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修辞手法(2)

 feifei37 2011-03-09

常见的修辞手法(2)

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有意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例如:
梅子差点把我的牙酸倒了。
夸张可以分为扩大、缩小和超前三种类型。
(一)扩大,即把事物的属性、特征有意夸大。例如: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使楚》)
为了回击楚王侮辱性的问话,晏子用夸张的说法表明临淄的人多,体现了齐国使者的聪明才智。
(二)缩小和扩大相反,是有意把事物的属性、特征进行缩小。例如:
1.这芝麻大的地方,怎么能踢足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例1用“芝麻大”形容活动范围小到极限;例2“一眨眼”形容时间过得快。这些都是把事物的属性、特征缩小到极点,以此表明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三)超前,即提前把尚未出现的情况,说成已经出现。例如:
车还没开,可我已经嗅到了故乡泥土的气息。
由于“我”心情急切,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情形便提前出现了。这种写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急于见到故乡的思想感情。

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手法。例如: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代大诗人杜甫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景色描写得雄丽壮阔,颇具气势,更加深了文章的内涵。
从上下句的联系看,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流水对)三种。
(一)正对,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偶。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这首诗中,前两句“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后两句“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这些词的词义相近、结构相同、词性相同,因而使对仗显得十分工整,读来非常上口。
(二)反对,就是意思相反的对偶。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两句。面对不同的对象,作者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敌人“横眉冷对”,冷漠无情;对人民则“俯首甘为”,热情服务。这里,“千夫指”即“千夫所指”,指人人痛恨的敌人;“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反对)的手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三)串对,又叫流水对,指对偶的上下两句意思相连。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的两句,意思是说要对敌人乘胜追击,不要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放走刘邦后反受其害。两句诗的意思前后衔接,联系紧密,很明显是流水对。

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且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叫做排比。
排比的语言单位至少要有三个,各排比项之间的内容属于并列关系,不分主次,可以调换顺序。例如: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段话,用排比的方法列举了人们走向各自岗位的情形,说明人们正在享受和平、幸福的生活,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常见的排比方式有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和复句排比四种。
(一)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
(二)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
(三)单句排比,即由几个单句构成排比。例如:
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种子的力》)
(四)复句排比,即由几个复句构成的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气势和节奏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来抒情,能收到音调和谐、感情强烈的效果;用来说理,能收到逻辑性强、阐述透彻的效果;用来叙事,能收到层次清楚、中心明确的效果。

设问
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种修辞方法叫做设问。设问的明显特征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例如: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作者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是跑得快啊!(《马踏飞燕》)
这里的两个问句“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和“快到什么程度呢”并不是作者真的有疑问,而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用问句的方式引出下文。这两个设问,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
设问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悬念,把事物的矛盾首先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存疑而读,产生继续探究的心理。因此,正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波澜起伏,起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反问
反问是用问句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反问的突出特征是无疑而问的,只问不答,问中有答。例如:
他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他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最后一课》)
这是一个否定形式的反问句,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肯定的意思。这里用三个连续的反问句,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深深的自责和懊悔的心情。又如: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想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一夜的工作》)
文章用肯定的形式进行反问,表达了作者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总理感到骄傲、自豪的激动心情。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例如: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周总理,你在哪里》)
诗中的“刚刚离去”进行了连续反复,此恰与山谷回音的特点相一致,表达了人们不忍总理离去的深切怀念之情。又如: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不同地方出现了三次。这种重复的语句不相连,而是由另外的词句隔开的重复手法,叫间隔反复。此处用到间隔反复,说明小英雄雨来是在爱国思想的教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反复的手法想到了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