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健康讲座系列活动

 suofei007 2011-03-18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特点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涵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称为"学校心理课程",有的称为"心理辅导课程",有的称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有的则不愿称其为课程,代称为"心理素质培养"或"心理教育活动",这些称谓很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人对其赋予不同的内涵。目前现实中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心理教育活动课是新增加的,如同一般学科课程一样,主要是向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比如一些学校把改版的初一思想政治课讲成了普通心理学知识传授,或将普通心理学知识以讲座形式一节节讲给学生。这种倾向的存在,主要在于对心理教育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不了解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质。另一种情况是认为心理教育活动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而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把辅导内容局限于学生的问题,把辅导形式局限于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把辅导的对象局限于个别学生,使心理教育目标问题化。第三是认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我们倾向于第三种认识。我们认为,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并不是要新增加一门学科课,而是使其自身的特点在其他教育形式中加以明确和突出,以便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实践证明,心理教育活动课成为了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丝毫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下面是心理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


  1、心理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
  (1)内容不同
  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比如,数学课主要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有关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推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包括对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训练品质的培养,但这是有机地融于教学之中,心理教育的内容显得弥散,而且是侧重在对学生智力心理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
  而心理教育活动课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它使在学校教育中不明确的心理教育明确起来。它的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
  (2)形式不同
  学科教育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即使是活动式教学,也是学生自身单个活动居多(比如,学生看书自学、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讨论局限于讲授的知识,参与讨论的学生范围有限。
  心理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
  这里的游戏、活动不同于学生的那种自发游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的游戏和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心理教育的目标选择设计的、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能评价活动的结果。
  (3)师生关系不同
  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拥有权威性,虽然随着新型教育观念的变革,信息的飞速发展,这一权威性有所削弱,但总体上,应试教育中教师发展的职能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心理教育活动课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真诚、亲密,像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还似向导与游客的关系;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一种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4)评价的方法不同
  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做客观定量评价。心理教育活动课效果的评价,以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心理机制不同
  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主要是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推理的过程,它着重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念、原理等本质规律的把握。心理教育活动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
  总之,心理教育活动谋与一般学科课程的不同:一般学科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间接经验),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关注学习结果,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法以客观定量评价为,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心理教育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形式学生活动为主,主动探究,注重过程经验,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方法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的情绪的唤起和情感。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课程特征
  1.计划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教育活动,就在于它的计划性,也就是说,它是依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辅导影响、进行心理训练,在活动一段后要做出相应地评价。在这个意义上,其他的相关心理教育形式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因为其他形式往往更具随机性,不甚系统,且不一定都有评价。
  2.目的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有明确的预期目标的。它侧重在学生良好自我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调控情绪能力的增强,意志品质的改善等方面。可以看出,这些目标都是发展的和预防性的目标。
  3.经验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既重视种族经验,也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在课上,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新的经验。同时,它还重在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经验分享便是学习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关于"学科"这一特征,之所以心理教育活动课提法不一,认识不一,说明心理教育活动课理论上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是一门新兴的、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门类,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概念来界定它。由于心理教育活动课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它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是一类边缘的宽泛意义上的"学科"。


  (三)活动课特征
  我国目前对活动课大致有两种取向:一是取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活动课程。美国学者R.S.蔡斯在其《课程设计:有代表性的模式》一文中曾归纳了活动一经验课程的三个主要特征:
  ① 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
  ② 合作计划,即教师和学生一起确立追求的目标,规定查阅的资料,计划实施的活动,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等。
  ③ 把重点放在所学习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上。二是取向于我国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1994年修订的活动类课程精神,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
  心理教育活动课属于活动课范畴,它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它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择业等方面的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诸如情景体验、活动课特征、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促进班级成员的互动合作。通过优化学生的活动过程,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能力的目的。


