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施耐庵的祖居

 苏迷 2011-03-15

寻找施耐庵的祖居

苏州五中    张长霖

中国古代的小说作家并不风光,所以常常隐姓埋名,躲在迷雾背后。就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到今天也没有人能确切说出来他是谁。同样的,《水浒》作者施耐庵身上也充满着谜一般的色彩,胡适先生干脆断定施耐庵此公又是子虚乌有者流。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新的发现,施耐庵已经从迷雾中走出来了,居然又是我们的苏州老乡。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陆续在苏北兴化、大丰、盐都等地发现了施耐庵的资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等重要资料。从中我们发现,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施之常的后裔,施家自唐代末年移居苏州。但是,这些材料中都说施之常的后人住在苏州“阊门外施家弄(又有说施家桥的)”,这就给了我们寻访的线索,同时也造成了疑惑。

首先,阊门外至今没有发现过有施家弄或者施家桥的地名。先说施家桥,我们不妨这样分析,施家桥是施耐庵举家北上,在兴化乡间避难的地名。现在兴化施家桥有施耐庵的坟墓,兴化施家也是以施耐庵为始祖的。可以看做有人把施家桥与施家苏州居所混淆了。

其次,阊门外虽然没有施家弄,但是邻近的胥门外却有施家弄,而且有并排两条施家弄,叫做大施家弄和小施家弄。只要看占着两条弄的面积,就知道施家是个大户。我想,上面说的资料都是居住于苏北的施家后人和其他学人写的,弄不清苏州阊门和邻近的胥门也十分正常。况且阊门的名气更大些。所以,我以为胥门外的施家弄就是施之常后人,包括施耐庵的祖居之地了。

施家弄就在我的老家附近,是我们幼时捉迷藏的地方。施家弄已经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中彻底消失了,现在属于沿河风光带的组成部分。施家弄肯定是找不回来了,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在沿河风光带的这一段树一座施耐庵的雕像,雕像下刻一块小小的石碑,就说这里是施耐庵祖居遗址,也算为苏州这座文化名城再添一处文化景点。这点小事,对于财大气粗的苏州来说,应该不是难事。

现在兴化有施耐庵墓和施耐庵纪念馆,我想,也应该请施耐庵回老家看看了。

题头图片是我幼时见到的胥门万年桥,大小施家弄就在桥西附近。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