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称知多少?

 小袤 2011-03-12

谦称知多少?

 

“谦称”是指,一般表示谦虚态度的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即私下、私自之意,表示自己冒失火唐突;“扑”,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包含为对方效劳之意;表示自己谦卑,也可以称自己的名字。

 

古代君主自称孤,有小国之君的含义;寡人,朕,不谷、不善。一般人面对君主自称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在清朝,满人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人官员自称“臣”。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贾黯]谒范仲淹,:“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等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因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自谦“在下”,是有身份人的自称,表示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可”、“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其他自谦还有,面对别国称自己的君为“寡君”;老和尚自谦称“老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