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上河图-仇英

 昵称6523780 2011-03-20

名称:          清明上河图
年代:          
形式:          绢本 设色
尺寸:          纵33.4厘米,长987厘米  
文物原属:   未知
文物现状: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仇英约生于(公元1498年—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居苏州。曾拜周臣名下学画,后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观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艺大进,自成一家。擅长山水、人物。山水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以青绿重彩为主。其特色是取实景加以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复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筑界画工致精确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细密的皴擦点染,工整中见放逸。树法勾勒、渲染、夹叶、点缀并用,用笔灵动多变。设色浓艳鲜丽,又注意色调的统一与柔和,显得艳而不媚,这种青绿山水发展了传统画法,有重大变革。另一路粗简山水学李唐、马远和周臣,笔墨劲健。仇英作品多不署年款,故较难掌握早、中、晚期变化。大致上,早期多受文徵明、沈周影响,构图较疏朗,笔法秀丽,色彩鲜艳,多用绢本。仇英画迹流传不多,现传仇英作品,多为后世之模本,皆市井伪托之作。其作品有:《金谷园图》、《汉宫春晓图》、《右军洗砚》、《职贡图》、《文姬归汉图》、《柳塘渔艇》、《桃村草堂图》、《上林图》、《观瀑图》、《梅石抚琴图》、《秋江得渡图》、《九歌图》、《子虚止林二赋图》、《赤壁赋图》、《桃源仙境图》、《陆羽煎茶图》、《孤山高士图》、《王子献移竹图》、《修禊图》、《蕉阴结夏图》、《桐阴清话图》等。

文物简介:
本幅《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明代江南社会的城乡人民生活实景。以仇英名款出现的《清明上河图》传世的目前所知原藏清内府的有两本,《石渠宝芨》初编著录一本原藏重华宫,落款“吴门仇英实父摹宋张择端笔”,本幅即为《石渠宝芨》所著录的。仇英与张择端一样在他的《清明上河图》也表现了热闹纷扰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场面宏大,气势雄伟,虽然在艺术性和史料价值上难以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提并论,却也构筑了一幅颇有声势和气魄的风俗画。
图卷不仅摹写逼真,而且有“再创造”。它描绘了北宋时东京汴梁(今开封)的远郊、近郊、汴河两岸、城内和宫城等地清明佳节时的情景。图中有高大的宫殿,繁华的市区,也有幽静的村店;有豪华的宫廷龙舟,高雅的轩辇,也有古朴的牛车帆船;有华贵的官员和夫人在赏春,也有穷艺人在街头卖艺,农夫在辛勤耕作等。画中人物2012个,或动或静,或聚或散,城郭楼台与远山近树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运笔细腻,设色考究,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明代绘品,也是传世的唯一摹本。画卷前有明四家之一文征明撰写的《清明上河图记》,文末说:北宋张择端所绘之“真本传历既久,自元及明,原委有绪,今已入天府,不可复见,其粉本向藏朱理大家,予及见之,因乞吾友仇君实文临摹,经岁毕工,纤毫无漏,直可夺天巧,复旧观矣,后之览者,当即以真本视之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