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20

 亦思博采 2011-03-15
20. “把枪扔了吧!”
  
  
   有一次,我的小侄子和小侄女聚到了一起。鹏鹏3岁,曼曼2岁,俩活宝到了一起,就有许多热闹看。
   小孩子总是凑热闹,且嫉妒心都挥发出来。一个孩子玩娃娃,另一个准来抢,接着就是一场战争。鹏鹏是哥哥,性格偏静,不在自己的地盘上,爸爸又不在,他还有点怕伯父,似乎不敢太嚣张,曼曼虽然是妹妹,还是个小美女,但风格强悍,不但打人没商量,咬人也没商量,动不动就“出口伤人”。
   他俩在一起玩,我要格外留心。
   某一天,两个孩子又为一支玩具枪发生了争抢,互不相让。我紧盯着曼曼,太了解她了,只要她眼神一变,另一个准遭殃。果然,她一副发狠的样子,我赶紧制止。
   用很温柔的语气对他俩说:把枪先给我!
   他俩大概以为我要主持公道,就一起松手了。
   我拿着玩具枪,就伸出了窗外。看着他俩,很平静地说:枪只有一把,你们俩都抢,谁也没法玩,咱不要了,扔了吧!
   两个孩子都没想到我会来这一手,全楞了。
   我安静地看着他们,他俩面面相觑,大概过了三秒钟,问鹏鹏:扔不扔?鹏鹏摇头。问曼曼,曼曼也摇头。我将枪拿了回来。
   我蹲在两个孩子中间,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只有一把枪,你们轮流玩,好不好?他俩都同意了,最后决定哥哥先玩。我特别嘱咐鹏鹏:你看妹妹多好,她让你先玩,你玩一会给妹妹好不好?鹏鹏答应了我。
   我不再管他们,只是留意他们的举动。
   过了一会,鹏鹏主动把枪给了妹妹,我热烈地夸奖了他。并问曼曼:你看,哥哥主动把枪给了你,你说哥哥好不好?曼曼说好。
   这大概是儿童版的战争与和平吧。
   这是我常用的把戏之一。我感到对两三岁的孩子很难讲清楚友爱和共享。有时候孩子能机械地记住道理,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教育大人,但到了关键时刻,他还是把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兴趣放在第一位。后来看儿童心理学的书,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的理性思维要到9岁以后才能发展起来。
   我这样做,就是想用一个形象的方式告诉他们: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两个人都玩不成。当然,我特别注意用温和而平静的语气,眼神也尽量友好,我不想恐吓他们。把枪伸出窗外后的那两三秒的时间,是一个心里的僵持过程,把握好这个度很重要。因为我带过的孩子多,似乎对孩子有一种直觉。这个时间如果过短,就没有好的效果,稍微长一点,他们反应过来,就会来抢。蹲下来是一种姿态,我发现这样更容易说服孩子。另外,我很注意在争执、争吵的事件中建立今后的规则。所以肯定每个孩子的谦让,也帮他们认识到对方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