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提要 (一)评估对象描述 某电机公司是当地电机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1999年5月办理税务登记。 所属行业:制造业; 经营范围:发动机、水泵发电机、机械等; 注册资金:880万元; 从业人员:236人; 经营方式:制造、销售; 经济类型: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二)评估工作简介及主要成效 **市电机行业是当地一个支柱产业,经过政府多年扶持和自身努力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这个行业中也出现一批规模相对较大,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2004年,**市地方税务局将电机行业确定为纳税评估重点行业,通过对电机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分析,制定了《**市电机电器业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值及说明》(见附件),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2004年11月,该局通过初步案头审核的方法,确定某电机公司为评估对象,并着重评估其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的缴纳和合同贴花的情况。至2004年12月,经过评估分析、约谈核实、评估处理等环节,某电机公司共补缴税款25.42万元,其中: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0.76万元,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24.66万元。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近年来,**市电机行业经过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电机行业属于制造业,主体税种由国税部门征管,但是其地税部门征管税收的增长趋势仍然不可忽视。2004年,福建省地方税务局部署全省开展纳税评估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行业纳税评估挖掘税源管理深度。**市地税局将该市电机行业确定为纳税评估重点行业,制定了《**市电机电器业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值及说明》(见附件),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 2、对象筛选。2004年11月,**市地方税务局在初步案头审核分析中,发现某电机公司作为当地电机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税后利润连年颇丰且有分配,但其代扣代缴的股息利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却不成比例增长等疑点问题。针对案头分析疑点,**市地方税务局将某电机公司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着重评估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的缴纳和合同贴花印花税等问题。 3、分析基础。从福建省地税征管信息系统及日常管理中采集下列数据: (1)该公司2003年申报土地面积6055平方米(折合9.08亩),缴纳土地使用税3623元;
(2)该公司总投资880万元,其中:林*出资616万元,占70%;陈*出资153.5万元,占17%;李*出资110.5万元,占13%。
2001年至2003年,已分配税后利润3551527.29元,该公司只于2003年2月11日申报个人所得税63000.15元;
(3)新年度启用的帐簿均未见贴花。其中:短期借款余额合计3127万元,但该公司只在2002年12月6日缴纳银行贷款合同印花税795元(合同金额1590万元)。 4、疑点列举。根据以上有关资料和数据,结合《**市电机电器业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值及说明》,运用数据比对分析方法,发现该公司上述税种的申报纳税存在可疑: (1)土地使用税问题:2003年申报的土地面积6055平方米(折合9.08亩),缴纳土地使用税3623元。税务机关通过向当地土地部门了解该公司的实际占用土地情况与该公司申报情况不符。 (2)个人所得税问题:公司总投资880万元,其中林*出资616万元,占70%;陈*出资153.5万元,占17%;李*出资110.5万元,占13%。2001年至2003年,已分配税后利润3551527.29元,即使从高扣除法定盈余公积10%,法定公益金20%,那么应当还有已分配利润2841221.83元作为股息红利分到了股东手中,应计征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568244.36元,该企业只于2003年2月11日申报63000.15元,那么可能少报少扣缴个人所得税505244.54元。 (3)印花税问题: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2001年860万元,2002年187万元,2003年2080万元,合计为3127万元。按常规短期借款必须在一年内归还后再借,也就是说三年之间签订借款合同发生额远远大于3127万元,但该公司只在2002年12月6日缴纳银行贷款合同印花税795元(合同金额1590万),估计存在借款合同少贴或未贴印发税的问题。 (二)约谈举证
根据以上疑点,采取案头评估和约谈核实相结合,双管齐下的办法,**市地方税务局征管科评估人员经请示分管局长同意,向某电机公司送达《税务约谈通知书》。其后,评估人员就评估疑点情况与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约谈围绕案头分析异常点逐一展开。
经过约谈,该公司的财务人员在明显的数据事实面前认识到:
1、该公司创建初期征用的土地面积小,沿用习惯申报的土地使用税较少,后企业扩大规模,再行征用土地后,未及时就增加的部分土地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认为应当立即补报;
2、该公司对于股东分配利润的申报纳税问题的政策了解不够及时透彻,没有及时代扣代缴应扣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应当及时补扣补缴;
3、由于政府对本地一些电机电器出口的龙头企业的扶植,批准贷予一部分无息贷款,这部分可免交印花税。
(三)评估处理
经过约谈,该公司承认其申报纳税上存在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少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积极地配合,按照评估人员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自查,并于2004年12月,补缴了税款25.42万元,其中:补缴城镇土地使用税0.76万元,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24.66万元。。 三、评估建议 1、纳税评估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有充分了解; 2、纳税评估的方法和方式要有所改进和创新,不宜单一以电脑筛选为准,不能搞“纸上谈兵”,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对疑点较大的税种情况进行深入评估并要做到案头评估与约谈结合,主动与纳税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 3、充分灵活地利用纳税评估的各项指标,特别是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指标,通过向有关部门了解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税收疑点和问题,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4、充分做好约谈前的准备工作,灵活运用询问手段,效果事半功倍;