  (四)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外显特征
  1.形式的活动性
  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它不同于传授和说教。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能接受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他要考虑如何做出反应,这就使其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独创性得以显现和培养,思维变得积极而活跃。随着思维的活跃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也将得到协同的行动,尤其是与思维直接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伴随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全身心技人活动,在情感上会有愉悦的体验,参与自主意识将增高,使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2.结构的开放性
  构成心理活动课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不是封闭的,它集中体现在活动目标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开放五个方面。
  ①活动目标的开放:活动的目标重在发展和预防。它是一个方向目标,对每个学生而言不是整齐的,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发展,因此,活动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多元的、开放的。
  ②活动内容的开放: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选取的是学生最关心的自身心理问题以及与之发生关联的来自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问题。最终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活动的内容、创设的情境都是开放于社会的,同时又充分满足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活动有时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活动结果呈现出开放性。
  ③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不是拘泥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其本身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④活动空间的开放:它不拘泥于教室,可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选择教室、校园、公园、野外等社会空间作为自己的活动空间。即使是教室内的活动,也可以打破教室座位顺序,或没有固定的桌椅,围圈而座。"U"型、"V"型、"O"型排列均可。
  ⑤师生关系的开放: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居高临下"、"专断"、"独言",师生关系是彼此尊重、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式、开放型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互长的过程,不存在一方灌输给另一方的问题。
  3.训练的系统性
  这里所说的系统性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学科课程的系统性指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训练的系统性表现为整体活动目标的系统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一样,因此每一阶段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要求一致但程度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的内容、形式、水平会逐步加深和提高。就是同一年龄不同的内容的心理教育活动课也呈现出活动之间的系统性。
  4.学生的主体性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①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自己设计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主动地感受所创设的活动环境的影响,或吸收或排斥或改造,籍以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造。
  ②自主性:学生活动中,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自觉活动的态度。教师予以宏观指导,学生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发展、完善自己。
  ③创造性:由于是活动,既"活"又"动",在团体中会不断有新的思想意识、方法的涌现,使活动过程处于"活'的态势下,学生能够在"接受和产生"的思想碰撞中实现对自身的"重组"和"刷新"。
  这四个方向特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外显特征。其中活动性是其他三性的基础和前提,创造性是最高特性,系统性是对活动性、开放性的进一步规范,主体性是活动性和开放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综合上述对心理教育活动课内涵的探讨,我们认为可以给心理教育活动课这样一个定义,即心理教育活动课(或称心理素质培养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


  二、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步骤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如下原则,即遵循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蕴涵其中,使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趣味的训练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适应今后发展了的社会环境。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变化,如果我们的眼光短浅,教育目标没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是根据当前社会、甚至是过去社会的需要来指定教育的目标,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我们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心理特征作为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
  2.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地发展。例如,要培养学生关心和爱他人的品质,从学前到高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阶段,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在水平上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在学前期,重点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和集体观念;在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以及爱祖国和爱人民的意识。
  3.可操作性原则
  所谓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教育目标不能假大空,而要明确具体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例如,我们不能泛泛地把"完善的自我"、"道德高尚"和"心理健康"等作为人格教育的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如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和肯定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遵纪守法等等。这样的特征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和评定方法来评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从整体上讲,心理教育活动课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规律特点及当前学生遇到的主要焦点问题,将教育活动的目标层次化,从内容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学习、生活、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着眼,按照每方面内容,又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又由许多许多相对独立的活动组成,每个独立的活动即是教育活动课的最小单位。
  例如: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升学,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考试前的心理焦虑比较严重,他们需要在考试前接受有关的指导。鉴于此,可设计"调试考前心理与一个单元的活动,其目标为,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考试焦虑。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活动:
  1)调整考试动机。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考试动机,促使其将外部考试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②使学生学会调整考试的恰当动机水平。
  2)合理控制考前情绪。目标: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考前的情绪。②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考前情绪的方法。
  3)要有良好的临场状态。目标: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水平。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下面具体介绍一节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①确立主题及目标
  按照本单元的目标,确立本节活动课的主题及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选鲜明、活泼、能够吸引学生关心的问题做主题。目标要具体、明确。目标越具体,实施中越好操作,越易于实现。有些活动设计,目标定得高、空泛,教师在活动时不好把握,活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易停留在表面,不能深人,难以收到实效。
  ②选择合适的活动模式
  根据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式,有时一节课是多种模式的交互运用。要注意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光图表面热闹,要体现出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平行关系的活动易使活动浮于面上。
  ③列出活动的步骤
  包括活动准备,活动的先后顺序,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及说明提示等。
  ④选择相应的参考
  实施一节活动课可能涉及到的心理教育原理、学生案例资料很多,仅靠心理辅导老师一人在课前去准备是不够的,因此,在设计时要把相关的资料提示或某些具体参考列出,以备实施人参考使用。


