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义《论语解读·阳货第十七·1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zcm1944 2011-03-19
 【原文】

  17.11子曰:“礼云礼云①,玉帛云乎哉②?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注释】

  ① 云:句中语气词,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也可译成“呀”。下面几个“云”用法同此。 ② 玉帛(bó):指举行礼仪时用的玉器、丝织品等礼器。在孔子看来,礼乐的意义不在于只有玉帛、钟鼓等形式。

  【语译】

  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难道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解读】

  本章孔子谈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事物总是相对的,“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恰当而又高度的结合,合“中”之度,是最高的境界,但事实上“中而又中”的境界是很难做到,或者说根本做不到,一般说做到“中而不失其正”就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所以孔子在“文”与“质”发生偏颇矛盾不能协调时,他更强调质,比如:“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易,宁戚。”礼的“奢”“俭”发生矛盾时,取“俭”而去“奢”,丧礼的周备详尽与悲痛哀戚发生矛盾时,宁去其“易”而取其“戚”。当然在“礼”之有无的大原则时,孔子又取其礼,如对“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曰:“尔爱其羊,吾爱其礼。”又如孔子在《八佾篇》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以仁为本,以礼乐为末,本章中孔子又以礼乐为本,以玉帛钟鼓为末,在文与质,本与末相对而不能协调的矛盾状态时,重主要矛盾而轻次要矛盾,这是孔子哲学“质”“文”关系的重要观点。孔子重“质”轻“文”,重本轻末。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玉帛,礼之所用。钟鼓,乐之所用。人必先有敬心而将之以玉帛,始为礼。必先有和气而发之以钟鼓,始为乐。遗其本,专事其末,无其内,徒求其外,则玉帛钟鼓不得为礼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