5、通过纳税评估,有利于促进企业规范核算,增强纳税意识,提高企业申报质量,提高企业对税法的遵从度,降低其经营成本、促进征纳关系的进一步密切。 四、案例点评 本案例在纳税评估工作做法上存在以下特点: 1、选取对象有的放矢。**市地方税务局抓住当地支柱产业这一重点税源开展行业纳税评估,有利于充分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同时抓住该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案头分析,确定评估疑点,确保了纳税评估工作的针对性。 2、科学运用行业分析指标,抓住了龙头企业税后利润颇丰,但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不成比例增长的关键性指标,开展评估的方法得当。 3、积极强化部门配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从当地土地部门获取数据,对评估对象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缴纳情况的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4、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促进了评估工作的整体成效。
附件:**市电机电器业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值及说明
电机电器业纳税评估预警指标值及说明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指标按年度进行评估 数据来源:企业年度财务报表 企业年度所得税申报表 指标1: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指标2:人均销售额=——————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指标3:销售收入变动率=—————————— 上期销售收入 分析:销售收入是所有指标中最基础指标,销售收入不真实,不仅影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也影响了地方税费,目前销售收入产生问题有销售项目不齐全、销售数量不完整、销售价格被肢解、销售时间不规范等。根据电机企业特点,人均销售量做为分析收入的一个参考指标,具体评估分析时,应结合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台帐、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如人均年销售额低于15万,应分析该企业是否存在以上问题。 指标4:产品销售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本期产成品成本-期末产成品盘存-其他因素 指标5:本期产成品成本=期初在产品盘存+制造成本-期末在产品盘存-其他因素 本期销售成本-上期销售成本 指标6:销售成本变动率= ——————————
上期销售成本 分析:企业产成品成本核算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最重要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电机企业是典型制造业,半成品、产成品不仅品种多,数量也多。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成本计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列成本,有无乱挤成本等问题。销售成本变动率用来分析1、各月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比例及趋势是否合理,如有不正常变动,应追踪查明原因,作出正确处理;2分析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前后期一致;3、从产品销售成本与生产成本、产成品的勾稽关系验算销售成本的总体准确性。如果企业无在产品期初、期末数时,则可断定该企业成本核算存在问题,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成品成本后“其他因素”,也应做认真分析。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指标7:产品销售收入毛利率=—————————— 销售收入 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 指标8:产品销售收入毛利率变动率=——————————
上期毛利率 分析:评估对象毛利率可直接反映销售收入和成本额。毛利率过低不是销售收入问题,就是销售成本问题,或两者均存在问题。电机企业毛利率低于7%,应认真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额以及分析是否存在资本性支出列入制造费用或营业成本,成本与收入不配(如自用或捐赠计入销售成本),结转成本计算错误等问题。 本期销售费用-上期销售费用 指标9:销售费用变动率=———————————— 上期销售费用 本期销售费用 指标10:销售费用比率=————————— 销售收入 分析:评估对象以上指标9明显变动或指标9大于4%时分析各月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比例是否合理,如有不正常变动,应追踪查明原因,作出正确处理,分析是否有资本性支出列入销售费用,有无把一些支出分解到销售费用中,乱挤销售费用。其中广告费用,运费是否存在异常,业务人员工资是否按实列支及缴纳个人所得税等。这些情况要根据企业销售费用明细表做认真分析。 本期管理费用-上期管理费用 指标11:管理费用变动率=———————————— 上期管理费用 本期管理费用 指标12:管理费用比率=———————— 销售收入 分析:评估对象指标11是否明显变动,指标12的比例大于4%应分析管理费用中坏帐准备,业务招待费等是否超过规定,一些费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可要求企业报送管理费用明细表,再做认真分析。 本期财务费用-上期财务费用 指标13:财务费用变动率=———————————— 上期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指标14:财务费用比率=—————— 销售收入 财务费用 指标15:财务费用平均利率=—————— 年末借款余额 分析:评估对象指标13、指标14和指标15,可分析企业会计处理中在建工程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条件与税法差异,利率是否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本指标应结合短期、长期贷款、在建工程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其他业务利润 指标16:其他业务利润率=——————×100% 销售收入
本年其他业务利润-上期其他业务利润 指标17: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 上期其他业务利润 分析:指标16、指标17是用来分析评估对象出售下角料、原材料等其他业务,是否全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当其他业务利润率小于1%时,说明该企业可能未将下角料如废矽钢片计入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外收入 指标18:营业外收入率=——————×100% 销售收入 分析:评估对象有无将应税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少计应税收入问题。 营业外支出 指标19:营业外支出率=—————— 销售收入 本期营业外支出-上期营业外支出 指标20:营业外支出变动率=———————————— 本期营业外支出 分析:指标19、指标20分析不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如营业外支出明显比去年增加或比率过高,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资产净损失,非公益性捐赠、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等。 本期累计折旧-上期累计折旧 指标21:综合折旧变动率=———————————— 上期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机器、设备累计折旧