  三、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心理教育活动课(或称心理素质培养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其总体目标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理性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观念、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改善其意志品质。
  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
  我们把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具体化,即,以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编排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大多处在6、7岁至11、12岁之间。跟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快速变化相比,此时儿童生理方面的发展显得年缓而稳固,身高体重稳步增长,各种组织和器官也进一步成熟,尤其是大脑重量逐步接近成人,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增强。
  伴随生理上的更加成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的心理有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注意的有意性进一步增长,注意品质明显提高;感知觉的各个方面继续完善,观察力水平不断提高;记忆的有意性、意义性和记忆策略都有明显发展;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但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仍不够高。
  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深刻性和稳定性;需要、兴趣、志向、价值观体系等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复杂化和深刻化,各成分均有明显发展;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也进一步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大多数学生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具体每个学生能否达到这种一般水平,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发展性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通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心理的最佳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例如,有的学生身高、神经系统的发育均达到同年龄正常水平,但其智能却处在常态之下。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要么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跟不上,使得行动的盲目和情感发展方向上偏离;要么是情感的发展跟不上,使得知与行的发展失去生机和活力;要么是意志过程跟不上,造成情感的脆弱和言与行的脱节。
  (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如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得到发展,但却没有形成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志向。
  (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有些儿童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其智力水平和某些特殊能力会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对常规教学条件和教育发展要求就会感到不适应、不满足。相反,另一些人则由于自我发展和自我要求偏低,会感到外部要求过高。针对以上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选择如下具体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作为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
  1.智能和创造性:(1)观察力。(2)记忆力。(3)思维能力。(4)注意力。(5)想象力。(6)创造力。
  2.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
  (1)自信心——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坚信自己。
  (2)目的选择性——能够选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3)独立性——依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轻易接受他人帮助和支配。
  (4)勇敢——敢于挑战、不胆小怕事、不怕苦和累。
  (5)成就动机强——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和自己所做之事负责。
  (6)坚持性——做事彻底、有耐心。
  3.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
  (1)爱人——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爱环境——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大自然、具有环保意识。
  (3)爱集体和社会——班级、学校、家乡、祖国。
  (4)社会交往技能——倾听、礼貌等等。
  4.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
  (l)乐观的人生态度——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2)幽默感。
  (3)美感——乐于和善于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四、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与实施


