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同悦,通假字)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由,诲女(女同汝,通假字)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同智,通假字)也。”
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子曰:“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比慎其所与处者焉。”
荀子:(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