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挑战自己--6SQ独家专访《从QC到总经理》作者晨暮摘要: 那么在最初写这些文字时的动机,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主要来源于两件事情,第一是来自我们6SQ的网站论坛,里面有着太多品质工作人员的困惑、迷茫甚至是无奈。第二是来自我当时工作的公司
6SQ:在“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帖子中,您曾说过,之所以这些经历都记得这么好,是因为您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作为质量行业的前辈,对于目前众多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学些什么?如何走好自己的第一步? 晨暮:是的,写日记这个习惯现在还保持着,我一直不习惯写BLOG,现在每天的日记中基本上都是一些节点。我每天都有做工作笔记,而日记中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工作笔记的内容,而特别一些有感触的事情,我则会另外记录下来。 质量行业是一个在企业行为中不可脱离的重要组成部份,无论是何行何业,无论是什么性质,也无关企业规模大小,经营实力。质量是一个企业的基础构成之一,我认为从事质量行业的人,首先应该开心,因为这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可以接触到企业全面运营的职务。而学习的具体选择方向,则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和企业,以及个人的定位有所区分了。比如我书中写到的,一开始我是从专业知识方面下手的,到后来学质量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最后学习企业管理等等,这个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但无论如何,对于现职务的专业技能学习是首要的,然后是其相关性,比如了解一些接口部门的工作运营及专业技能等,这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6SQ:正如您书籍里所经历的,有的企业一开始就有较好的质量体系,而有的企业并没有建立。您作为经历过不同企业的过来人,对于没有建立相应质量管理制度的企业,您觉得质量工作者如何才能让老板重视起质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晨暮:其实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轨迹。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评论如外企制度多么多么完善,而一些国内民营私企是如何如何混乱,其实这些正是我们国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化建设才多少年?中国的企业开始学习现代化管理才多少年?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到产生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同样,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国内有着相当多的企业最高管理者是比较短视的,他们成立企业之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而并非打造“百年企业”,这些人只能称之为“商人”,而非“企业家”,而质量管理却是一个企业运行的基础所在,所以,在一些短视的老板所开创的企业当中,要求他们为企业的长远规划去打造质量体系,难度极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要期望所有的“商人”最终能够成为胡雪岩。 那么相对于一些具备战略眼光的老板,如我文中的边总。他们可能受限于本身的经历、知识构成,对于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建设有心无力,但是他们却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具备管理技能和企业规划的人员展开手脚。而在推行的过程中,我们需几个方面的准备:1、心理承受力,没有经历过企业改革的人可能不理解我的这句话,但经历过的人一定理解,企业的改革中许许多多你想到的和你未想到的阻力会伴随着整个改革的过程,而做为倡导改革的你,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否则改革最终会变为这个企业改变了你,而不是你对这个企业进行改革。2、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企业战略大局观,不要为了改革而改革,不要为了建立体系而去建立体系。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所推行的管理措施,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的运营,从而达到管理出效益的结果。可惜的是,现行的很多所谓职业人往往做的是本末倒置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企业战略的分析能力,忽略了他所在企业的现行阶段最需要做的事情和为未来发展基础事务的先后关系。所以,这样的改革和推行体系的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跟老板沟通质量的重要性,呵呵。其实不是光凭说的,要凭做。很多人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比如经常老板讲,这样这样不行,那样那样才行。但好象一直得不到老板的肯定或回复,其实老板已经听到和记到你所说的问题,但他一般情况下,会接着关注你下面的行动,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往往这时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有一个误区,老板认为你会去做,而职业经理人会认为老板根本不重视,也没有得到授权。其实这个时候,老板关注的是你接下来的动作,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管理效率是否有所突破,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新的信任和更多的授权。所以,我个人建议,在反映问题时,最好连解决方法一并提出,而不是让老板帮你去想和等他让你去做。 6SQ:对于很多6SQ会员来说,都是看着“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帖子慢慢成长起来的。这篇帖子目前在6SQ论坛点击率达到60多万次,可见受欢迎的程度,它激励了许多质量人,对于质量行业和6SQ论坛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未来,您是否有计划出创业故事或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书籍? 晨暮:我想至少在五年内都不会有再出书的计划,人还是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出这本书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并不代表这是我擅长做的。加上现在手头的工作和对自身、企业的规划也不允许我有额外的精力。 当然不出书我也会经常在6SQ网上跟大家交流的,毕竟这是我们国内质量人士共同的家园。 6SQ:很多会员朋友在看完《从QC到总经理》后,对您后面的职业故事也非常感兴趣,能否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目前在做什么?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 晨暮:好的。我现在是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严格来说是一家中字头的央企,我在深圳的分公司。职务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总经理,而只是一个小小的项目经理。呵呵,不过手中的资源和业绩相比于我曾经的总经理却放大了若干倍,简单说一下,我可以动用的资金约在3亿的规模(不包括信贷),而每年的资金流量约在12.5亿。这是我从未掌握过的资源,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个新的挑战。 现在工作内容比较繁杂,简括一下大约有:项目评估、业绩评估、经营评估、战略规划、信贷业务等六个大的方面,用语言来形容就是,利用国有企业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和背景等平台,为国内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企业提供以金融工具为服务,涉及到核心元器件、核心技术及终端市场等的各项贸易活动,全公司这样的项目组一共有六个,我负责的组叫核心电子组,呵呵,如果有人有符合我上面说的内容,可以跟我联系。 6SQ:目前6SQ论坛已拥有30万注册会员,是亚太地区质量管理领域最大的互动社区。您作为06年注册的资深会员,对于6SQ近几年来的变化,有什么特别想说的? 晨暮:6SQ网站的发展变化是在中国整体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从06年加入6SQ以来,我印象中6SQ已经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改版,而最为频繁的则是在2010年。看到身在其中的质量人一个个依然活跃的发言,由衷的感到开心,因为这些都是中国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次在广州参加6SQ举办的质量人活动,我也参加了,并且跟龙天有过一次较为深入的交谈,也了解一些龙天对6SQ网站的长远规划和思路,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真心祝愿6SQ网站真真正正成为我们中国质量人的共同家园,真诚希望每一个质量人士都能够在6SQ上畅所欲言,为了中国的质量腾飞、为了MADE IN CHINA不再是低质低价的等同词,让我们一起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