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第一人称写法的运用

 费厄泼赖 2011-03-15
高考 作文】高考作文第一人称写法的运用(2011-01-26 17:23:39)

《城南旧事》以一个小姑娘的眼睛看社会,获得十分独特的、富有诗意的审美效果。如果视角换为一个成人的眼睛,味道完全是另外一种。因此,文学作品选择合适的视角非常重要。考查近年来各省市高考优秀作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满分记叙文的写作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我”。即便是不少故事新编类的创新式记叙文,“我”也是文章运思成篇的线索人物,成为文章切入与构思的主要视角或唯一视角。
  

一、“我”的出场,使学生容易进入写作情境,产生不愁没话说的写作效应。
  考试时要进入写作情境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和实际困难,但“我”的出场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当置身现场“心中有人”,当拟想和设定一个具体情境——或向好友倾诉,或对亲人侃侃而谈,内心的拘谨会很快消失。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同学,平时写作水平不怎么样,但是给朋友写信时却文思如泉涌,洋洋洒洒可以写上好几页,这就是设身处地,这就是身临其境,这就是“心”在现场,因此“我”的出场能较好较快较出色地解决考场无话说的问题。
  2009年江苏高考有篇十分机智而又切合题意的记叙文佳作《品味时尚,让我们从“头”说起》,开篇选择了“我”这一叙述角度,颇具声色,好像在和一位朋友娓娓而谈,心中的感慨奔泻而下:小时候的“平头”“分头”、初中时的“毛毛头”、高三时的“平头”……从小至今不同时期的“头”纷至沓来,贴近学生生活,极富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
  再如2009年湖南作文题是根据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与哲理写篇文章,其中有—篇记叙文佳作《让我走远看看你》,文中说:“我们紧紧相伴十八年。却因置身太近,使我在这十八年的晨光与黑夜感受不到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温暖厚重的那个字。”文章以“我”为视角,从小时候父亲教游泳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扔进水中说起,洋洋洒洒铺叙开来,手不停笔一直写到今天早上高考前父亲又“责怪我不会买圆规”,似乎满篇倾倒的都是父亲的“狠心”与“距离”,然而它的背后,却是“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太近,因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文章叙事朴实平凡,滔滔奔涌的是无处不在的父爱,滚滚流淌的语言背后是动人肺腑的情怀。
  “我”之目光所及、“我”之思绪所到、“我”之情之所系、“我”之笔之所至,自然是最亲近、最熟悉、最喜欢的,也往往是最生活、最动人、最灿烂的。于是情感会流淌而下,故事会倾泻而出,细节会源源不断,语言会滔滔不绝。
  二、“我”的出场,带来的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容易使作品产生艺术震撼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同理,对生活的艺术感受是因人而异、纷繁复杂的,有人从事感受到人,有人从物感受到理,有人从精神感受到现实。有人从历史感受到未来……“我”的人生经历有别于常人,“我”的生活状态有别于他人,“我”的感受也迥异于一般人。即便是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也会因“我”的体验、“我”的心灵,而显示独特性,同时,“写自己也就是写众人,凡是人,本性都是共通的。作家若能透彻真实地写出了自己,也就透彻真实地写出了一切入”(程海《云是海水蒸腾的——创作断想》)。因此,“我”的沉思、“我”的描述、“我”的追求……“我”的视角就是反映现实、记录生活、照见历史的绝佳角度。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是谈“常识”,答卷中涌现出一篇可以与2008年上海高考卷中那篇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文章《他们》相媲美的记叙文佳作《这是常识,你知道么?》,文章以“我”的视角介入叙事,围绕眼前一位送儿子上学的被视为“乡巴佬”的“父亲”的言行举止,刻画了深沉的父爱,在“不随地吐痰”的常识和“尊重他人”的常识的碰撞中,“我”两年前“怕人家笑话我有那么一位老土的爸爸”而匆匆催促父亲先回家,现在看见这一位相似的别人的父亲感觉亲切,对那两名中这位“父亲”狂吼的学生“有一股无名的愤怒”,认识到“一个生于农村没机会受教育的农民,他的行为受他的文化所制,没办法要求他符合你们的要求”,“生活中一些常识他或许不知道,但是人生中有一条常识是尊重他人,这也是常识,你们知道么?”文章写出了“我”的思考与超越,也体现了群体成长的意味。
  情感是记叙文的生命,“我”是情感赖以依存的源泉,无论是爱,是恨,是愤怒,是忧伤,都通过“我”来反映和表达。虽然,它们完全可以通过第三者来表达,但肯定远不如通过“我”来得直接和感人。而且,从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而言,“我”的叙述角度也容易让阅卷老师快速进入情境,认同作品的真实性。
   三、“我”的出场,带来的是文章行文构思的紧凑集中与语言表述的流利顺畅,容易使作品产生自然亲切的阅读效果。
  “我”可以是“实我”,也可以是“虚我”。“我”可以是黄土高坡、经济特区、上海、钓鱼岛等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地域的代称,也可以是司马迁、屈原、杜甫、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菲尔普斯等历史或现代的名人,还可以是石板桥、青石街、桌子、石头、小溪、路灯、胡同等意象的代言……“我”可以是一切,一切可以是“我”,“我”不是局外人,“我”和文中的—草一木应该融为一体。
  由于以“我”的视角介入,进入写作情境后,往往能剔除故作深沉、矫情做作、卖弄文采、套作宿构等不良,倾向,而代之以真实质朴、自然本色,容易造就“我笔写我心”的平实之作。
  2009年湖北作文题“站在的门口”,有篇佳作是《站在十八岁的门口》,考生以第A,称的视角,通过“我”向妈妈的倾诉,展开亲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于是全文有如一幕独幕剧,“我”勾连了妈妈与爸爸,勾连了阴阳两重世界,勾连了家庭与社会……“我”犹如一个演员,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成为所有材料组织的聚焦点,成为所有情感抒发的倾诉点。
  “我”,让故事有了切入与构思的视角,让材料有了聚集与整合的可能,“我”手写“我”口,展现了平易畅达,展现了质朴本色。
  “我”,不单单是“我”,它最能贴近生活,“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清谈娓娓,私语絮絮”,“可以抒愤懑,摅忧患,展玄思,发狂想,叙欣悦,寄幽情”,是我们观察世界、梳理生活、盘点心灵的一扇窗口。
  让我们好好走进“我”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