  (一)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
  心理活动课有三种基本的活动途径:
  1.认知式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
  (1)故事联想式
  引入故事。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途径的心理,提供学生阅读或倾听的故事。
  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一澄清式
  专题讨论。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展开讨论。
  辩论。就争论性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
  配对讨论。就一个题目,先两个人讨论,提出一个意见,然后再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调,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会比较高,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
  六六讨论。分组进行,每组6人,在小组中每个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要给出个人思考时间。
  2.情境式
  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
  (1)氛围式
  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
  人际氛围是指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活动,增进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形成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期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活动中教师能切实体验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师生共同体验活动之乐趣,活动之收益。
  (2)角色一体验式
  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比如,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美别人,喜欢别人或讨厌别人的情景,以揭示内心活动,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
  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或是异性同学,或是另一位同学,或是老师,或是父母),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
  双重扮演。两个同学,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
  (3)游戏式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
  ①游戏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
  ②游戏的自主性
  表现在允许"自由选择"和"自由加入与退出",让参与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必一定按别人的好恶行事,当参与者在游戏中兴致很高时,他是忘我地技人,其自主性表现的最淋漓尽致。
  ③游戏的虚构性
  表现在它可以在一个虚构的情境下活动,在这个情境中,不同于现实中的生活,参与者抛弃了原来的生活角色,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大家无论平时课堂上学习好坏,高低卑贱,品德优劣,只要参与进来善于出谋献策的,都得到同伴的尊重。因为具有虚构性,在游戏中的喜哭怒骂都不会太在意,参与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
  ④游戏的创造性
  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是处于放松状态的,由于是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同时,由于游戏的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
  ⑤游戏的社会性
  游戏的组成是团体形态,因此,也要求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在游戏过程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契约。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契约,约束和规范着成员的活动。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规则、契约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团体的力量,在团体中能够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
  一般游戏辅导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建立伙伴关系阶段。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学会表露自己和倾听别人。共同承担义务阶段。学会与伙伴共同商议、执行任务、承担责任。相互信任互助阶段。在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中增进自我认识和建立尊重别人的态度。交流分享领悟阶段。交流领悟合作的价值,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正确认识自我阶段。找到现实的我与自我概念的距离,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
  3.行为训练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
  (1)示范
  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比如用"大声思维"法让起示范作用的学生大声陈述其思维过程,把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示范给其他人。注意力、想象力的训练,学习处理矛盾冲突时的寻找解决方法等都可运用此法。
  (2)奖赏
  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奖章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或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惩罚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
  (4)契约
  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每次要扣掉几个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各阶段的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模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模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全体性原则
  这是基本要求。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避免仅一部分活跃学生唱主角,冷落了另一部分同学。
  2.主体性原则
  这是前提。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
  3.活动性原则
  这是主导。它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体现的,更适于学生特点和教育训练内容及目标的实现。
  4.情感性原则
  这是核心。避免了概念化,以学生情感的激发、起伏、变化、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的共鸣,以及共感技术的运用。
  5.开放性原则
  这是方向。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教材在活动中只起个引子或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散发开去,在一个主旨目标下,附带着其他目标。重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整体活动设计结构上不拘泥于线条结构,而应体现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活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也是开放性原则的体现。
  6.过程性原则
  这是重心。心理教育活动课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及过程体验,把握、优化好活动过程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和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的关键。


  五、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


  明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能够用心理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活动方法设计教育活动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该课程,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心理教育课程规定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技能
  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理抗拒的技术、沉默技术和情感转移技术等等。
  2.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力状况、人格特点、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这就是教师经常所说、课前准备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
  3.先行接触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4.设置助手
  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以帮助主持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某些冲突事件。


  (二)课堂组织
  要上好一堂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
  1.课堂开始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
  (1)预热方法
  可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开展。
  (2)澄清方法
  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
  (3)介绍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有必要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使学生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①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②每人自问自答10次,每次都是"我是谁?""我是……",说出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③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训练其机智。
  2.教学过程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
  (1)引导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问题上能寻求较好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开放性的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
  (2)反馈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把握学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自动修改自己的机会。
  (3)明朗化
  这种方法是教师除复述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感情外,再增添教师认为学生想要说而没说出的东西,即教师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白表达的感觉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
  (4)面质
  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面质学生,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3.课程结束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
  (1)回顾与检讨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
  (2)计划与展望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应该作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
  (3)祝福与道别
  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
  4.注意事项
  在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态度还应注意。
  (1)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
  (2)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的和安全的,能够了解他们,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话和感情表露出来。
  (3)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
  (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班级的活动能轻松活泼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投入。
  (5)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够迅速了解其原因,作出即时的和适当的反应。
  (6)在团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


