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写爬树,海沫噌噌噌就爬上去了,估计这会儿她写完舒心的睡觉去了,我也不好意思比一个女娃落后太多,熬夜写吧。安妮宝贝说“每个人的童年,都需要有一棵大树”,于是想到我家门前,好多年以前,有一棵长不高的柳树。树干不到两米,碗口粗,分出三根树杈,不是垂柳,却也柳枝细长,春天柳芽嫩黄,细柳飘飘,最喜欢爬上去,坐在树杈间玩,或者折一枝削一截做成柳笛,或者看好一截分杈,削皮刮净做一只弹弓架,或者什么都不做,玩手指头,玩够了溜下来。 后来嫌这棵树碍事,挡在门前不利索,把它砍掉了。我小时候并不擅长爬树,有段时间自己躲在小树林里悄悄练习,还是不行,我家门前这棵长不高的柳树,成了唯一我经常爬上去的树。 据观察,爬树有三种姿势,最常用的一种,像海沫说的“往手心吐一口唾沫”,抱紧树干,双脚扣紧,手攀一截,双脚跟着用力往上送一截。爬细的树,可以双腿盘紧树干,肚皮贴紧,脚不用力,主要靠双手力量牵引,这种方式不能爬粗的树,小孩最常用。有的爬树高手,会嫌这两种姿势不好看,能够双手扳着树,双脚踩着树,弓着身子,爬树如履平地。我爬不高树,因为前面两种方式都没有学会,只学会了高手采用的最后一种,难度大,力气又不够,最好成绩爬到三四米高。爬我家门前那棵长不高的柳树,扳着树干,两下就能攀住树杈,用力提起,就能上去。 这棵柳树,不只我爱爬,我家养过的唯一一只猫也爱爬,那是一只两三个月的小猫,腿白色,身上黄条纹。夏天出知了的时候,天擦黑,知了从地下钻出来,我们在厨房做饭,我记得夏天的晚饭,我们最常做西红柿面条,这只小猫喵喵叫着,已经会爬树抓知了,动作比我灵敏多了,我对它又佩服又喜欢,连续两个傍晚,天一黑,它就爬那棵柳树去找知了。第三晚,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不见它回来,到门口叫它,拿手电筒往树上照,再也找不见。我娘说它可能被胡同里走的人抱走了,像天黑还没回家的小孩,在路上被坏人抱走。它也可能当天没有在那棵树捉到知了,跑到外面的树上去找,但是它太小,没有记得返回的路。以后我家也没有再养过猫。 很多年没有爬过树,最近一次爬树,是去年秋天,在天坛公园,约一位刚认识的女性朋友聊天,天坛有一大片松树林,人少安静,我们在树下边走边聊,走了一圈,觉得无处可走,站在了一棵树下。看看这棵树,很容易爬上去,跟我家以前那棵柳树差不多,举手可以攀到树杈。(身边有刚认识的朋友,最好不要采用熊抱式爬树。)于是提议坐到树上聊天,我先爬上去,又把她拉上去。松树的树枝平延生长,我选了东边的一枝,为她选了更平稳的西边一枝,我们聊天,聊到倦鸟归林。 我开玩笑说,这是最好的咖啡馆。我们在树上聊各自的家乡,像从不同地方飞到一棵树的两只鸟,聊我们的来处。老房子老床老花布。太阳落下,我们从树上跳下来,分手回去。后来再见面聊天,发现观点分歧颇大,不像那天在树上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