指标22=————————————
本期机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 本期房屋累计折旧 指标23=———————————— 本期房屋固定资产原值 分析:指标21、指标22、指标23是用来分析固定资产原值变动情况,是否存在折旧年限低于税法规定年限情况。 指标24:业务招待费=本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销售收入×n‰ =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额 分析:本指标审核企业多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是否已足额进行纳税调整,若指标值>0说明企业业务招待费可能未足额进行纳税调整。(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三条,全年销售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部分,n不超过5;全年销售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n不超过3) 指标25:本期坏帐提取=〔(年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年初应收账款+年初其他应收款)〕×0.05% 分析:目前税法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范围和企业会计制度相致。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采用备抵法时,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帐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帐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帐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税法列支口径和财力制度相一致。当上述指标为负数时,应注意坏帐的列支。 指标26:广告费=销售收入×2% 分析:分析评估对象广告费列支情况,目前电机业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收入的2%,据实列支,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广告费的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2、已实际支付费用,开已取得相应发票。 3、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本年利润 指标27:利润率=—————— 企业营业收入 本年利润-上年利润 指标28:利润变动率=————————— 本年利润 分析:指标27、指标28该项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利润是否与行业平均利润相当,如果该企业远低于行业利润,或长期达不到平均利润,应做认真分析该电机行业平均利润率为大于或等于2%。 本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指标29: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年度销售收入 分析: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实际所得税负担率,若负担率达不到0.6%或长期达不到0.6%,则应对企业认真分析。 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 数据来源:征管系统申报征收模块中申报房产税税额、税务登记模块中税种登记表中的房产原值信息、我局房产数据库的房产原值信息、企业的财务报表 公式:从价应缴房产税(内资)=房产原值×75%×1.2%
从价应缴房产税(外资)=房产原值×(1-n/20)×1.2%(n为已使用年限) 当期缴纳从价房产税 指标1=———————————×100% 从价应缴纳房产税 房产原值 指标2=——————————— 固定资产
销售收入 指标3=——————————— 房产总值 分析:当指标1不等于1时列为异常,分析税款是否属实。由于电机企业多为民营企业,房产原值常有变动及不大准确,但企业生产规模决定了生产空间及所需固定资产,产值越大,所需固定资产也相应越大。因此指标2、指标3用来判断企业房产原值的真实性。 印花税 数据来源:企业年度报表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征管模块税款申报征收系统申报的印花税额。 年度申报印花税 指标1=———————————×100%>1 销售收入×1.8%×80%×3% 当年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增加应缴印花税 指标2= ———————————————— 申报该项印花税 按年末借款计算的应缴印花税 指标3= ——————————— 申报的该项印花税 分析:由于目前我省规定印花税最低比例为销售收入×1.8%×80%×3%,且我市电机企企业也按此核定,如果该指标多于或小于1,可做如下分析:(1)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是否有增加,增加额是否贴花;(2)企业财务报表是否有短期、长期借款,该借款合同是否按规定贴花或已被代征;(3)新设立账簿是否按规定贴花。 土地使用税 数据来源:征管系统申报征收模块中申报土地使用税额,土地使用税数据库的土地面积及等级。 当期缴纳的土地使用税 指标1:入库率=——————————— 应缴土地使用税 销售收入 指标2:每亩销售额=——————— 土地面积 分析:当指标1不等于1时列为异常,分析税款是否属实,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和所需生产经营用地存在关联性,指标2用来断定该企业应税土地面积是否属实。 个人所得税 数据来源: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工资薪金”及附表四“职工人数”,企业财务报表,征管系统申报征收模块中申报工资薪金,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已缴纳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指标1=———————————————————————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年末盈余公积-年末未分配利润)×20% 全年应付工资总额/12 指标2=————————-1100 全年职工平均人数 指标3:申报征收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分析:指标1专门用来分析企业年终分配的利润,当该指标等于1则为正常。指标2说明当人均应纳所得额不为零,但评估对象全年各月个人所得税零申报,可分析评估对象个人所得税申报纳税情况。指标3由于电机企业月人均工资绝大多数低于1100,但主管人员、业务人员及其他高收入人员工资薪金大多又超过1100,因此指标3用来分析这部分高收入人员代扣代缴情况。 工资指标 数据来源: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 全年工资总额 指标1=————————<=7% 销售收入 全年工资总额 指标2:0.9万<————————<1.1万 年平均职工人数 当期直接人工费 指标3:4%<————————<6% 当期生产成本 销售收入 指标4=—————<24万 年平均人数 分析:根据**市电机企业特点,全年工资总额与销售收入之间、企业生产成本、费用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指标1>=7%,说明可能存在虚列工资或不列销售收入问题,当然也有可能该企业配件主要由自己生产,造成生产人员工资比例高,指标2超过该范围说明年平均职工人数不准确或者计税工资列支存在问题。指标3超过该范围,也同样可说明企业存在工资虚列或不计收入问题。指标4超过该范围,同样可说明以上问题。以上四个指标必须联系起来分析,互相修正,但都是用来分析电机企业是否存在帐外收入,虚列工资成本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