  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教法设计的模式


  (一)设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的有机结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用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因为,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是某种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特定环境中、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表现形式,是这一理论得以发挥实践功能的中介,从而使特定条件下的教学结构和功能得到统一。
  设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有效的教学模式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向其他教师提供了某种特定条件下教学过程的整体形象及明确的信息,提供了结构、程序、操作方法,这就便于教师接受,使之能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设计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不是人为的凭空捏造而成的,他需要设计者有多方面的功底。无论在理论方面、实践方面、学识方面、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修养。设计教学模式要注意客观性:要客观反映某一教学过程的结构;科学性:要符合教学过程规律,符合教学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世界上没有能同样有效地解决一切教学任务的、万能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它是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要注意简明、操作性强。
  总之,对于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应由没有模式进入到有教学模式;由掌握运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学上的自由;最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心理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1)总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2)分目标
  在四个学会这一总体目标下,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心理素质教育的年级目标。
  初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
  初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初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
  高一: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为学生的文理分科提供咨询帮助;
  高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文理分科后的学生生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人生观;
  高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升学观,正确对待高考,形成正常的应试心态,掌握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
  2.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八个方面:
  (1)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妨碍他们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2)健康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学习是中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情感与一般疾病关系密切,更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尚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3)坚强意志教育。意志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缺少明确的行动目标,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等,是当今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缺陷。坚强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等。
  (4)人际适应教育。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和社会孤立地生存与发展。积极有效的交往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和源泉。人际适应教育包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愉悦地接纳自己;形成学生的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社交技能。
  (5)反应适度教育。人的行为反应,无论敏捷与迟缓,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
  (6)青春心理教育。中学时期,是学生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性生理现象的产生,性心理的萌发并逐渐趋向成熟,为中学生增添了无数的烦恼与困扰。青春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
  (7)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升学志愿与职业的选择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社会的现实需要、家长的殷切期望、教师的诸种想法与学生自己总是不能完全"合拍",因此,升学与择业常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冲突。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包括:升学考试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学与职业选择指导;职业心理准备教育。
  (8)健全人格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个性陶冶、塑造、形成的重要时期。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本模式
  根据中学心理健康课的特点,结合实际可以试行一种课堂结构,它可以概括为:"引人话题一一创设情景一一展开讨论一一树立样板一一联系自我一一反馈矫正一一总结深化"这样七个环节。我们称它为"七环节教学法"。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
  引人话题(前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同学的来信,我们咨询时接触到的同学们关心的话题,或者是我们发现的同学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现象。
  创设情景(依据):可以利用小表演,投影,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展开讨论(基础):通常我们是提出问题,再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树立样板(重点):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必然希望听到老师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因此,老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树立同学们的行为方向。
  联系自我(手段):我们认为,同学们在学习中,如果不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就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树立样板后,我们通常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来分析他们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并将其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反馈矫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讨论,联系自我,学生会暴露出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为他们提有利于其心理调整的反馈信息。
  总结深化(核心):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地提高,以名言警句的方式将课堂中所涉及的显浅道理从理论上提高,以期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实践,最终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和能力。
  当然,以上七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实施中也可以作灵活的调整,根据备课情况有所侧重,一切以实效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六个学会"能力为目的。


