说明不信任。

为什么孩子总不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告诉父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诉苦只会引来斥责,没有哪个孩子会自讨苦吃。

三、为什么父母要打骂孩子?父母打骂孩子,其本质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一个不是独立的个体来说,自然谈不上信任。同时父母打骂孩子,是再按管理动物的方式,后果很严重。

四、在孩子表现出优点时很容易做到信任,关键是孩子不尽人意时,更要信任,(父母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

第一种不信任:破坏孩子已有的自信:“你看你,一无是处,将来怎么办?”(谁说我一无处,我下棋下得很好。)“下棋好管什么用,将来能靠这个吃饭吗?”,你行,你行学习成绩怎么一塌糊涂?,,,进取心就是这样被打消的。

第二种不信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比。

第三种不信任: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让家长失去了面子。

第四种不信任:对孩子不抱希望

以上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反映了父母脆弱的心理。

 

五、教育孩子的首要原则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想长出好的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要关心孩子的状态,即心情好不好,心情好,一好百好,心情不好,一了百了。

六、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地信任。一个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只要父母信任他,他仍然可以顶天立地于天地间;一个孩子,若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得起他,而他的父母却看不起他,那他是脆弱的,易碎的。

七、要把孩子看作是人类的孩子,你才能把他教育好。因为孩子是你的,那么孩子就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就会感情用事,就容易看不明白。超越感情,按照规律来教育孩子,孩子才会茁壮成长。要换种方式做父母,孩子整天和您生活在一起,但他不属于你。

 

八、如何信任孩子

   第一步:学会自豪

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自豪。想像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按规律种庄稼,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都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亲吻他,为自己创造的这个生命自豪。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说:“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广告:小男孩沮丧地说,妈妈我只是第二名: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说:宝宝,你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第一。看毕,心里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啊,不是第一又能怎样?只要我们尽了力,平凡的第二同样值得自豪。你曾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过吗?一个挖土豆的农民,与一位伟大的总统,带给母亲的难道不是同样自豪吗? 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一株花蕾,虽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

第二步:学会欣赏

眼神是关键。看眼神,为什么眼神亮不起来,被分数影响了。从内心为他骄傲。有的家长把孩子的缺点放大了,写不出孩子的优点。要放大优点,不要放大缺点。找到知已,看的起他。

教育孩子的秘密就是相信他,信任他,把他看成朋友。要看地起他。你的眼神变了,是你的心在变。

要从心底里,说他行,不是嘴上说,信任表现在眼神上,

如何欣赏:看优点:关注优点。确认优点。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心理测试:你是好家长吗

  晚餐时,你的孩子说:“哎呀,我讨厌这道菜,我不吃。”你会回答:

  A.你有得吃就吃,你还要喜欢它!

  B.今天的菜似乎不合你的口味,为什幺呢?你又想吃些什幺呢?

  C.不吃就不吃,饿了时你自然会吃。

  D.你想吃什幺,我马上给你做。

 

 答案:

    A.专制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已准备的食物。不注意和孩子沟通,不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分青红皂白。

  B.民主型父母,很喜欢和孩子交流沟通,尊重理解小孩。认为同孩子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C.放任型父母,对小孩的需求不加考虑,不尊重小孩,对小孩的关注不够,可能造成对小孩的爱不够。从而对小孩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

  D.溺爱型父母,对小孩百依百顺,容易养成小孩依赖、自大等不良的性格。

 同理心是指两代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意愿和态度,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就会体验到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出彼此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在同理心的互动中来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对他的同理心的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其中,如果父母要让孩子同理父母,首先父母要同理孩子,同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就与错误、优点与缺点。父母给予孩子的同理心几乎就是孩子同理心产生的土壤。
   与父母沟通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父母是过来人,阅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孩子有些问题拿不定主意时,与父母交谈是会有所收获的,也许会出现代沟,但这并非不可逾越,它会随着与父母交流的增多而缩短距离。而作为父母,他们是非常愿意与子女交流的。
   像讨论中向红和她父母的例子,他们由于年龄、经历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沟通当中可能会有障碍。但庆幸的是,父母没有要求子女必须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相反,积极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的意见,正是这样的态度,换来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父母对孩子具有同理心,尝试着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孩子,与孩子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教育能力。在两代人的沟通中,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越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遗憾的是有些父母习惯于从主观看孩子的行为,往往以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作判断,习惯以自身预设或假
设的既定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接纳孩子的立场和看法,这样与孩子的沟通必然受阻,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具体表现为:
   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时,就会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失望、沮丧,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愿望就会很快消失。
   父母对孩子没有产生同理心,也就不能真正地接纳孩子,很容易对孩子指责和批评,这种来自于父母主观意识的“我向信息”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受到伤害,与父母产生对立。
   当父母不能真正同理孩子时,也就不能对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孩子内心世界中需要得到引导和纠正的地方就不能产生建设性的帮助。
   常见的现象是,由于父母过于主观而不能对孩子产生同理心,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甚至误导孩子。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同理心是开导孩子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