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真优味 2011-03-16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http://www.   贵州民族报  2006-11-03 11:15

 

谈到自学,人们自然会想到爱迪生、高尔基、法拉第、华罗庚、瓦特、莱特兄弟、列宁、林肯等伟大人物的名字。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硕士、博士一生业绩平平,而这些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反倒成就卓著?奥秘就在于这些成功者善于自学,善于钻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治学要会自学,才能有超越,出成就。尤其是初中数学,课本上大都没有生字和生词,学生容易读懂其内容,因此更容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数学教师要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仅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也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

在教授新知识之前,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情况。每个学生对未知的领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要设法把学生的这种欲望激发出来,转化为强有力的动力,这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内驱力,这种力量越强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教学知识一下子全部告诉学生,而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中讲旋转体知识时,在学习了矩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得旋转体是圆柱之后,引导学生自由想象: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呢?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就会主动探究未知的新领域,自然而深刻地感受新课题,形成质疑,继而产生强烈的解疑释惑的渴望。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

2、积极创设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

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在知识的转折处设问,在关键的知识点设问,在不理解的疑问处设问,在规律的探求中设问,创设适宜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如在讲《线段垂直平分线》一节内容后,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的问题:我们已知道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什么线上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就会主动预习下一节的新知识,自行去解决问题。这就无形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兴趣,它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数学是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来的知识,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学会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二、正确指导学生自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学生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未知领域,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思考,探寻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能应用这一结论。

1、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经常提出为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揭示谜底。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才会想方设法一步步向目标行进。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行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预习的提纲,鼓励学生自行找出问题,然后把学生预习情况以问题的形式反馈回来,对问题比较集中,学生反映普遍的问题收集、归纳、整理,在讲课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要重点讲解。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就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回答,但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这样也就调动了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解决?这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契机。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智慧也是极其丰富的,教师要善于在这个时候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信自己能够将问题解决好。可以让广大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集各个学生之所长,大家一起总结得出结论,还可以让少数同学把自己的观点谈出来,集体讨论是否可行,选择最佳的方法,鼓励学生开拓性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富有挑战精神。这样,学生的自学举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督促检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教师经常布置自学内容,检查自学效果,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自学中的错误讲究方法,在督促检查中加以正确引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播种一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的行为而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行动方式。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中小学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自学习惯主要包括: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审题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除了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外,还应做到独立、专心、按时,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作业的习惯等。

总之,学习能力是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主要表现为驾驭知识和信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因此,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接受终身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继续教育,另一条途径是自学。其中,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正确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主动学习、加强督促检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是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