  七、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归纳出三条途径: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
  课堂教学途径主要是设置心理教育课及各科教学的渗透;活动训练包括心理活动训练、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环境陶冶主要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使学生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心理教育课必须改变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心理学知识和概念。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能奏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科课程,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纠正。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从改善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善师生、亲子与同学关系、改变对待特殊学生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与过去课堂和课下偶发事件的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理方式等角度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追求与挫折"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成都十二中课堂教学实录)
  题注:"挫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培养耐挫折能力两部分,拟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所讲内容是整个专题的第一部分一一"追求与挫折"。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部分一一"给心灵加钙"将在第二课时进行。
  (一)课题:追求与挫折
  (二)教案设计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五)教学难点:
  1.挫折影响的"双重性"
  2.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六)教学对象分析
  1.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2-13岁之间,正在跨入青春期。其生理上的突变,引起心理上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希望得到成人给予的有效指导。
  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个体批判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比较片面、偏激。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结论式的教诲,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由自己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情绪极易起伏波动,容易受同龄人的暗示,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中热情而易冲动。
  2.学生学习的一般风格
  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科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而学生的成绩又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所以学生在参与此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不强且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追求标准答案"的水平上,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创造求新的欲望。
  3.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水平
  学生对"挫折"的知识经验水平仅仅停留在小范围的、浅层次的、个体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常希望能回避它,不愿或不敢面对挫折;或寄希望于他人帮助解决;或无休止地责怪自己。行为上表现为手足无措,尽量拖延或消极等待。他们面对挫折不知道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消极情绪将对自己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七)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采用自编《中学生心身指导》教材"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讲。本课为第一框题"追求与挫折",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一-解决认识观念问题。为下一框题"培养、提高抗挫折能力",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提供认识基础。
  2.本课时要求学生进行陈述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种类型的学习。
  陈述学习:使学生理解"追求、挫折"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高级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激发和维持"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的欲望。
  (八)教学策略的制定
  1.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特殊时期一一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此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必须遵循可信、递增、多变、具有挑战性等原则。
  2.教学表达的方法策略
  本课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的现状,遵循"知、情、意、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本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的现场活动和课外活动;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人物的"追求"和经历过的"挫折"展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展示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而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故事更增强了说服力。
  情感的特点之二是感染性,就是要以情动情,以情育情。选择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说明挫折对人类影响的多面性,既有利于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了以情动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智制情"一一理智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和高级的水平。
  一方面现代技术在创设情景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改变过去一昧靠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虚拟、夸张的手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激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课教学正是采用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觉矫正对‘挫折'的理解;强化对‘挫折'的体验;真正认识到‘挫折'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的方法策略,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效果。
  3.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展示学生之间的相互采访,既能使榜样与自己的距离缩短,可信可学,有利于宣传本校典型;又使参与采访的双方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
  通过竞猜、竞赛活动既强化了正确"挫折观"的建立,又使参赛者体验到"成功感"。在不露痕迹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正强化"。
  (九)教学媒体的选择及运用
  本课通过CAI课件将录像资料剪接、自制录像和配乐幻灯等多种媒体编排组合运用,实现了语言媒体、文字媒体、现代媒体的最佳组合。用大量录像、图片资料显示事实延伸学生的视觉,提供更多感性材料。创设情景,突出重点,便于把感性的知识提升为理性的认识。
  自制卡通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活泼、简洁、清晰地配合"挫折"的有关知识的讲解。自制采访录像,提供了熟悉的人物和情境。延伸了学生的视听觉空间,熟悉的人的事迹更能打动学生。配乐电脑幻灯将文字媒体、画面媒体和背景音乐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活动,烘托了气氛,将全课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简案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设计思路
  烘托气氛,调动情绪,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置疑,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简洁、清晰地配合追求与挫折含义的讲解。
  通过剪辑的录像资料,达到创设情境延伸学生的视觉,获得更多感性材料。
  便于学生体验感悟桑兰的"追求与挫折"加深对"追求与挫折"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突出重点,便于把感性的知识提升为理性的认识。
  录像"采访本校同学"。他们的故事有利于宣传本校典型,熟悉的人的事迹更能打动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揭示挫折对人产生影响具有多面性的规律。
  深化对挫折全面、正确的理解。有利于对比、评估自己的抗挫折水平。巧妙引导"关心他人"树立榜样,强化信念;阶梯式地增强理性认识。
  活泼的竞赛形式有利于维持学习动机。既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又完成反馈矫正。
  展示更优秀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起全面、正确的"挫折观"升华总结
  MTV+电脑幻灯片再次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铿锵有力、富有哲理的歌,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进入全课的高潮
  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结束语:
  怎样做才能培养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呢?让我们期待着下一节课"给心灵加钙"的来临。附:本课时教学过程流程图。


  八、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必然会烙上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是健康教育的主旋律。因而,教师的"灌输教育"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是完全必要的。
  课堂教学结合社会实践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结合"学雷锋、做好事"、"学工、学农、学军"以及其他活动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磨练个人意志,在参与中发展健全人格,在参与中不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将爱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康人格需要我们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把握自己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中以爱的理论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比初中更注意理性认识,可通过阅读和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进行。教学有法无定法,但"良性的期待"、"颇有趣味的提问"、"组织学生参与"、"带着问题去学习"、"因人而异的指导"、"鼓励性的评价"这六个要素是必须牢牢记住的。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课题:学会说"不"——人际交往技巧之一
  (根据成都十二中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怕失去好友一味地迁就朋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技巧。在这一次课中,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来对朋友说"不"的重要性以及说"不"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情境设计:(要求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2)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技巧,学生的投人程度将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在上课的开始部分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随老师的思路而思考)
  (1)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学习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不是说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就要时刻与朋友保持高度一致呢?
  (2)有同学说"好朋友就是与自己常在一起玩的人"。是不是要一起上街,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就算好朋友呢?
  (3)同学提出的要求不当时我们也得答应吗?
  (4)只要好朋友常在一起,保持高度一致的就是好朋友吗?(等待学生的思考,学生中会有一些人开始说话,小声地议论,一会儿就会有明确的看法)
  在我们所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年级有67.5%的同学感到与朋友相处困难,看来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同学间相处困难呢?
  (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出"一些人很讨厌,总想让我听他的,我不想听他的,当然会有矛盾",肯定之。
  引出话题:
  其实在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断然拒绝。学会拒绝别人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技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板书:第四讲:学会说"不"一一人际交往的技巧之一)
  (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思索,老师及时提出供思考的问题。)要说"不",要拒绝他人,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情境。在看的时候,请同学们都思考:两位同学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情境一
  (请表演情境一的两位同学上来!)
  A同学做出很忙的样子,一手拿着记事本,一边说:今天的事情真多,明天要默写课文,我还有一段没有看呢,这是语文,数学153页还有三道题,昨天的错题还有一道没有弄明白,中午得看一看。英语还是老样子,要记单词要背课文,最惨的是今天我妈出差,我今天自个儿做饭,就别指望今晚上有多少时间做作业了。今天中午我得多做点作业。说完做出做作业的样子。
  B(大大趟趟地)走到A旁边说(随便、高声):嗨!走,陪我一起买本书。
  A做出很为难的样子,(看看正做的作业,又看看同学,再迟疑几秒钟,最后还是走了。一定要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诸如感到很难办要走又不想走的样子,一定要表现出A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样子)
  问A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呢?B又会怎么想呢?
  (请学生来回答)
  学生可能分析出:A其实有事,但是又不愿因这事而得罪B,所以就迁就B,从A内心来说A是不想去的。
  B得到了他想得到的A的陪同,B也许看到了A这么忙都陪自己,也许会觉得A够哥儿们,这好像才是真正的朋友。
  问:A考虑到他如果去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从表演中可以看出,A是没有考虑他出去的后果的。
  这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情况,也是生活中同学们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即(板书:情境-: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
  情境二:
  (提醒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A正在看书:做出认真状。B走来之后,说:"嗨!小A,看足球去。"
  A :"看什么,没兴趣!你有没有看见我正在看书!"(粗暴地,声音很大)
  B:"嚷什么嘛。不去就不去嘛!"(语气愤怒地)说完后转身离去。
  学生可能分析出:
  A有事,可能心烦,所以他做出了上述的举动。也许他就这种德性,当然这种行为方式是肯定不会得到同学的认同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
  B会怎么想呢?而B的行为语言也很粗暴。
  两人的关系会有什么结果呢?不欢而散。
  A在拒绝朋友时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板书:情境二:粗暴地拒绝就态度而言)
  还有一些情境,请看下面一个情境。看的时候也请思考!
  A正在看小说
  B走来,说:"嗨!坐了这么久了,我们出去走走。"A :"不去!。(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口气,然后接着看书。)
  B很委屈很不情愿地走了!
  学生可能分析出:
  A拒绝了B。如果你是B,你会怎么想?
  A是不是不要和我好了,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说错了什么,或是做错了什么,要不,他怎么会不理我呢?其他时间他都会和我一起去的,什么原因呢?可能想一个下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这种拒绝是(板书: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
  这几种拒绝方法好不好?
  不好!
  那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拒绝他人呢?
  (情境之四:委婉而得体地拒绝)
  A表现得有很多事情的样子。
  B走来说:"我们一起去借本书,听说图书馆来了不少新书。
  A:对不起,我还有事,教师布置的作业我要在中午做完,今晚上我还要回去做饭,我妈出差了。你自个儿去,好吗?
  B:哦,那么你赶快做作业吧,我自个儿去。(平静地离开)
  这种方式中A的表现怎么样?B被拒绝了的表现又怎样?
  学生可能分析出:
  A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B,B也能体会到A确实无法陪他一同前去借书。
  四种迁就或拒绝的方式,哪一个是同学常用的?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情境一,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这有许多害处。都有些什么害处呢?
  (请同学讨论)
  情境二,这种方式不好,道理很简单。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同学,无谓地刺伤同学,伤害友谊。
  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易导致同学的误会,且再让B伤透脑筋。
  情境四,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来拒绝,这样既不给自己造成不良的结果,也不损害友谊,这是我们希望的。
  我们已经看了四个情境,我们知道了在拒绝他人时应有的态度,知道了迁就他人的害处。下边,看下面这一情境,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说明:同学A在做作业,而且今天的作业又比较多。A还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学生会的事。回家之后还有一些家务等。)
  这时B跑来对同学A说:"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在球场踢球时不小心摔了,我们赶快去送他上医院吧!"
  问:这时,A去,还是不去?
  学生说去,问:为什么?
  学生说不去,问:为什么?当然,正确答案应该是去。因为同学受伤,这时朋友的利益更重要。
  也就是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说"不"了。在说"不"时,听一听同学的要求很重要。看了上面的情境,在拒绝朋友时,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回答)
  总结学生的回答,启发得出:
  1.什么时候该说"不"
  (1)手头的事比别人约你去做的事更重要时
  (2)别人所要求的事确实是自己不愿的
  (3)明显判断不好的事(从社会道德规范看)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说的三点给我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请同学来说一说)
  同学可能会说出:抄作业,自习课有同学找到说话等
  2.怎样说"不"
  (1)注意聆听对方的谈话
  听对方说话是对对方的起码尊重
  (2)要果断拒绝
  在拒绝时要果断,不能含糊其辞,要明确地表达自己不愿意的态度。
  (3)作出必要的解释
  在拒绝了别人时还应该做出简短的解释。
  (4)在拒绝时应注意说话的语气拒绝的是同学,应该有礼貌,(请不要粗暴地对待你的同学,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别人粗暴地对待我们。)
  上面我们要求同学拒绝朋友的不当要求,但是被拒绝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通常同学们都会怎么想呢?
  (1)是不是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朋友。
  (2)我拒绝了他,今后他也会拒绝我的。
  (3)我拒绝了他他会不理我的。
  (4)讨厌,我找他他却不给我面子,今后我也不理他了。
  (5)还算什么朋友,不给哥们儿面子,我再也不和他做朋友了。
  当被朋友拒绝时,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好受些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
  不论是多么好的朋友,只要是两个人,就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就有一些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事情。我们应该每人拥有自己的时空;另外,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却要两个人来一起做,对我们的时间是不是一种浪费?
  其次,多站在朋友的角度为朋友着想。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朋友。是朋友就应该多为朋友着想,如果朋友有比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事,那么,我们应该理解朋友。
  我希望同学们都拥有真实的友谊,但是在该说"不"时就说"不",并且说得漂亮!当受到拒绝的时候也有一种坦然的心情。请同学们举出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来说明他们所学到的内容。
  送给同学下面一句话:
  经常相处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朋友,而相距万里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朋友。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而不在乎是否日日相守。
  在本次课中,我将改变上次课一次出示很多情景的做法,其中有很多内容是相同的,如果用一个情景就能说明问题,就用不着再出示其他情景了。
  故所有的讨论问题都将围绕着一个情景来做,只是一个情景可能会出现多种应对方式,不知道能不能出现多种应对方式。如果不能出现多种应对方式,又该怎样呢?如何激起学生的争论,老师自己站在反面,挑起事端。


  九、中学生心理佳康教育教法设计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法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心理学专业课有很大区别。教法应遵循的原则有:
  1.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帮助者。教学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课外阅读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互相启发,用集体的智慧充实自己。教学要重应用,应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不能成为纯理论课。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学要通过作文、日记、口头报告、小表演等形式,使内在的心理过程"物化"出来,便于学生进行反思,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
  2.发展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一个年级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逐步提高,内容要逐步拓宽、理性认识要逐步加强。不能老是在一个水平上。例如,讲授"学习适应"时,初中年级可多讲"学习方法";而在高中年级,则应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的建设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个性特征的内容作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例如,对人的心理承受力、自主独立性、竞争性、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的方式看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一定要针对当事人的主要问题,提供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采取最有效的处理策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包括:
  1.关注。对任何学生都无条件地关注
  2.反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自我
  3.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刊,从而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改变认知。通过暗示、说服等方法,促使行为的改变
  5.行为训练。通过布置一定的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6.角色扮演。在自然、自发的气氛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角色行为,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
  7.示范作用。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先首先做示范
  8.同伴互助。学生带学生,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
  9.家庭会议。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制定计划,帮助解决问题
  10.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指导,以达到自立自助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